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4对人树突状细胞活化和成熟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HT5"SS〗研究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表型及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HT5W〗方法: 〖HT5"SS〗利用Western blot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24的分泌水平;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DC表达IL24受体及趋化因子受体的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IL24共培养后DC细胞表面CD80、CD86、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分析经IL24共培养对DC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HT5W〗结果:〖HT5"SS〗 体外培养过程中,用LPS刺激DC可诱导其分泌IL24;同时,LPS还能上调DC表达IL24受体亚单位IL22R1。IL24作用于DC可上调DC细胞表面CD80、CD86及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并增强DC对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HT5W〗结论: 〖HT5"SS〗IL24这一新型的细胞因子在体外实验中能促进DC的表型成熟,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补体终末阶段调节蛋白的CD59分子在多种实体瘤细胞表面高表达.高表达的CD59分子能够阻断补体激活途径降低补体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溶解杀伤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研究利用单克降抗体、细胞因子等抑制CD59的抗补体活性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在诱导小鼠骨髓DC发育的过程中,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观察DC生成情况,产与政党培养条件下的DC比较共刺激分子,Ⅱ类分子、黏附分子的表达,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以及抗原提呈功能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经小鼠黑色素细胞瘤B16和肺癌细胞3LL的分泌上清培养后,DC表达共刺激分子CD40,CD86,CD80,和黏附子CD5R的水平下降,分泌Th1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也降低;并且DC的抗原提呈功能和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下降,上述肿瘤细胞均可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结论:在肿瘤细胞的微环境中存在免疫抑生因子,对DC分化发育和抗原提呈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腺病毒介导的AFP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AFP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瘤苗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将携带小鼠AFP全长cDNA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AFP转染BMDC,构建AFPDC肝癌瘤苗,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确证AFPDC转染的有效性,FACS检测表面分子和内吞功能,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51Cr 释放法检测CTL活性。结果: AFP基因转染12 h后DC及其培养上清中可检到AFP的表达,表明腺病毒介导的AFP基因转染的有效性。AFPDC与BMDC比较B7分子明显上调,MHC分子也有轻度升高,内吞功能降低(P<0.05)。AFPDC激发同基因型小鼠T细胞增殖功能均明显高于DC对照组和LacZDC组(P<0.05)。AFPDC体外诱导CTL对Hepa1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特异性。结论: 肝癌相关基因AFP可作为抗肝癌基因治疗的切入点,该研究为肝癌树突状细胞体内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肿瘤细胞分泌物抑制树突状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对人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生成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源DC,体系中加入人肝癌细胞系H7402,结肠癌细胞系HCT-8及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的培养上清液,以正常培养体系为对照。应用流式技术检测DC的细胞表面标志及吞噬功能;通过[^3H]-TdR掺入法检测DC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的能力。结果:H7402和HCT-8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的DC,低表达CD1a抗原、共刺激分子(CD86)及MHC-Ⅱ类分子,与对照及基质细胞组比较有明显差异。DC成熟也受到抑制。此外,DC对葡聚糖(Dextran)的吞噬功能下降,对同种异常T淋巴细胞激活的能力较低。结论:肿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可抑制DC的生成及其相关功能,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s)对原发性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体外增殖和抗瘤作用的影响。 方法: 将自体肿瘤细胞匀浆粗提物(Tuly)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s共培养以制备肿瘤抗原负载的DC(DCTuly),将DCTuly与自体TILs在低浓度IL2(100 U/ml)中共培养,用FCM测定DCTuly 的表型以及与DCTuly混合培养前后的TILs表型,并计数TILs。用LDH法测定TILs的细胞毒作用。ELISA法检测TILs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含量。 结果: DCTuly表面CD1a,CD83,CD80,CD86,CD40和HLA-DR分子表达水平增高(P<0.05);DCTuly明显诱导TILs的增殖(P<0.01)及对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P<0.01), CD3+TILs增多(P<0.05), CD4+TILs比例较混合前升高(P<001),但仍以CD8+TILs为主。与DCTuly混合培养后第1,2天,TILs分泌IFNγ和TNFα的量明显提高(P<0.01)。 结论: 负载肿瘤抗原的DCs可促进TILs的增殖,增强TILs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对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本文采用酶消化、细胞分离、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4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并用RT-PCR检测了IL-10,VEGF和TGF-β_13种免疫抑制因子在14例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性单核细胞中有CDla~ 的树突状细胞的存在,该类细胞的表面分子如MHCⅡ类分子、CD80及CD54等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有低表达或不表达,14例肿瘤细胞中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又称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7,mda7),它主要由CD3- 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属分泌型蛋白,由206个氨基酸组成,属于IL10家族的成员。mda7/IL24作为细胞因子能诱导多种其它细胞因子的表达;作为肿瘤抑制基因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以及引起黑色素瘤细胞末端分化。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转染能否使肿瘤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 在体外诱导出更强的抗肝癌免疫反应。方法:携IL18 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经肝癌细胞株HepG2冻融抗原致敏的DC(AdIL18HepG2/DC), FACS分析AdIL18HepG2/DC表面分子的表达, ELISA法检测IL18的分泌水平, 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杀伤效应。结果: AdIL18HepG2/DC较未转染DC能高水平地表达CD1a、CD11c、CD80、CD86以及HLADR;较未经IL18转染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8。AdIL18HepG2/DC 能非常有效地刺激自体T 细胞增殖(CPM 值为228 018±1 079),其刺激强度显著强于AdIL18DC、HepG2/DC、AdlzcZ/DC及DC(均P<0.05)。当靶细胞为HepG2时,AdIL18HepG2/DC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并且其杀伤能力与效应细胞数量成正比。结论: IL18 基因转染且肝癌抗原致敏的DC可以显著增强DC的特异性抗肝癌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热休克肿瘤抗原复合物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来源的DC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分离纯化的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抗原复合物及肿瘤细胞裂解物,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比较负载HSP70肿瘤抗原复合物、负载肿瘤细胞裂解物及负载前DC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CD86及HLA-D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培养基中加入HSP70肿瘤抗原复合物后,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成熟标记分子CD8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98.9±1.5)%、(98.3±1.3)%和(53.1±0.8)%,与负载前CD80、CD86和CD83的(66.2±1.6)%、(94.2±2.0)%和(16.3±1.4)%相比显著提高,P=0.013;与肿瘤细胞裂解物负载的DC表面CD80、CD86和CD83的(86.2±1.9)%、(96.5±1.1)%和(55.1±1.0)%相比,共刺激分子CD80的表达显著提高,P=0.020。结论:人热休克肿瘤抗原复合物可提高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促进DC功能活化,有可能在抗肿瘤免疫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