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33例EM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EMC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8%和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且与PCNA呈正相关(r=0.446,P=0.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在 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NA增殖指数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及手术分期相关 ,晚期 (Ⅲ、Ⅳ )患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早期 (Ⅰ、Ⅱ )患者 (P <0 .0 5 ) ,组织学Ⅲ级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Ⅰ、Ⅱ级者 (P <0 .0 1) ;PCNA高表达者 (增殖指数≥ 30 % )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 (<30 % )。结论 PC NA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腺癌38例,滤泡性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腺瘤23例)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及PTTG-1表达情况,并对各组瘤组织进行PCNA及PTTG-1表达比较,观察PCNA与PTTG-1的相关性。结果PCNA及PTTG-1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存在表达,PCNA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及未分化癌组中表达高于腺瘤组(P<0.05,P<0.01),PTTG-1在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组表达高于腺瘤组(P<0.01);PCNA及PTTG-1在甲状腺肿瘤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36,P<0.05)。结论PCNA及PTTG-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相关,PCNA及PTTG-1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甲状腺恶性肿瘤病程。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PCNA表达和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MC)增殖活性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子宫内膜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us antigen,PCNA)、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含量。结果:PCNA在对照组和EM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和82.4%,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EMC中PCNA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但PCNA阳性指数(PI)评分,WD明显低于MD,LD,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与EMC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P<0.01);PCNA PI评分与EMC临床期别之间呈正相关(r=0.55,P<0.01)。EMC中ER,PR阳性例数分别为49例(66.2%)和56例(75.7%),PCNA表达与ER,PR受体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P<0.05)和-0.51(P<0.05)。结论:ER和PR阳性、PCNA PI评分较低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异型性小;反之,表现为侵犯邻近组织、扩散、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ER,PR和PCNA表达之间有明显互补性。PCNA表达结合ER,PR检测具有方法简单、组织无需特殊处理等特点,适于对常规病理切片作回顾性研究,对鉴别肿瘤性质、预测预后均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P16蛋白和增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结果:P16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为60.6%,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100%,P<0.01),且随知识学分级增加而逐渐降低。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率为81.8%。结论:P16蛋白与子宫内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测定子宫内膜癌P16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PCNA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链酶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染色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包埋标本中的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所有切片中均可见到PCNA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7.
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垂体肿瘤转化基因(hPTTG)蛋白表达和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PV-9000检测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以及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hPTTG及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TTG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且h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均P<0.05).E-cad蛋白在1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均为正常表达,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其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且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手术.病理分期期别增高、组织学分级降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而升高(P<0.05).hPTTG蛋白阳性、阴性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和hPTTG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结论 hPTTG蛋白表达和E-cad蛋白异常表达均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和浸润演进过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徐永中  邓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3):551-551,59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3例子宫内膜癌及26例正常绝经期子宫内膜中PC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每例切片3张,厚度4μm,分别进行HE染色及PCNA测定。结果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绝经期子宫内膜(P<0.01),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手术分期相关。结论PC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PCNA指数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第10对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tected on chromosometen,PTEN)、三羧基磷酸肌醇激酶(phosphatidy linositol 3-kinase,PI3K)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48例中PTEN和PI3K的表达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PI3K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r=-0.256,P<0.01);PI3K表达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r=0.280,P<0.01);PTEN和PI3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TEN与 PI3K表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PTEN、PI3K的作用可能互相拮抗,PTEN和PI3K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垂体腺瘤卒中的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肌和PCNA表达与垂体腺瘤卒中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方法:将50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分为卒中组与非卒中组,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TTG和PCNA蛋白的表达,分析卒中组与非卒中组肌和PCN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肌蛋白表达在卒中组与非卒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PCNA蛋白表达较非卒中组显著增高(P〈0.05);卒中组侵袭性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5)。结论:PCNA与肌表达失衡可能是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的原因之一,PCNA为垂体腺瘤卒中侵袭性行为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腺瘤和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大肠粘膜无表达,在大肠腺癌和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0.9%和62.5%;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OD值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大肠癌组中PCNA-LI为(50.2±13.2)%,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12.6±3.1)%和大肠腺瘤组(33.2±7.9)%;大肠癌组中Survivin阳性的PCNA-LI为(61.3±9.3)%,显著高于Survivin阴性的PCNA-LI(36.4±6.6)%。结论:Survivin和PCNA的高表达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CNA可反映大肠癌的增殖状况,两者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雄激素与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应答基因PTTG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基因芯片筛选的大鼠前列腺雄激素应答基因PTTG1,应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在去势大鼠补充雄激素Mib(Mibolerone)前后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TTG1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以Northern Blot检测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及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 PC3和DU145中PTTG1的表达情况.结果:PTTG1在去势7 d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没有表达,而补充Mib 2 d后即有显著的表达;PTTG1主要表达于人前列腺癌上皮细胞;0.1 nmol/L Mib作用48 h可显著上调LNCaP细胞PTTG1的表达;与LNCaP细胞比较,PC3和DU145中PTTG1的基础表达水平更高.结论:雄激素可显著上调大鼠前列腺组织及人前列腺癌细胞中PTTG1的表达,提示PTTG1可能在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TTG和c-myc在原发性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PTTG和c-myc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肺癌标本及19例正常人的肺组织中PTTG和c-myc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组织(P<0.01);PTTG和c-myc在不同病理类型(确切P=1),和不同大小的肺癌组(P>0.05)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TTG和c-my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PTTG和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肺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5 2例不同时期子宫内膜和不同类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增生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尤其是增生期内膜细胞 PCNA表达最低 ,随增生程度的提高 ,PCNA的表达增强 ,复合性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尤其是腺瘤型增生子宫内膜中 PC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 (P<0 .0 5 )。结论 :PCNA表达水平的上升与子宫内膜的增殖程度一致 ,PCNA的检测为子宫内膜增殖程度的判断和指导其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PTTG ?PCNA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胶质瘤中PTTG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TTG蛋白表达在Ⅰ~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6.3%、68.2%、80.8%、100.0%,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x2=9.602,P<0.05);PCNA蛋白Ⅰ~Ⅳ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54.5%、69.2%、93.8%,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x2=12.147,P<0.01).PTTG、PCNA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γs=0.557,P<0.01).结论:PTTG、PCNA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在胶质瘤中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并可以作为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0例正常子宫内膜、3 0例单纯性增生、3 0例复杂性增生、3 0例非典型增生和4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CNA和Ki-67的表达。结果 PCNA和Ki-67标记指数 (LI)在非典型增生组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组 ,子宫内膜癌组高于非典型增生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CNA和Ki-67LI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PCNA和Ki -67LI的检测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方成 《广州医药》2000,31(2):21-22
目的:评估垂体瘤增殖细胞的核抗原(PCNA)指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作为预测其复发标志物的实用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33例垂体瘤(其中复发组15例,非复发组18例)的增殖指数,并结合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垂体瘤PCNA指数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增高,复发组PCNA指数高于非复发组,而同一病人复发肿瘤较初发肿瘤的PCNA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4例癌旁组织标本中Survivin、ER、P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Survivin蛋白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8.8%(P<0.01);(2)ER、PR在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48.3%,均低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94.1%,85.3%(P<0.01);(3)随着晚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Survivin表达增高,而PR却呈低表达(P<0.05),E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有关(P<0.05);(4)Survivin与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14,P<0.05;r=-0.479,P<0.01)。结论: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ER、PR在癌组织的变化提示癌细胞丧失了原来细胞的功能;联合检测Survivin、ER、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协助诊治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癌增殖细胞与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深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