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病探析     
《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典籍的杂病之宗,其提及的"百合病"在理论及临床实践上均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仲景所创立的百合地黄汤等经方经久不衰,与后世治郁名方逍遥散联合使用,为情志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仅就《金匮要略》提及的百合病及其治法做以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马兰  石磊 《陕西中医》2014,(10):1440-1441
<正>"胸痹"这一病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解释多种多样,未有定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首先提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痹"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湿病也。素问痹论,痿论各成篇。岐伯曰:风寒湿三气集至,合而为痹也。从畀声。必至切。十五部。"就病名而论,中医病名多数按照症状而定,"胸痹"  相似文献   

3.
100例"心痹病"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痹病"属中医古病名."心痹"一词,语出《素问·痹论》,原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称之为"胸痹心痛".  相似文献   

4.
刍议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古今医者对其论述颇多。笔者温习经典,查阅今文,验于临床,再谈胸痹的命名、病位、病性、病机及治疗,以就正于方家。 1 命名 “胸痹”一词始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然对其内涵并无明确启示。迨至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始指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并指出其病机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然据其所述脉证与病机,与现代医学所称“冠心病”却不尽吻合。若冠心病患者,不合并慢性  相似文献   

5.
承诺  刘红权 《光明中医》2022,(8):1364-1366
本文通过研读中医经典古籍《伤寒杂病论》对"喜忘病"的阐述,认识到阳明蓄血致忘之根源在于"瘀热上扰",与现代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疾病颇具相关性.故笔者溯其基本理论、病机方药等,并结合导师刘红权教授的临证经验应用,建立起对"喜忘病"的系统认识,以期指导现代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致力于改善呆病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为中医...  相似文献   

6.
基于"络病理论"对胸痹心痛的认识及《类经》对足太阴罗络之血脉阐义,可知胸痹心痛的病位在于"络",因此提出从"脾之大络"方面治疗胸痹心痛的"以络治络"新思想,即:通过针刺脾之大络,激活络脉血循系统,从而来治疗络病之胸痹心痛。从脾之大络方面来治疗胸痹心痛,既符合叶天士"通补入络"思想,符合中医学"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胸痹之名称,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具体详细阐述胸痹病及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则治法和方药。并命名为胸痹心痛,而痰浊、瘀血、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下列条文可视为“同病异治”的典范,《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笔者也是基于如此这般的条文来谈论“同病异治”的。  相似文献   

9.
哕病历来多责之胃,实际上从《内经》到《金匮要略》尚责之其他脏腑,尤其是肺,研读发现,《内经》早就提出了“肺主为哕”的著名论断,只是尚未引人注目而已。《金匮要略》在对哕病的论述中从客观上继承了《内经》的上述理论,并有所发展。文章不仅扼要探讨了哕病关乎肺的机理,而且还列举了哕病关乎肺的经治案例以佐证之。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属中医胸痹范畴。胸痹虽病在心 ,但与脾胃、肝、肾、肺等脏腑均有关。笔者就冠心病发病与胃之关系讨论如下。1 文献回顾《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云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此条最关重要 ,是胸痹心痛病机之总纲 ,言简意明。仲景只以阳微阴弦四字 ,即将全篇理论观点概括。“所以然者”以下四句 ,说明胸痹病之本质在于极虚。并指出上焦阳微之虚 ,能造成脉络阴弦之实 ,而阴弦之实 ,反能影响阳微之虚。…  相似文献   

11.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经久不衰。然而,现代中医发展滞后,临床疗效不尽人意,究其根源,实因处方用药抛弃了气机升降学说。肺为人身之娇脏,在脏腑中其位最高,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由于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吸烟成风,肺系疾病屡见不鲜。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以经典条文方剂为例,旨在探讨气机升降理论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为肺系病的中医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上病下治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河北中医》2008,30(4):378-379
上病下治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由此奠定了“上病下取”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凡是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下取以治疗上部疾病者,都属于上病下治之列。其治则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基本病机、"胸痹"临床发病特点等方面阐述国家级名中医范振域主任医师通法治疗胸痹的思想基础,并总结了范老"通法"的基本特点和内涵,指出范老在临床中基于《黄帝内经》"不通则痛"之病机认识,继承《金匮要略》温通治疗"胸痹"之大法以及"上焦如雾"之特点,提出以"通法"治疗胸痹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把“胸痹”病归属于心系证病章节。但是,胸痹是以胸部憋闷,甚则作痛,喘息咳唾,呼吸不利等症状为主,病位在上焦,与心肺关系非常密切,且与肝脾相关,并不单纯属于心系疾病。故不宜在教材中将胸痹单纯归于心系证病。本文就胸痹的理论学术渊源、临床实际意义、现代对胸痹主方的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学者共同探讨。1理论学术渊源、病机及主方胸痹病的提出始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关胸痹的原文有:“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十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予以分析,从而对中医心脏疾病病名、病位、因机、脉证、治法、方药等诸多问题,予以辨析,并着意述明其病变实质及辨治特点,使之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易于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临证辨治心脏疾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胸痹"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阐述较模糊;汉·张仲景从脉象症状等方面说明,晋·葛洪、隋·巢元方《、圣济总录·胸痹门》、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等将胸痹之名来源归结为胸痹脉象、症候特点、发病原因等。心痛始见于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素问》有"心病先心痛"、"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厥病》把厥心痛分为肝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肺心痛、肾心痛,云:"痛如以锥针刺其心";隋·巢元方对心痛病名论述详实,因、证、象等具备;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从治法方药方面给后世医家很大启发;明清时期有更详尽修正,最具代表性是《临证指南医案·心痛》把心痛与胃脘痛、真心痛等从发病部位确切区分。日本人丹波元坚所著《杂病广要》对"胸痹心痛"最早进行了详尽论述,对现今影响颇丰;汉·张仲景将胸痹与心痛合一而述。从脉象、病因、症候等方面看",胸痹心痛"之名更优于胸痹、心痛分而论之。病机乃心脉痹阻、阳微阴弦。  相似文献   

17.
开阖枢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气化思想,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病的治疗中广泛运用并深化了开阖枢理论,使之能结合具体疾病展现出来,为胸痹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文中方证的分析,总结张仲景在胸痹病中对太阳开和阳明阖、太阳开和太阴开、少阴枢和太阴开这三组开阖枢关系的精湛运用。  相似文献   

18.
"胸痹"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说文解字》中解释"痹"为"湿病也",《汉书·艺文志》中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颜师古注之曰:"痹,风湿之病"。可见胸痹病如同风湿疾病的"痹"证一样,症状多样,近似于现代医学所讲的综合征,是对多种心胸不适症状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心绞痛症状反复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往往需要长期、连续的疾病管理.在回顾冠状动脉心肌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医学关于心肌桥的辨治思路与慢病管理优势,提出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论治,并首先参照中医胸痹心痛对心肌桥进行疾病分期,再以气血辨证为核心采用多种中医适...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肺痹、肺痿"的角度来探析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通过理论溯源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肺痹、肺痿是在其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概括。临证时掌握肺痹、肺痿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清疾病所处的阶段、主次虚实,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