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脂肪乳组(D组),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开胸游离左肺门后,不进行阻断左肺门,用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用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脂肪乳组用30%浓度的脂肪乳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乳化异氟醚组用6.9%乳化异氟醚5mL/(kg.h)静脉注射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匀浆MPO、TNF-α水平。结果肺缺血再灌注可导致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表现为肺组织有明显的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与A、B组相比,C组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活性增强(P0.05)。与C组相比,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肺组织的病理表现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加入心脏保存液,对心脏复灌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Langendorff心脏灌流及低温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对心脏机械功能、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和心梗面积的影响.结果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均可显著增强左室发展压(LVDP),显著减少冠脉流出液中CK和LDH的含量,减少心梗面积.结论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加入心脏保存液能改善心脏机械功能,减少CK、LDH的释放, 并缩小心梗面积. 相似文献
3.
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兔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7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心脏30min缺血/180min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10组:缺血对照组(CON,n=8)、缺血后处理组(IPO,n=8)、1.0MAC吸入异氟醚后处理组(ISO,n=8)、1.0MAC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EPO,n=8)、脂肪乳组(INT,n=7)、Glibenclamide组(GLI,非选择性KATP通道阻滞剂,0.3mg.kg-1,n=7)、5-hydroxy-decanoate组(5-HD,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5mg.kg-1,n=8)、0.3mg.kg-1GLI+1.0MAC EPO组(GLI+EPO,n=8)、5mg.kg-15-HD+1.0MAC EPO组(5-HD+EPO,n=7)、Dimethylsulfoxide组(DMSO,GLI的溶剂,n=7)。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缺血区(AAR)重、梗死区(IS)重,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表示),再灌注180min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CON组比较,IPO组、ISO组和EPO组IS/AAR及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EPO组比较,EPO+GLI组、EPO+5-HD组IS/AAR明显增加,血清CK、LDH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化异氟醚可模拟缺血后处理减轻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线粒体KATP通道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预处理组。建立大鼠局灶性(MCAO)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预处理组24h前先行20min的缺血预处理,再缺血2h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阻断血流,模型组未做缺血预处理。比较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脑匀浆LDH、CK及MAD含量。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障碍高于预处理组(P<0.01),模型组和预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LDH、CK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脑匀浆MAD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LDH、CK明显低于预处理组(P<0.05),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匀浆MAD明显高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模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活体脑片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探讨异氟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闭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并于缺血2h后拔出栓线给予再灌注。利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再灌注2h后大鼠脑片细胞内荧光强度。比较异氟醚预处理1h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活体脑片额顶叶皮质及纹状体区域Ca2 浓度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脑片皮层及纹状体Ca2 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脑缺血前给予异氟醚预处理1h可抑制缺血侧大脑皮层细胞内Ca2 含量的增加,对纹状体细胞内Ca2 含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缺血前给予异氟醚预处理可有效减轻额顶叶皮层细胞内的钙超载,对纹状体区域脑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影响较小,提示异氟醚的脑保护作用在不同脑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异氟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4只,分别在异丙酚和异氟醚麻醉下行全脑缺血15min,每组各7只于再灌注后30min和3d测SOD活性和MDA含量或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结果:异丙酚组大鼠海马和皮层SOD活性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1),MDA含量显著低于异氟醚组(P〈0.01)。异丙酚组海马CA1区成活神经元计数显著多于异氟醚组(P〈0.05)。结论: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异氟醚,其机制与其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结构影响的研究。方法:将30只W ister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10):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异氟醚预处理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2%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吸入异氟醚麻醉1小时,而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实验完毕后,将各组动物心肌组织做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结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可见部分胞浆溶解;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心肌细胞胞浆内胞浆溶解呈空泡或网状,细胞界限模糊,可见心肌细胞断裂;2%异氟醚预处理组可见心肌细胞呈短圆柱状,有分支,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胞浆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细胞轮廓较清晰,结构较正常。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缺血对照组(CON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组(EI组);脂肪乳组(INT组)。新西兰白兔均经历缺血30min、复灌180min过程。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于复灌180min时抽取颈内动脉血3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复灌180min后2,3,5-三苯基四氮唑(TI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四组HR、MAP、RPP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衡期末比较,缺血及复灌后四组HR、MAP、RPP值均呈进行性下降(P〈0.05)。与CON组和INT组比较,IP组和EI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复灌180min时IP组和EI组血清CK、LDH活性明显低于CON组和INT组(P〈0.05)。结论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氟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麻醉药异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代谢、氧自由基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小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两大组,各组记录平衡后,给药后(或续灌15min)复灌末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结果异氟醚组明显降低LVDP、+dp/dt,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异氟醚组的LVDP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7%、61%、59%、77%,+dp/dt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45%、50%、46%、52%;与再灌末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异氟醚组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复灌后异氟醚组SOD活性较高,MDA生成量下降(P<0.05);异氟醚能提高再灌后心肌Na+,K+-ATP酶活性(P<0.05)。结论异氟醚对心肌收缩功能和Ca2+-ATP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明显促进心肌功能与代谢的恢复,提高冠脉流量、心肌Ca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橄榄总黄酮(total flavaone fromChinese Oliv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拴法阻塞大鼠中动脉2h/再灌注24h,观察橄榄总黄酮30、60mg.kg-1对神经功能缺失、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橄榄总黄酮30、60mg.kg-1均对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明显缩小脑梗死灶,增加GSH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缓解MPO升高。结论橄榄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洋川芎内酯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n=15),模型组(CTL,n=15),洋川芎内酯A低剂量组(ASE-L,n=15)和洋川芎内酯A高剂量组(ASE-H,n=15),大鼠脑缺血90min后恢复血流,于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后24h将大鼠处死,对各组脑组织中IL-1β、IL-6、MDA水平以及SOD活性进行测定,并对各组的缺血侧脑水肿指数、脑梗死体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CTL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脑水肿指数、脑梗死体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高剂量组(ASE-H)明显优于低剂量组(ASE-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给药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IL-6、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提高,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采用洋川芎内酯A预处理可明显减轻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抑制促炎因子释放,对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120只♂ 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托咪酯高、低剂量组,ip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评价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参照Bederson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马CA1区NAIP、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的表达,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托咪酯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和脑梗死容积明显减轻,大鼠海马CA1区NAIP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依托咪酯高、低剂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各组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7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依托咪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具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NAIP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3蛋白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芪提取物对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 研究黄芪提取物 (EA )对大鼠和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 ,造成全脑急性缺血模型 ,观察小鼠 12h内存活时间 ,并记录 2、6、12h小鼠死亡率。参照Pulsinelli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EA的神经保护作用 ,记录脑电图 (EEG) ,观察并记录大鼠全脑缺血后翻正反射 (rightingreflex ,RR )恢复时间 ,测定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乳酸脱氢酶 (LDH)、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测定组织中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海马区平均光密度值 (meanopticaldensity ,MOD)。 结果 EA能降低急性脑缺血小鼠的死亡率 ,延长 12h内小鼠存活时间。EA能促进大鼠EEG和翻正反射的恢复 ,可显著提高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GSH Px、LDH活性 ,降低NOS活性 ,抑制海马iNOS的表达 ,降低其MOD值。结论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和小鼠全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复多次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单次无创肢体预适应(LPC)组、反复无创后肢缺血预适应(RLPC)组各8只,观察重复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通过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肢体Ⅱ导联记录心电图以分析心率、心律失常情况。实验结束后采血测定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留取心脏染色测定各组梗死面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C组和RLPC组可以减小梗死面积,减轻心律失常情况,血清MDA浓度降低,SOD,GSH-PX的活性增加。但LPC组和RL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L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与LPC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露醇灌胃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灌胃给予甘露醇进行干预.通过观察TUNEL染色细胞数量,测定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和血中氢气含量等指标,观察甘露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灌胃给予甘露醇后凋亡细胞明显减少,MDA和8-OH-dG含量、caspase-3及SOD活性明显降低,血中氢气的含量升高.结论:灌胃给予甘露醇可明显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肠道细菌产生氢气而发挥重要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组;(3)川芎嗪20 mg/kg处理组;(4)川芎嗪40 mg/kg处理组。每组各16只,8只用于脑梗死体积测定,8只用于mRNA和蛋白的测定。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术后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脑组织中TNF-α、IL-1β和NF-κBp65水平以及TLR4的表达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嗪处理组上述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川芎嗪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损伤,其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双苯氟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双苯氟嗪 (Dip)和氟桂利嗪 (Flu)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内皮素 1(ET 1)灌注到大脑中动脉附近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于灌注ET 1后 30min和 4 .5h腹腔注射溶剂、Dip 10 ,2 0和4 0mg·kg- 1和Flu 2 0mg·kg- 1,采用氢清除法监测灌注ET 1前、后纹状体血流变化 ,并对缺血后 2 4h脑梗塞面积、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 Dip 2 0和 4 0mg·kg- 1于灌注ET 1后 70和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下降 ;Flu 2 0mg·kg- 1的作用较弱 ,仅于灌注ET 1后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 ;Dip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梗塞面积 (r =0 .9797,P <0 .0 1) ,同剂量Flu可产生相似的作用 ;各剂量组Dip和Flu均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Dip和Flu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Dip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略强于Flu ,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有关。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用免疫组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HE染色观察组织炎性细胞浸润;RT-PCR、免疫印迹和放免法分别测定大脑缺血皮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结果黄芩苷能显著降低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皮质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状态,抑制ICAM-1,iNOS和NF-κB表达,降低缺血皮质IL-1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表达和释放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证实双萜类化合物ST-1的抗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内栓线阻断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行为学、脑梗死体积、脑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学等指标评价ST-1的抗脑局部缺血复灌损伤作用。结果:大鼠静脉注射ST-1 5~20 mg.kg-1,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梗死体积,降低脑MDA的含量,增加SOD活力,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高剂量组行为学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T-1有抗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