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医院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2Compact对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485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355株,占73.2%,检出较多的科室是肾内科、小儿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和呼吸道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均<9.0%,而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均>70.0%;不同感染部位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差异较大.结论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产ESBLs率较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阻止产ESBLs菌株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分离自中段尿、痰、分泌物标本的大肠埃希菌,采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并统计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41株,其中中段尿检出128株,痰54株,分泌物59株。中段尿与痰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中段尿与分泌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头孢他啶、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痰与分泌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培氟沙星、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同一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治疗不同部位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要考虑由于感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药物有效浓度的差异,按照药敏结果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区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ECO)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抗感染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155株大肠埃希菌分离培养、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判读结果。结果医院大肠埃希菌在呼吸道、泌尿道、伤口分泌物中分离率较高,分别为59.4%、21.9%、9.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ECO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0%敏感,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均<28.0%,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30.0%。结论医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关注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关注好发部位,预防与控制耐药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从四川省分离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多重PCR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slt、eaeA、hly毒力基因;对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质粒和PFGE分型;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耐药性和对消毒剂的抗力。结果62.7%的株菌(42/67)携带有毒力基因,毒力图谱类型主要为slt1+slt2+eaeA+hly。67株菌共有6种质粒谱型和7种PFGE谱型。64.2%(43/67)的菌株分别对7种不同的抗生素耐药,其中有23、35、34株菌分别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SMZ耐药。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抗性谱不同,80.6%(54/67)的菌株对酒精和季铵盐产生了抗性,所有菌株对洗必泰敏感。结论四川省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带毒率相似,但毒力基因谱型不完全相同。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菌株对常用消毒剂有很高的抗性,在消毒灭菌时需要用较大剂量的消毒剂才能将其杀灭。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耐药性、质粒和PFGE谱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菌株可能在人、动物、食品以及外环境之间相互传播并存在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的28株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和对3种消毒剂的MICs与MBCs,分析其耐药性与消毒剂抗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某医院临床分离出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并测定其对氯己定、苯扎溴铵、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的MICs和MBCs,并与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相比较。结果 28株试验菌呈现25种耐药谱,有21种抗生素出现耐药现象。分别有35.7%、89.3%、96.4%的菌株对氯己定、苯扎溴铵、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的MICs和MBCs均高于标准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产ESBL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同时亦对苯扎溴铵和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呈现出MIC和MBC升高;各种来源菌株的耐药性与消毒剂抗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泌尿系感染(UTI)患者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门诊尿常规阳性的UTI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引起门诊UTI感染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74.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69.6%,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24.7%,未检测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菌株。结论了解门诊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至关重要,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治疗UTI的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0株临床分离的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形成生物膜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阳性菌株,K B纸片扩散法分析UPEC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再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细菌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50株UPEC中,生物膜阳性34株,占68.00%。UPEC对8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经统计学分析,生物膜阳性菌株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76.47%和55.88%)明显高于生物膜阴性菌株(43.75%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EC产生物膜现象较普遍,生物膜形成与其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某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 0 0 2 - 2 0 0 4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其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5 0 7株,检出率6 .30 % (5 0 7/ 80 4 9) ,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2 1株,占2 3.87% ;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P <0 .0 1)。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时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和延缓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及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的临床分布状况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统计分析CRKP及CREC分离情况。结果2010-2016年7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310株(CRKP 268株,CREC 42株),CRKP检出率由2010年的1.33%上升到2016年的12.7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23.73,P<0.01);CREC检出率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010-2016年均约为1.00%;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5.49%)和重症监护病房(31.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KP和CREC除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稍低(分别为 80.60%、 38.10%)外,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β 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类、喹诺酮类等耐药率CRKP均>90%、CREC均在80%左右,而非CRE菌株的耐药率低于CRE菌株(P<0.01)。结论7年间临床分离的CRKP的检出率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几乎对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铜绿似单胞菌感染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NE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72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92株占26.4%,以痰液检出率最高占85.9%,其次是尿(9.9%)和创面分泌物(2.1%)。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91.4%)、亚胺培南(76.4%)、头孢他啶(74.7%)、头孢哌酮/舒巴坦(64.3%)、环丙沙星(61.4%);耐药率高的是复方新诺明(98.8%)、庆大霉素(95.5%)、头孢噻肟(88.9%)、头孢曲松(86.9%)、洛美沙星(70.5%)。结论老年患者临床标本中铜绿似单胞菌检出率高,且对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从四川省分离的大肠杆菌O157:H7菌株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多重PCR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sit、eaeA、hly毒力基因;对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质粒和PFGE分型;测定67株大肠杆菌O157:H7的耐药性和对消毒剂的抗力。结果62.7%的株菌(42/67)携带有毒力基因,毒力图谱类型主要为slt1+slt2+eaeA+hly。67株菌共有6种质粒谱型和7种PFGE谱型。64.2%(43/67)的菌株分别对7种不同的抗生素耐药,其中有23、35、34株菌分别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SMZ耐药。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抗性谱不同,80.6%(54/67)的菌株对酒精和季铵盐产生了抗性,所有菌株对洗必泰敏感。结论四川省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带毒率相似,但毒力基因谱型不完全相同。细菌有较高的耐药性。菌株对常用消毒剂有很高的抗性,在消毒灭菌时需要用较大剂量的消毒剂才能将其杀灭。不同来源的大肠杆菌O157:H7耐药性、质粒和PFGE谱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提示菌株可能在人、动物、食品以及外环境之间相互传播并存在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重庆地区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药物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药物滥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究药物滥用与其性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招募重庆地区HIV阴性MSM人群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高危性行为及性病感染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药物滥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药物滥用与性病发生的关系。结果 共招募139名HIV阴性MSM,其中34.53%(48/139)近6个月有药物滥用史。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过暴露后预防药物是药物滥用的阻碍因素:发生过≥3人的"群交"行为(OR=0.027,95%CI:0.009~0.085)是药物滥用的独立影响因素。药物滥用者性病发生率为16.67%(8/48),高于非药物滥用者的4.40%(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地区HIV阴性MSM人群药物滥用比例高,且药物滥用导致其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性病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SICU)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95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药敏实验结果,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5株(47.4%)大肠埃希菌菌菌种来自痰标本,36株(37.9%)来自尿标本。2011年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3株,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9株,占39.1%,2012年共检出32株,ESBLs17株,占53.1%,2013年检出40株,ESBLs26株,占65%。2011-2013年,ESBLs阴性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0%、60%和64.3%,ESBLs阳性的耐药率分别为88.9%、100.0%和100.0%,明显高于ESBLs阴性细菌;菌株总体耐药率分别为73.9%、81.3%和87.5%,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余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亦有这种趋势。目前尚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菌株。结论 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性,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检测,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加强对重症患者的护理,加强NSICU的消毒和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肾盂肾炎患者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肾内科收治的620例肾盂肾炎患者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不同种类、不同年龄患者经验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符合情况。结果药敏结果报告前,62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625例次,其中5例患者同时应用了2种抗菌药物,共涉及8类抗菌药物15个品种,应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应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符合率为64.32%(402例次),部分符合率为8.32%(52例次),不符合率为27.36%(171例次)。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总符合率 (77.61%,357例次)高于慢性肾盂肾炎(58.79%,97例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50岁组、≥50岁组肾盂肾炎患者总符合率分别为68.12%(156/229)、75.25%(298/3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93,P=0.09)。结论肾盂肾炎患者经验用抗菌药物与细菌药敏结果不符合率较高,需采取措施提高经验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山区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该区域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2014年某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纸片扩散法做确证试验;采用 WHONET 5.6及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71株大肠埃希菌, 主要分离自中段尿(占26.94%)。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9.82%,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56.52%),但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最高(>90%),对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75%,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10%),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标本主要来自中段尿,产ESBLs菌株耐药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The empiric treatment of acute pyelonephritis (APN) with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3GC) or fluoroquinolones (FQ) has been challenged by Escherichia coli resistance reported by community surveillance networks. But these could overestimate resistance because they do not discriminate between uncomplicated and complicated, or between community and care-related infections.

Objectives

We had for aim to: quantify resistance rat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PN; identify subgroups with resistance < 10% that could still be treated empirically with FQ or 3GC.

Patients an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iles of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documented APN, hospitalized in a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2010 to December 2012.

Results

Hundred and fifty-six female patients (median age: 66, interquartile range: 37), were admitted for uncomplicated APN (36%) or APN (64%) at risk of complications by 1 (46%), 2 (40%), or 3 or more (14%) risk factors. Bacteremia was associated in 44% of uncomplicated and 8% of APN at risk of complications. E. coli was predominant (82%), resistant to 3GC in 6% of patients (including 4% ESBL) and to FQ in 15% of patients. The rate of resistance to FQ in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for complication, from 6% in uncomplicated APN, to 25% in patients with ≥ 3 risk factors. No enterobacteria was resistant to either 3GC or aminoglycosides.

Conclusion

The resistance rates of 3GC and aminoglycosides were < 10%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PN. FQ resistance rates reached 15% but only 6% in uncomplicated APN. Hence, FQ empiric regimen should now be restricted to the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APN without severe sep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趋势。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肝病合并SBP患者腹水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64例标本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56.3%,革兰阳性菌28株,占43.7%,从2007-2009年革兰阳性菌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革兰阴性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西地酸较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的敏感性均较低。结论 SBP感染的细菌谱在不断变化的,目前革兰阳性菌引起的SBP日益多见;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大量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监测SBP的细菌流行病学特征,更合理地选择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2株,前6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6.70%)、葡萄球菌属(13.74%)、肠球菌属(9.34%)、肺炎克雷伯菌(8.24%)、铜绿假单胞菌(4.95%)、真菌(4.95%)。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该2种细菌的22.35%和26.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44.44%。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为多重耐药。结论重视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对控制老年女性尿路感染耐药菌株传播,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菌群流行特点及耐药趋势,为安徽省DEC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安徽省2015―2019年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细菌进行鉴定与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从6 120份粪便中分离出DEC 557株,主要病原型为:非典型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aEAEC)191(34.29%)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153(27.47%)株,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EPEC)108(19.39%)株,典型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tEAEC)77(13.82%)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11(1.97%)株,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tEPEC)3(0.54%)株。药敏检测多重耐药255(45.78%)株;同种病理类型不同年份耐药性存在差异:aEAEC:氨苄西林/舒巴坦(AMS),萘啶酸(NAL),头孢西林(CFZ);tEAEC:AMS,CFZ,阿奇霉素(AZM);EPEC(aEPEC,tEPEC):氨苄西林(AMP),AMS,CFZ;ETEC:NAL,AZM,环丙沙星(CIP)。不同病理类型耐药性存在差异的抗生素有:AMP,AMS,四环素(TET),NAL,红霉素(ERY),氯霉素(CHL),头孢噻肟(CTX),CFZ,庆大霉素(GEN),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SXT),AZM和CIP。2015―2019年,tEAEC对CFZ,EPEC对AMP,AMS和CFZ,ETEC对NAL和CIP,耐药性呈增强趋势。 结论  本地区DEC流行的主要型别是:aEAEC、ETEC、aEPEC和tEAEC。DEC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常用抗生素AMP、AMS、NAL、CFZ和CIP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病理类型间,耐药性差异明显,耐药性分析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肺炎链球菌在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中的分离率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集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的痰、鼻咽拭子标本,培养、分离和鉴定肺炎链球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肺炎链球菌BOX重复元件对其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结果680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39株肺炎链球菌,阳性率为5.7%。34株(有5株在保存过程中死亡)肺炎链球菌中有2株对青霉素低度耐药(MIC为0.125mg/L),1株青霉素敏感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MIC为8mg/L)。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且均为高度耐药(MIC≥64mg/L),对所测其他β内酰胺类和万古霉素均呈敏感。盒式PCR显示了较高的分辨率,能快速、可靠地检测菌株间的亲缘关系。35株肺炎链球菌共分为25个型,29个亚型,最多见的为A型图谱(3株),2株青霉素低度耐药株分属不同的型。结论重庆地区分离的临床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却非常普遍。盒式PCR能快速、可靠地对肺炎链球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重庆地区耐药克隆没有明显的优势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