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现在大量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都表明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目和冠心病的众多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对血管形成机制研究的深人,Isner等提出了“治疗性血管新生”概念.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因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愈来愈受到关注,血管内皮祖细胞以及用其作为种子细胞治疗冠心病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焦云娣 《中外医疗》2010,29(20):184-184,186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它具有在外周血管系统中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发生,出生后的血管损伤修复,并在肿瘤形成及转移的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肿瘤中针对EPC为靶点的治疗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转归。内皮功能失调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与内皮功能失调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阿尔茨海默病(AD),传统观点认为AD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近年来内皮功能异常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是能够直接反映内皮功能的指标之一,其数目和功能的异常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及血管修复能力下降。EPCs数目和功能异常所致的脑血管内皮损害和修复能力下降、脑灌注不良可能与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因此深入研究AD和外周血EPCs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AD的发病机制,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能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祖细胞,参与出生后血管的再生以及受损内皮的修复过程。近年来,围绕以内皮祖细胞为种子细胞用于促进血管新生、维持内皮功能完整、参与心血管疾病与肿瘤治疗以及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等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内皮祖细胞参与肝脏的损伤修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内皮祖细胞和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内皮功能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是维持血管内皮完整和修复内皮细胞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目的是探讨AD和EPCs数目的关系。方法 共选择104例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老年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AD患者30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34例,认知功能正常者40例。对比各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疾病史、服药史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价大脑动脉血流速度,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数目。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D组CD34+ EPCs和 CD133+ EPCs数目较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D组CD34+ CD133+ EPCs数目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并且AD组外周血CD34+ CD133+ EPCs数目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14,P=0.004)。VaD组CD34+ CD133+ EPCs数目也明显低于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但与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AD组和VaD组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AD组和Va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患者外周血CD34+ CD133+ EPCs数目显著减少,A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管性因素与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CD34+ CD133+ EPCs可能会成为衡量AD认知功能障碍的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由内皮损伤引起,以炎症反应为促进因素,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进程。其病程中所形成的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发病的直接因素。在血管内皮受损的情况下,血管壁内皮由多种机制进行修复,如受损区域临近的内皮细胞分裂等,这些修复机制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在健康人体内处于动态平衡。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作用超过了维持动脉动态平衡的修复机制的作用时,血管内皮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均受到损伤,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促使单核细胞聚集至受损区域分化形成泡沫细胞,血小板则聚集并发挥其凝血作用形成血栓,造成脂质斑块及受损部位硬化。内皮祖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1],在外周血中的数量很少,但在机体出现血管损伤及病变时可有明显变化。研究表明循环 EPCs 不仅表达人类干细胞标记物如 CD34、CD45、CD62及 CD133,也可以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如 CXCR4、CD31、VEGF2、vWF 或 eNOs。因此我们认为内皮祖细胞是一类既具备分化潜能也具备内皮细胞特性的骨髓来源细胞。因此,其被认为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形成,同样也参与损伤后的血管修复过程[2]。因此,动脉粥样硬化与内皮祖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热点研究。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完整使心血管系统处在稳态状态。内皮受损且修复功能受限可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在维持内皮稳态,促进血管内皮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EPCs的研究发现,其与高血压病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其数量减少和功能紊乱都可能导致人类患高血压病风险增高。而高血压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对血管内皮祖细胞有损伤作用。该文对EPCs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常军 《医学综述》2011,17(5):709-712
内皮祖细胞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一种新策略,但内皮祖细胞数量不足成为限制其治疗应用的主要障碍。如何培养和有效扩增内皮祖细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皮祖细胞获取的方法繁多,他汀类药物、雌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就此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彭艳  程培 《医学综述》2011,17(13):2009-2011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所致下肢缺血可致足溃疡,甚至截肢,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治疗成了大家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主要是内科的药物治疗和外科的血流重建,其中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缺乏远端动脉流出道,故往往无法接受动脉搭桥或血管介入,而内皮祖细胞移植可促进局部血管再生达到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的目的。在此就糖尿病足内皮祖细胞治疗的情况予以概括。  相似文献   

11.
李洁  李欣  蒋如如  阎春生  哈小琴 《医学研究杂志》2019,48(12):17-19,27, 27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仿生组织工程皮肤的科学化和简单化,为了提高组织工程皮肤的安全性、耐久性、弹性、生物相容性和临床疗效,一些功能强大的种子细胞已经在皮肤修复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内皮祖细胞可以通过成人外周血和脐带血从受体体内无创供应,也可以从诱导的多能干细胞中提取,可分化为组织内皮细胞,显示出了治疗血管化的巨大潜力。机体的各种损伤导致皮肤缺损或先天性畸形的修复,往往需要采取各种类型的组织移植,应用皮瓣的转移或游离移植是其最主要的措施之一。本综述主要阐述了内皮祖细胞在改善皮瓣血运状况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组织工程皮肤构建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皮祖细胞在体内外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目前,内皮祖细胞已被证实存在于成年人外周血,骨髓和人脐带血中。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修复损伤血管内皮的细胞库,EPC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而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内皮损伤性疾病的始动因素.利用细胞疗法输注体外扩增的EPC来修复受损血管内皮已成为当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单独输注EPC修复受损血管内皮的疗效不甚明显,其与血管内皮损伤后局部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EPC的动员、归巢和分化有较大关系.因此探讨药物干预促进EPC对受损血管内皮的修复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而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从中选择有效的药物和方法促进EPC修复受损血管内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兰莉  秦俭 《重庆医学》2006,35(22):2093-2096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亦称为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s),与成熟血管内皮细胞不同,它能同时表达CD34、CD1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即KDR)3种细胞表面标志物。出生后,骨髓里的成血-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在生理或病理因素作用下,分化成EPCs并进入外周血循环,分化成内皮细胞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损伤内皮的修复。如何使循环EPCs的数量增加,这便涉及到EPCs的动员。本文就EPCs的动员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目前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内皮受损。近年来发现,内皮祖细胞(EPCs)对维持血管内皮稳态、修复损伤内皮有重要作用。随着对EPCs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冠心病内皮损伤及修复的认识逐步加深,为EPCs更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的内皮祖细胞在肿瘤的生长、侵袭、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数量的变化对于评价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该肿瘤对于放疗的敏感性及放疗后的复发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在此本文对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与放疗期间的变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是一类能够迁移、增殖,并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参与人胚胎血管生成,及出生后血管新生和内皮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密切,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就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冠心病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苗巧巧  陈慧 《医学综述》2012,18(16):2542-2544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是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也称为成血管细胞,来源于骨髓,可以特异性地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且分化和增生为成熟内皮细胞的一群干细胞群体。EPCs可以通过特定方式分离,现已发现多种表面标志物,但均缺乏特异性。影响EPCs功能和数量的因素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如药物、某些疾病和烟酒史等)。随着EPCs的深入研究,已证实EPCs是血管内皮功能的生物学标志,与某些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偏头痛和脑白质病变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内皮祖细胞是具有多方向分化的潜能的细胞亚群,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血管形成及骨的再生,其在疾病研究的运用也相当广泛.成骨系细胞凋亡是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生物学基础,而骨-血管耦联概念的提出,提示骨组织的血管发生与骨发生存在密切的交叉对话.基于血管与成骨系细胞方面对骨质疏松的重要性,以及内皮细胞的分化能力和对组织的修复能力,该文对骨质疏松症与内皮祖细胞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来源于脐静脉血、成人外周血和骨髓,不仅参与胚胎血管形成,而且在出生后的血管生成过程中有很强的促进作用.EPC在血管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为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新途径.以下就EPC在缺血心肌、缺血肢体、损伤角膜修复中的血管生成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