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草油纱布在中晚期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伤中晚期及大面积烧伤后期 ,残余创面的出现 ,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院烧伤科自 1993年 8月~ 1998年 8月 ,应用自制紫草油纱布治疗中后期残余创面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紫草油纱布的处方、制备和使用方法1.1 处方 紫草 2 5 0 g ,白芷 15 0 g ,黄连 75g ,忍冬藤 10 0 g ,黄蜡 75 g ,冰片 2 0g ,香油2 .5kg。1.2 制备 把香油放入清洁锅中 ,加热至 10 0℃ ,放入紫草 ,10min后加入白芷 ,黄连及忍冬藤 ,待白芷呈金黄色时熄火 ,滤渣 ,最后放入黄蜡及冰片。将纱布块放在治疗盘中 ,制作好的紫草油倒入治疗盘内 ,使纱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烧伤创面用药"五黄1号"治疗Ⅱ度烧伤的作用,并与SD-Ag霜和紫草油进行比较研究.方法Ⅱ度烧伤住院患者按随机区组对照研究分为"五黄1号"组、SD-Ag霜组和紫草油组.各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烧伤原因分布、烧伤面积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创面治疗分别用制剂"五黄1号"、1%SD-Ag冷霜和紫草油,包扎疗法;视创面渗出和疼痛及发热等情况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烧伤脓毒症表现,过敏、毒性和局部刺激性疼痛等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五黄1号"组创面愈合显著快于其他两组(P<0.01),愈合质量较好,尤其深Ⅱ度创面,换药较少.面积较大时脓毒症发生率较低.未发现毒性反应和过敏表现.局部刺激性疼痛表现轻微.结论 "五黄1号"治疗Ⅱ度烧伤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好;患者疼痛轻微;减少临床医师工作量和医用材料消耗;其剂型和组分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湿润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并与磺胺嘧啶银(SD-Ag)和紫草油作对照,观察3组患者烧伤创面的疼痛缓解率、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研究一种新的烧伤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将120例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湿润暴露疗法的基础上联用紫草油,对照组单纯应用湿润暴露疗法。然后总蛄相关病历,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按照预设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浅Ⅱ°和深Ⅱ°创面的平均愈合天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病人创面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相似(P>0.05),说明治疗蛆创面感染机会并未增加。结论 在湿润暴露疗法的基础上联用紫草油治疗烧伤,较之单纯使用湿润暴露疗法有更多的优点。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烧伤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价烧伤创面用药“五黄 1号”治疗 度烧伤的作用 ,并与 SD- Ag霜和紫草油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度烧伤住院患者按随机区组对照研究分为“五黄 1号”组、SD- Ag霜组和紫草油组。各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烧伤原因分布、烧伤面积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创面治疗分别用制剂“五黄 1号”、1% SD- Ag冷霜和紫草油 ,包扎疗法 ;视创面渗出和疼痛及发热等情况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创面愈合时间 ,烧伤脓毒症表现 ,过敏、毒性和局部刺激性疼痛等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五黄 1号”组创面愈合显著快于其他两组 (P<0 .0 1) ,愈合质量较好 ,尤其深 度创面 ,换药较少。面积较大时脓毒症发生率较低。未发现毒性反应和过敏表现。局部刺激性疼痛表现轻微。结论 “五黄 1号”治疗 度烧伤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好 ;患者疼痛轻微 ;减少临床医师工作量和医用材料消耗 ;其剂型和组分取材方便 ,制作容易 ,价格低廉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加味紫草油治疗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应用加味紫草油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紫草油治疗,然后对两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预定的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在创面平均愈合天数、创面感染率、疼痛评分、皮肤过敏反应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紫草油在治疗烧伤方面较传统紫草油具有更多的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使用方便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977年1月至9月,我院在烧伤的综合治疗中采用自制的复方紫草油处理Ⅱ°烧伤创面共60例。复方紫草油是用当归,生地,白芷,防风,虎杖,乳香,没药各4两8钱,黄柏6两,紫草8两,凡士林油2公斤半配成。清创时先用1:1000新洁乐灭液作一般清洗后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严重烧伤1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严重烧伤诊疗要点,总结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10例严重烧伤新生儿治疗情况。该组患儿按改良的Evans公式计算输液量,设计合理的输液方案,防治休克,休克期后给予母乳或人工喂养,浅度创面以复方紫草油、紫草油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外敷包扎,深度创面以莫匹罗星软膏外用。结果1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1年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对于新生儿严重烧伤,积极防治休克至关重要,复方紫草油、紫草油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及莫匹罗星软膏是新生儿烧伤创面的良好外用药。  相似文献   

9.
中药紫草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延萌  高允生 《医药导报》2008,27(7):786-788
紫草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常用中药,现代研究表明紫草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止血、促进创面愈合、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生等作用,该文对近年来中药紫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自制八味紫草烧伤膏对烧伤后创面修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运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皮肤烫伤后局部给药法,考察八味紫草烧伤膏对创面的镇痛作用和促进愈合作用。结果八味紫草烧伤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促进大鼠Ⅱ度烧伤模型坏死组织脱落和皮肤再生进程。结论八味紫草烧伤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和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Ⅲ/Ⅳ度烧伤是指患者真皮、表皮、皮肤附件毁损,烧伤深及骨骼、肌肉甚至器官,常伴有创面感染,不利于创面愈合。目前,临床对于Ⅲ/Ⅳ度烧伤创面主要采取皮瓣修复、植皮术治疗。研究发现,Ⅲ/Ⅳ度烧伤创面患者,在植皮基础上进行负压封闭引流(VSD),可减少创面液体渗出,降低血肿[1]。本研究旨在分析VSD技术、游离植皮修复联合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复方地榆涂液膜是在民间中草药治疗烧伤、烫伤验方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提取药效成分而制成。该涂液膜抗菌、消炎、止痛、止痒和止血效果良好,成膜迅速,创面愈合快,且愈合后不留疤痕。1 处方地榆50g,虎杖50g,黄芪30g,黄柏30g,紫草30g,黄芩30g,当归25g,冰片5g,共制成1000ml。2 制法21 成分提取取地榆以75%乙醇回流提取[1],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稀释,121℃蒸汽处理30min,放置,抽滤除去鞣质聚合物沉淀,浓缩后加95%乙醇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备用取虎杖、黄芪、黄柏、紫草、黄芩和当归分别用70%乙醇热提,提取液冷却后抽…  相似文献   

13.
烧伤创面的修复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对大面积Ⅲ度创面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而小面积的Ⅲ度创面可以选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为了探寻一种比较理想的烧伤创面外用药。从1991年起笔者按照国家新药研究的有关要求,研制了中药连虎丹烧伤膏,在完成了各种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观察五黄中药制剂对四肢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结果五黄中药制剂浸浴能明显缩短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周愈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黄中药制剂外用能加快四肢烧伤残余创面愈合、能提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烧伤指化学、物理、放射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的1种外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烧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易感染、进行性坏死、瘢痕愈合等难题.寻找更为有效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成为药学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1].我院采用自制中药烫伤膏(简称施南烫伤膏)治疗各种Ⅱ度烧伤创面,对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及减轻创面感染方面有独特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研制烧伤油,用于治疗Ⅱ°、Ⅲ°烧伤后肉芽创面,经临床应用235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该药可明显缓解创面疼痛、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 烧伤油的制备1.1 处方 蛋黄油30ml,白芷30g,地榆30g,二花藤30g,大黄30g,紫草30g,虎杖30g,蜈蚣10条,全蝎5只,冰片...  相似文献   

17.
复方紫柏膏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复方外用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及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处方与制备 1.1 处方紫草150 g,黄柏30 g,地榆30 g,冰片30 g,当归50 g,大黄30 g,生甘草20 g,香油2 500 mL,凡士林100 g. 1.2 制备将紫草、黄柏、地榆、当归、大黄、生甘草分别置碾槽中粉碎成粗粉,按处方量称取上述各味中药粗粉,置容器内.加入香油浸泡24h,然后移至不锈钢锅内.加入凡士林,小火加温至煮沸,并在不断搅拌下煎炸15 min,趁热用3~4层纱布过滤,滤液冷至室温,加入过80目筛的冰片极细粉,搅拌均匀即得.  相似文献   

18.
吕占武 《北方药学》2021,18(3):93-94
目的:分析和探究中药复方生肌液联合西药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46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在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开展研究.根据所接受的不同治疗方式将4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常规组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疗法;结合组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复方生肌液,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常规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合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愈合创面发生瘢痕的概率也明显较低,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情况,结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生肌液联合西药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短,发生瘢痕的概率也较低,该方法缓解疼痛的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5,(36):5181-5184
目的:为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就中药制剂治疗烧伤的各方面作用及疗效进行总结、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制剂在治疗烧伤方面具有镇痛、抗感染、减少创面液体渗出、成痂、脱痂、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且已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其组方、剂型优化、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5,(35):5038-5040
目的:为中药酊剂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世纪70年代至今相关文献,对常用的14种治疗烧伤的中药酊剂的处方、制备、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传统中药烧伤酊剂广泛用于烧伤、烫伤、压疮、放射性皮炎等,疗效较好,制备工艺简单,但具有对创面刺激大、易收敛过度、名称混乱、质控方法不明等缺点,尚待医药人员作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