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邵亚娣 《护理学报》2013,(16):41-43
目的观察 ICU 内气管插管患者使用三腔喂养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10月气管插管留置鼻胃管行胃内营养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7月气管插管留置三腔喂养管行空肠内营养的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在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的基础上,采取持续声门下吸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声门下引流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呛咳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声门下引流液量(19.8±5.4)mL/d,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例、呛咳1例;对照组声门下引流液量(39.4±7.6)mL/d,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2例、呛咳16例。两组上述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腔喂养管在行空肠内营养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及时吸引胃内潴留物,减少患者声门下引流量发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冲洗式间歇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3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冲洗式间歇声门下吸引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比较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对气囊上滞留物进行目标性监测、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细菌的构成、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气囊滞留物共检出186株菌株,下呼吸道共检出169株菌株.结论 可冲洗式声门下吸引能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66-1267
观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选择本院ICU在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经鼻胃管行胃肠内营养(EN),观察组患者经鼻肠管行EN,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反流误吸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观察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反流误吸发生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肠管行EN,可以减少腹胀及胃潴留的发生,降低胃内容物反流以及误吸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发生VAP,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抬高床头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ICU需要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气道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抬高床头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抬高床头联合声门下持续吸引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声门下吸引结合口腔冲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67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插管顺序分为A组55例、B组56例、C组56例;A组用棉球擦拭法行口腔护理,B组用口腔冲洗法行口腔护理,C组用口腔冲洗法行口腔护理同时予持续声门下吸引;观察3组患者机械通气3 d7、d、10 d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机械通气7 d时C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机械通气10 d时C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A组(P<0.05)和B组(P<0.01)。结论声门下吸引结合口腔冲洗能预防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将60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10个变量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延长、平卧位置、预防应用抗生素,其OR值分别为3.23、3.12、2.87、2.34.结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减少误吸、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取半坐卧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80例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24 h均匀持续滴注的方法。比较2组胃液或口咽分泌物反流、误吸及VAP的发生率。结果胃液或口咽分泌物反流、误吸和VAP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6.3%、11.6%和7.0%;对照组分别为40.5%、24.3%和27.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泵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43-3444
分析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分泌物菌落滞留情况。观察组人工气道置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性肺炎发生率、革兰阳性菌滞留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阴性菌及真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发生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持续声门下吸引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减少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方法将ICU111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住院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收集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记录每日声门下分泌物的吸引量。结果两组比较:机械通气5日内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培养革兰阳性致病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平均吸引量显著高于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吸引量,每日吸引量较多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时间延迟、机械通气时间缩短。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声门下吸引量多少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患者两种鼻饲途径与吸入性肺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时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和经鼻胃管两种鼻饲途径与吸入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将50例机械通气并施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留置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采用喂养泵或输液泵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每日持续匀速输注营养液;对照组留置传统的鼻胃管,采用喂养泵或输液泵经鼻胃管每日持续匀速输注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胃潴留、呕吐、反流和误吸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胃潴留、呕吐、反流和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经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有效地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经口/鼻气管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的为观察组(52例),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分泌物吸引的为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6.9%,发生时间(14±3)天;对照组发生率为58.0%,发生时间(6±4)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吸引冲洗,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作用。方法选择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组(观察组,n=28)和普通人工气道护理组(对照组,n=30)。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和气囊上滞留物的含菌量。结果观察组气囊上滞留物含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VAP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上滞留物间歇吸引可降低声门下气囊上区含菌量,降低早期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进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改进吸痰法,包括气管导管内(浅部)吸痰、气管导管外(深部)及气囊上方吸痰3部分;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vs16.7%,χ2=8.107,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vs18.3%,χ2=6.988,P〈0.01)。结论改进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同时还降低了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原则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我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有2例被剔除,实际为33例。两组均采用0.12%氯己定作为标准口腔护理液,观察组联合应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均4次/d,观察7 d。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护理后2 h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咽部细菌培养检出率、口腔异味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0.12%氯己定联合负压吸引式牙刷刷牙能更好地减少口腔细菌定植,消除口腔异味,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湿化液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量对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80例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通过评估病人痰液情况随时调整湿化量,痰液黏稠度Ⅰ度以2~4ml/h、Ⅱ度以4~6ml/h、Ⅲ度以6~8ml/h的速率泵入;对照组40例直接以2ml/h的速率泵入湿化,对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减少,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通过评估痰液黏稠度,及时调整湿化量,保证了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王君  郭洁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9):543-546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护理方案在预防机械通气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儿1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棉球沾取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擦拭护理,观察组采取儿童牙刷结合3%过氧化氢与金银花水煎剂进行口腔护理。比较2组口腔清洁度、口腔分泌物与肺泡灌洗液微生物检查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口腔清洁度优于对照组(Z=-3.052,P=0.002),口腔分泌物微生物与肺泡灌洗液微生物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38,P=0.033),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9.155,P<0.001;t=10.113,P<0.001)。 结论 使用以儿童牙刷蘸取过氧化氢溶液刷洗法结合金银花水煎剂负压吸引冲洗法能够提高机械通气患儿口腔清洁度,增强口腔护理抑菌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改良的集束化策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5 d患者2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4例)和试验组(11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集束化策略。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及痰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改良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声门下两种不同冲洗及吸引方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声门下吸引冲洗装置进行声门下冲洗及吸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声门下冲洗及吸引装置进行声门下冲洗及吸引可有效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误吸及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停用的时间。结果 4d内,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后,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略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及MV的使用时间.但并不能隆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