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颈椎病是中年以上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具有临床类型多,症状复杂多变的特点,是神经科、五官科、内外科等多科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安香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29-829
目的探讨癫痫的诊断和非癫痫的鉴别。方法对37例可疑癫痫行EEG和AEEG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EEG的阳性率为75.7%,EEG的阳性率为16.2%(P〈0.01)。结论对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AEEG明显优于EEG。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脊髓型颈椎病 (CSM )是引起四肢瘫痪及二便功能障碍的严重疾患 ,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 ,并给予积极地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CS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其诊断依据 1984年及 1992年两次全国颈椎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颈椎病的标准 :即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所见。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MRI的临床应用 ,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1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1 1 临床症状 :40~ 6 0岁患者多见 ,发病慢 ,脊髓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 10 %~ 15 %。其临床症状繁多 ,有感觉、运动方面的 ;有颈神经、脊髓的 ;有些…  相似文献   

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孔处的突出物 (椎间盘退变、骨刺等 )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 ,而导致的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是颈肩臂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占各型颈椎病的 5 0 %~ 6 0 % ,以单侧发病为主 ,亦可双侧 ;多见于 30~5 0岁者 ,一般起病较为缓慢 ,多无外伤史 ,男女之比为 2∶1。神经根型颈椎病早期多表现为颈痛和颈部发僵 ,颈部活动时常感到有一轧音 ,并可出现肩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有时表现为上肢放射痛 ,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呼吸时可使疼痛加重。另外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 ,握力减退 ,有时持物坠落。晚期可有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相似文献   

5.
颈部急性扭伤 多有明显的急性扭伤史。颈部疼痛小适,甚则疼痛剧烈而向肩臂放散,颈部活动受限,伤处有明显压痛,甚至有局部轻度肿胀,肌肉痉挛,X线检查多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英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dMedilogMR95型AEEG监测系统,对164例临床诊断癫痫及可疑癫痫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AEEG异常率为75%,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688%,可疑癫痫组异常率为103%,痫性波检出率为4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NATION 8128型监测系统。对4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病患者和40例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EFFG异常率为70.8%,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39.6%,可疑癫痫组异常率为12.5%,痫性波检出率为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之一 ,交感型颈椎病则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一提到颈椎病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那些四肢麻木无力 ,需要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常常被忽略或漏诊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交感型颈椎病认识不清。那么 ,交感型颈椎病到底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如何诊断及鉴别诊断 ?这些就是本文要说明的问题。1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的说来 ,交感型颈椎病的特点是患者主诉多但客观体征少 ,症状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不外乎两大类 ,第 1类是交感兴奋症状 ,比较多见 ,主要包括 (1)头部症状 :表现为头疼和偏头疼 ,疼痛的部…  相似文献   

9.
陈英玉 《吉林医学》2007,28(3):360-36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PI公司型号PI400A-B脑电监测系统,对临床诊断癫痫40例及非癫痫性发作40例进行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癫痫中32例,痫性放电检出率高达80%,40例非癫痫性发作,在发作中及间期均未捕捉到典型的痫性放电。结论:24h动态脑电图对痫性放电检出率高,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头痛、眩晕,个别重症病例甚至发生暂时性意识障碍或猝倒,本文对此等颈椎病病例进行脑电图观察,并加以分析。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60例以头痛、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病例,其它症状不计入观察。男37例,女23例,年龄≥40岁43例,<40岁17例。颈椎病的诊断以X线摄片确诊。脑电图描记采用日本光电14导脑电图机,均用针极置于3、4、5、6、7、8、9、10、13、14、17、18位,无关电极置于耳垂。全部病例均进行单、双侧极导联,过度换气分别描记。脑电图诊断标准按冯氏标准[1]。坚持临床治疗3个月后复查脑电图进行对比。结 果16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及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食管型颈椎病39例患者,全部进行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食管钡餐检查。结果:颈椎体前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颈椎前缘骨赘高度5.0~6.9 mm 13例次,7.0~9.9 mm 12例次,10.0~12.9 mm 6例次,13.0~14.9 mm 5例次,15.0 mm以上3例次。增生骨赘压迫食管,致颈段食管后壁单发或多发性弧形压迹,位于颈4~5椎平面6例次,颈5~6椎平面33例次,颈6~7椎平面26例次,位于颈4~5至颈6~7椎平面钡剂滞留9例次。结论:临床表现与骨赘大小及弧形压迹深度呈正相关,食管型颈椎病普通X线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食管钡餐检查,再结合临床表现,对于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作者认为准确的诊断分型是康复的前提,推拿按摩是首选治疗,颈椎操为巩固治疗手段,强调医师应对照x线片进行手法治疗。治愈率93%,显效率7%,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测定全部好转。对比治疗前后的X线征,颈椎曲度改善率为50%。颈肩痛及手指麻木等症状基本消失。作者认为必须先恢复颈椎平衡,纠正错位关节,松解僵硬的软组织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钟伟洋  权正学 《重庆医学》2012,41(12):1181-1182,1185
目的探讨交感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2例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男8例,女14例,年龄42~76岁,中位年龄(59.68±9.7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30.73±31.60)个月。术前22例患者,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均提示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法(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果 22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5~43个月,截至末次随访,平均(19.33±12.97)个月,术前交感症状20评分3~8分;平均(5.09±1.95)分;末次随访0~2分,平均(0.64±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3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6.4%。术后X线片均显示植骨融合。结论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不稳的病理基础,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手术治疗退变性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的关系,测量了60例正常人和100例脊髓型颈椎病颈推侧位X线片的椎管矢状径和椎体矢状径,测量范围从C_2~C_7。结果:60例正常人椎管矢状径平均值为(16.69±0.25)mm;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椎管中矢径平均值为(15.7±0.17)mm。C_3~C_7椎管矢状径与椎体矢状径之比值平均值正常组为0.906,颈椎病组为0.774。颈椎3节以上比值小于0.75者在正常组中无1例,脊髓型颈椎病组有41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研究基础,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以及临床经验,结合患者自身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有机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对策。颈椎病的循证护理从颈椎病产生的疼痛、不良情绪等入手,分别进行疼痛护理、颈椎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宣讲,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特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亦有效的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外科治疗。方法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颈性眩晕 2 8例 ,其中横突孔切开减压 4例 ,横突孔切开减压 ,钩椎关节切除 8例 ,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10例 ,颈椎植骨融合加钩椎关节切除 2例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4例。结果 :随访 1年~ 4年 6个月 ,优 11例 ,良 12例 ,可 4例 ,差 1例 ,优良率 82 1%。结论 :颈性眩晕由多因素引起 ,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研究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治疗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颈椎间盘切除减压DCI植入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手术节段包括C4-5、C5-6、C6-7,其中C4-5节段3例,C5-6节段7例,C6-7节段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获得了完整的随访资料。临床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疗效的对比。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价假体的稳定性,是否有假体位移、下沉,以及邻近节段活动度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资料显示NDI评分、颈痛VAS和上肢痛VAS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留明显的活动度,相邻节段未见到明显的退变不稳。随访过程未见到假体松动、移位,围手术期无明显神经损伤、感染病例。结论 单节段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减压DCI动态内固定术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1年随访显示该术式保留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维持改善患者颈椎的矢状面曲线。  相似文献   

19.
骨基质成分在退变颈椎骨代谢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退变颈椎中骨基质成分的变化,探讨颈椎病中颈椎退变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收集25例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的退变椎体,并随机取其中8例的外周血和另取5例正常椎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钙、磷和总蛋白质含量。结果:颈椎病患的退变椎体中HA、LN、Ⅲ型胶胶原、Ⅳ型胶原含量均较对照正常骨显降低(P<0.01),并且排除了血液因素引起退变椎体骨基质成分的变化;退变椎体骨组织中钙、磷含量较正常骨中的含量显降低。结论:颈椎在退变过程中骨基质成分明显减少,从而引起颈椎骨韧性、硬度的减低,可能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进一步恶化和退变逐渐加重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性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采用颈前入路脊髓减压椎体融合 ,颈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及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 ,对 1 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观察 6个月以上 ,优良 4例 ,良好 7例 ,改善 3例 ,无改善 2例。结论 三椎体间以上多椎体性病变 ,以及病变范围不能肯定而神经症状呈现多样性者 ,选择颈后入路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术。目的 探讨老年性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采用颈前入路脊髓减压椎体融合 ,颈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及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 ,对 1 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观察 6个月以上 ,优良 4例 ,良好 7例 ,改善 3例 ,无改善 2例。结论 三椎体间以上多椎体性病变 ,以及病变范围不能肯定而神经症状呈现多样性者 ,选择颈后入路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