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空蝶鞍综合征在 MRI问世之前 ,多认为此病少见 ,未能受到足够重视。 MRI无创伤可多方位扫描的优点使本病的及时诊断成为可能。检出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收治的 75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 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2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我院收治的空蝶鞍综合征患者 75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7例 ,年龄 18~ 80岁 ,平均 5 2岁。患者入院诊断均未能提示空蝶鞍综合征这一诊断,临床症状多以顽固性头疼、头晕为主要症状 ,本组有 5 2例此症状表现者 ,占 6 9% ,以视物不清就诊 5例 ,占 6 % ,以肥胖闭经就诊 …  相似文献   

2.
26例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6例空蝶鞍综合征的临床及MRI表现,认为发病机理与先天性鞍隔缺损、脑脊液压力增高、垂体肥大继之萎缩有关,多为中年女性肥胖者。垂体受压扁平至鞍底,鞍内充满脑脊液为空蝶鞍综合征的MRI特征。  相似文献   

3.
空蝶鞍为鞍上蛛网膜经缺损的鞍隔疝入鞍内所致 ,空蝶鞍综合征可引起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 。在MRI应用之前认为此征少见 ,随着MRI的临床应用 ,其检出率上升明显 ,但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收集我院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8月行MRI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空蝶鞍综合征 72例 ,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MRI征象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72例 ,男 2 8例 ,女 4 4例 ,年龄 35~ 6 6岁 ,平均 4 8岁。临床表现 :顽固性头痛、头晕 36例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视野缺损 16例 ,月经不调 12例 ,泌…  相似文献   

4.
康传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2,(2):128+133-128,133
目的分析空蝶鞍的临床表现、CT及MRI征象、病因机理及临床应用,评价CT及MRI诊断SAH的意义。方法本文分析了我院37例空蝶鞍的CT及MRI征象和临床表现,并进行交互对比式归纳和总结,其中采用颅底薄层螺旋CT扫描、轴矢状位T1WI/T2WI、FLAIR、冠状位T1WI扫描。结果空蝶鞍的CT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垂体窝壁骨质变薄,垂体窝内为脑脊液样低密度影填充,且与鞍上池沟通,增强扫描无强化。空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脑脊样信号,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垂体柄后移。结论 CT诊断空蝶鞍有一定局限性,但经过薄层螺旋CT扫描后二维重建后处理亦可明确诊断;MRI因其检查的多方位性、多成像方法性,故可以准确诊断空蝶鞍。因而CT为临床检查的主要筛查手段,MRI应成为其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空蝶鞍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20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的MRI表现,以增加对其认识。方法 20例患者全部行MRI平扫,8例行增强扫描,常规行矢状位、冠状位、轴位扫描,结合CT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空蝶鞍综合征MRI表现为蝶鞍扩大、垂体变薄及“锚”征等,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且有其特定的性别、年龄分布特点,结合临床多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MRI诊断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 MRI影像表现 ,探讨 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4年 6月对 2 1例临床有症状的原发性空蝶鞍患者行颅脑 MRI检查 ,基本扫描序列为矢状面T1 WI、冠状面 T1 WI,部分病例加横断面 T1 WI、T2 WI、Flair,6例行钆对比增强扫描。结果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MRI表现主要有蝶鞍增大 ,鞍底下陷 ,鞍内见典型的长 T1 、长 T2 脑脊液信号 ,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 ,冠状位呈锚状而矢状位呈线状 ,但其信号无异常改变 ,垂体柄一般无偏移。结论 :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具有典型的 MRI表现 ,MRI可准确诊断 PESS,并可鉴别原发性空蝶鞍与其他病变 ,应作为 PESS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空蝶鞍是 195 1年 Bush命名 ,196 9年 Colby报告并称为“空蝶鞍综合征”[1 ] ,过去认为此病少见 ,随着 MR的应用 ,有增多趋势 ,本院经 MR检查诊断 4 0例 ,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 MR表现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8~ 88岁 ,平均 5 0 .5岁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耳鸣 ,四肢麻木 16例 ;视力不同程度下降 ,视野缺损 4例 ;月经不调泌乳 3例 ;头痛伴声音嘶哑 ,吞咽呛咳 3例 ;间断性意识不清 ,四肢抽搐 2例 ;头外伤 1例 ;胸闷心慌半年就诊 1例 ;以怕冷产后出血等病史 ,临床确诊为席 -汉氏综合…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女性,82岁,因间断头晕、头痛20余年,加重伴腹胀、恶心4天于2010-1-20入院。患者于1990年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头痛、心慌,诊断为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12h、北京降压0号1片/d,血压波动在"120~150/70~90mmHg",曾多次入住心内科,诊断高血压病,予以降压治疗后头痛头晕能暂时缓解,但症状反复出现,近1年头晕加重,自诉收缩压达130mmHg即感头晕头痛不适。  相似文献   

10.
鲁广华  赵大聪  张雪峰 《中外医疗》2011,30(10):173-17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空蝶鞍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Profil 0.2T开放型永磁磁共振扫描仪,对到我科行颅脑检查的2200例患者均观察其鞍区垂体的情况,对可疑空蝶鞍患者加扫矢状位、冠状位T1WI.回顾性分析72例经MRI诊断空蝶鞍...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道7例空蝶鞍综合征,其中原发性2例,继发性5例。经蝶窦进路充填法手术治疗5例,经额进路治疗2例。除1例因有原发性脑积水未愈外,余6例治愈。本病与鞍隔缺损、良性颅内高压、长期服用嗅隐亭、垂体手术或放疗后有关。临床以头痛、视力视野损害和垂体功能低下为主要特点。经蝶窦充填法治疗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头颅MRI检查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原发性空蝶鞍患者36例进行研究.采用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横断面T1WI、T2WI,9例行钆对比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患者蝶鞍的MRI表现主要有鞍区增大、鞍底下陷、鞍内为典型的长T1、长T2脑脊液信号;垂体受压变扁紧贴于鞍底,受压垂体信号无异常改变,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顽固性头痛、头晕、视力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结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具有典型的MRI表现,MRI可清晰显示空蝶鞍,MRI应作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下孕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确诊为空蝶鞍综合征合并不孕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平均年龄27.2岁。均表现为闭经,泌乳、血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较低,血泌乳素(PRL)高。MRI检查示空蝶鞍。用维二醇周期治疗并每日服用溴隐停3个月,第4个月用垂体促性腺激素(HMG)诱发排卵1个周期。排卵率60%,受孕率20%。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伴不孕患排卵率和受孕率较低,可能是长朝低维敏素状态和持续性高PRL所致,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良性颅内压增高病因分析(附2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倪俊  李舜伟 《北京医学》2002,24(6):369-371
目的对良性颅内压增高的病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25例临床诊断为良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可能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因:静脉窦血栓形成15例,原因不明6例,单纯肥胖、撤激素反应、鼻窦炎、垂体饱满各1例.临床症状、体征以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为主.头颅MRI发现空泡蝶鞍16例.CSF检查4例蛋白轻度增高,2例寡克隆抗体区带(+).所有病例均行降颅压治疗,抗凝治疗7例,加用激素治疗3例,加用开颅减压治疗1例,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良性颅内压增高并非完全良性,有时可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多数均有病因可寻,其中由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者比例较高,部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有异常发现.因此,对良性颅内压增高病人提倡行头颅DSA或MRV以及血凝机制的检查,对寻找病因有帮助.早期治疗临床效果佳.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征(ESS)的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学价值。②方法对空蝶鞍综合征患者3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30例ESS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空蝶鞍综合征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示鞍区增大(90%).鞍内脑脊液充填(50%),垂体柄受压变扁且紧贴鞍底(50%)。④结论MRI是诊断ESS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8例空蝶鞍的发生机理、漏斗征及鉴别诊断。作者认为造影剂强化直接冠状位CT扫描检查可确诊本症,对可疑患者再行脑池造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鞍区肿瘤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224例经手术和(或)病理、CT、MRI证实的鞍区肿瘤分成3组:(1)垂体腺瘤组153例;(2)颅咽管瘤组46例;(3)鞍区其他肿瘤组25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在手术前2-30 d内记录EEG。结果:过半数的患者(57.6%)呈现正常或轻度异常EEG,其余患者(42.4%)表现EEG异常,其中弥漫性异常29.0%,阵发性异常8.5%,局灶性异常4.9%。此外,有24例(10.7%)出现间歇性节律性δ活动(IRDA),77例(34.4%)有生理波抑制现象。IRDA及生理波抑制在颅咽管瘤组中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直径>20 mm的鞍区肿瘤EEG异常率高。结论:鞍区肿瘤的EEG以无特征性改变占主导地位,其EEG异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弥漫性及阵发性异常,少有局灶性异常出现。肿瘤体积与异常程度呈正相关。EEG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I-NENs)的特点、治疗及预后,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92例GI-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男女比例:0.88:1,平均诊断年龄50.41岁;多位于直肠(80.4%),其次为胃(9.8%)、十二指肠(4.3%)、阑尾(4.3%)等;肿瘤直径:0~1cm者占76.1%,1~2cm者14.1%,大于2cm者约9.8%;浸润深度:黏膜、黏膜下层者占82.6%,肌层、外膜者17.4%;转移情况:有7.6%伴转移,92.4%无转移;治疗:共有47.8%经内镜下治疗,52.2%经外科手术治疗;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是95%、94%、94%。结论:GI-NENs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部位以直肠最为多见,病变较少浸润至肌层及以下,较少转移;不同病理分级在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转移、预后等方面的分布不同,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佳;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肿瘤的发病部位、肿瘤分级、大小、浸润深度、转移、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空鼻综合征的发生、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空鼻综合征 9例的临床资料 ,评价改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空鼻综合征的效果。结果 :药物与手术治疗后随访最长 4.5年 ,最短 0 .5年 ,平均 2 .3年。随访期间 5例症状自然缓解 ,鼻腔黏膜增生肥厚 ,色泽淡红 ,通气道缩小 ,4例无明显变化 ,经手术缩窄鼻腔后自觉症状消失 ,无复发。结论 :空鼻综合征的发生与鼻腔手术切除过多有关 ;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 ,术中掌握鼻甲切除程度及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此综合征是可以避免的 ;通过药物和 (或)手术临床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Keyhole动态MR对泌乳素(prolactin,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影像表现,双盲法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不告知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情况下作用诊断,垂体内见有粟粒、结节或片块状异常信号者作肯定微腺瘤诊断;垂体内信号不均者作可疑微腺瘤诊断;垂体信号未见异常者不作微腺瘤诊断。结果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参考时,可肯定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8例;可疑垂体微腺瘤诊断者26例;不作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例。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率达97.8%。结论动态MR对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怀疑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而MR平扫阴性的病人应常规作动态MR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