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早期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0%),没变化6例,加重3例,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肾盂造影及MRI检查,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国防 《当代医学》2011,17(16):82-83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取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18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86例行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2a,平均24个月.166例经B超或排泄性尿路造影(IVU)检查发现患侧肾实质明显增厚,尿路通畅,肾积水完全消失,20例轻度肾积水.结论 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切除部分过分扩张的肾盂,术后肾脏排泄和形态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是一先天性梗阻疾病,本病一经确诊,应行肾盂成形术治疗,梗阻解除后,肾功能可望改善。我院外科从1990~2001年3月应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3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带孔硅胶管或双J管引流,2-3周拔除引流管,3-6个月复查。结果 31例手术均获成功,IVU检查肾盂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的有效方法,使用有引流作用的支架管可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10例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结果1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00~200min ,平均150min ,术中出血10~100ml ,平均80ml。术后随访2个月~3年,肾积水改善。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2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行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术后输尿管再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腹腔镜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汪志民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40-141
目的观察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疗效。方法将4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研究组行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照组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术后观察并比较两组肾积水改善情况、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无肾积水比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用于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因发病隐匿,积水呈渐进性,症状轻微,所以常延误诊治。我们从1995年7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这类患者42例,采用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9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7岁~51岁,平均16岁。双侧1例。主诉腰腹部间隙性疼痛或不适者8例,体检发现者2例,腹部包块者2例,合并结石1例,尿路感染者2例。14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均行大剂量排泄性尿路造影(IVU),重度肾积水6例,中度肾积水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4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8例,行CT检查2例,本组14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1.2手术方法12例行Anderson-Hyno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Y-V成形术,1例肾切除。经患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全部采用开放性手术即连续性倒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法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及双J管内引流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留置双J管内引流,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术后吻合口畅通,无尿外渗,肾积水与肾功能改善。1例发生管腔堵塞,1例出现肾盂感染。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双J管内引流是防止术后吻合口漏尿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2例,常规采用双J管作支架内引流。结果: 术后无感染、漏尿和再狭窄等并发症,患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较有效的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作支架有利于肾功能迅速恢复,减少术后吻合口再狭窄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992年 7月— 2 0 0 2年 2月我院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 -Hynes术 ,简称A -H术 )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UPJ)狭窄 2 0例 (侧 )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 2 0侧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8~4 5岁。左侧 11例 ,右侧 5例 ,双侧 2例。术前经B超、KUB+IVU、RP(逆行肾盂造影 )及CT检查证实为UPJ狭窄。B超及CT检查肾实质厚度为 3~ 10mm ,肾盂肾窦分离≥ 2 .5cm ,肾积水为 3.5~ 10cm。查两肾功能BUN、Cr正常范围。临床表现腹部包块 6例 ,腰腹部绞痛 7例 ,镜下血尿 3例 ,肾结石 2…  相似文献   

14.
总结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5例经手术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术后肾积水的改善情况,并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本组行核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MRU)检查18例,诊断与手术探查符合率为100%。本组术后随访25例,时间6个月至3年,复查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24例术后临床症状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改善,无再梗阻,手术成功率96%(24/25)。结论 MRU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的手术方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全部采取开放手术即连续性例瓣肾盂成形术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比连续性肾盂成形术效果好。结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手术方式为离断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8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8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PUJO)静脉肾盂造影(IVU)结果,为早期诊断PUJO提出确切依据。方法:88例病人均进行IVU或逆行造影,手术治疗83例共98侧,58例术后病理切片。结果;88例术前后诊断均完全符合。提出了早、中期PUJO在IVU上独特的影像学表现是以肾盂饱满或扩张为主,而肾盏扩张多不明显为特点,与肾结石所致肾积水有明显区别。结论:治疗仍以An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为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梗阻(UPJO)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来26例(UPJO)引起的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2例、高位输尿管开口3例、迷走血管压迫1例,均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 Pyelopasty),术后随访6mon-3a效果良好。结论:UPJO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高位输尿管开口、迷走血管压迫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和息肉。B超和IVU是主要的诊断和定期复查的首选检查手段,手术首选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途径为3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 UPJ)梗阻的患者施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 3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2~165min,平均123min;术中出血量10~60ml,平均40ml;术后平均住院8d;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0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得到改善.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1992年7月-2002年2月我院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简称A-H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20例(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由UPJ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B超、电视下逆行肾盂造影和核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对UPJ梗阻的确诊率分别为82.35%、100%和100%。手术治愈率为95.59%(65/68)。结论在UPJ梗阻的术前诊断中,B超检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MRU检查是确诊UPJ梗阻最好的方法之一。Anderson-Hynes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