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我院2004—2008年经胃镜检查诊断80例胃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 1 999年 7月~ 2 0 0 3年 1 0月 ,该院行上消化道胃镜检查共计 4 0 0 0例。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 1 852例 ,女性患者 2 1 4 8例 ,男女比例 1 :1 .1 6 ,年龄最小 1 1岁 ,最大 94岁 ,平均年龄在 4 2岁 ,以 2 8~ 6 2岁居多 ;其中男性患者在 33~ 6 7岁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076例镜下胃癌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镜下形态、大小、病理学分类,探讨其规律性。方法:采用电子胃镜检查,取活检做病理切片诊断。结果:胃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高峰在平均55±5岁,青年多散发性,男女比例为2.3∶1,症状多不典型,以腺癌居多,占95%,镜下隆起型和溃疡型较多见,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仅占查出胃癌的5.9%。结论:电子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其活检病理学诊断对胃癌确诊率很高,胃镜检查时对胃癌高发部位应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青年胃癌的发生,其恶性程度较高,必须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本人收集了鞍钢总医院胃镜室胃检查116例早期胃镜患者的胃镜表现及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能对早期胃癌的及时发现提供一些借鉴。1临床资料选择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经胃镜活检并经手术或病理确诊早期胃癌116例,男76例,女40例,年龄25~81岁,平均63·8岁。临床表现与伴发病变:伴上腹部疼痛73例,饱胀感35例,呕血1例,黑便5例,消瘦2例。伴萎缩性胃炎25例,十二指肠球溃疡4例,反流性食管炎5例。方法:(1)胃镜加活检,所有患者均用OlympusGIF—XQ230电子胃镜,均对病变部位黏膜活检。活检块数最少4块,最多8块,平均4·6块。(2)病理:将胃镜… 相似文献
7.
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 ,为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将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 10 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 1999年我院共进行胃镜检查13794例 ,以黑便和 或呕血为主诉者 10 83例 ,急诊胃镜检查 348例 ,年龄 5~ 88岁 ,平均年龄 4 5 13岁 ;6 0岁以上者 317例 ,占 2 9 2 6 %。1 2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 :检出消化性溃疡 (PU) 5 48例 (5 0 6 % ) ,其中 ,胃溃疡 (GU) 16 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316例 ,复合溃疡 2 1例 ;胃癌 71例(6 5 5 % ) ,男 女… 相似文献
9.
汪振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99,(Z1)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很多变化,从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院自1993年12月至1999年3月为60岁以上患有上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行胃镜检查200例。其中伴有其它疾病的患者有76例,占总数的38%。现将胃镜检查结果加以分析和讨论: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共检查20O例,其中男116人,占58%;女84人,占42%。最大年龄85岁。各年龄组分布:ooroo岁,匕8例,占voo,o;vo-vo岁,38例,占门%;80~85岁,4例,占2%。].2主要症状及病程本组患者以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呕血、黑便、暖气反酸、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5岁以上儿童应用成人电子胃镜进行上消化道检查,对疾病谱进行分析,并探讨成人胃镜用于儿童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167例5~16岁接受胃镜检查的儿童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分为5~12岁和12~16岁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顺利完成167例儿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83.23%。检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12~16岁组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较5~12岁组高(P<0.01)。结论成人型电子胃镜对5岁以上儿童检查安全性高;镜下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其次分别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随年龄增加,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增多,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12.
236例老年人纤维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年人某些上消化道疾病的特点,现将本院1978年11月至1989年元月23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纤维胃镜检查结果作一分析,并与同期956例老年前期组(45—59岁)及2062例青壮年组(<45岁)进行比较。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758例患者胃镜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0日期间,以上腹不适、泛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患者行胃镜检查。总结各年龄段胃病发病率、癌症检出率和病种分类。结果41~50岁为胃病高发年龄段,其次是51~60岁和31~4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种为胃炎,占54.65%;其次为消化性溃疡占21.29%;食管裂孔疝也有很高的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0.86%;癌症检出率为4.16%;癌症检出比例随年龄增高,80岁以上高达31.51%。结论胃病高发年龄段在30~60岁。随年龄增长,癌检出率增高。食管裂孔疝是值得关注的胃镜诊断病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00例患者胃镜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0日期间,以上腹不适、泛酸、嗳气、腹胀、恶心、呕吐、呕血、黑便等症状,就诊于我院内科门诊的患者行胃镜检查。总结各年龄段胃病发病率和病种分类。结果41-50岁为胃病高发年龄段,其次是31~40岁和51~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检出率最高的病种为胃炎,占63.33%;其次为消化性溃疡占22.67%。结论胃病高发年龄段在30~60岁,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为高发病种。 相似文献
15.
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而妊娠期者少见,文献报道更少。临床中多误诊误治,失去手术机会.。我院1996年3月至2004年3月经胃镜和病理证实的妊娠期胃癌1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克祥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6(2):27-29
目的 探讨有上消化道症状学龄期儿童及青春期少年的胃镜检查特征。方法 对近 7年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学龄儿童 (6~ 12岁 )及青春期少年儿童 (12~ 18岁 )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本组儿童消化道疾病检出率为 93.3% ,其中以慢性浅表性胃炎 (5 3.33% )和消化性溃疡 (30 % )最多见。学龄儿童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青春少年儿童组 (P <0 .0 5 ) ;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 (P <0 .0 5 )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结论 纤维胃镜用于儿童少年胃疾病的检查是安全的 ,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自2000-2005年间对上中腹部不适,呕血、黑便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方法采用潘克斯电子胃镜、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左侧卧位进镜.结果 8562例胃镜检查,其中胃炎3682例,十二指肠溃疡1678例,胃溃疡1753例,胃癌230例,复合溃疡210例,胃息肉130例,食道静脉曲张139例,幽门梗阻590例.结论胃镜检查对上中腹部不适,呕血、黑便患者阳性率高,诊断明确,给临床提供早期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93-1996年我院采用日本GIF-XQ10成人纤维胃镜成功地对24例患儿进行兀例次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为100%。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13例(2例复查),年龄4岁1例,7-9岁4例,-12岁9例,-14岁10例。进行复查胃镜的2例分别是岁和岁。1.2临床表现:腹痛19例,多为上腹部或脐周隐痛,个别剧痛。恶心、呕吐15例,其它消化道症状(腹胀。胃灼热感、反酸、暖气等)12例,黑便或呕血7例,误咽异物1例,抽搐2例,发热、头昏头痛各5例,活动后心悸、气促1例,脐周或剑突下压病12例,上腹部包块1例,大便潜血(+十…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74年1月至2004年12月接诊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126例,其中误诊8例。本文重点讨论临床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以期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和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1 665例老年人胃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2年6月至2000年11月,共检查胃镜5 970例,其中老年人(60岁以上)1 665例,60岁以下4 305例,现就两组检出结果对比分析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