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阳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绵阳市城市和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按照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高血压分类标准,采用现况调查与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绵阳市2006年5875例15~74岁的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城市和农村男女分布有明显差别,城市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农村;总体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城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的类型构成不同,但均以轻度高血压为主。结论 高血压作为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991年高血压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海南省对22424人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确诊高血压患病率2.8%,标化患病率2.4%,临界高血压患病率4.8%,标化患病率4.3%,总患病率7.6%,标化患病率6.7%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汉族患病率明显高于黎族,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海口患病率最高,三亚患病率最低;比1979年抽样调查确诊高血压患病率升高0.14%;职业,遗传因素,烟酒对高血压患病率有一  相似文献   

3.
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不同类型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分析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不同类型高血压的患病水平.[方法]于2004年8月-2005年8月,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和安图县4个镇内随机抽取30岁以上朝鲜族和汉族居民1786人,进行血压检查.[结果]朝鲜族男女的高血压粗患病率及标准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朝鲜族男性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粗患病率及其标准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汉族女性的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明显高于朝鲜族女性;朝鲜族女性单纯舒张性高血压粗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女性,朝鲜族男女单纯舒张性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均高于汉族;朝鲜族男女收缩性及舒张性高血压粗患病率及标准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结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高血压患病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花园巷居民高血压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年合肥市花园巷居民665人血压和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血压平均值随年龄和超平均体重增长而升高,成人血压增高较为明显。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体重,过重指数、盐味阈与血压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高血压患病率13.53%,标化率10.76%,男女性标化率分别为10.26%和11.86%,男女性无明显差异(P>0.05),35~64岁高血压患病率21.1%,高于发达国家一些地区的患病率,属高血压高发区。从事家务、饮服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较其他职业高。本文认为飲食习惯,体力活动和生活方式等影响血压可能起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研究方向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高血压流行趋势和控制现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东省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和控制状况。方法 利用1991年广东省高血压抽样调查和1998年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比较两次调查中20-7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变化及已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与1991年相比,1998年全省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上升了29.24%(分别为10.74%和13.88%)。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市增幅达81.66%(分别为11.45%和20.80%)。无论全省还是广州市,患病率增加的趋势是年龄越小,增幅越大,25-45岁年龄段的增幅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1998年调查中,既往确诊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只占28.43%,1级和临界水平占33.54%,均38.03%仍在2级以上,而1991年则分别为28.85%,29.56%和41.59%(P>0.05)。结论 近8年来,全省的高血压患病率仍不断增加,尤以主要大城市和45岁以下人群为甚;高血压的患病年龄逐渐降低,患病人群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血压的控制率未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蒙汉族高血压流行特征。方法:2008-2009年在内蒙古达茂旗地区,采用分层簇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年龄大于35岁的常驻人口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血压测量和资料收集。结果:共入选蒙汉族常住居民2 013人,其中蒙古族615人、汉族1 398人,年龄35~90岁;达茂旗地区人群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为29.9%,蒙古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35.8%vs 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古族人群血压平均水平为SBP 125.1±18.6 mmHg、DBP 81.1±13.4 mmHg,汉族人群血压平均水平为SBP121.7±19.1 mmHg、DBP 78.7±11.6 mmHg,汉族人群血压平均水平均低于蒙古族;在各年龄段,蒙古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汉族(27.3%、34.5%、52.2%vs 25.1%、27.3%、33.4%),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差异进一步增加。结论:内蒙古达茂旗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蒙古族人群患病率较汉族更高。  相似文献   

7.
刘唐威 《微创医学》2002,21(2):129-130
1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初,高血压病仍是脑力者易患的、发病率并不太高的疾病。1959年我国13 个省739204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平均为5.11%,其中农民患病率为3.27%,由于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从而认为此次高血压普查结果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应比5.11%低;20年后的1979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4012128人血压普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7.73%,其中郊区农民患病率达8.9%;1991年全国高血压病平均患病率升至11.8%,至1997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有1.1亿人。  相似文献   

8.
广州部分企业高血压等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地区39个不同企业进行了高血压等四种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在职与退休职工55820人,查出高血压2189例,标化患病率40.32‰;冠心病709例,标化患病率14.25‰;糖尿病383例,标化患病率6.84‰;脑血管意外198例,标化患病率3.72‰。棉纺厂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企业(P<0.01)。高血压等病患病率与年龄有一定关系。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慢性非传染病与生活方式和行为、环境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汕尾市城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汕尾市城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及相关因素,为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汕尾市城区4个社区2个乡镇40岁以上常住居民(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263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口服75g葡萄糖(于300mL水中)负荷后2h血糖等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汕尾市城区4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4.54%,标化患病率为16.33%;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男性高于女性。1、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分别占70.90%、22.29%和6.66%。高血压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超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6.86%、36.37%和5.9%。结论 汕尾市城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城市社区平均水平,被调查者对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与控制率还有很大差距。肥胖、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相关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的桂西北部 ,全县总人口4 1 4 1 37人 ,其中瑶族 89797人 ,壮族 2 9380 5人 ,其他民族 30 5 35人 ,于 2 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元月 ,选择对居住石山区的瑶族、壮族人口共调查 1 1 6 86人 ,实际调查 991 4人 ,调查率为84 83% ,按设计方案进行调查 ,以 1 999年中国高血压预防指南标准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全县患病率为 2 2 4 8% (标化后为 1 7 0 5 % ) ,其中瑶族标化患病率为 1 5 6 4 % ,壮族为1 8 4 6 %。血压水平从 4 5岁以上具有显著差异 ,患病率 35岁以后明显增加。文化程度低 ,卫生知识薄弱 ,长期饮酒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在 1 991年的全国高血压调查显著高血压患病的区域差别是城市高于农村 ,北方高于南方 ,内地高于沿海 ,广西是低发区。本次调查 ,瑶族和壮族患病率都分别高于 1 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的广西水平 ,高血压患病率有向农村转化 ,年青化的趋势 ,应该引起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黄荣根  宋晓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1):940-941,944
目的:探讨机关人员的血压水平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江苏无锡地区部分机关的5821名工作人员的系统体检,计算不同性别的血压分类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①男性正常高限血压占11.63%,高血压病占38.95%;女性正常高限血压占7.01%,高血压病占21.84%,男性正常高限及高血压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O.01)。②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除70—79岁组外,均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③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随着高血压程度加重,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随着血压升高,血尿酸水平增高,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血压达到高血压病1期时,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已开始增加。  相似文献   

12.
王宏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6):136-1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增长31%。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我围人民健康,致死、致残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疾病,若认识到位、措施得当,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而且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枣庄学院新生血压异常状况及发生规律。方法用水银柱血压计检测2552名新生血压。结果学院新等异常血压检出率在性别及城乡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学院新生异常血压检出率男生低于女生,男生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而低血压检出率明显低于女生;城市新生异常血压检出率低于农村新生,高血压检出率城市和农村男生都分别高于城市女生与农村女生,低血压检出率城市与农村均为男生检出率明显低于女生,而城市女生低于农村女生。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我国是高血压大国,据1991年的调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为11.26%推算目前高血压患者已达一亿五千万以上。青岛地区农村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2000年3700人调查结果表明,标准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高校学生神经衰弱10年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1985年至1995年10年中内蒙古高校学生神经衰弱患病情况。方法1985年、1991年、1995年分三次对内蒙古6~8所主要高校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CCMD中神经衰弱标准作最终医学诊断,所得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985年~1995年三次调查总患病率分别为4.06%、6.19%和12.64%;总体分析显示:来自于乡村学生患病率高于城市学生,(P<0.0001);蒙汉族及男女学生之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95年各院校患病率明显高于91年(P<0.0001),不同专业的学生患病率也不同。结论该病患病率10年中呈明显上升趋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按标准化方法调查了银川市区居民5160人(≥35岁)的血压情况。结果表明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为19.0%,临界高血压患病率为2.9%。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超重或肥胖、饮酒量大、高血脂、有高血压阳性家族史人群中患病率显著增高,并有统计学意义。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本文资料选用中国七城市“七五”攻关项目《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及脑卒中人群监测》1987年银川市区的基线调查资料。共调查≥35岁5160人(男2399人,女2761人),占本市同龄人口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某社区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杜区调查分析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居委,对年满20岁以上的城市常住居民调查一般情况、高血压危险因素和体格检查。结果: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4.30%,男性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别(P<0.01);随着血压分类级别的升高患病率逐渐降低,Ⅰ级和Ⅱ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人数的90.22%;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超重者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增高。结论:在社区采取全人群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对中老年、文化程度低、超重、肥胖以及轻、中度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对防治高血压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城市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1年10月江苏省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60岁以上的城市老年人群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城市老年人群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为29.0%,其中纯收缩高血压占62.3%(2)城市老年人在70岁以前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在7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3)城市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高血压家庭史、脉搏快和文化程度偏低。未发现吸烟及饮酒与老年人高血压有统计学联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导对基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全国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经由1991年的11.8%上升至2002年的18.8%,预计目前全国有近1.6亿的高血压患者.10年来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在提高,但控制率仅从1991年的2.8%上升至2002年的6.16%.2004年国家十五攻关高血压防治的基线调查结果也显示,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占69.20%,但治疗后仅有少数患者血压水平达到140/90mmHg以下,达标率仅仅6.82%,多数患者(80%左右)的血压仍在2~3级高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目的 分析和探讨近年广东省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在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抽样调查20-74岁人群1175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6.57%(标化率为13.88%),男女分别为18.88%(标化率为15.70%)和14.56%(标化率为12.30%)。高血压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出现跳跃性增加;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越高,高血压患病率越低;在职人群中,行政干部和工商服务行业的患病率最高,科医教行业最低。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主要预测因子为年龄、性别、家庭经济收入、文化水平、职业运动量、BMI、WHR和糖尿病。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广东省高血压患病率正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年龄逐渐降低。文化教育水平与高血压危险关系密切,显示了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及加强高血压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