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3~4周龄、体重150~200g,经检查证实无寄生虫感染的豚鼠,用戊巴比妥腹腔内麻醉后,实验组豚鼠肠系膜内接种溶组织内阿米巴E-13株;对照组豚鼠接种  相似文献   

2.
以微量被动血凝方法,观测了两组人群用冻干鼠疫活菌苗(EV活菌苗)皮上划痕免疫后的抗体变化以及对豚鼠皮上接种后的保护力试验。经EV活菌苗皮上接种后,人群血清阳转率约80~90%,血凝试验抗体滴度持续时间不长,接种后15天抗体滴度最高,1个月后逐渐下降。但动物试验显示在免疫后的6个月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EV活菌苗皮上接种易被群众接受,剂量以15亿个菌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薄层免疫试验(TI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比较了阿米巴全抗原和阿米巴分馏抗原检测阿米巴抗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分馏的阿米巴抗原优于阿米巴全抗原。TIA优于IHA,技术简单且敏感性高。阿米巴抗原按Kessel法以Diamond’sTP-S-1单相培养基无菌培养物制备。阿米巴抗原分馏按Ali Khan法从Sephadex G-200分馏柱以每小时15ml流量提取。以350~450g豚鼠40只分为3组。组Ⅰ30只,用溶组织内阿米巴抗原浸出液和B 1~3葡  相似文献   

4.
用盲肠内接种阿米巴滋养体的方法,复制出大鼠肠阿米巴病动物模型,经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感染大鼠的盲肠病变与人类急慢性肠阿米巴病类似,早期为盲肠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形成,晚期为修复愈合与新鲜溃疡同时存在的组织学改变,病变出现高峰在接种后3~7d 间;大鼠感染率为93.6%,盲肠溃疡发生率为43.6%,可作为研究肠阿米巴病的动物模型。应用自行制备的兔抗阿米巴血清对感染的盲肠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PAP)染色的结果,证实此法能清楚、准确地显示组织中的阿米巴滋养体,可用于肠阿米巴病的病理诊断及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肠阿米巴病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实验性肠阿米巴病及病理学研究的文献较多,经实验证明,豚鼠及大鼠盲肠接种阿米巴后,感染率高,易发生肠壁溃疡,常用作复制本病的动物模型。目前已知实验动物的易感性与遗传、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并受到实验动物体内已感染的种属阿米巴的影响。不同的培养方法可影响接种虫株的毒力,以对数生长期的滋养体毒力最强;通常应用经胃肠道灌注或盲肠内接种等方法造成实验动物的感染。动物模型的肠壁病变与人类急性期的病变相同,好发于回盲肠交界处,肉眼可见肠壁出现灶状充血、出血、渗出及粘连和大小不等的溃疡;光镜观察可根据肠壁的非特异性炎症以及溃疡累及的深度,进行病变的分级计分。现有的电镜观察已发现是阿米巴主动地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通过释放毒素及酶的作用,导致宿主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阿米巴再由伪足的机械性运动侵入组织中,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还可了解病变的范围及立体结构的改变。目前已有少数学者应用抗阿米巴抗体进行了部分免疫病理学的研究,证实了抗阿米巴抗体与组织中的阿米巴特异性结合后显色,可较常用的HE及PAS染色法等查见更多的滋养体,明显地提高了检出率。应用动物模型进行本病的病理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阿米巴的入侵部位、方式及致病机理,为防治本病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40多年来,动物实验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都采用肓肠内或肝内接种的方法。本文作者根据人体阿米巴病的病理学以及溶组织内阿米巴能在人体不同部位生存和发育的事实,用仓鼠进行了肌内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实验研究实验用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是从急性肠道阿米巴病患者分离出的虫株,已在含有大肠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接种是一种加强非特异免疫的方法。本文报告了卡介苗免疫小白鼠使它抵抗枯氏锥虫感染的结果。用1~1.5月龄的CF_1株小白鼠,以4×10~6活菌剂量的卡介苗静脉注射接种,接种后的11天,以枯氏锥虫鞭毛体2×10~4(51.6DL 50)注入腹腔攻击感染。结果:经卡介苗免疫的小白鼠,10只中只有6只死亡,此6只平均存活时间为31.0±3.31天,4只未死的至70天剖杀,以观察心脏组织改变,而未接种免疫的小白鼠10只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为19.4±0.83天。免疫鼠血中锥虫数量在攻击后10~25天中,明显地比无免疫鼠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来源的两株溶组织内阿米巴(E.h)研究经金黄仓鼠肝脏传代对阿米巴毒力的影响。同时用仓鼠肝脏和豚鼠盲肠内接种以及白细胞毒性试验测定虫株的毒力,并比较这三种方法的实用意义。 材料与方法 一、虫株与实验动物 B株是在1980年从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而得,系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提供。B_0株系指未经肝脏传代者。B_1株系指将B_0株经仓鼠肝脏传代一次者,B_2株系传代二次者。C株是在1984年从带包囊者粪便分离而得,北京  相似文献   

9.
1)用卡介苗及鼠型结核菌分别对地鼠及豚鼠进行了免疫,在免疫后30天又分别以较大剂量(0.1毫克)及较小剂量人型结核桿茵(0.01毫克)进行感染。感染后分别在二个月及五个月进行解剖观察病变。 2)卡介苗对地鼠及豚鼠均不能引起病变。经卡介苗免疫后的地鼠经大量有毒人型菌感染时,肺及脾有少数结核病变;以小量毒菌感染时,个别动物内臓有极轻微的孤立病变。动物多可活到五个月。以卡介苗免疫的豚鼠经人型菌感染后则未发生结核病变。 3)鼠型结织菌对地鼠可引起脾臓腫大,肝、肺无变化。经鼠型菌免疫后的地鼠,以大量人型菌感染时,肺有中等度病变,脾腫大有结核结节,小剂量人型菌感染则肺、肝均无病变,仅脾腫大。鼠型菌对豚鼠完全无毒,经鼠型菌免疫后的豚鼠以人型菌感染有强保护作用,内臓无结核病变。 4)未经免疫只感染人型菌的地鼠及豚鼠在肺、脾病变都非常明显,且多数自然死亡于三个月内。而经免疫的动物不论感染剂量的大小多能活到五个月。  相似文献   

10.
自由生活的棘阿米巴可引起阿米巴肉芽肿脑炎和角膜炎,其毒力可通过长期体外培养逐渐减弱,但又可经鼻内接种或小鼠脑传代感染而恢复。本研究将体外保种多年的柯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culbertsoni),小鼠接种进行脑传代,采用mRNA差异显示聚  相似文献   

11.
选用长爪沙鼠,分别经皮肤感染2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和盲肠内接种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5×10~5个/0.5ml,建立溶组织内阿米巴与日本血吸虫并存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表明,血吸虫感染可以促进肠阿米巴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使潜在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发展成侵入型肠阿米巴病。并存感染既有阿米巴感染和血吸虫感染的部分病理学特征,又有本身独特的病理学变化,机体的应激反应参与致病过程。病灶区经常可见滋养体与虫卵的粘附,两者之间似存在亲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报道了一种简单可靠的肠侵袭性阿米巴病的豚鼠和仓鼠的动物模型。选用溶组织内阿米巴强毒株HM1:IMSS在36℃BI-S-33培养基中无菌或单菌(Clostridium symbiosium)培养。动物选用小猫(445~775g)、豚鼠(150~350g)和仓鼠(130~170g)。动物分两组。第一组采用标准接种法,即在麻醉下通过手术将滋养体直接接种于盲肠或结肠。第二组采用“灌洗封闭盲肠接种法”,即将盲肠从腹中取出后,将一注射针头靠近结盲瓣处穿入肠腔,用丝线固定。在结扎回肠远端后,沿盲肠近侧部切下,在切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两种猪蛔虫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豚鼠对猪蛔虫感染的反应。以成虫可溶性抗原和感染性虫卵抗原分别免疫豚鼠,再以感染性虫卵10,000只的剂量经日攻击感染豚鼠。7天后检取豚鼠肺、肝内幼虫,分别计数并测量其长度。抽取免疫动物血清测定抗体滴度。通过荧光抗体试验观察IgG对幼虫和虫卵  相似文献   

14.
鼠疫活菌苗用于人群自动免疫已为众所熟知,其流行病学效果已被确认。免疫学效果测定现多采用间接血凝试验。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当动物抗体逐渐下降或消失后仍能抵抗毒菌的再感染。此现象引起了学者们对细胞免疫的重视。我们曾用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下简称淋转试验)观察鼠疫活菌苗接种豚鼠后的细胞免疫动态,并证明豚鼠血凝抗体消失后细胞免疫指标之一的淋转率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纯净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小鼠,首创性地建立了肠道阿米巴病的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作者用9个纯系和1个远交系的不同品系小鼠作材料,研究了遗传控制小鼠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易感性。建立动物模型所用的无菌溶组织内阿米巴为HM-1-L_3亚株,是将HM-1株阿米巴3次通过仓鼠肝脏而分离出来的一个毒性亚株。在盛有FYI-S-33培养液的250ml培养瓶中,于37℃培养3天后,取瓶中的阿米巴悬液,于400g离心10分钟,计数后用培养液稀释到所需浓度,即可用于接种。接种的具体步骤如下:先将不带鼠内阿米巴(E.  相似文献   

16.
27只豚鼠分成6组,5组各5只,第6组2只。组Ⅰ动物于盲肠内接种加胆固醇培养的阿米巴滋养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从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病豚鼠分离的卵囊,可以实验性传播给成年和幼年豚鼠,建立了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作者做了三个试验:(一)取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病的豚鼠粪便,将其卵囊按10个/g体重以管饲法分别接种于2~3wk龄(180~220g)的幼鼠和8~10wk龄(360~440g)的成年豚鼠,每组10只,管饲盐水豚鼠作对照。于接种后2,4,6,8,10d,粪检卵囊,观察组织病理变化。(二)为了测定豚鼠对感染的敏感度,按每g体重20,10,5,2.5和1.5个卵囊管饲给5组幼鼠(180~200g),在接种后第8d杀死,按上法进行检查。(三)为了观察感染过程,以10个/g卵囊接种6wk龄(280  相似文献   

18.
实验动物为90只2~3周龄、体重150~200g的豚鼠。预先均经连续3天粪便直接涂片及醛醚浓集法检查无阿米巴原虫,经血细胞凝集试验未测得抗阿米巴抗体。另从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脓液中分离获得溶组织阿米巴E-13株,在改良的Boeck和Drbohlav培养基中与大肠杆菌一起培养48小时经浓集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洗3次后,使成含2×10~5/0.5ml的阿米巴悬液。将豚鼠分成3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感染或预防接种阿米巴的仓鼠脾细胞或腹腔渗出细胞输给正常仓鼠,以研究抗肝阿米巴病免疫力能否随之转移。实验中采用IP-106-L2株溶组织内阿米巴,经肝内或皮内接种给近亲繁殖的叙利亚仓鼠。实验动物分3组,每组8只。第1组用1×10~5滋养体肝内注射,10天后解剖。第2组用2×10~6滋养体皮内接种后第21天杀死。第3组同2组一样接种,于接种后21天进行肝内攻击,10天后杀死。根据Ghadirian等(1982)描述的方法从以上3组动物收集腹膜渗出细胞和脾脏细胞。并用0.2%台盼蓝排除法进行活性细胞计数,有活力的细胞分别不少于  相似文献   

20.
用纯培养于Diamond的TP-S-1单相培养基中的溶组织内阿米巴(NIH-200株),经收集、清洗离心、冻融,制成可溶性抗原,与佐剂海藻糖一6,6'-二霉菌酸酯(TDM)进行实验性阿米巴感染的保护性免疫试验。取40只成年雄兔均分为4组:第一组接种阿米巴抗原和TDM,每周1次,共3次,抗原总量为1mg,TDM为2.25mg;第二组仅给予总量1mg的阿米巴抗原,亦分3次,每周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