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眼眶炎性假瘤临床和CT扫描特点,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 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观察确诊的眼眶炎性假瘤4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结果 42例中,主要表现为突眼(占73.8%)及眼球运动障碍(占52,4%),其次为眼缘触及肿块(占40.5%);其中单眼发病33例,双侧发病9例。CT分型:浅层巩膜型2例,浸润型4例,肿块型13例,肌炎型11例,泪腺型12例。结论 CT扫描能明确眼眶炎性假瘤的部位及侵犯范围,其分型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因尚不明确 ,病理表现多种多样 ,CT表现各异。本文收集本院 1993年~ 2 0 0 0年 41例经病理或诊断性治疗证实的眼眶炎性假瘤的 CT、临床、病理资料 ,对其 CT表现进行分析 ,探讨 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本组 41例中 ,男性 2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0~ 80岁 ,平均 32岁。病程数日至 7年 ,大部分为 1个月至 2年。 39例为单侧 ,双侧仅 2例。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眼占 80 % ,疼痛 6 0 % ,眼球运动障碍 5 0 % ,扪及肿块 6 8% ,肿块多数质韧、边界欠清、可有或无压痛 ,上睑下垂 ,视力下降 ,眼底水…  相似文献   

3.
CT对眼内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眼部炎性假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的眼部炙性假瘤分析。结果:发现炎性假瘤及病变累及眼部程度,包括眼球突出、眼外肌增粗、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眼眶内脂肪密度增高、泪腺增大等。结论:CT对眼眶炎性病变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评价,CT常规扫描与高分辨CT(HRCT)扫描对眼眶单纯内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眼眶单纯内壁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27例,女13例。所有病例都行轴位扫描,加冠状位扫描8例,其中10例行HRCT扫描。结果筛骨眶板骨折40例,诊断精确率高。结论CT常规扫描特能细致的显示眼眶内侧壁的解剖结构,能精确的显示眼眶单纯内壁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最重要和有价值的诊断方法,HRCT扫描是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樊玉文  虞同华 《江苏医药》1999,25(11):875-875
眼眶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低,我科自1984年至1995年共收治118例眼眶肿瘤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明确,现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收治眼眶肿瘤118例,男68例,女SO例;年龄6个月~76岁;病程10天~25年,平均3年。性质与类别:良性肿瘤75例,恶性肿瘤43例。良性肿瘤中泪腺混合瘤23例,血管瘤19例,炎性假瘤14例,神经纤维瘤IO例,皮样囊肿5例,脑膜瘤4例;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22例,腺样囊性癌9例,泪囊腺癌6例,横纹肌肉瘤和血管内皮肉瘤各3例。二、临床表现眼球突出者101例,视力障碍者(包括复视、视力减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眶爆裂骨折的CT征象,达到对本病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分析110例眼眶爆裂骨折的CT特点、好发部位和发病原因。按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分为三型:(1)单眶壁爆裂骨折;(2)多眶壁爆裂骨折;(3)混合型爆裂骨折(合并其他面部直接骨折的眼眶爆裂骨折)。结果:眼眶爆裂骨折好发于内侧壁,占81.3%,其次为下壁及顶壁,共占13.2%,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CT征象是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曲度失常、凹陷和粉碎。结论:本病的CT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眼眶静脉曲张压劲CT扫描法是眼眶CT扫描的一种特殊方法。我科对眼科拟诊本病者开展此方法,证明具有较高实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绿色瘤(chloroma)是指幼稚粒细胞在髓外部位形成的局限性实体肿瘤,因新鲜肿瘤组织切面呈绿色而得名,眼眶绿色瘤是白血病在眼眶的一种特殊表现。收集我院眼眶绿色瘤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回顾1998年3月—2003年10月间资料完整的眼眶炎性假瘤18例,对其CT征象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眶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眼眶骨折的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⑴眼眶爆裂骨折11例,其中单壁骨折3例,双壁骨折6例,隅角骨折2例。⑵眼眶外部骨折6例:合并额骨骨折1例,颧骨骨折2例,上颌骨骨折3例。⑶视神经管骨折3例。眼眶骨折的X线表现:⑴直接征象:单纯骨折线3例,眶壁线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塌陷6例;⑵间接征象:①副鼻窦增白、模糊、积液:上额窦模糊7例,积液3例,筛窦模糊、增白6例,额窦模糊1例;②泪滴征3例;③眼眶积气2例;④眼眶异物1例。结论:根据平片X线表现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对眼眶骨折作出早期诊断,虽然目前CT已普及,但X线检查仍然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多曲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在眼眶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眼眶外伤患者行螺旋CT平扫(轴扫)加冠扫,并在平扫基础上进行多曲面重建及三维重建。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图像分析,对不同扫描方式提供病变信息进行比较。结果 眼眶骨折22例,眶内积气15例,球内异物3例,眼环不连续3例,球后血肿2例,眼球缩小或变形4例,眼外肌增粗、移位1例,视神经增粗1例,颊骨骨折2例,鼻窦积液19例。结论 螺旋CT是诊断眼外伤最有效的手段,轴位和冠状住扫描都是非常必要的,螺旋CT的重建技术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炎性假瘤临床病理。方法:对眼眶炎性假瘤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眼眶炎性假瘤为慢性特殊性增殖性炎症所致,幼年至老年皆可发生,部位为一侧或双眼眶,起病突然或较快,由急性转为慢性。结论:眼眶炎性假瘤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多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组织形态多样性,但以淋巴细胞增生为主伴滤泡形成以及血管轻度增生疾病。  相似文献   

13.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该病病因不是很明确.关于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科从1990~2000年10年来发现的眼眶炎性假瘤2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影像学检查在眼眶炎性假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虹  宋国祥  何彦津 《天津医药》2000,28(9):524-526
目的:通过对眼眶炎性假瘤B超、CT、MRI及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检查,探讨影像学检查对眼眶炎性假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45例(275只眼)眼眶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不同,超声探查和CT扫描具有多样的表现,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型炎性假瘤B超显示为眶内低回声、透声性强的占位病变,而纤维增生型炎性假瘤则多为低回声、透声性差、边界不清之肿物,且CT扫描可见肿物与眼  相似文献   

15.
李书玲  周家凤  刘怀军 《河北医药》2002,24(10):808-809
目的 探讨CT对眼眶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肿瘤1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静脉增强扫描。结果 15例中组织学分类多样,其中原发肿瘤13例,老年及少年多见,占66.7%,CT表现为眶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有明显强化,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 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和位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并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表现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价值。根据年龄和肿块部位对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判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脑干转移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经CT诊断及临床确认原发灶的脑干转移瘤8例,男7例,女1例,年龄50—71岁,平均60.5岁。采用2060—Q型CT机及Picker—2000S螺旋CT机扫描,分析其脑干转移瘤的临床CT表现特点。结果 7例脑干转移瘤呈低或略低密度影,1例单一结节为略高密度影,伴随脑内其他部位多发转移2例,3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较度水肿6例,无水肿2例,环池有不同程度受压移位、变形,以及局限性闭塞或增宽。结论 认识脑干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尤其是脑干缺血性梗死、脑干出血。  相似文献   

17.
眼部淋巴管瘤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淋巴管瘤是一种良性的眼部血管性肿瘤,在眼部病中较为少见。张虹等[1]统计了2449例眼眶病中,眼眶淋巴管瘤共7例,占眼眶肿瘤的0.3%。倪辶卓等[2]报告1422例眼眶肿瘤中淋巴管瘤12例,淋巴血管瘤2例,两者共占1.0%。我科1996年至2005年收治8例眼部淋巴管瘤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8.
眼眶肿物的CT诊断价值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赵卫东王新文山西省眼科医院罗燕眼眶肿物的种类很多,眶内解剖结构复杂,肿物性质及其对正常结构的影响与临床治疗方案关系密切。CT扫描能清晰显示眶内肿物的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由此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眼眶病及眼眶肿瘤诊断特点.方法 近几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数量前四位的眼眶病及眼眶肿瘤69例,其中血管瘤24例,炎性假瘤18例,甲状腺相关免疫眼眶病13例,皮样囊肿10侧.另外眶部爆裂性骨折4例.结果 发现这些眶部疾病容易和某些体征相同的疾病相混遥,但它们又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彩色多普勒可有例于血管性肿瘤的诊断,CT及MRI扫描可显示病变形态、大小、位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同时也可显示周围结构的继发改变.结论 对于临床常见眼眶病及眼眶肿瘤的诊断,要充分利用B超和CT及其它影像学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眶外伤的CT征象及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5例眼眶外伤均行眼眶横断面及冠状面CT扫描检查。结果95例全部呈现眶壁骨折。其中内壁骨折54例,外壁骨折10例,上壁骨折14例,下壁骨折17例,35例伴有邻近部位软组织嵌顿。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眼眶骨折及眶内容物的损伤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早期诊断价值,眼外伤后应及时施行眼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