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对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sephadexLH -2 0 ,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 ,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 8个黄酮单体 ;槲皮素 (Ⅰ )、异鼠李素 (Ⅱ )、金丝桃苷 (Ⅲ )、仙人掌苷(Ⅳ )、陆地棉苷 (Ⅴ )、山柰素-3-βD-半乳吡喃糖苷 (Ⅵ )、杨梅皮素-3-βD- 吡喃木糖苷 (Ⅶ )和 6″ O (对羟基苯甲酰基 )金丝桃苷Ⅷ。结论 :化合物Ⅱ ,Ⅲ ,Ⅳ ,Ⅴ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Ⅶ与Ⅷ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浅裂鳞毛蕨地上部分二氢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鳞毛蕨属植物浅裂鳞毛蕨(Dryopteris sublaeta Ching et Hsu.)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浅裂鳞毛蕨地上部分用体积分数为70%丙酮提取液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5,7-二羟基-6,8-二甲基二氢黄酮(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2S)5,7-二羟基-6,8-二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荚果蕨素)(Ⅱ),(2S)5,7,2′-三羟基-6,8-二甲基-二氢黄酮(Ⅲ),(2S)5,7,4′-三羟基-3′-甲氧基-6,8-二甲基二氢黄酮(Ⅳ),(2S)5-羟基-4′-甲氧基-6,8-二甲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Ⅴ)。结论上述5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浅裂鳞毛蕨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二氢黄酮是一类分布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近年来报道的天然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戴胜军  于德泉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3):1830-1833
目的:对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方法:Sephadex LH-20、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鉴定6个黄酮单体,花旗松素(Ⅰ)、广寄生苷(Ⅱ)、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Ⅲ)、槲皮苷(Ⅳ)、蓼属苷(Ⅴ)、槲皮素-4′-O-β-D-吡喃半乳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Ⅵ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与Ⅴ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紫花杜鹃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用ACQUITY UPLC BEH C_(18) 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使用ESI离子源,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推断出紫花杜鹃中黄酮类化合物7个,分别是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2)、金丝桃苷(3)、异槲皮苷(4)、广寄生苷(5)、槲皮苷(6)、槲皮素(7).结论: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借助Q-TOF-MS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正负离子信息可以鉴定紫花杜鹃中主要的黄酮类成分,为其成分鉴定提供了1种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荔枝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荔枝草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运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荔枝草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4′,7-二甲氧基-异黄酮(1)、高车前素(2)、泽兰黄酮(3)、高车前苷(4)、(2S)-5,7,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和假荆芥属苷(6)。结论化合物5为新的二氢黄酮苷,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荔枝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枳实为传统中药,具有兴奋或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胃肠道及心血管类疾病。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组分之一,量较高。讨论了枳实中二氢黄酮类成分体内外吸收代谢以及对其他药物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功效机制以及药物配伍时的相互作用,为提高枳实活性成分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柚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揭示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Y.B.Chang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胡柚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反复硅胶柱层析,并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橙皮苷(hysperetin-7-P0rutonoside,Ⅰ);4′,5,7-三羟基二氢黄酮(naringenin,Ⅱ);川陈皮素(3′,4′,5,6,7,8-hexamethoxyyflavone,Ⅲ),柑橘黄酮(4′,5,6,7,8-pen-tamethoxyflavone,Ⅳ),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pentamethoxyflavone,V),5-羟基-3′,4′,3,6,7,8-六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6,7,8-haxamethoxyflavone,Ⅵ)。结论 这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研究地椒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结合其MS,NMR,UV,IR和CD等现代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地椒的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4个二氢黄酮化合物,分别为(2S)-5,6-dihydroxy-7,8,4'-trimethoxyfl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沙生蜡菊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核磁数据分析并结合CD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HelichrysinA(1)、(2R)-HelichrysinA(2)、Narin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3)、(2R,3R)-Dihydrokaempferol-7-O-β-D—glucoside(4)、HeliciosideA(5)、(2R)-Eriodictyol-5-O-β-D—glucoside(6)、(2S)-Naringenin-5,7-di—O-β-D—glucoside(7)、(2R)-Naringenin-5,7-di-O-β-D—glucoside(8)。结论:化合物1-8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化合物2、3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满山白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满山白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ODS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学手段,对满山白叶水提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满山白叶水提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监定为5-甲氧基二聚松柏醇(1),二聚松柏醇(2),左旋丁香树脂酚(3),(-)-lyoniresinol(4),(+)-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 (5),(-)-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 (6),3,4,5-三甲氧基苯酚-l-O-β-D-葡萄糖苷(7),nikoenoside(8),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糖苷(9),3,4,5-三甲氧基苯酚(10),东莨菪内酯(11),东莨菪苷(12),槲皮苷(13).结论:化合物1 ~ 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孙吉庆  雷春  侯爱君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9):3772-3776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从凝毛杜鹃茎枝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凝毛杜鹃素(1),(2R)-4-(3’,4’-二羟基苯基)-2-丁醇(2),(-)-杜鹃醇(3),白色杜鹃素(4),(+)-异落叶松脂素(5),(-)-南烛木树脂酚(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7),二氢脱氢松柏醇-3a-O-α-L-吡喃鼠李糖苷(8)。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藏产鳞腺杜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其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NMR、MS波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何帕醇-B(1),羽扇豆醇(2),熊果酸(3),扁蓄苷(4),槲皮素(5),杨梅素(6),金丝桃苷(7),杨梅素-3’-O-β-D-吡喃木糖苷(8),(+)-花旗松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9),(+)-花旗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lyoniside(11),confluentin(12),2-(4-hydroxyphe-nyl)-ethyl triacontanoate(13),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4),(-)-2-羟基-5-(2-羟乙基)苯-O-β-D-吡喃葡萄糖苷(15),(-)-isolariciresinol(16),isofraxoside(17),2,4,6-trihydroxacetophenone-3,5-di-C-β-D-glucoside(18)。结论:化合物1,13-18为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红棕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 rubiginosum var.rubiginosum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13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分别鉴定为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1),3β-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2),黑麦草内酯(3),熊果酸(4),2α,3β-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6),7,9-二甲氧基杜鹃醇(7),7-甲氧基杜鹃醇(8),姜酮(9),异嗪皮啶(10),东莨菪内酯(11),(+)-松脂素(12),3'-O-去甲基表松脂素(13).化合物1~13均首次从本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7~9,11 ~ 13首次从本属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研究中国传统中药白花地胆草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花地胆草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经结构鉴定分别为2-deethoxy-2β-hydroxyphantomolin(1),2β-hydr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2),2β-methoxy-2-deethoxyphantomolin(3),2β-methoxy-2-deethoxy-8-O-deacylphantomolin-8-O-tiglinate (4),白花地胆草亭(5),柔毛地胆宁(6),苜蓿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表无羁萜醇(10),3β-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 (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14),xylogranatinin (15),byzantionoside B (16),邻羟基肉桂醛(17),咖啡酸乙酯(18).结论:其中化合物9,11,14~18均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新疆藁本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别鉴定为:藁本内酯(1),1,3-二亚油酸甘油酯(2),松柏醛(3),肉豆蔻醚(4),豆甾醇(5),β-谷甾醇(6),香草醛(7),孕烯醇酮(8),佛手柑内酯(9),花椒毒素(10),吲哚-3-甲酸甲酯(11),阿魏酸(12),(E)-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肉桂醇(13),对羟基苯甲醛(14),3-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乙酰苯(15),α-乙氧甲基-4-羟基-苄醇(16).化合物15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3,10,11,14,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草珊瑚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草珊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为研究其活性成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聚酰胺、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进行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草珊瑚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异东莨菪素(1),syringaresinol monoside(2),styraxjaponoside B(3),5-O-caf-feoylshikimic acid(4),shizukanolide E(5),异落新妇苷(6),新异落新妇苷(7),落新妇苷(8),新落新妇苷(9)。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中缅八角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正相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Rp-C18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从中缅八角Illicium burmanicum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7S,8R-赤式-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7R,8R-苏式-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2),polystachyol(3),(-)-马尾松树脂醇(4),angustanoic acid F(5),反式水合蒎醇(6),(3S,6R)-6,7-二羟基-6,7-二氢芳樟醇(7),(3S,6S)-6,7-二羟基-6,7-二氢芳樟醇(8),2,6-二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9),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10),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11),香草酸甲酯(12),莽草酸乙酯(13)和β-谷甾醇(14)。除化合物 14 外,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缅八角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刘潇潇  王磊  隆颖  孙丽丽  王强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07-311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技术对毛重楼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醇二十八烷酸酯(2),棕榈酸(3),α-棕搁酸单甘油酯(4),α-菠甾醇(5),薯蓣皂苷元(6),(25R)dios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7),偏诺皂苷元(8),(25R)penno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9),flazin(10),calonysterone(11),异鼠李素-3-O-β-龙胆二糖苷(12)。其中化合物 1~5,10~11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德国鸢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ODS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鸢尾科Iridaceae植物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根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商陆素(1),5,3,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烷酮(2),5,7,4’-三羟基双氢黄酮(3),cirsiliol-4’-glucoside(4),3β,4’-dihydroxy-7,3’-dimethoxy flavornone-5-O-β-D-glucopyranoside(5),染料木素(6),irilin D(7),muningin(8),5,7, 4’-三羟基-6,3’,5’-三甲氧基异黄酮(9),鸢尾苷元(10),野鸢尾苷元(11),鸢尾苷(12),野鸢尾苷(13),芒果苷(14),irisxanthone(15),焦谷氨酸(16),2,4’, 6-tri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2-O-β-D-glucoside(17),茶叶花宁(18),草夹竹桃苷(19),β-谷甾醇(20),胡萝卜苷(21)。其中化合物 1~9,16,17 为首次从德国鸢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8,9 为首次从鸢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4,17 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