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16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s-CRP的浓度(入院后24 h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32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AMI组、UA组、SA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组和U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MI组、UA组、SA组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期有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诊断、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联性,进而为临床寻找一种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的检测手段。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SA组、UA组及AMI组,每组各40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各种急慢性感染、炎症性或免疫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严重心功能不全、血液病、外伤、脑卒中、外周血管病、恶性肿瘤及近3个月服用过他汀类药物者。检测患者空腹血中CRP水平,(mg/L),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组、UA组及SA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AMI组血清CRP水平较U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组血清CRP水平较SA组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血中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疗效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梅建华  阮振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70-177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不同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心病健康体检者26例为对照组。设正常冠状动脉(0支病变)26例,1支病变39例,2支病变30例,3支病变21例。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浓度。结果:AMI组高于UA组、SA组及对照组(均P〈0.01);UA组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支病变组高于2支病变组(P〈0.05)及1支病变组和0支病变组(均P〈0.01);2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与1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支病变组高于0支病变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动脉粥样硬化范围有关。CRP既是冠心病病变的致病因子,也是冠心病病变的预测因子,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可作为治疗的一个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脑钠肽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5月以来,我院共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测定其血清中高密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脑钠肽的含量,将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内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SA)的LDAL-C、hs-CRP以及BNP等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A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组间比较以及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组间进行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冠心病组患者(CHD)的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AMI组、UA组明显高于SA组,BNP比较,AMI组以及UA组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LDL-C、hs-CRP和BNP水平的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其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P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预测意义。方法入选对象210例测定CPR值,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52例、无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6例。结果UA组CPR明显高于SA组,P〈0.05 NSTEMI组和AMI组明显高于UA组和SA组,P〈0.01 NSTEMI组与AMI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反应蛋白(CPR)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是独立预测因子,可用于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78例ACS患者分成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38例(AMI组),并设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38例(SAP组),测定并比照3组血清BNP及hs-CRP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BNP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且AMI组BNP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913,P〈0.01)。结论检测血清BNP及hs-CRP水平可作为衡量急性冠脉缺血严重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高杰  汤国高 《河北医药》2011,33(12):1805-1806
目的 研究早期心肌梗死患者特异性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心肌肌钙蛋白(cTn)、hs-CRP和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I患者cTnI,hs-CRP和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危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140例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5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查(包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情况)、冠脉造影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高;ACS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结论 hs-CRP水平有助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预测;颈动脉斑块有助于冠脉斑块的预测,颈动脉斑块联合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不同类型冠心痛中的变化和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67例,AMI患者59例,入院12h内采血,测定hs-CRP浓度,并记录其住院及随访期间的心脏性猝死、发生心肌梗死及再发梗死、心绞痛等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MI组hs-CRP水平高于UA组、SA组和对照组(P<0.01);UA组hs-CRP水平高于SA组(P<0.05)和对照组(P<0.01);且hs-CRP升高者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结论 hs-CRP浓度在AMI及UA患者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且与心脏事件发生危险性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价值。方法收入52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7例,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急性时相hs-CRP含量。研究组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水平与Gensini评分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水平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MI组与UA组相比,AM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s=0.859,P<0.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检测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其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5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三支病变组(20例),观察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心肌梗死(AMI)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浓度比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1)。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组及AMI组的hs-CRP水平比SA组明显升高,AMI组比UA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密切的联系,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与肌钙蛋白T(cTnT)的相互关系.方法 8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健康体验正常者30例.分别检测血清UA和cTnT.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血清UA和cTn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AMI组又显著高于UAP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UA和cTnT呈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UA和cTnT浓度变化与病情相一致,且血清UA与cTn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伟东  张曦元 《河北医药》2010,32(8):921-92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及与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共7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和IR高于对照组(P〈0.05);CHD患者中,AMI组和UAP组hs-CRP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高于SAP组(P〈0.05);CHD患者Gensini积分与IRI、hs-CRP,IRI与hs-CRP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s-CRP和IR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有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冠心病巾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中心肌钙蛋白(cTnI)、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探讨其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巾临床分型和危险度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免疫比浊方法对139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分为急性心梗(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和107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TnI、hs-CRP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心梗组的cTnI值较UA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UA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s-CRP在心梗组、UA组、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有诊断价值,同时结合hs-CRP的检测,尤其在临床表现相同的急性冠脉综合症中心肌梗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分型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03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均行左室造影(LVA)。CAG结果阴性者纳为对照组(30例),其余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1例)。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7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观察冠心病患者LVEF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AMI组LVEF水平低于其他3组(P〈0.01);UA组与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中重度狭窄组LVEF水平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LVEF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但在SA、UA患者中,LVEF水平不能反映斑块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在检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情况,检测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可以较好的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浆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血浆apoB和hs-CR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apoB、hs-CRP水平分别与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组和AMI组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阳性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C-反应蛋白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血清cTnI是否阳性分为cTnI阳性组(22例)和cTnI阴性组(38例),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于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观察其近期内(30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预后。结果cTnI阳性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cTnI阴性组,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者均明显高于cTnI阴性组;cTnI阳性组近期(30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明显高于cTnI阴性组;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TnI阳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浓度高,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再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6例心绞痛患者。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4例为研究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及经正规治疗后的hs-CRP浓度,随访6个月,观察心绞痛的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s-CRP浓度在人院时及经正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访中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lIP水平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对评估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