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蜕膜组织TNFR1基因表达与原因不明早期自然流产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TNFR1)的表达含量及其组织学、细胞学定位,探讨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与患者TNFR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检测37例孕6~10周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4例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对照组)蜕膜组织TNFR1的表达含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31例流产组和30例对照组蜕膜组织TNFR1表达的组织学、细胞学定位。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流产组、对照组蜕膜组织中TNFR1的表达含量分别为(16.48±7.2)%,(12.52±5.6))%,流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24,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流产组蜕膜腺体上皮、间质、血管内皮细胞TNFR1表达率分别为77.4%,93.5%和67.7%,对照组分别为96.7%,70.0%和23.3%。2组腺体上皮细胞TNFR1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产组蜕膜间质、血管内皮细胞TNFR1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TNFR1表达水平升高,主要分布在蜕膜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这种改变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妊娠早期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数量变化,并探讨相关性.方法 1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URSA组)和20名正常健康早孕者(对照组)于人工流产时分别采集外周血和蜕膜组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悬液,分别加入CD4-PE-Cy5.5、CD25-FITC或CD25-APC和细胞表面标记CD127-PE或细胞内标记FoxP3-PE,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CD4+CD25+FoxP3+和CD4+CD25+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 FoxP3+和CD4+CD25+ CD127-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外周血CD4+CD25+ FoxP3+和CD4+CD25+ 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CD4+CD25+FoxP3+与CD4+CD25+CD127-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CD4+CD25+ FoxP3+与CD4+CD25+ CD127-T细胞的百分比在外周血(r=0.9858, r=0.6870)和蜕膜组织(r=0.6089, r=0.9583)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URSA的发生可能与蜕膜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有关,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不参与URSA的免疫发病机制.细胞表面标记CD127可能成为鉴定和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一种新的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闫春芳  金辉  李旭  陈葳  于学文  张蕴璟 《医学争鸣》2003,24(19):1736-173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 (tumornecrosisfac torreceptor 1,TNFR1)在蜕膜中的表达及其与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31例妊娠 6~ 10wk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 (流产组 )和 30例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 (对照组 )蜕膜组织中TNFR1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检测 .结果 :流产组蜕膜腺体上皮、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TNFR1表达率分别为 77.4 % ,93.5 %和 6 7.7% ,对照组分别为 96 .7% ,70 .0 %和 2 3.3% .腺体上皮细胞TNFR1表达率在 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9) ,流产组蜕膜间质及血管内皮细胞TNFR1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 ,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2 17,P =0 .0 0 0 8) ;蜕膜腺体上皮细胞TNFR1阳性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间质TN FR1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管内皮细胞TNFR1阳性表达强度在 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TNFR1在蜕膜间质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升高及其在腺体上皮细胞中表达水平的下降 ,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早孕蜕膜组织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2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RSA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选择30例不明原因早期RSA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术者为对照组,采用SYBR绿色荧光染料I(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KIR2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① 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 mRNA阳性表达率为90.00%(27/30),对照组蜕膜中KIR2DL1 mRNA阳性表达率为96.67%(29/3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KIR2DL1 mRNA表达量用RQ值表示为699.37±259.78,对照组KIR2DL1 mRNA的表达量为1?002.96±476.97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67%(26/30),对照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3%(28/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蜕膜中KIR2DL1蛋白的表达量0.28±0.14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14(P<0.05)。结论蜕膜组织中KIR2DL1表达量降低,传递给NK细胞的抑制性信号减少,可能影响母胎免疫耐受过程,导致RSA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2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研究组)和45例无异常人工流产孕妇(对照组)血清中HPVB19-IgM和IgG。结果研究组血中B19V-IgM阳性率为23.08%,而对照组阳性率为6.67%,2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近期HPVB19感染的概率是对照组的4.20倍(95%CI 1.10~15.99)。研究组B19V-IgG阳性率为32.69%,对照组为28.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胎界面局部细胞因子GM-CSF及其受体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人工流产及自然流产病例的绒毛及脱膜组织各30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外周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绒毛及脱膜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其受体(GM-CSFR)表达情况.结果自然流产组HCG值与人工流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绒毛及脱膜组织中GM-CSF和GM-CSFR 2组均有表达.与人工流产组相比,绒毛组织中,自然流产组的 GM-CSFR增加(P〈0.05),GM-CSF的表达上调,但无统计学意义(>0.05).脱膜组织中,自然流产组的GM-CSF和GM-CSFR均增加(P〈0.05).结论在脱膜组织中,适量的GM-CSF和GM-CSFR浓度维持妊娠的继续,浓度过高则不利于妊娠,可能是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和FAS蛋白在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检测Bcl-2和FAS蛋白在孕5~9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 Bcl-2和Fas蛋白均主要分布于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蜕膜细胞的胞质内。Bcl-2蛋白在正常妊娠组的水平显著高于自然流产组(P(0.05),Fas蛋白在自然流产组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 Bcl-2和FAS蛋白在人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小病毒B19与早期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早期自然流产和正常早期妊娠孕妇血清中人微小病毒B19(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对比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方法:收集40例早期自然流产和70例正常早期妊娠孕妇的血清,应用套式PCR技术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的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结果:40例早期自然流产孕妇血清中,5例(12.5%)B19病毒阳性,70例对照组孕妇血清中1例(1.43%)B19病毒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19病毒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孕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mTNFR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1例妊娠6~10周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对照组)绒毛组织中mTNFR1的表达进行定位和半定量检测。结果:流产组绒毛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滋养层及合体滋养层细胞mTNFR1表达率分别为100.0%(31/31)、80.7%(25/31)、100.0%(31/31)和90.3%(28/31),对照组分别为75.0%(18/24)、58.3%(14/24)、100.0%(30/30)和95.8%(23/24)。流产组绒毛间质mTNFR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比较mTNFR1在两组各细胞亚群中表达强度的差异,发现流产组绒毛间质细胞的TNFR1的表达强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流产组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mTNFR1的表达强度虽有增强,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组绒毛间质细胞mTNFR1阳性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绒毛组织间质细胞功能发生改变或损害,破坏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状态,与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时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30例妊娠早期发生先兆流产的妇女,30例自愿行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的早期正常妊娠妇女,在获取绒毛及蜕膜组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EMMPRIN进行检测。结果(1)先兆流产组绒毛表达的EMMPRIN强于正常妊娠组,且增强部位为细胞滋养层柱细胞与合体滋养细胞。(2)EMMPRIN在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且二者表达的EMMPRIN无明显差异。结论发生先兆流产时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层柱所表达的EMMPRIN增强可能通过上调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水平,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使绒毛剥离、蜕膜组织剥脱。  相似文献   

11.
Zhang Y  Gu Y  Li JX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9-11
目的 探讨绒毛和蜕膜组织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CXCL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CL2)、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RANTES)与早期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至2009年收治的26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自然流产组)、30例药物流产患者(药物流产组)和30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3种趋化因子CXCL12、CCL2、RANTES-mRNA的表达.结果 早孕绒毛、蜕膜组织中均有趋化因子CXCL12、CCL2、RANTES-mRNA表达;CXCL12-mRNA的相对表达量自然流产和药物流产组绒毛(0.46±0.15,0.59±0.22)、蜕膜组织(0.35±0.13,0.42±0.17)均较对照组(1.79±0.82,0.81±0.21)显著降低(P<0.01),CCL2、RANTES-mRNA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趋化因子CXCL12、CCL2、RANTES表达于早孕母胎界面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绒毛、蜕膜组织CXCL12-mRNA低表达,CCL2、RANTES-mRNA高表达与早期流产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的生化妊娠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U RS A患者192例,根据既往生化妊娠次数,分为无生化妊娠组(A组)66例,1次生化妊娠组(B组)65例,≥2次生化妊娠组(C组)61例.分析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结果 C组与A组及B组比较,既往自然流产次数(P<0.05)、既往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自然流产率(P<0.0125)均显著增高,其自然流产率及自然流产伴正常染色体核型(SANK)率也均显著增高(P<0.0125).A组与B组比较,活产率、自然流产率及SANK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 ≥2次生化妊娠的患者既往复发性流产更为严重,保胎治疗后其活产率较低、自然流产和SANK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IL-17、T细胞激活上调性表达分泌因子s(RANTES)及其受体CCR5在正常早孕及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30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的蜕膜组织,分别应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蜕膜组织中IL-17、RANTES及CCR5的表达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定位其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早孕蜕膜组织中均有IL—17mRNA、RANTESmRNA、CCR5mRNA的表达,流产组蜕膜组织中IL-17mRNA、RANTESmRNA、CCR5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LISA法定量检测结果与PT—PCR结果趋势一致。③IL-17与RANTES的表达呈正相关。④IL-17定位于蜕膜细胞胞质,RANTES定位于蜕膜细胞胞质及胞膜,CCR5定位于蜕膜细胞胞核。结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IL-17、RANTES及其受体CCR5的表达水平较正常早孕者高,这种改变可能是导致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不同免疫治疗次数疗效的比较.方法:将56例诊断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检测阴性的患者分为A、B两组,进行2次或3次的免疫治疗,每次间隔4周.观察封闭抗体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及受孕后妊娠结局.结果:A组22例患者治疗后17例受孕,14例足月分娩,妊娠成功率为82.35%.B组34例患者治疗后28例受孕,24例足月分娩,成功率为85.7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避免免疫治疗的潜在风险,免疫治疗次数可选择2次.  相似文献   

15.
杜敏  李宝艳  石瑾秋  卢健翔 《医学综述》2014,(14):2627-2628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在早期自然流产者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自然流产者40例(自然流产组),同期选择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40例(正常妊娠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蜕膜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自然流产组蜕膜组织MIF mRNA相对定量表达为1.19±0.25,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1.33±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P<0.01)。结论 MIF mRNA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说明其可能在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5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5,MMP-25)在正常早期妊娠和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在胚胎植入中的作用及其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正常早期妊娠和40例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及蜕膜组织中MMP-25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 MMP-25mRNA在正常早期妊娠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且绒毛组织中MMP-25mRNA表达水平随妊娠周数的增加逐渐上升,各孕周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MMP-25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② 正常妊娠组的绒毛组织中,MMP-25主要定位于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并且随妊娠周数增加表达逐渐增强,与RT-PCR结果吻合;自然流产组仅在合体滋养细胞中有表达,两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1±0.02和0.1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蜕膜组织中MMP-25主要在腺上皮细胞表达,自然流产组的表达微弱,两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5±0.13和0.2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5表达变化与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相吻合,且蜕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推测其参与胚胎植入及胎盘形成过程中滋养细胞浸润活性调控及子宫内膜组织重构;自然流产患者MMP-25表达水平降低,造成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下降,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文锋 《海南医学》2010,21(10):94-9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早期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诊治的38例早期流产患者及20例正常早孕妇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难免流产组流产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先兆流产组在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继续妊娠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TNFα在早期流产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测定血清TNFα浓度可作为早期流产的活动指标之一,同时也为寻找阻断免疫因子作用的新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与普通人流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孕囊≤20mm),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女性250例,并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和B组(对照组),A组施行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终止妊娠,B组施行普通人流术终止妊娠,观察两组早孕女性在术中的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流产效果等。结果:A组(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流产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管微创无痛人流术可减轻早孕女性身体和心理的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人工流产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继续妊娠的结局.方法 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孕妇144例与同期内无早期先兆流产征象的孕妇150例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在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胎盘粘连、前置胎盘的发生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妊娠结局无严重不良影响.但是出血时间长及有多次自然流产史的患者胚胎缺陷可能性大,需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CCR3、T淋巴细胞激活上调性表达分泌因子S(RANTES)/CCR5在正常妊娠免疫耐受及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0例自然流产患者(AP组)和20例正常早孕妇女(NP组)的蜕膜和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蜕膜和绒毛组织Eotaxin/CCR3、RANTES/CCR5的表达,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NP组蜕膜、绒毛组织Eotax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和80%,显著高于AP组的35%和30%(P=0.011,P=0.001);NP组阳性表达强度亦显著高于AP组(P=0.003,P=0.002)。NP组蜕膜、绒毛组织RANTES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和45%,显著低于AP组的80%和85%(P=0.01,P=0.008),NP组阳性表达强度亦显著低于AP组(P=0.002,P=0.002)。两组蜕膜、绒毛组织CCR5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P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NP组(P=0.018,P=0.029)。两组CCR3的表达阳性率及阳性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P组中,蜕膜、绒毛RAN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