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穴位于第八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笔者命名为蛔厥穴。病人俯卧,以二寸半不锈钢针,常规消毒后,沿棘突间隙略向上斜刺,深度1.5~2寸.每隔5分钟捻转一次。留针115~30分钟。笔者针刺此穴治疗胆道蛔虫15例,均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方药组成:柴胡12克、乌梅12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郁金12克、大黄10克、花椒6克、苦楝根皮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小儿剂量减半。功效:清热利胆、杀虫止痛。适应症与加减:适用于胆道蛔虫症属胆  相似文献   

3.
徐子华 《四川中医》1998,16(6):27-27
笔者近年来,根据乌梅汤立法组方原则自拟四味蛔厥汤治疗胆道蛔虫疲力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股资料〕20例中男6例,女14例;年龄最大43岁,最小9岁,平均26岁;病程l-2/J‘时12例,2-3日为8例。诊断标准:右上腹阵发性钻顶样剧痛,伴恶心呕吐或吐蛔,痛甚者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发热37.5-39℃,右上腹压癌明显,莫菲氏征(+),舌淡红或红,苔薄自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白细胞>1.0XI炉/L。B超检查:胆管内有蛔虫状影。[治疗方法]方药组成:乌梅15g,茵陈309,)11椒sg,桂技109。服法:上药浓煎取汁300n…  相似文献   

4.
<正> 胆道蛔虫是肠道内的蛔虫钻入胆道引起的急腹症。笔者自1973年以来用“驱蛔止痛汤”治疗胆道蛔虫8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83例中,男40例,女43例;10岁以下者7例;11~20岁32例;21~30岁21例;31岁以上者2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者62岁。其中以11~30岁发病最多,共53例,  相似文献   

5.
乌梅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58年5月至1959年9月,采用中药乌梅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共收治八例,疗效满意。八例均有明显的肠梗阻征象或有吐虫和排虫史。全部均有呕吐、腹痛和食欲不振的症状,肠型及包块计七例,吐虫和便秘各五例,烦躁四例,轻度脱水和倦怠各三例,并发支气管炎一例。体温正常者五例,低烧者三例。白血球在一万以上者二例;一万以下者五例;未经检查者一例。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治疗胆绞痛李为民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50002)近年来,笔者随家父李鲤主任医师临证学医,常见其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胆绞痛获效。胆绞痛多发于胆石症患者,由于精神受刺激或感寒、受热或食油腻食物及体力活动过度所诱发,亦可在用药排石的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7.
8.
胆道蛔虫症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查中医文献中虽无胆道蛔虫症的名称記載,但在張仲景“金匱要略”里关于“蚘厥”的症狀描写,与胆道蛔虫症的临床症狀颇相符合。仲景并提“烏梅丸”治疗“蚘厥”,不过此方虽可消除心痛等症狀,却很难达到驅虫的目的。该院在“烏梅丸”制方意义的基础上,拟出“胆道驅蛔湯”治疗胆道蛔虫症。1958年10月有38例胆道蛔虫症接受了“胆道驅蛔湯”治疗,其中門診28例,住院10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57岁。所有患者經治疗后,有22例全愈,10例症狀明显好轉,6例未能随診情况不明。一般病人,在用药2—3剂后即愈,个別病例一剂即有明显效果,但也有服药10余剂后而治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自拟方养心止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9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型),分为中医组(口服养心止痛汤)与西医组(服用硫酸阿托品),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月后,养心止痛汤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8%,而西医组的临床有效率则为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养心止痛汤组的心率上升率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西医组则为26.7%,养心止痛汤组的不良反应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血瘀阻型)采用养心止痛汤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其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促进心率的上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一般资料 200例中,男52例,女148例,年龄10~26岁125例,26~35岁82例,36~45岁23例。农村发 病率占70%,城镇发病率占30%。治愈期1~7天,治愈185人;7~10天治愈15人。从以上统计看农村发病率较高,城镇发病率低,女性又比男性发病率高,从年龄上看10~26岁发病率为最高,36~45岁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自拟胆囊定痛汤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所致胆绞痛34例,除1例无效转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服1~3剂药疼痛缓解。方药组成:柴胡、青皮、砂仁、香附各12克,元胡、枳壳、郁金、川楝予各15克,金钱草、生白芍各30克,琥珀5克(冲服),甘草6克。加减: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酌加银花、公英、黄芩等清热  相似文献   

12.
<正> 大柴胡汤应用于伤寒少阳、阳明同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等。从病位看,心下包括了肝、胆、脾、胃、胰、肠诸疾。从病机看,属于邪积于里,阻滞阳明腑气不通的实证。笔者根据以上认识,应用于临床,只要运用得当,颇有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拟的“四补止痛汤”对多种慢性痛症疗效甚好。介绍如下: 一、“四补止痛汤”药物组成: 黄芪20克,白术15克,巴戟天20克,肉苁蓉15克,何首乌30克,桑椹30克,黄精20克,北沙参15克,赤、白芍各12克。二、病案举例: 例一,杨××,女,30岁,工人。1971年3月7日初诊。两年前,患者分娩后大出血,多次昏厥,经抢救好转。此始闭经迄今。近两年来,常头巅顶隐痛,气短怕冷、健忘失眠、疲乏食减,  相似文献   

14.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15.
加减化虫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儿童感染率较高,所引起的蛔虫性肠梗阻的病例也不少,其发病率约占各型肠梗阻的第四位。我们采用中药加减化虫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21例,取得显著效果,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应用《金匮要略》甘草粉蜜汤一方,铝粉代以米粉,加驱蛔止痛药治疗蛔虫性腹痛症80例,治愈75例,好转5例,有较好的止痛、驱虫效果。现将方法介绍于后: 一、治疗方法:加味甘草粉蜜汤由甘草10~15克蜂蜜30~60克川椒3~6克鸟梅20~30克苦楝根皮20~30克使君子(去壳)15克元胡索(醋炙)10~15克粳米粉30克水煎纳蜜,成人分二次服完,小儿酌减。本方视证只加不减,伴恶心呕吐加灶心土15克,  相似文献   

17.
胆石症、急性胆绞痛为常见急腹症,属中医“胁痛”病范围。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放散,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严重时可昏倒或休克。近期来,我们运用针刺治疗此症38例,止痛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33例中,男性14例,女性24例,最大年龄69岁最小22岁,全部病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石症住院期间又急性发作胆绞痛。患者均用过西药“阿托品”、“6542”、“杜冷丁”等,止痛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18.
蛔虫性肠梗阻以2~10岁儿童发病率最高。我们用中药硝菔汤治疗不全性蛔虫性肠梗阻12例,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2例中男孩5例,女孩7例,均为4~11岁儿童,发病时间2天5例、3天6例、5天1例。临床表现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9℃者5例,无发热6例;12例均有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腹部扪及索条状肿块,均无腹部肌卫及触痛,4例有便闭,但仍有肛门排气。硝菔汤为莱菔子15~35克、大黄10~15克、芒硝6~15克、蜂蜜30~100克组成。先将莱  相似文献   

19.
“止痛药酒”治疗癌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自拟“止痛药酒”局部外敷,治疗各种癌症所致的疼痛(简称癌性疼痛)15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粘连性腹痛系外科疾患中常见并发症之一。近二年来,笔者采用柔肝缓急、理气止痛法,自拟"止痛丸"治疗各类腹部外科疾病所致的粘连性腹痛患者16例(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25一55岁之间,均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