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320排容积CT在心房颤动(AF)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肺静脉情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34例AF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各肺静脉口直径。结果两组左右两侧肺静脉上下径均大于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上侧、右上侧肺静脉前后径、上下径及左下侧、右下侧肺静脉上下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两侧上肺静脉上下径、前后径大于两侧下肺静脉上下径、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上肺静脉开口走行大于两下肺静脉开口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20排容积CT应用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可准确评估肺静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静脉造影对正常肺静脉的影像学反映价值,为心血管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无心脏及肺部疾病的正常成年人80例,通过MSCT肺静脉造影对左房及肺静脉进行三维重建及图像分析,测量肺静脉各支开口直径值,计算肺静脉开口直径均值,并对肺静脉各支开口数目进行评估.结果 肺静脉各开口直径:左上肺静脉(LSPV,n1=77),平均口径值(19.00±5.58)mm;左下肺静脉(LIPv,n2=77),平均口径值(15.10±4.56)mm;右上肺静脉(RSPV,n3=64),平均口径值(18.06±5.80)mm;右下肺静脉(RIPV,n4=64),平均口径值(15.34±4.65)mm.同侧上肺静脉开口直径均值均大于下肺静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肺静脉开口变异率分别为3.75%(3/80)、20.00%(16/80).右肺静脉开口数目的变异率明显高于左肺静脉开口数目的变异率,(P<0.05).结论 通过MSCT肺静脉造影可对肺静脉各支的开口直径及数目进行较准确检测.MSCT肺静脉造影可作为房颤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前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在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房性心律失常患者42例,采用西门子16层CT对所有病例行增强扫描,常规原始数据薄层重建后进行图像重组,方法有MPR、MIP、VRT或SSD等,观察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空间关系,明确肺静脉分支的数目、大小及走向和左心房腔内肺静脉开口,在轴位图像或二维重组(MPR、MIP)图像上测量各肺静脉口内径及食管与左心房后壁接触的长度。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清楚显示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解剖细节,左心房充盈良好,食管沿左心房后壁走行,可见左心房与食管间脂肪垫;肺静脉根部测量直径平均值:右上肺静脉(12.8±2.5)mm,右下肺静脉(13.1±2.6)mm,左上肺静脉(12.0±1.8)mm,左下肺静脉(10.6±2.4)mm,左心房与食管平均接触长度为(50±16)mm。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左心房、肺静脉分支及食管的空间位置,肺静脉分支的数目、大小及走向清楚,肺静脉开口直径、食管与左心房接触长度测量准确,是房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双源CT心脏图像开展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在心脏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时相影像研究,为临床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218例成人心脏双源CT扫描图像,且均有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于工作站使用图像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分类和测量。记录肺静脉解剖变异情况、肺静脉孔径及左心房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 肺静脉变异中额外肺静脉易发生于右侧(左侧比例0.92%、右侧比例8.26%),而共干肺静脉则易发生于左侧(左侧比例13.3%、右侧比例0.92%)。左共类型最常见,右中类型次之,其他混合类型少见。肺静脉孔径测量时前后径小于上下径,上肺静脉孔径大于下肺静脉孔径,右肺静脉孔径较左肺静脉孔径大而圆,肺静脉孔径由大到小依次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右上肺静脉孔径最大最圆,左下肺静脉孔径最小最卵圆,额外肺静脉孔径较常规类型小,共干肺静脉孔径较常规类型大而卵圆。左心房横径最大,纵径次之,前后径最小。双期数据比较显示,收缩期肺静脉孔径较舒张期大而圆,收缩期左心房各径线均大于舒张期。结论 肺静脉变异较为常见,肺静脉和左心房形态大小与心动周期相关,双源CT心脏成像可有效地显示及评估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訾刚  周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2):1506-1509
目的:通过对正常成人肝脏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上一些指标的测量分析,提供相应的肝脏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和教学服务。方法:收集腹部MSCT扫描正常肝脏166例,并行三维成像,观察肝脏上、下极,肝门中点平椎体的位置。测量肝脏上、下极,肝脏最左、右端及肝门中点距脊柱中线的距离;测量门静脉的直径、肝脏的长径(左右径)、宽径(上下径)与厚度(前后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脏上、下极大部分分别平对T10椎体和L3椎体,肝门大部分平对T12椎体。40~、50~岁年龄组男性肝门-中线距均大于女性(P<0.05),30~、40~、50~、60~岁年龄组男性右端-中线距和厚度(前后径)均大于女性(P<0.05~P<0.01)。随着年龄增大,男、女性的上述各项指标有缩小趋势,但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测量正常成人肝脏位置、大小、形态的数据可靠,可供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 ,MSCT)重组前庭导水管(vestibular aqueduct ,VA)15°斜矢状位图像,探讨径线测量值对大前庭导水管畸形(the 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LVA)的应用价值。方法标准化处理106例(212耳)正常人的颞骨M SC T 图像获得前庭水管标准化图像,测量V A中间径大小,建立99%医学参考值范围;对43(85耳)L V A患者V A中间径进行测量,并与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侧别及各年龄组间VA中间径大小无统计学差异(t=0.252,P>0.05;t=1.573,P>0.05;F=0.089,P>0.05)。VA中间径(0.76±0.15)mm ;99%医学参考值范围:0.41~1.10 mm。LVA患者VA中间径最大值为3.60mm ,最小值为1.13mm ,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892,P<0.05)。结论利用MSCT 多平面重组易于获得VA15°斜状位图像;99%正常人 VA 中间径参考值范围:0.41~1.10 mm ;VA 中间径大于1畅10mm 提示LAV。  相似文献   

7.
骨性鼻泪管的64层螺旋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64层CT备向同性特点探讨成人骨性鼻泪管多层螺旋CT解剖结构。方法对46例(86例)成人骨性鼻泪管区容积扫描,在其薄层MPR重组图像上测量骨性鼻泪管部分径线及角度,并观察管腔内及内外骨壁情况。结果成人骨性鼻泪管上端左右径(5.2±0.8)mm,上端前后径(5.8±0.8)mm,中部前后径(4.5±0.9)mm,前后径(5.9±1.2)mm,下端左右径(5.0±0.8)mm,前后径(7.6±1.1)mm.上下径(12.6±2.3)mm,孔口距(30.2±2.4)mm,与水平面及矢状面间夹角分别为(60.4±6.7)°、(3.7±2.6)°。所有测量数据左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在骨性鼻泪管上口前后径、上下径及孔口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鼻泪管且自上而下有向外侧倾斜(63%),向内斜(24%)和平行走行(13%);大部分骨性鼻泪管内侧骨壁为薄壁(72%);有11例鼻泪管内含气(13%)。结论64层螺旋CT薄层MPR图像是显示骨性鼻泪管解剖结构和空间走行简易可靠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rs220073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重庆地区4家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207例,其中男性1 14例,女性93例,年龄(60.8±10.7)岁,体质量指数BMI(24.2±3.9) kg/m2.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2组:房颤组(有心房颤动,100例)和对照组(无心房颤动病史,10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别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各患者的rs2200733多态性的基因型.随访40例行肺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通过生存分析探讨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房颤组的CT基因型频率(75.0%)较对照组(61.7%)明显增高(P<0.05).②房颤患者中,CT基因型患者的肺静脉口较TT/CC基因型患者明显增大(P<0.05).③随访40例行肺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中早期复发11例(27.5%),晚期复发9例(22.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rs2200733多态性的各种基因型与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无统计学差异(x2=1.076,P >0.05);左上肺静脉前后径≥17.45 mm(x2=33.089,P<0.05)、左上肺静脉上下径≥17.50 mm(x2 =32.189,P<0.05)、右上肺静脉前后径≥18.60 mm(x2=34.264,P<0.05)、右下肺静脉前后径≥16.30 mm(x2=13.546,P<0.05)、右下肺静脉上下径≥16.70 mm(x2=14.870,P<0.05)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rs2200733多态性CT基因型可促进房颤患者肺静脉增粗,是房颤发生、发展以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换体位在心脏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分别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前后径,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左右径、上下径,同一被检者两种体位测量值径线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对同一被检者两种体位测量值比较,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和容积传统卧位均比右侧位时显著增大(P〈0.01),两种体位左右径测量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换体位可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图像清晰,测量准确,便于医师的操作,对提高心脏疾病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对腰椎间孔狭窄(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证实的LFS矢状位MPR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LFS共32个椎间孔狭窄,均见椎间孔上下径及前后径减小,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周脂肪间隙狭小或消失,其内神经根受压情况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MSCT矢状位MPR对LFS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利用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CT增强肺血管三维成像证实的肺动静脉瘘患者共17个肺动静脉瘘病灶的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并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联合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多向倾斜VR和MIP等重组技术,比较与CT增强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一致性、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结果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联合应用多种三维重组技术清楚显示了全部17个肺动静脉瘘囊瘤的大小、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对全部病例均做出了明确诊断,辐射剂量是CT增强的33%~50%,不使用对比剂而CT增强需要使用45~85ml碘对比剂。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能对肺动静脉瘘做出准确诊断并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和避免碘对比剂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检查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PAVM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增强后分两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7-9s和21-23s。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VR、MIP。结果全部病例均清楚的显示了瘤体形态、大小、走向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能够对肺动静脉畸形做出明确诊断。结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腔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血管成为PAVMs的基本构筑。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是诊断PAVMs理想和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PCS)宫旁静脉丛和卵巢静脉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中的表现,并阐述临床上对该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综合诊断为盆腔静脉淤血且行全腹部 CT增强扫描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容积再现( VR)、血管生长技术( 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盆腔静脉淤血时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的表现。结果43例中,所有病例左侧宫旁静脉丛及卵巢静脉均迂曲、扩张,12例伴发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5例尚累及右侧宫旁静脉丛,右侧受累及者可于宫底部和(或)宫颈部见横向走行并连接双侧宫旁静脉丛的横行交通支。观察组宫旁静脉丛最粗静脉平均直径为(4.6±0.5) mm,同侧卵巢静脉平均直径(8.6±0.6) mm,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的(2.6±0.5) mm和(4.2±0.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能显示宫旁静脉丛和卵巢静脉迂曲、扩张,能明确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护理采用身体和心理双重护理相结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肾错构瘤的CT扫描及VR重建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肾错构瘤的诊断率和检出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收诊治的40例肾错构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5例(37.50%),女性患者有25例(62.50%),CT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自髂嵴上方至膈顶,高压注射器团注法经上肢静脉一次性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 I/ml),用量80-100ml,注射速度为2.5-3.0ml/s,采用CT仪器为西门子公司的多排螺旋CT(MSCT),螺距为1.25,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后行VR重建。结果本研究40例中,右肾25例,左肾13例,双肾2例。病灶直径范围为2.0-9.6cm。CT平扫特征:呈混杂密度肿块、等、低密度肿块;CT增强扫描特征:见病灶内平滑肌及血管成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强,肿瘤出血灶和脂肪密度灶无明显强化。VR重建:能清晰显示肾动脉血管的分支方向和粗细,以及动脉血管腔是否狭小,血管壁内是否存在斑块或钙化,肿瘤是否浸润血管,肿瘤是否压迫周围血管。结论肾错构瘤小的病变无明显症状,却具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肾脏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清楚检查出肾错构瘤小病灶;CT三维重建等影像检查对肾错构瘤及瘤内出血多能作出明确诊断,从而提高肾错构瘤检出率和准确性,减少了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5.
龚碧云  丁旭恩 《中外医疗》2013,(35):39+41-39,4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50例临床确诊COPD,超声心动图确诊PH的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MSCT)检查,通过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升主动脉的直径来协助判断有无肺动脉高压.结果 94%的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的CT征象,肺动脉主干增宽,主肺动脉直径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1.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COPD合并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2例接受外科手术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病历资料。全组12例患儿术前均行经胸心脏超声(TTE)和64层螺旋CT(MSCTA)检查。结果手术证实共有49支异位肺静脉干,心脏超声检出42支,而MSCTA全部检出。MSCTA、TTE异位肺静脉干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全组手术顺利,围术期无死亡,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对确诊TAPVD切实可靠;外科手术治疗TAPVD安全有效,减少术中手术创伤、保证吻合口通畅,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MSCT三维重组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显示(VR)对孤立性肺结节征象显示的价值。方法73例MSCT检查的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行MPR及VR重组,分别比较其在横断面薄层、MPR、VR上显示率的差异。结果1:MPR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高于轴位的检出率(P〈0.05);2:VR对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及圆形结节征的检出率高于轴位的检出率(P〈005);3:MPR对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及圆形结节征的检出率高于横断面薄层的检出率,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R及VR对孤立性肺结节部分征象的显示优于横断面,结合横断面有助于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SCT诊断腹盆腔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完整的5例腹盆腔动静脉瘘的MSCT表现。MSCT扫描采用平扫加动静脉双期扫描,动脉期35S,静脉期65s。在工作站作血管MIP,MPR、VR和CPR后处理。结果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瘘1例,肠系膜上动脉-下腔静脉瘘1例,左右侧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各式各1例,左倒髂内动静脉瘘1例。5例病例均为CT检查首次发现并确诊,MSCT均能清楚显示供应动脉、回流静脉。3例盆腔动静脉瘘动脉破口直径分别为0.7cm、1.4cm和1.5cm。2例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瘤腔大小分别为7.1cm×8.1cm×11.4cm和3.1cm×3.5cm×3.6cm。结论MSCT~清楚显示动静脉瘘时动静脉瘘口、瘤腔和相关血管情况、为动静脉瘘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输尿管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输尿管梗阻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采用平扫、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及排泄期)检查,并将图像信息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 36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阳性结石15例、阴性结石6例、炎性致输尿管梗阻3例、输尿管肿瘤3例,膀胱癌致输尿管梗阻5例、直肠癌致输尿管梗阻4例,所有病例通过轴位、MIP、MPR、CPR及VR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整体形态、梗阻部位及其周围情况,为临床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结论 MSCT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肾间隙巨大肿瘤病灶在MSCT上的影像特征,提高MSCT对该部位病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6例具有完整资料的肝肾间隙巨大肿瘤患者,通过对肿瘤在MSCT轴位与在后处理MPR、VR两种图像上的影像表现进行对照分析,并同手术及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MSCT后处理MPR与VR对肝肾间隙巨大肿瘤病灶的定位优势及对肿瘤定位有价值的影像表现。结果:26例肝肾间隙巨大肿瘤,其中CT轴位定位诊断:肝脏来源8例,右肾来源6例,肾上腺来源7例,腹膜后其它组织来源5例。MSCT后处理MPR与VR相结合诊断:6例来源于肝脏,6例来源于右肾上极,9例来源于右侧肾上腺,5例来源于腹膜后其它组织。同手术与病理结果(肝脏来源6例,右肾来源7例,右肾上腺来源8例,腹膜后其它组织来源5例)对照,CT轴位定位准确22例,占85%;CT轴位与MPR、VR相结合,定位准确25例,占96%;两种方法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间隙巨大肿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后处理MPR与VR相结合对肝肾间隙巨大肿瘤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优势及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