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糖舒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 T2DM 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胶囊常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舒片,5片口服,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IL‐2、IL‐6、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水平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IL‐2、IL‐6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 HbA1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有所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糖舒片能明显提高T2DM 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6水平,降低患者HbA1c及血脂水平,提高T2DM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区9929名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绍兴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 方法:收集2004~01/2005-12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绍兴市区人群9929名的血脂资料(男/女:5314/4615,年龄20~96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49岁)、老年前期(50~59岁)及老年(60岁以上)4组。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将所有数据进行血脂分类及分型并分析,具体标准:总胆固醇以5.2~5.69mmol/L为边缘性增高,〉5.7mmol/L为高总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以1.7~2.26mmol/L为边缘性增高,〉2.26m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03mmol/L为低水平、1.03~1.54mmol/L为合适水平,1.55mmol/L以上为高水平。 结果:①总胆固醇水平:4个年龄组中超过合适水平者基本都在30%以下,只有老年女性达到了34%。他们中约15%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老年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达到19.2%。(砻三酰甘油的分布:在0.56mmol/L以下者约为5%;在1.13mmol/L以下者约为35%,在1.69mmol/L以上者各组约为35%,〉2.26mmol/L者约为17%。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都在合适范围者青年组为49%,中年组和老年前期组约为47%,老年组约为44%;从高血脂分型来说,不论是边缘性增高或明确的高血脂都是高三酰甘油略多与高总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的分布频率在各组中大致为4%,在6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4.3%)略高于男性(3.9%),而在老年人中则相反(男性4.1%,女性3.1%);高水平者在各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约为60%,但在老年女性中高达71.5%;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见于高三酰甘油者(男性16.1%,女性15.2%),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多见于三酰甘油边缘性增高型(男性15.0%,女性13.1%)。 结论:绍兴市城区人群血脂异常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异常者已达1/2),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中也达到了约5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血脂未达标患者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 组46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B 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治疗2周及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肌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下降比例分别为32.7%和17.3%;而治疗12周后平均下降比例分别为48.4%和27.2%,组间比较 A组下降较 B 组更早更快,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 P <0.001),且和 B 组相比肝功能,肌酶等无变化,治疗12周后 A 组达标率56.5%(26例),B 达标率20.9%(9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02)。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下降约45%和28%,与 B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03)。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增加肝毒性和肌毒性且能使 LDL‐C 达标时间缩短,达标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分析人群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脑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中的增高程度。方法选择2006年至2009年住院病例210例,均为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标准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TC)、(TG)、(HDL—C)、(LDL—C)四项血脂成份,统计增高数用百分率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210例病例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年龄(62±10.4)岁,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为1.69:1,脑梗死发病率大于脑出血为2.28:1,血脂增高按顺序排列百分率为:胆固醇增高55.7%,甘油三脂增高2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25.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10%。血脂在正常范围72例,占总例数34.2%。结论脑梗死和脑出血与血脂增高有明显的因果关系,胆固醇增高最为明显,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脑梗死明显多于脑出血,防治重点在于阻止高血脂症及相关因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检测5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使用辛伐他汀前和使用4周后大动脉弹性(C1)、小动脉弹性(C2)和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用药4周后,TC和LDL-C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均为P〈0.01),C1和C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均为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和LDL-C,同时显著改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在我院体检的2165例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酶法测定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男女均以血尿酸416 μmol/L为界限,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甘油三酯≥12.3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胆固醇(CH)≥5.69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结果 血尿酸增高和正常者分别为262例和1903例,前者占12.1%;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收缩压值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量与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运动量与血脂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对老年EH患者检测其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不同运动量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别无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水平变化与年龄有关(P〈0.01),与运动量无关(P〉0.05);甘油三脂水平变化与年龄无关(P〉0.05),与运动量有关(P〈0.01)。结论:规则运动可有效降低老年EH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对降低其心脑血管事件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庆文  石增成 《新医学》2002,33(12):716-717,73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调指治疗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测定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同步测定血脂水平,予血脂康治疗8周,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单纯高胆固醇血症组(A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3bRR)与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花环率(RFER)降低(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B组)RC3bRR与RFER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循 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9RICR)与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花环率(RFIR)显著增高(P<0.01)。A、B两组间RC3bRR、RICR、RF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用调脂药物治疗后,A组RC3bRR、RFER显著增高,RFIR显著降低;B组RC3bRR、RFER显著增高,RICR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3bRR、RICR与血清总胆固醇(TC)、HDL-C、LDL-C等血脂指标变化有关。结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异常,调脂治疗可以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脂蛋白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或延缓其进展。本文观察了新型羟甲基戊二酞辅酶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普伐他汀(上海施贵宝药厂)治疗原发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原发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6例,均为住院或专科门诊患者。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11岁。在未接受其他对血脂有影响药物治疗前空腹测血清TC>5.95mmol/L,甘油三酯(TG)<…  相似文献   

10.
高胆固醇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导致血脂增高的主要因素。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采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高胆固醇血症6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来我院疗养人员68例,年龄55~84岁,入院时查血清胆固醇(TC)水平均>5.98mmol/L,其中伴甘油三酯(TG)>1.76mmol/L者24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7mmol/L者23例。且排除下列情况:近6个月内患有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经历大手术或严重创伤;药物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与老年冠心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本院入院老人中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的已确诊冠心病患者55例,另选健康老人45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之间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中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比健康组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健康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总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血清TC在4.5mmol/L以下,冠心病发病较少,冠心病人血清TC多在5.0-6.5mmol/L,血清TC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多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危险性可减少2%;甘油三脂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值(HDL-C)与冠心病的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LDL-C)应放在致病作用中心位置上,在冠心病预防方案中,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重要治疗目标。为了提高冠心病防治水平,我们应加强控制血脂、控制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并定期进行血脂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区第308位G/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03—08/2004—07伊春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选取中国北方健康汉族人54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两组空腹血浆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稳态模型分析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215;空腹血浆胰岛素/22.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 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者5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43&;#177;0.57),(1.21&;#177;0.42)μg/L;三酰甘油分别为(2.72&;#177;1.28),(1.62&;#177;0.79)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4.60&;#177;0.98,3.28&;#177;0.67,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0.82&;#177;0.23),(1.01&;#177;0.19)mmol/L,P〈0.05]。②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携带G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0.316和0.093;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175和0.046。③2型糖尿病组携带GA+AA基因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携带GG基因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5.24&;#177;1.25,4.07&;#177;0.89;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56&;#177;0.24),(1.39&;#177;0.37)μg/L;三酰甘油分别为(3.07&;#177;0.88),(2.18&;#177;1.08)mmol/L,P〈0.051,而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第308G/A基因突变与中国北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癌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6例未经治疗的癌症患者、286例非肿瘤患者、3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胆固醇水平测定,另外对128例低蛋白血症的癌症患者在纠正低蛋白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白蛋白肿瘤患者在蛋白纠正治疗后,胆固醇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复制呈加速与失控状态.为了满足癌细胞合成细胞膜的需要.导致LDL代谢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致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水平与癌症之间呈负相关。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并非为内源性致癌因索。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红细胞压积(HCT)时,高胆固醇血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1486例体检者的HCT、血红蛋白(Hb)和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分组比较。结果:9组中,TC“合适”与“边缘范围”水平的HCT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TC“增高”水平的HCT都偏高,但只有Hb较低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对Hb较低组的HCT影响较大,而对Hb较高组的HCT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肾病综合征的血脂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TC、LDL-C增高较明显,TG、ApoAl、ApoB增高,HDl-C正常。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除HDL—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分别给予左旋甲状腺素和甲状腺片口服,逐渐增加剂量,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调整剂量。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下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同时能够纠正血脂代谢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状态白细胞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研究了白细胞粘附性及白细胞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家兔随喂食高脂食物时间的延长,血清胆固醇浓度逐步升高,同时白细胞粘附性明显增高(P<0.01),白细胞荧光光谱两特征峰面积之比值随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而明显降低(相关系数r=0.927,0.01<P<0.02)。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HC)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的变化及其与高胆固醇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09例高胆固醇血症组患者和66例对照组患者血浆PON1活性、血脂、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PON1活性(138.1±62.4kU·L^-1)较对照组(171.4±66.2kU·L^-1)显著降低(P〈0.01);而MDA及ox-LDI。含量(12.8±3.8μmol·L^-1,589.1±198.2μg·L^-1)均较对照组(9.7±2.3μmol·L^-1,455.1±178.2μg·L^-1)显著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PON1活性与MDA及ox-LDL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41,P〈0.01;r=-0.402,P〈0.01)。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存在的氧化应激可能导致血浆PON1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高血脂可导致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共识。 目的:探讨老年人在衰老进程中血脂水平的变化规律。 设计:横断面调查。 单位: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 对象:选择2000-07/2004—08在上海华东医院进行企业体检的职工和指定在本院就诊的干部605名。均自愿参加观察。男541名,女64名。其中〈70岁者91名。≥70岁者514名。曾患冠心病者271名,患恶性肿瘤者83名,患其他疾病者251名。 方法:对人选的605名体检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同时进行病史询问及一般体格检查。受检者空腹12h以上抽取静脉血。当日上午分离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法测定血总胆固醇、血三酰甘油的含量。正常值(总胆固醇:3.6-6.5mmol/L;三酰甘油:0.4-1.8mmol/L)。血清异常标准(总胆固醇:〉5.72mmol/L;三酰甘油:〉1.72mmol/L)。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年龄、疾病类型、性别体检者的血脂检测指标比较。结果:纳入体检老人605名,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不同年龄体检者血脂检测指标比较:血总胆固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以后开始逐步降低,70-74岁体检者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体检者(P〈0.05)。丽血三酰甘油水平随年龄增长有逐步升高趋势,仅75—79岁体检者略有下降。②不同疾病类型体检者血脂检测指标比较:恶性肿瘤组体检者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其他疾病组,冠心病组体检者血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恶性肿瘤组及其他疾病组。③体检者血脂异常检出率:高胆固醇检出率为15.5%,高三酰甘油检出率为35.9%。男女两性间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血脂代谢随年龄增长发生的改变与不同性别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疾病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1500例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的发生规律及其高脂血症分型。方法对1500例本区机关单位人员进行血脂4项和脂蛋白(a)[LP(a)]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其血脂异常的发生规律及其高脂血症分型。结果血脂4项均在合适水平者占45.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在合适水平者也仅为53.0%;明确的高脂血症检出率以Ⅱa型最高(10.7%),Ⅱb型最少(1.3%)。青年男性Lp(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增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其他各年龄组男女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治疗应以调整TC和LDL-C水平为主;绝经后女性和青年男性应注意血脂异常的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