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应用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胰胆造影)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对胰胆管病变及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我院从1979年4月起开展这项检查技术至今已做了93例,101次检查,插管成功76例,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作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胰胆造影)已有十余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是对胰胆管病变及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我院从1979年4月起开展这项检查技术至今已做了93例,101次检查,插管成功76例,现初步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76例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从27岁至79岁。插管成功率为81.7%。胰胆管显影率分别为胰管54例(71.0%),胆  相似文献   

3.
罗洁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91-191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胰胆管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胰胆疾病患者65例,应用十二指肠镜在x线机通过监视系统完成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结果: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胆道疾病内镜治疗前、后的精心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附31例分析)黄允宁,郝宏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是内窥镜检查的一部分,是口服和静脉胆系造影手段的补充。它为胆胰外科疾病的术前诊断和术式选择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我院自1995年1月~11月对31例胆胰疾病患...  相似文献   

5.
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近十年才开展的诊断胆胰疾病的检查手段,由于它对胆道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故已成为肝胆外科重要的诊断方法。从1988年以来,我们开展ERCP检查57例,现就其价值,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简称胰胆管造影)是目前对胆胰疾病的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我院自1978年至1981年底对269人次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其中60例经手术探查治疗。现对胰胆管造影在胆胰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诊断价值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普及、推广和完善,从最初的诊断性ERCP发展到治疗性ERCP,从胆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推广到胰腺疾病的诊治,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工具之一.内镜超声技术(EUS)出现较晚,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胆胰疾病的治疗.两种手段联合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治,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可大大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 ERCP的局限性有:①各种原因(如十二指肠梗阻、术后解剖结构改变等)导致ERCP失败.②ERCP获得的是通过注射造影剂获得的间接征象,易受气泡等外来因素干扰,对某些小病变易漏诊.③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EUS的优势有:①直接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②胆管内超声(IDUS)技术可以鉴别气泡,发现胆管内小病变.③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可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ERCP失败病例可以进行会师操作或直接引流.其穿刺全程均在实时EUS图像监控下进行,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应用纤维内窥镜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有10余年历史。1968年McCune首先报道成功。近年来造影成功率已有明显提高,达到85~92%,目前已成为诊断肝、胆、胰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我院肝胆外科的初步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炎管,在过去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使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性手段有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内镜金属胆管支架放置EMBE、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EST+取石、网篮取石.  相似文献   

10.
内镜治疗胆、胰疾病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泽丽 《重庆医学》2003,32(9):1199-1200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 ,肝内外胆管结石 ,胆囊合并胆管结石化脓性胆炎管 ,在过去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具有安全、简便、无创、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使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1] 。内窥镜诊断及治疗性手段有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逆行胆管引流ERBD、内镜金属胆管支架放置EMBE、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EST +取石、网篮取石。我科于 2 0 0 1年开展了治疗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多项新技术。经临…  相似文献   

11.
肝、胆、胰从解剖、病理和影像诊断(Imagediagnosis)来说,三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近十年来有关肝、胆、胰的影像诊断主要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肝胆胰的影像诊断可分两大类:一类是非侵入性检查包括胃肠道低张造影,口服胆囊和静脉胆道造影,超声、同位素和 X 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另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包括内窥镜逆行胰腰道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和血管造影.胃肠道低张造影胃肠道低张造影,尤其是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是黄疸鉴别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低张十二指  相似文献   

12.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种诊断胰腺及胆道疾病的常用方法,它不仅对胰腺及胆道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广泛应用于胰、胆疾病的治疗.我科一年来对30例此类患者进行了ERCP,在医护积极协作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唐晓铃  郑明友 《重庆医学》2008,37(14):1625-1626
经内镜逆行胆胰造影(ERCP)是胆道、胰腺、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而基于ERCP技术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可对胆道结石、胆道蛔虫、乳头狭窄等疾病进行治疗,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治疗,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1]。目前以ERCP技术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已成为胆道、胰腺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1例胆胰疾病应用内镜乳头切开(EST)、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及放置胆道内支架(ERBD)等治疗性ERCP的疗效。结果131例胆胰病人中,应用ERCP治疗成功116例,总成功率87.33%,并发症为9.16%。结论治疗性ERCP能有效安全治疗相关的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15.
宋洁  王炜佳  杨力 《吉林医学》2007,28(4):519-519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通过内镜将造影管插入胰胆管注入造影剂,依靠X线显示胆道系统和胰管形态,对胰胆疾病进行诊断的方法.它与B超、CT等联合应用,使临床对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达到了系统性、完整性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断率,比较了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管造影(EFCP)和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诊断疗效。结果 显示ERCP和MRCP各有优缺点。提示了MRCP和ERCP相结合可提高胆胰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正>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纤维内窥镜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1968年由Mc-Cune 开展,1973年在我国也开始应用。十余年来,应用日趋广泛,成功率由25%提高到85—96%。ERCP 临床应用有诊断性与治疗性两类。诊断性ERCP一、适应症(一)胆道疾病1、梗阻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超过3mg%,30—40%静脉胆道造影失败,应用ERCP 后成率功可达89%,故在鉴别内、外科黄疸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断率,比较了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FCP)和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诊断疗效.结果显示ERCP和MRCP各有优缺点.提示了MRCP和ERCP相结合可提高胆胰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ERCP术治疗胰胆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8年,Mecune等首先介绍了侧视纤维十二指肠镜,运用于十二指肠侧壁的观察后,随着近半个世纪的内窥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ereatogrphy,ERCP)^[1]在胰胆管造影中取得极佳的效果。ERCP不仅成为目前诊断胰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可以部分替代手术治疗,弥补部分胰胆手术的不足,使疗效更佳,我院从2004年开展ERCP手术,现将103例ERCP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giopancreatography,ERCP),系由纤维十二指肠镜器械管道插入一塑料导管,并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插入胰胆管内,在X线监视下注入造影剂并摄片。近10多年来,ERCP检查的成功率逐年提高,为胰腺、胆道、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 1 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①原因不明的黄疸;②疑有胆石症,用其它方法检查未能证实者;③疑有肝、胆、胰肿瘤或囊肿者;④不明原因的上腹痛;⑤不明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