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病因及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风险的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并发胆漏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注意解剖变异、操作仔细及胆漏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病因及如何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方法:分析26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并发胆漏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注意解剖变异、操作仔细及胆漏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1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锡民 《当代医学》2011,17(9):61-6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8年12月17例腹腔镜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3例迷走胆管漏经剖腹缝扎胆囊床,腹腔引流后治愈;胆囊管残端漏3例,5例均再次手术结扎治愈;胆总管损伤漏6例,肝总管损伤漏2例,右肝管损伤漏1例,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4~6个月;胆总管横断2例剖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放置T管支撑6个月。术后随访1~3a,15例恢复良好,2例反复出现胆管炎,经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及胆管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42例肝胆手术患者中发生胆漏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叶切除术等.术后依据手术史、临床表现、腹腔穿刺及各种影像学检查诊断发生胆漏14例,其中迷走胆管漏4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胆总管损伤漏3例,右肝管损伤漏1例,胆总管横断漏2例,肝总管损伤漏1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漏1例.胆漏发生后经行剖腹缝扎胆囊床、腹腔引流、再次手术缝扎、放置T型管引流、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以及用3-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再放置腹腔引流管等方法.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新的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3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胆瘘多与肝胆手术损伤有关,肝胆手术患者应严密观察预防胆瘘的发生.一旦疑似胆漏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1998-11/2006-02我院采用腹腔镜胆道手术致胆漏8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4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右肝管及胆总管损伤各1例。1例肝总管损伤后胆漏再次行肝总管修复及T管引流术治愈,7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胆漏多发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原因与胆囊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据据术中所见情况及时处理,术后早期发现,正确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方法分析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2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术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有4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21例患者行LC术后均恢复良好,术中仅有30-125mL的出血量,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仅有1例,对其进行ERcP证实为胆囊管胆漏,使用腹腔引流管在术后第2天将胆汁引出,胆漏症状在5-12d后消失。结论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进行LC治疗时手术时间越早、术者手术技巧越娴熟,手术成功率越高,且操作越容易、出血越少、术后越不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俞磊  马良龙  陈志刚  崔经建 《吉林医学》2011,(11):2098-21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管残端漏3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1例。其中1例胆囊管残端漏及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的患者保持腹腔引流通畅;1例胆囊管残端漏患者再次行腹行胆囊管结扎术;迷走胆管漏患者行ERCP放置鼻胆管引流,同时再次行腹腔镜置管引流;1例胆囊管残端漏患者行ERCP放置鼻胆管引流。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钛夹滑脱,迷走胆管损伤,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畅腹腔引流、ERCP放置鼻胆管及及时再次手术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及治疗原则,选择1995年1月~2005年12月行开腹单纯胆囊切除156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胆漏的14例患者,对其手术情况、胆漏量、胆漏持续时间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漏发生率0.8%,其中肝外胆管损伤2例,胆囊床肝面伤8例,胆囊管残端漏及胆囊黏膜残留各2例,非手术治疗10例,再手术4例,均治愈。表明胆漏的发生与解剖、病理及手术有关,手术失误是胆漏的主要原因,应根据胆漏的原因及胆漏量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丁敏  甘容方 《黑龙江医学》2014,38(4):419-420
目的 对两种胚囊切除术切除困难型胆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两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对困难型胆囊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胆囊切除术术中及术后各项情况均有明显差异,采用腹腔镜行困难型胆囊切除术各项情况均更佳,行开腹式手术患者中,3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胆漏.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胆漏.结论 在困难型胆囊患者手术治疗研究中,发现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安全性更高且术后恢复更快,但需结合其适应症来选择,是治疗困难型胆囊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漏的预防和处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发生,当出现胆漏后,给予适当处理,达到良好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近5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例,共出现胆漏10例,找出出现胆漏的原因,出现胆漏后合适的处理方法。结果 出现胆漏与胆道解剖的变异、术中操作不细致等密切相关,出现胆漏后给予通畅引流能取得好的预后。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胆囊切除的首选术式,它的主要并发症胆漏通过术中细致操作可以预防,出现胆漏后给予通畅引流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浅议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再手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再手术的适应症。方法:对2500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胆漏的75例中,未再手术50例,均痊愈,无术后并发症。再手术25例,均痊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胆漏的再次手术的适应症为:(1)胆漏后有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持续发热,复查B超,腹腔积液量大或逐日增多。(2)胆漏后腹腔引流管不通畅,腹痛逐渐加重者。(3)有黄疸者。  相似文献   

12.
王爱萍 《中外医疗》2012,31(8):144-14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根据老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熟练配合,术后防止胆漏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等手术护理工作,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78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手术均安全、顺利进行,4例发生胆漏,经及时治疗护理均痊愈。结论在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做好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不仅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而且降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胆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胆漏原因:15例为胆管电灼损伤、1例为迷走胆管电灼损伤后焦痂脱落,1例为胆囊管钛夹脱落。17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引流,其中3例同时行鼻胆管引流,均治愈。结论胆管及迷走胆管电灼伤后焦痂脱落是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主要原因,通畅引流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遂平县仁安医院和外院转入的胆道手术出现并发症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并胆管横断伤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胆管横断伤2例,LC术后胆囊管钛夹松动胆漏1例,LC术后肝门区包裹性积液2例,LC右副肝管损伤引起胆漏1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T管脱出胆漏1例,胆总管探查胆道探子损伤胆总管下端致腹膜后脓肿1例,胆囊管残留结石3例,化脓性胆囊炎术后并发肝左外叶脓肿破溃1例。1例胆肠吻合术后,支撑管不慎过早拔出,反复出现胆管炎,2例胆管损伤再次手术后切口感染,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胆道手术并发症种类较多,只要做到早发现,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郭正华 《大家健康》2014,(1):184-184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41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的12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严密监测患者的治疗过程,分析导致患者术后胆漏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迷走胆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漏、副肝管损伤等。结论: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因素较多,加强患者的术前检查和诊断,加强临床治疗期间的严格操作,做好手术治疗期间的预防等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 综合分析9例胆囊切除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残余胆囊结石6例,腹腔出血1例,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9例再手术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胆囊切除术后仍有症状者应做全面检查,找出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绝大部分的再次手术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各种方法的应用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10年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管残端漏2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2例,肝外胆管损伤1例,1例转院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例保持原有的腹腔引流管通畅未予手术。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合成夹夹闭不全、迷走胆管损伤、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畅腹腔引流、ERCP放置鼻胆管或及时再次手术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再次手术的方式选择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LC后发生胆漏并再次手术患者62例,按照再次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手术组32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的天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后胆漏重在预防,应及早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处理,再次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经济负担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胆漏发生的手术单纯胆囊切除术后32例(5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例,拔除T管后2例。采用烟卷和引流管继续引流30例,因引流不畅及时更换引流管成功4例,非手术治愈率94.4%。再手术2例:1例为拔T管后置管失败,1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总管损伤。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和T管拔除后,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炎症、粘连重等是造成胆漏的常见原因。手术技巧及术中及时发现胆漏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通畅的腹腔引流是关键,大部分患者可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总结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回顾1992年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8例胆漏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胆囊切除术后14例,胆总管探查4例;保守治愈14例,手术治愈4例。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T管拔除术,主要因肝外胆管的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手术技巧欠佳和经验不足造成;术中应选择适当的引流物,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胆漏发生后应根据漏量多少,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