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DP组),用链脲佐茵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DP组也有增高但显著低于DM组(均P〈0.01);(2)DM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NC组,D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而高于NC组(均P〈0.01);(3)NF.κB的表达与MCP-1、ICAM-1、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85,P〈0,01;r=0.861,P〈0.01;r=0.796。P〈0.01;r=0.45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其活性可减少MCP-1、ICAM-1的表达,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大鼠肾脏中MMP—9及IV—C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中MMP-9及IV-C的表达,探讨MMP-9及IV-C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周、第8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MMP-9及IV-C的表达,同时检测蛋白尿及肾功能等。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MMP-9的表达显著减少(第4周,P<0.05,第8周P<0.01),IV-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MMP-9及IV-C表达的改分别与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升高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肾组织中MMP-9及IV-C的表达改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NF-κB及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处理组,后两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ICAM-1的表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以辛伐他汀处理4周后,NF-κB、ICAM-1活性降低(P<0.05),肾功能各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改善。结论: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活性增加,炎性细胞因子ICAM-1表达上调。辛伐他汀的肾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与其不依赖调血脂作用的,减少肾组织中NF-κB的活性和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NF-κB、NOS及VEG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姝君  刘奇  陈海平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03-4206
目的:探讨织核因子-κB(NF-κB)、NO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尿毒清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糖尿病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Q组,2.6g/(kg·d)灌胃],第4、8周末检测血、尿肌酐、尿白蛋白,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观察肾组NF-κB、诱导型NOS(iNOS)、内皮型NOS(eNOS)、VEGF;Realtime-PCR检测肾皮质iNOS、eNOS mRNA。结果:尿毒清颗粒可以提高糖尿病大鼠Ccr(P<0.01),降低UAER(P<0.01),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减少NF-κB、iNOS、eNOS和VEGF表达。结论:NF-κB、iNOS、eNOS、VEGF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尿毒清颗粒抑制其表达,一定程度上对内皮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肾小球内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各16只,各组分别于4周、8周处死半数大鼠,测定血糖、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UAE);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中NF-κB、i NOS、e NOS和VEGF,并用Image-pro plus 6.0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肾组织i NOS、e NOS和VEGF的mRNA表达。结果 1糖尿病组SCr、BUN、UAE较正常组升高,8周时更为明显;与糖尿病组比较,4周时雷公藤甲素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8周时有明显下降;2糖尿病组肾小球NF-κB、i NOS、e NOS、VEGF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8周时明显;4周、8周时雷公藤甲素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38周时肾小球内NF-κB与i NOS、VEGF与e NOS、NF-κB与VEGF的表达呈正性相关;4透射电镜观察下,三组肾小球内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组织内NF-κB、i NOS、e NOS及VEGF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间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1,25(OH)2D3对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0在天津医科大学完成。30只雄性SD大鼠全随机设计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链脲佐菌素组,1,25(OH)2D2干预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及链脲佐菌素组:花生油0.05mL/d灌胃。1,25(OH)2D3组:1,25(OH)2D31μg/(kg&;#183;d),溶于0.05mL花生油灌胃。后两组于实验第5周开始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直至链脲佐菌素组全部成模。成模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在处死前第14天和第4天,给大鼠口服四环素以标记骨组织和进行动力学研究。制备大鼠胫骨不脱钙骨切片,应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各组胫骨骨计量学参数的变化。 结果:实验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1,25(OH)2D3处理组糖尿病的发病数明显低于链脲佐菌素组(8,10只,P〈0.01)。(2)链脲佐菌素组的单位面积骨量、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小梁接点数、骨形成表面、骨形成速率、四环素单标记面、四环素双标记面、骨矿化表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间距、矿化延迟时间显著增加(P〈0,01)。(3)与链脲佐菌素组相比,1,25(OH)2D3处理组的单位面积骨量、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小梁接点数、骨形成表面、骨形成速率、四环素单标记面、四环素双标记面、骨矿化表面均增加,平均骨小梁间距、矿化延迟时间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1,25(OH)2D3减少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D大鼠糖尿病的发病率,能增加骨量、促使骨矿化、改善骨结构,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NF-κB、MMP-9、TIMP-1及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16只.应用高糖高脂加小剂量链脲佐茵素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糖尿病组(B组)8只和厄贝沙坦治疗组(C组)8只。6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MP-9、TIMP-1及NF-κBp65 mRNA的表达,观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IMP-1的表达较A组和C组明显增强,C组表达强度介于A组和B组之间;MMP-9的表达情况则与之相反。(2)与A组和C组相比,B组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外基质及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多,C组的病理变化则较B组有所减轻。结论:NF-κB、MMP-9、TIMP-1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厄贝沙坦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上调MMP-9、下调TIMP-1发挥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理改变发生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将糖尿病动物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银杏叶提取物组(GBE);另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肾皮质tTG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tTG蛋白表达,PAS染色评估ECM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积聚,tTG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减轻ECM积聚,同时tTG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ECM积聚,提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降低tTG的表达,改善糖尿病肾脏ECM积聚。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已知血管紧张素Ⅱ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核因子K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有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抑制核因子KB活性与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材料:实验于2000-03/04在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51只纯种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 方法:①对其中39只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链脲佐菌素溶于枸橼酸缓冲液(0.1mmol/L,pH=4.5),按60mg/kg腹腔内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空腹血糖维持在13.9mmol/L以上则模型制备成功。随机将造模后39只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n=17,未给予其他干预措施,正常饲养)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核因子κB活性抑制剂)干预组[n=22,腹腔内注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剂量20mg/kg),2次/d]。其余12只为正常对照组。未造成糖尿病模型,正常饲养。②各组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核因子κB活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Ⅰ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37℃水浴后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减去4℃检测的血管紧张素Ⅰ水平则为肾素活性。③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经正态转换后再作统计学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Ⅱ含量和肾素、核因子κB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比较。 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大鼠各脱失1,6,13只,进入结果分析11,11,9只。①核因子κB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P〈0.01),正常对照组与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相近。②肾组织肾素活性:3组相近。③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Ⅰ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P〈0.01)。④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近,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 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增加,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后可导致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的表达 ,探讨MCP 1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组 )和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 ,每组 2 0只 ,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 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TZ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同时检测肾功能。结果 :8周时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 ,而且与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呈显著正相关 (r =0 7482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明显增强 ,而且其表达与肾脏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麦冬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麦冬多糖(200、400、800 mg/kg)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肾脏指数、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Western bolt检测肾组织中p47phox、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FBG、肾脏指数、Scr、BUN含量明显升高,肾脏T-AOC明显降低,肾组织p47phox、NF-κB的表达及H2O2含量显著升高。麦冬多糖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FBG、肾脏指数、Scr及BUN水平,提高肾脏T-AOC,降低肾脏p47phox、NF-κB的表达及H2O2的含量。结论麦冬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下调糖尿病大鼠肾脏p47phox、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糖尿病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3周后将各组动物复合背部1.3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结果与结论: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大鼠伤口愈合明显延迟,创伤后第4,8,12和16天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8天,糖尿病组大鼠肉芽组织成熟度和新生血管形成指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时间递增趋势,而糖尿病组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在整个创面愈合过程的后期(第12天后)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糖尿病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期创面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相对正常对照组减少可能是导致创面愈合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环孢素A对糖尿病大鼠晚期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DM)大鼠晚期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DM组、CsA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55 mg/kg制备DM大鼠模型;喂养28周时给予CsA 3 mg·kg-1·d-1口服6周,DM组不予治疗.各组大鼠同步喂养34周后处死,取肾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沉积,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阳性表达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STZ诱导的晚期DM大鼠肾脏存在病理学损伤和功能异常,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晚期DM大鼠肾脏有较多IgG、IgA和少量IgM沉积,NF-κB和TGF-β1呈阳性表达;CsA可减少肾脏免疫球蛋白沉积和细胞因子表达.半定量分析显示,DM组IgA、IgG及NF-κB、TGF-β1吸光度值显著高于CON组,CsA组虽显著高于CON组,但明显低于DM组(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免疫球蛋白沉积及细胞因子表达关系密切,CsA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核因子-κB(NF-κB)p65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赎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所有SD大鼠均行单侧肾切除术。实验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建立蛋白超负荷肾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SA组,腹腔注射BSA5g/(kg·d)和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腹腔注射BSA5g/(kg·d)和NCTD0.1mgg/(kg·d);对照组(Saline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8只大鼠。第9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行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CTGF和NF-κBp65mRNA表达;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TGF和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①肾组织病理改变:BSA组可见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灶性萎缩,肾间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灶状纤维化,病理半定量积分显示小管间质病理损伤(TIL)积分高于Saline组(P〈0.01);电镜示肾小球系膜区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NCTD干预后,肾组织上述病理改变有所改善,且该组TIL积分较BSA组降低(P〈0.05);②RT-PCR结果:NCTD组CTGF及NF-κBp65mRNA的表达较BSA组均减弱(P〈0.01);③Westernblot检测结果提示NCTD组CTGF蛋白表达较BSA组下调(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BSA组比较,NCTD组NF-κBp65表达分布的阳性面积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可通过下调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CTGF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脂质体槲皮素(LQ)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糖基化终产物(AGEs)生成及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蒸发-高压均质法制备LQ悬浊液,链脲佐菌素(STZ)法诱导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DM模型组、LQ低、中、高剂量及氨基胍灌胃组;连续给药12周后,免疫荧光法、RT—PCR方法分别检测DM大鼠视网膜中AGEs沉积情况及RAGEmRNA的表达。结果与DM模型组结果(AGEs:0.922±0.005;RAGEmRNA:1.192±0.098)比较,LQ各组及氨基胍组视网膜中AGEs沉积减少,RAGEmRNA表达也降低(P〈0.05),以LQ中剂量组(AGEs:0.734±0.007;RAGEmRNA:0.724±0.028)降低最为明显(P〈0.01)。结论LQ可通过有效减少DM大鼠视网膜中AGEs的沉积,下调RAGE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高血糖组及2型糖尿病组各13只,分别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及高脂饮食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高血糖及2型糖尿病模型。10W末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肾皮质,同时检测大鼠体重、肾重、肾重百分比,血清BUN;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分析肾皮质GLUT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血糖组大鼠的体重显著降低,肾重、肾重百分比、BUN、FPG和ISI水平均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NS的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糖组和2型糖尿病组GLUTlmRNA在‘肾皮质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高血糖组GLUT1mR.NA在肾皮质的表达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P均〈0.05)。结论GLUT1在肾皮质中有表达.高血糖可以上调肾皮质GLUT1表达,GLUT1可能与DN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并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对NF-κB、MMP-9、TIMP-1及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16只,应用高糖高脂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糖尿病组(B组)8只和厄贝沙坦治疗组(C组)8只。6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MMP-9、TIMP-1及NF-κBp65 mRNA的表达,观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TIMP-1的表达较A组和C组明显增强,C组表达强度介于A组和B组之间;MMP-9的表达情况则与之相反。(2)与A组和C组相比,B组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外基质及尿蛋白排泄率明显增多,C组的病理变化则较B组有所减轻。结论:NF-κB、MMP-9、TIMP-1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厄贝沙坦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上调MMP-9、下调TIMP-1发挥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脏病理改变发生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8周龄SD雄性大鼠两次腹腔注射STZ诱发实验性Ⅰ型糖尿病,以不足产生降血脂作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应用在体后肢自动灌注模式(autoperfused hindlimb model)测定大鼠体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观察主动脉壁组织中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耐州A的表达。结果与大鼠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下降(P〈0.05),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eNOS mRNA表达下调(P〈0.05)。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显著增加(P〈0.05),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壁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其机制与阿托伐他汀降血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9.
血管生成素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氯沙坦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及其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氯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和糖尿病氯沙坦治疗组(C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生成糖尿病模型。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三组大鼠肾组织中Ang-1、Ang-2、Tie-2和VEGF的表达;测定大鼠平均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相对含量;同时检测大鼠尿蛋白/肌酐值等指标。结果与A组大鼠相比,B组大鼠肾组织VEGF和Ang-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氯沙坦治疗后,上述血管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Ang-2表达水平与平均肾小球体积、尿蛋白/肌酐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Ang/Tie-2参与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这些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尤婷婷  吴铁  张志平  邹丽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06-107,i0001
目的:用高脂饲料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其骨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1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组胚教研室和骨生物研究室完成。取24只雌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9),糖尿病组(n=15),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加生理盐水5mL/kg灌胃.糖尿病组予普通饲料加脂肪乳剂灌胃5mL/kg,1次/d。连续16周后,糖尿病组腹腔注射2g/L链脲佐菌素30mg/kg,继续用脂肪乳剂喂养6周;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继续普通饲料喂养6周。实验结束后测体质量,取血测血糖和血脂,取胫骨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结果:1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体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血糖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②糖尿病组大鼠胫骨上段骨小梁面积百分数、数量、厚度及骨小梁荧光周长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小梁分离度和破骨细胞数目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建立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合并有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