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颅内混合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高对颅内混合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丰富诊断学知识,材料与方法 7例颅内混合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的混合瘤2例,脑膜瘤和垂体瘤的混合瘤2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的混合瘤1例,胆脂瘤和黑色素瘤的混合瘤1例,垂体瘤和脑膜瘤的混合瘤1例。  相似文献   

2.
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均行CT检查,其中4例行MRI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多发胶质瘤4例,其中恶性室宫膜瘤3例,表现为脑室内及额顶叶脑实质内实质性肿块或囊性病变,多发星形细胞瘤1例,病变分别位于额叶及小脑蚓部;双侧听神经瘤及多发脑膜瘤各3例、CT和MRI表现均较典型;脑膜瘤合并胶质瘤3例、脑膜瘤合并听神经瘤1例和垂体瘤合并胶质瘤1例。结论:结合肿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可对大多数颅内多发原发性肿瘤作出正确诊断,MRI对脑膜瘤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CT和MRI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肿瘤共56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病变按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体部、室间孔区3个部分,按年龄分为<10岁、10~39岁、>40岁3个年龄组。结果:(1)大多数侧脑室肿瘤如脑膜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少枝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2)部分肿瘤具有其好发部位,如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三角区,少枝胶质瘤好发于体部,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胶质瘤、室管膜下瘤好发于室间孔区;(3)某些肿瘤具有年龄学特征,如脉络丛乳头状瘤均<10岁,脑膜瘤30岁以上者占82.35%,室管膜下瘤均超过40岁。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其CT和MRI表现,结合发生部位和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微囊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型脑膜瘤是WHO于1990年重新对神经肿瘤病理分类的脑膜瘤分型之一。由于微囊型脑膜瘤的组织学形态特殊,CT、MRI表现酷似胶质瘤及转移瘤,经常误诊。为探讨微囊型脑膜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学上的相关性以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本文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微囊型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进行了分析总结。1资料与方法 15例中,女11例,男4例。年龄28~67岁,平均47.4岁。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肢体麻木等。全部病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9例作了MRI检查,均行横轴…  相似文献   

5.
第三脑室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15例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肿瘤的CT和MRI表现,包括6例星形胶质细胞瘤,3例胶样囊肿,2例颅咽管瘤,2例畸胎瘤,1例室管膜瘤,1例神经母细胞瘤,讨论了它们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CT显示钙化敏感,对肿瘤诊断帮助很大,MRI具有多维成像能力,可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及范围。  相似文献   

6.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CT、MRI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经CT和MRI诊断为脑膜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外皮细胞瘤12例,年龄34 ̄58岁。CT检查7例,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MRI检查12例,采用SE序列增强前、后扫描。结果:12例肿瘤全部发生在颅内脑外,7例CT平扫呈低等混合密度2例,呈等高混合密度5例;增强后扫描呈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骨窗显示病灶局部侵蚀性骨质破坏4例。MRI平扫,T1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T2WI呈不均匀等高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12例中7例显示脑膜尾征;增强后扫描1 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性表现:分叶状、丰富的血管流空、肿瘤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无肿瘤内钙化和骨质增生、局部颅骨呈溶骨性破坏。  相似文献   

7.
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附4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后颅窝肿瘤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听神经瘤12例(30%),脑膜瘤9例(22%),转移性肿瘤7例(17%),星型胶质细胞瘤5例(12%),室管膜瘤2例,其它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皮样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神经鞘瘤和结核瘤各1例。结论:后颅窝肿瘤缺乏CT特征性表现,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肿瘤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肿瘤35例,其中神经鞘瘤22例,神经纤维瘤1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2例。结果:MRI表现有以下特征:(1)肿瘤沿着三叉神经径路生长,常跨越中、后颅窝,多呈哑铃状;(2)肿瘤T1加权图像呈低信号或低、等混合信号,T2加权图像呈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多呈不均匀强化;(3)三叉神经根部增粗与肿瘤主体相延续是诊断三叉神经肿瘤的可靠征象;(4)常伴有岩骨、颅底骨质吸收、破坏,Meckel腔扩大,咀嚼肌萎缩等。结论:MRI是诊断三叉神经肿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三叉神经肿瘤需与脑膜瘤、听神经瘤、胆脂瘤、颞叶胶质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鞍隔胺膜瘤的CT,MRI诊断(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对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鞍隔脑膜瘤18例,17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同时行MRI检查,1例单纯行MRI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例肿瘤位于鞍上及鞍内,17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15例、不均匀高密度2例,明显均匀增强14例、环形增强3例;MRI(7例)T1WI为均匀等信号6例,略低信号1例;T2WI略高信号6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χ刀治疗颅内外疾病的效果及CT表现。方法:对颅内外病变105例共120个病灶施行χ刀治疗,36例于χ刀术后2~9个月进行CT随访,其中胶质瘤16例,转移瘤7例,脑膜瘤5例,鼻咽癌1例,听神经瘤2例,垂体瘤3例,脑血管畸形2例。3例χ刀治疗后又行外科手术。结果:在CT随访的36例中10例缩小、明显缩小以致消失。8例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变。其余各例均发生形态变化。3例χ刀治疗后又进行外科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有大量凝固性坏死组织存在,检见或未检见瘤细胞。结论:我们的经验及短期随访结果表明,χ刀对控制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MRI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疑难病例13例,回顾性分析肿瘤的MRI图像特征。结果:13例中脑转移瘤7例,胶质母细胞瘤、胚胎发育障碍型神经上皮瘤、颅内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丘脑脑膜瘤及蝶窦黏液表皮样癌各1例。结论:要提高MRI对颅内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需要了解转移瘤的发生部位及MRI表现的多样性,同时加强对少见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间对应关系,探讨其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21例,其中20例行CT扫描,1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与病理间关系。结果: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CT表现为混杂密度影,瘤内常伴有囊变、坏死及出血,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MRI表现为长T1长T2或混杂信号团块,增强扫描呈厚薄不一的不规则环状、花瓣状强化,部分可见壁结节。结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瘤体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认真分析其影像特征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3.
鞍隔脑膜瘤的CT、MRI诊断(附1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鞍隔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鞍隔脑膜瘤 18例 ,17例经CT检查 ,其中 6例同时行MRI检查 ,1例单纯行MRI检查。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将影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例肿瘤位于鞍上及鞍内 ,17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15例、不均匀高密度 2例 ,明显均匀增强 14例、环形增强 3例 ;MRI(7例 )T1WI为均匀等信号 6例 ,略低信号 1例 ;T2 WI略高信号 6例 ,等信号 1例 ;肿瘤位于垂体腺之上 ,境界清楚。病理诊断 :上皮型 11例 ,合体细胞型 4例 ,微囊型、非典型型、混合型各 1例。结论 鞍隔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对临床确定正确的手术入路 ,提高肿瘤手术治愈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表现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脑部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CT检查诊断为颅内肿瘤,其中双侧听神经瘤13例,脑膜瘤6例,单侧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双侧脑室内肿瘤、胶质瘤各1例,侧脑室内脉络丛广泛钙化斑块6例。结论:CT扫描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神经纤维瘤病在脑部的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胶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肉瘤8例的CT、MR I表现和临床病理所见,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位于幕上区,小脑1例,8例CT扫描5例为低等混杂密度,2例为低密度,1例为稍高密度,增强扫描为不规则强化,其内见囊变及坏死。3例行MR I检查,T1W I为低信号,T2W I为稍高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水肿明显。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胶质母细胞和梭形细胞2种成分组成,免疫组化检查8例,脑胶质细胞成分GFAP为阳性,梭形细胞成分GFAP为阴性。结论脑胶质肉瘤少见,临床上无特异性,CT、MR I表现虽有一定特点,但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3岁,平均10.5岁。8例均有单侧肢体肌力改变,其中1例伴有颅压增高临床表现,该例CT及MRI扫描示肿瘤占位效应较明显,呈脑积水改变。CT及MRI扫描示4例有不同程度囊变坏死,2例可见不同程度的瘤周水肿,2例同侧大脑皮层有萎缩现象,2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强化较显著。病理学结果示肿瘤标本为灰红色,血供较丰富,4例见囊变坏死。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脑室内脑膜瘤的CT、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结果本组11例患者,其中8例位于侧脑室,3例位于三脑室。除1例与瘤周脑组织分界不清、浸润性生长、水肿较明显外,余肿瘤呈不规则形分叶状(7例)或类圆形(3例)、边界较清,相应脑室不同程度扩大,邻近脑实质轻度水肿。MRI表现为T1WI等(2例)或稍低信号(9例),T2WI表现为等、稍高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不均匀强化。CT平扫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略高密度影。结论脑室内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结合CT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病理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CNC的CT和MRI表现。结果 2例位于侧脑室体部均来源于透明隔,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CT为混杂密度,其中1例可见钙化,MRI为混杂信号,不均匀较明显强化。1例位于左侧颞叶,CT可见钙化,MRI可见囊变及环形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结论 CNC是少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年龄、部位及CT与MRI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颅内软骨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探讨颅内软骨瘤的CT、MRI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软骨瘤的CT、MRI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中,肿瘤位于颅底4例,大脑凸面4例,大脑镰区、脑实质内各1例;CT上均见到明显的钙化且边缘清楚,密度多不均匀(9例),相邻骨质可受累(5例);于MRI上呈混杂信号(4例),其中钙化部分呈长T1、短T2信号,实质部分呈等长T1、长T2信号;CT增强扫描出现轻度强化4例,其中3例为延迟强化。结论颅内软骨瘤好发于颅底、大脑凸面及大脑镰区,多数伴有明显钙化,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延迟强化较有特点。病理仍是主要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