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沙利度胺50、100、200、400 mg/L分别作用12、24、48、72 h对HepG2细胞PPARγ、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 沙利度胺作用于HepG2细胞可上调PPARγ表达,激活PPAR通路并降低COX-2表达,以200 mg/L作用48 h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PPARγ、COX-2表达有明显作用,可能是沙利度胺抗肿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新疆传统发酵乳酪乳清中生物活性肽(简称乳清活性肽)对炎症状态下3T3-1小鼠脂肪细胞PPARγmR-NA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L1,经0.1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0.125μmol/L地塞米松和10 mg/L胰岛素诱导成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后,给予脂多糖(LPS)刺激使脂肪细胞成炎症模型,再给予乳清活性肽(1,10,20,50 mg/L),以及阳性对照药高密度脂蛋白(10,50,100 mg/L),测定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及NF-κB的活性。PPARγ在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有较高水平的表达,LPS诱导后表达下降,PPARγ的表达在HDL和乳清活性肽干预后明显升高,并且乳清活性肽20,50 mg/L组、HDL 50,100 mg/L组与LPS致炎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NF-κB活性在LPS致炎后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和乳清活性肽干预组中NF-κB活性明显减低,并且乳清活性肽20,50 mg/L浓度组,HDL 50,100 mg/L组与LPS致炎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清活性肽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mRNA的表达以及降低NF-κB活性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蒺藜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1.8±0.7)分、(1.3±0.5)分比(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NF-κB、TNF-α、IL-1β[(18.4±1.5)μg/mg、(916±128)pg/mg、(169±16)pg/mg]比较,蒺藜皂苷低剂量[(16.4±1.3)μg/mg、(257±110)pg/mg、(148±16)pg/mg]和高剂量组[(15.0±1.2)μg/mg、(665±72)pg/mg、(139±14)pg/mg]缺血脑组织NF-κB、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能通过激活PPARγ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途径,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且不同剂量组间脑梗死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2个不同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38-41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各组再分为术后6 h、12 h、24 h组。模型组采用两次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SAP模型,罗格列酮组术后30 min静脉注射10%罗格列酮6 mg/kg,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肺病理改变,测定肺TLR4、NF-κB、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肺干/湿重比、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q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ROSI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害较SAP组减轻;与SAP组比较,肺内NF-κB、TLR4蛋白下降(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肺干/湿重比降低(P0.05);ROSI组外周血IL-1β、IL-6、TNF-α含量与SAP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的损伤,抑制NF-κB、TLR4表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推测PPAR-γ激动剂对NF-κB/TLR4通路的调节可能是胰腺炎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肠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中PPARy和PPAR8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GreenI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及相应癌外正常大肠组织中PPARγ和PPAR8mRNA的表达。结果①表达阳性率PPARymRNA在癌组织低于相应癌外正常组织(52.6%VS86.8%,P=0.001),PPARSmRNA在两者间无差异(50.0%VS44.7%,P=0.646)。大肠癌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外正常组织[0.0016(0,0.017)VS0.011(0,0.088),P=0.036];PPARSmRNA则两者间表达无差异[0.086(0,0.24)VS0.052(0,0.19),P=0.73]。②大肠癌浸润越深,PPARγmRNA相对表达水平越低,PPAR8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关联。③PPARγ和PPARSmRNA表达无相关性(r=0.098,P=0.560)。结论大肠癌PPARγmRNA低表达,且与大肠癌浸润程度有关;PPARγmRNA表达无明显上调,两基因间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分为对照组(NS)、维甲酸组(ATRA)、增强组(ATRA SNP)、抑制组(ATRA L-NMMA),分别加入HL-60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培养48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查HL-60细胞核因子-kB荧光强度、细胞周期比例,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组HL-60细胞核因子-kB活性均降低,以增强组最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O表达水平升高,其中维甲酸组、增强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抑制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G1期细胞比例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维甲酸组相比,抑制组G1期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增强组G1期比例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通过下调核因子-kappaB活性,同时增强NO合成是其抑制HL-60细胞增殖抗肿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NF-κB、COX-2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环氧合酶-2(COX-2)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ower VisionTM两步法)法检测15例溃疡性结肠炎、14例绒毛状腺瘤、17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及74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NF—κB、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正常黏膜、溃疡性结肠炎、绒毛状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10),46.67%(7/15),35.71%(5/14),47.06%(8/17),64.47%(49/76);NF—κB在正常黏膜、溃疡性结肠炎、绒毛状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1/10),53.33%(8/15),21.43%(3/14),47.06%(8/17),57.89%(44/76);COX-2、NF—κB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NF—κB与COX-2表达具有相关性(X^2=5.0552,P:0.025)。结论在炎症情况下,NF—κB持续表达可能导致COX-2过度表达,引起肠黏膜细胞过度增生,成为结肠癌形成的早期事件并在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提示NF—κB可作为肿瘤防治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PPARγ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PPARγ和COX-2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3例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等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3例乳腺癌患者标本中PPARγ和COX-2的表达。结果 73例乳腺癌组织中PPARγ和COX-2的阳性高表达率分别为49.3%和58.9%,且两者呈负相关(r=-0.276,P<0.05)。PPARγ的阳性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相关,COX-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PPARγ和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负相关,针对两者的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能为乳腺癌综合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调控炎症状态下单核细胞MCP-1表达与NF-κB活化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辛伐他汀低、中、高浓度组,辛伐他汀3组加入不同浓度(1、5、10 μmol/L)辛伐他汀预孵2h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24 h.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质蛋白IκBα、NF-κB p65、MCP-1水平与各组细胞核蛋白NF-κB P65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水平.结果 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与培养上清MCP-1增加;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LPS所致人THP-1单核细胞胞质蛋白IκBα与NF-κB P65降低及核蛋白NF-κB P65增加.结论 辛伐他汀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CP-1表达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有关;而抑制NF-κB活化可能与其抑制IκBα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2.
马增翼  许刚  于文光  田克立 《重庆医学》2016,(11):1473-1476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72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罗格列酮预处理组(AP‐ROS组)和生理盐水组(N S组),每组24只。分别于建模后6 h、12 h和24 h处死小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水平。运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NF‐κB和PPARγ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PPAR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血清淀粉酶、ALT 和AST水平在相对应的各时间点AP组比NS组明显升高(P<0.01),AP‐ROS组较AP组明显降低(P<0.01)。AP组肝脏组织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造模后6 h和12 h均低于NS组(P<0.05);AP‐ROS组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AP组和NS组(P<0.01)。AP组肝脏组织NF‐κB mRNA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与AP‐ROS组和NS组相比较均升高(P<0.01)。结论 NF‐κB与小鼠急性胰腺炎肝损伤有明显关系,PPARγ在肝损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罗格列酮在AP早期能增强PPARγ表达,抑制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胺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IL-8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8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IL-8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观察NF-κB的活化。结果联胺(1、5和10μmol/L)可诱导IL-8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联胺呈浓度依赖性。联胺(5μmol/L)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min后发现NF-κB从胞质向胞核转移,60min达高峰,持续到120min。结论联胺能诱导IL-8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姜黄素联用5-Fu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姜黄素联用5-Fu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姜黄素与5-Fu联用的HT-29细胞作为实验组,5-Fu作用的HT-29细胞作为对照组,通过EMSA检测各组结肠癌HT-29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情况.利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吖啶橙(AO)/溴化乙啶(EB)双染法显微镜观测以及PI/Annexin-V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应用了姜黄素的HT-29细胞NF-κB的激活明显受到抑制;与5-Fu作用的HT-29细胞组比较,5-Fu联合姜黄素作用于HT-29细胞后,HT-29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5-Fu诱导HT-29细胞凋亡作用增强;姜黄素增强了5-Fu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的能力以及诱导HT-29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 姜黄素抑制了肿瘤细胞NF-κB的激活,具有增强5-Fu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了肿瘤细胞NF-κB的激活,姜黄素对肿瘤的治疗以及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内毒素致大鼠肺炎症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1)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2)罗格列酮对照组(6只);(3)内毒素组(6只);(4)罗格列酮干预组(18只):根据罗格列酮不同灌胃剂量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HE染色观察肺炎症情况;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TNF-α、IL-1β和IL-8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kB、I kB-α表达。结果 内毒素气管内注入后,大鼠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及NF-kB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除IL-1β外上述观察指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0.82,25.14,25.78,26.13,38.94,38.04,31.92,均P<0.01)。内毒素组I kB-α表达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罗格列酮干预后,其表达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61,P<0.01)。相关性分析示内毒素组NF-κB表达与肺炎症积分,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巨噬细胞数、TNF-α、IL-1β和IL-8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9、0.860、0.905、0.933、0.746、0.916、0.872,均P<0.05)。 结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配体罗格列酮能够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肺炎症损伤反应,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的真核表达载体,为hPPARγ1受体功能和基于hPPARγ1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提供分子研究平台。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基因,与经XhoI、SmaI相同双酶切的pIRES2-EGFP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hPPARγ1-IRES2-EGFP,经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hPPARγ1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质粒转染的293细胞GFP报告基因表达强度,并对转染细胞hPPARγ1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293细胞中获得hPPARγ1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phPPARγ1-IRES2-EGFP重组质粒,为基于hPPARγ1受体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及受体功能研究提供了高效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8.
PPARγ与内分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T)与内分泌肿瘤的相关性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PPAR7在内分泌肿瘤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PPAR7与内分泌肿瘤相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理应激状态下大鼠牙周炎组织中NF-κB表达的变化。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性牙周炎组(B组)、心理应激组(C组)、实验性牙周炎+心理应激组(D组)以及实验性牙周炎+心理应激+氟西汀组(E组),每组8只动物。采用 CUMS 法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采用丝线结扎法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4周结束后,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ELASA 法测定大鼠血清中应激激素水平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动物牙龈组织中IκBα、p-IκBα、p65和p-NF-κB p65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应激可以引起动物皮质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升高(P<0.05)以及旷场中央区停留时间和移动距离的改变(P<0.05)。同时,牙周炎组动物牙龈组织中p-IκBα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增多(P<0.05)、IκBα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牙周炎合并心理应激后,p-IκBα和p-NF-κB p65的蛋白高表达更加明显(P<0.05)、IκBα蛋白含量则持续减少(P<0.05)。当给予心理应激拮抗后,动物的行为学和血清学变化恢复正常(P>0.05);且与实验性牙周炎+心理应激组动物比较,药物组的p-IκBα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有所下降(P<0.05),IκBα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 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表达可能参与心理应激加重牙周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组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近年发现的一类超家族核激素受体,在机体各组织中有广泛表达,处于多种信号转录途径的交叉点,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现将PPAR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