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阳性特征或接近阳性特征,但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患者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针对20min皮试阳性率较高的现象,我们对400例住院患儿进行青霉索皮试分组观察分析,结果20min假阳性共141例,占总例数的35.25%。本文仅从导致假阳性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晓敏 《海峡药学》2012,24(2):110-111
目的 探讨儿童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4月应用青霉素治疗890例患儿青霉素过敏试验资料.结果 890例患儿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760例,阳性60例,70例患儿局部阳性反应进行密切观察,40min后40例转为阴性,剩余30例经换生理盐水消毒,并做盐水对照试验,结果有25例转为阴性,其余5例为阳性,假阳性65例的患儿给予青霉素治疗,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 儿童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与皮试液、皮试操作方法、年龄与皮肤特点、疾病及药物因素、护士心理因素及判断标准素有关,护士应要更高的责任心,操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把握青霉素皮试中的各个环节,必要时做盐水对照试验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 1 50 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皮试阴性者占 85 8% ,阳性者占 6 2 % ,假阳性者占 8%。现就假阳性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中男 64例 ,女 56例 ;年龄 1个月至 3岁 88例 ,3~ 1 4岁 32例。其中第一次使用青霉素阳性者 30例 (2 5 % ) ,有青霉素阳性史而从未使用者 36例 (30 % ) ,曾经使用过青霉素无过敏反应、皮试结果阴阳性交替者 54例 (45 % )。1 2 假阳性结果的验证 上述病例均重复进行试验 ,重复试验阴性者 ,在严密观察下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无过敏反应者即肯定青霉素…  相似文献   

4.
我们随机对100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皮试阴性者843例(占84.3%),阳性者51例(占5.1%),假阳性者106例(占10.6)。现就其假阳性反应原因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6例青霉索皮试假阳性患儿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1个月~1岁42例,~3岁30例,~6岁21例,~12岁13例;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而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者79例(占75%),青霉素皮试结果阴阳交替出现而曾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无过敏反应者27例(占25%)。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族药物为儿科最主要和使用最多的抗生素 ,但由于幼儿本身的特点 ,临床上青霉素皮试的阳性率普遍偏高 ,从而使此类药物的应用受到不应有的限制 ,给小儿用药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常规的对青霉素皮试疑似阳性者进行生理盐水对照 ,作为判断青霉素皮试阳性或假阳性的传统方法 ,即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能否用即避免上述弊病 ,而又有效的方法来取代传统的生理盐水对照法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 ,我们自 1997年 3月设计了“延时观察法” ,对无全身症状的青霉素皮试疑似阳性患儿 ,在做生理盐水对照下进行延时观察。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6.
皮试结果有阳性、弱阳性及阴性之分。近来我们注意到小儿皮试有假阳性结果。假阳性与弱阳性不易区别,临床医护人员为了安全起见,常将其归于阳性结果,缩小了青霉素的应用范围,故正确判断青霉素假阳性十分重要。现就青霉素弱阳性与假阳性的判断与处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往按常规在婴幼儿前臂下1/3内侧做青霉素皮试,易出现假阳性反应。为了选择较少发生假阳性并能确切反映皮试结果的部位,我们随机选择59例患儿在小腿内侧做皮试与65例常规部位皮试进行比较,并对13例常规皮试假阳性的患儿,在小腿部位做皮试进行自身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55例青霉素阳性患者的对照实验,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为青霉素假阳性反应,假阳性率占38.03%,且年龄越小,假阳性率越高。造成青霉素假阳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皮试液浓度配置不精确,操作方法不当,操作者责任心不强等。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青霉素皮试延时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2年10月至今,对新生儿青霉素皮试使用延长皮试时间观察法。对无全身症状的单纯性的皮丘增大,皮丘周围红润或皮丘周围出现许多小红点的患儿,都使用延长皮试时间观察法,大多数患儿皮丘自然消失,极少数再做生理盐水对照,少数患儿做生理盐水对照后判为假阳性,使患儿又获得使用青霉素的机会。共延长时间观察167例患儿,判为  相似文献   

10.
陈建儿 《海峡药学》2010,22(2):149-150
目的探讨婴幼儿青霉素试验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520例婴幼儿青霉素试验临床资料。结果皮试结果阴性438例,阳性12例,可疑70例;70例可疑病例经用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后其中58例假阳性,对被判断为假阳给予青霉素治疗使用青霉素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婴幼儿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与小儿表皮特征、皮肤消毒剂、疾病本身、心理因素及判断标准等有关,应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水平,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悉皮试结果的判断标准,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胡述彬  张琳 《医药导报》2004,23(8):0600-0601
目的:探讨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40例既往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的小儿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皮试阴性者39例(97.5%),皮试阳性者1例(2.5%),无变态反应性休克发生。结论: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原因较多,在皮试中不可轻易做出青霉素过敏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过敏试验是指导用药之根据,但往往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造成青霉素假阳性,本人现将多年来对青霉素假阳性原因的临床观察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是临床广泛应用而十分有效的一种广谱抗生素,但变态反应发生率居各类药物之首。由于抗生素的不断更新和升级,临床对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上升有所忽视,使更多的患者失去了青霉素治疗的机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为此,通过分析促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升高的因素,减少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比例,有利于患者应用青霉素,减少给护理工作造成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具有极好的医疗性能与低毒性的优点。青霉素传统的生物分析法是微生物测定法,该方法虽易行、灵敏度也高,但易产生假阳性结果,用液相色谱(LC)的化学测定法可增加选择性,但已发表的几种生物分析LC法灵敏度不高。作者在先前工作中提出了牛奶中pg/ml水平的苄基青霉素(PC-G)测定法,采用液体萃取,并将PC-G转变成苄基青霉酸  相似文献   

15.
小儿青霉素皮试是儿科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由于小儿皮肤娇嫩,以及操作等因素,极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笔者通过对150例小儿青霉素皮试结果假阳性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我科从本院门诊及外院青霉素皮试阳性患儿中,经另行青霉素皮试或对照试验,发现假阳性30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 男18例,女12例。年龄~6个月22例,~1岁4例,>1岁4例。方法:均按青霉素皮试正规操作加生理盐水对照试验,15~20分钟观察结果。2 判断标准与结果2.1 阴性:(1)皮丘无改变或变小,周围无红肿(同《基础护理》统一标准);(2)注射部位发红,虽直径达1.5cm以上,但皮丘不增大;(3)皮丘变大,但触之不硬,皮丘规则呈圆形,局部无痒  相似文献   

17.
国内报道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3%~6%,国外报道约为1.5%~3.71%,笔者根据十多年来临床观察其发生率仅为0.23‰。有人曾选出青霉素皮试因皮肤潮红定为阳性,而改用其他抗生素疗效不佳的100例患者,再次做了青霉素皮试,结果仅1例为阳性,由此可见青霉素假阳性率是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药物对尿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确诊的由于服用药物导致的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均应用尿液分析仪HT-150及奥林巴斯电光显微镜进行检测。采样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成,送检时间均在2h范围内。检查时记录患者的自然情况信息及采样时间。结果:LEU检测中,庆大霉素、先锋霉素、高浓度草酸、甲醛可以引起假阴性结果;呋喃坦啶类药物可以引起假阳性结果。 KET检测中,头孢类抗生素、左旋多巴、BSP类药物会造成假阳性结果。NIT检测中,维生素类药物会造成假阴性结果。BIL检测中,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类药物会造成假阴性结果;氯丙嗪类药物会造成假阳性结果。 PRO检测中,青霉素类药物会造成假阴性结果;喹啉类、季铵盐类药物会造成假阳性结果。GLU检测中,青霉素、维生素C、左旋多巴类药物会造成假阴性结果。结论:在尿常规中PRO、GLU、NIT、KET、LEU等指标很容易受到常用药物的影响,临床一些常用药物,如维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抗菌药很容易导致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异常。  相似文献   

19.
国内报道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3%~6%,国外报道约为1.5%~3%,笔者近几年来的临床观察只发生1例为青霉素皮试阳性,其余均为假阳性,由此可见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是很高的。1 产生青霉素假阳性的因素1.1 浓度的影响:青霉素皮试液的浓度应为400U/ml,浓度过高或注射量过多,局部出现红晕现象,配制时没有选用1ml针管,4 1/2~5号针头而用5ml针管,6号或7号针头,因为注射器或针头都有一定死腔,临床操作中易被忽视,配制的浓度就高于规定的标准,容易呈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46例主诉青霉素阳性患者的真实性。方法对246例主诉青霉素皮试阳性或有应用过敏史患者运用从斑贴、点刺到不同浓度的皮内实验为患者进行重新测试。结果246例重新青霉素皮试阴性170例,阳性76例,分别占69.11%,30.89%。结论青霉素假阳性率很高,梯度试验安全、可靠,适用于鉴别阳性史患者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