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薯蓣丸方证旨在解读方药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剖析方证如思辨"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方证辨病如心肌缺血、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医案助读。  相似文献   

2.
王付 《中医杂志》2015,(7):626-627
探索栀子豉汤方证及衍生方的应用,旨在解读方药如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方证辨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细菌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方药衍生如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大黄汤等,深入研究与探索栀子豉方证及衍生方是灵活运用辨治诸多疑难杂病的最佳思路。  相似文献   

3.
王付 《中医杂志》2014,(18):1558-1560,1565
探索大承气汤方证及衍生方的应用,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方证辨病如肠梗阻、肠扭转、肠蠕动迟缓症、痤疮、痈疡、疔毒、病毒性疱疹、大叶性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等。方药衍生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麻子仁丸、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等。从学习固定方转向运用衍生方是由固定思维模式转向随机应变技能的过程,也是强化和提升辨治效率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视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体质形成的原因,揭示了三阴三阳体质分类及其重要临床意义。还重视辨病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糖尿病内热伤阴耗气基本病机。并重视辨方证,认为辨方证是中医辨证的最佳途径之一,辨方证应与辨体质与辨病机相结合。基于此提出的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经实践证明,非常切合实用。  相似文献   

5.
刘巧娟  张国骏  徐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50+1152-1152
《伤寒杂病论》分列伤寒和杂病两类不同疾病而辨证论治,"热病"和"有相对稳定的特征性症状之病"两大体系的不同辨治方法最后落实于方证之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六经辨证方法体系应用于"热病"辨治,更是对机体抗邪一般规律的辨治;通过对仲景论"烦热"七方证之辨,探讨用六经辨证思维论治"烦热"。临证时六经辨证有助于方证之辨,于复杂病证举纲则目易张;亦拓宽思维,结合病家体质、自身中毒等方面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6.
经方治疗肿瘤疾病不是辨病论治,也不是某一经验方,而是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肿瘤患者体质差异变化较大,呈现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发病机制,临证需辨清方证,辨明六经,结合病因、病机合方治疗,从而达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7,16(4):9-12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的治病用方,思考方药作用及所治病证、方药配伍及用量即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探索方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方证辨病,并解读案例,以此学用当归四逆汤才能更好地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遵仲景、胡希恕经方学说,经方辨证应先辨六经,再辨方证,辨方证是经方辨证精髓;辨抑郁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茯苓丸、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辨证用药,瘀血未排加王不留行、夏枯草;耳鸣口渴加葛根;头痛加蔓荆子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王付 《中医杂志》2014,(8):636-639
方证是研究方剂与病证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多边关系所构建的辨治体系,突出研究方剂药物及用量调配比例以辨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方证"之方是治证之手段,证是用方之依据,学习经方方证的固定性是灵活选用经方方证可变性的基本点和切入点,方证可变性是应用方证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以变应变的治病宗旨和最终目的。只有重视研究方证固定性并结合临证应用可变性,才能真正掌握经方方证;只有从药症角度深入研究方证理论,才能用活经方方证用量以指导临床辨治内伤杂病、外感疾病、内外夹杂疾病。  相似文献   

10.
正方证是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为遣方用药的客观证据,方证相应即是将方与证统一起来,有是证用是方。病机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包括病性、病位、病势、脏腑气血虚实变化及其预后等。辨方证以方证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方剂所对应的症状体征与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体征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而辨病机则以病机为治疗用药靶点,根据代表方剂所主治的病证病机与疾病蕴涵的内在病机是否相对应进行治疗。这样就把辨主证与主证病机的形  相似文献   

11.
苗小玲 《河南中医》2013,33(1):20-21
目的:总结王付教授论学用小青龙汤的基本功.方法:诠释用药要点,剖析方药配伍,权衡用量比例,研究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探索主治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或寒饮郁肺证、或溢饮寒证,关注煎煮、服用方法及加减用药,领会方证辨病精神,以及运用小青龙汤辨治鼻窦炎、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等的疗效.结果:临床欲娴熟运用小青龙汤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结论:运用小青龙汤是辨治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痛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2.
经方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经方的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证中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是其具体实施步骤。六经来自八纲,辨六经的依据主要是六经病的提纲证,六经统摄,方证相应,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相似文献   

13.
马民凯  韩福谦  陈娜  马伟凤 《中国中医急症》2023,(8):1474-1478+1495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方学家,率先提出了“六经源自辨证”“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等重要学术思想,指出经方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病。笔者基于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思想探析外感发热的经方治疗,分别从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方面论述外感发热的六经八纲方证治疗,总结外感发热常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的治疗外感发热方证要点,并举例说明,以期精准辨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运用甘遂半夏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痰热,即可以法选用。本文思考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权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思辨“虽利,心下续坚满”、辨识“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运用甘遂半夏汤方证辨治消化疾病、肿大增生性疾病或癌变、心脑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甘遂半夏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痰热,即可以法选用。本文思考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权衡"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思辨"虽利,心下续坚满"、辨识"此为留饮欲去故也";运用甘遂半夏汤方证辨治消化疾病、肿大增生性疾病或癌变、心脑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16.
赵厚睿 《吉林中医药》2009,29(3):231-232
《伤寒杂病论》精神实质即方证辨证,或称为汤方辨证、方剂辨证等,其具体辨证方法早已为人所熟知,即“有是证,用是方”,或简称“辨方证”。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云:“方证辨证虽是辨证的尖端”,但从思辨的步骤上来看,最好还是遵循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的原则,从此角度来运用经方,则会发现“方证辨证”便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便捷性。笔者现将临床中运用方证辨证的几则验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冯世纶教授认为男科病可从六经论治。经方治疗的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以求方证对应。方证对应不仅指方药与证的对应,还体现在方药用量、煎服法等多方面的对应。六经辨治还要结合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的辨治。  相似文献   

18.
病证关系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根据侧重不同,病证结合又可以分为以证为纲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以病为纲的同证异治、异证同治2种模式。现代医学辨病结合中医学辨证及核心病机的研究思路是当前主流模式。然而,研究发现,在当前病证结合及核心病机的研究中,存在病证异质及证治分离趋势。鉴于此,提出核心方证的研究思路与模式。根据方证对应理论,核心方证是对既往核心病机研究的深化,是在现代医学明确诊断疾病的前提下,抓住主要矛盾,凝练、总结得出疾病的最常见方证诊断。核心方证研究包括方证诊断标准研究,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合方规律研究以及方证动态演变规律研究。方证诊断标准研究,即通过对古代文献、临床经验、医案等筛选,综合运用专家咨询、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通过破译经典医籍中的方证记载、临床运用经验及相关药证,进而凝练提出的包含疾病、症状、体征、病理生理等关键信息在内的方证诊断信息。疾病的方证分布规律研究,是指在方证诊断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及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总结凝炼而成的疾病所包含具体方证类型。方证基础上的药证演变规律,即在明确的方证诊断基础上,通过文献与临...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与研究真武汤方证旨在解读方药如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剖析方证如“心下悸”、“腹痛”、“小便不利”与“小便利”、“四肢沉重疼痛”、“身嘲动”、真武汤与“太阳病”以及或然病证等。方证辨病,运用真武汤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心肾阳虚,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20.
方证是经方、《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构成,辨方正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是辨证的尖端,中医之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在于方证辨证是否准确。将方证理论运用到临床,并指导实践,往往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