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本文总结了我院对早期乳癌应用口服化疗药物氟铁龙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方法:17例早期乳癌应用氟铁龙与常规化疗进行比较。结果:由于氟铁龙独特的活化机制,使其在肿瘤细胞中浓度高,比静脉用药具有更大优势,且副作用小。结论:氟铁龙在早期乳癌尤体质差病人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总结了我院对早期乳癌应用口服化疗药物氟铁龙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方法:17例早期乳癌应用氟铁龙与常规化疗进行比较。结果:由于氟铁龙独特的活化机制,使其在肿瘤细胞中浓度高,比静脉用药具有更大优势,且毒作用小,结论:氟铁龙在早期乳癌尤体质差病人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前,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推出了抗肿瘤新药——氟铁龙.氟铁龙是罗氏公司又一个高科技产品,它属于氟尿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在肿瘤细胞内高活性的PYNpase酶代谢下能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杀伤力,所以对肿  相似文献   

4.
全球患结直肠癌病人有 78万多例 ,且半数发生转移。长期以来 ,治疗该病的唯一途径是静脉输注氟嘧啶类药物 ,如 5 氟尿嘧啶和亚叶酸 ( 5 FU/LV)的梅欧临床方案。 1 999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关于罗氏公司的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 ,Xeloda)和布迈 施贵宝 (BMS)公司的乌拉莫司汀 +替加氟 +亚叶酸 (UFT/LV) 2项 5 FU的前体物所报告的资料显示 ,其疗效相似 ,且比梅欧临床方案的安全性更好。尿嘧啶与 5 FU的前体物替加氟结合形成UFT与LV合用 (UFT/LV)在 2项Ⅲ期临床试验中口服有效。西班牙于 2 0 0…  相似文献   

5.
缓释氟尿嘧啶组织间植入治疗大肠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在临床上一直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但常规化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新型缓释制剂氟尿嘧啶(中人氟安)的研制成功,有望成为新的治疗手段。本科采用根治术及术中缓释氟尿嘧啶植入组织间治疗大肠癌,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中人氟安及5-Fu注射剂对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做一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伊立替康(IRI)、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5-Fu)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伊立替康组31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奥沙利铂组31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奥沙利铂组有效率为22.58%,显著高于伊立替康组的16.13%(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远期疗效、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伊立替康方案相比,应用奥沙利铂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实施化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特别是随着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问世 ,其特点表现为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口服吸收好 ,组织分布广 ,对其他抗菌素的耐药菌有效 ,且不良反应相对少等〔1〕。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 ,已被临床广  相似文献   

8.
新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的药理及临床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真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的癌症。在过去40年中,5-氟尿嘧喧一直是治疗此病的主要化疗药物。近年来又出现了5-氟尿嘧啶的口服制剂,其前药也显示出相同疗效。特异性胸腺酸合成酶抑制剂,以及对结真肠癌有活性且对抗代谢药无交叉耐药的铂类同系物都在开发之中。拓朴异构酶Ⅰ抑制剂代表了一类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或在3年内有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S-1是由替加氟(tegafur,FT) 、吉美拉西(gimeracil,CDHP)和奥替拉西钾(oteracil potassium,OXO)组成的复方制剂。FT在CDHP和OXO两种药物的调节作用下,增强了5-氟尿嘧啶(5-FU) 的抗癌作用,降低了其毒副作用。在日本的多项临床试验表明,S-1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较高疗效,而且耐受性良好。S-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毒性。  相似文献   

10.
氟铁龙——抗癌药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寻找具有导向性、疗效高而副反应小且服用方便的化疗药物一直是广大肿瘤专家追求的目标。目前已取得了新的突破。日本肿瘤界发现,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的口服化疗药物氟铁龙(由瑞士罗氏公司出品)经医学试验证实,具有在肿瘤组织内活化的特性,在专一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能消除肿瘤血管细胞的生长作用,从而显示导向性抗肿瘤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有研究显示,肿瘤内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水平是决定5-Fu化疗有效性的重要因素[1]。而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转移情况、Duke′s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Ⅰ、Ⅱ期乳癌块的影像和病理变化情况 ,探讨HIFU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Ⅰ、Ⅱ期乳腺癌 18例 ,HIFU术后辅以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结果 :经HIFU治疗 18例Ⅰ、Ⅱ期乳腺癌后 3~ 2 6个月随访的超声影像观察 ,癌块逐渐缩小 ,最后完全消失 ;病理穿刺证实癌细胞蜕变坏死。结论 :HIFU保乳治疗乳腺癌的初步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高强度聚焦超声保乳术可能成为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其他     
Ⅸ-1 新癌細胞抑制剂——5-氟-尿嘧啶 Amer.Prof.pharm.,1958,24,[5],373 一种新的抑制癌細胞發育的化合物——5-氟-2,4-二羟基-1,3-二氮苯(5-氟-尿嘧啶;5-Flourouracil)由居莱(Curreri)报告后,並为海德柏格(Heidelbeyer)等所發展。 5-氟尿嘧啶系由存在于正常人体中的尿嘧啶与氟的化合物,前人指出癌細胞發育所需用尿嘧啶較正常細胞所需为大,5-氟-尿嘧啶显示对癌細胞抑剂作用,緣以尿嘧啶圜5-位上的氫原子为氟所取代,而氟原子較小,以致癌細胞無从对氫原子及氟原子加以区分。当癌細胞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内源性二氢尿嘧啶(UH2)与尿嘧啶(U)的比值(Ruh2/u)在-5氟尿嘧啶(5-Fu)化疗方案中与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C5FU)、消化系统毒性级别的相关关系,为5-氟嘧啶化疗方案的调整及剂量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以5-氟尿嘧啶化疗的鼻咽癌病人,化疗前测定RUH2/U,化疗中测定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化疗后评价5-氟尿嘧啶毒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RU2/U与C5FU、5-氟尿嘧啶致腹泻、口腔粘膜毒性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RUH2/U值大小可作为评价5-氟尿嘧啶临床用药的依据应用于疗效及毒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紫杉醇联合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高发肿瘤,确诊时早期患者比例低,术后复发率较高,化疗是此类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方案主要以5-氟尿嘧啶或顺铂为基础组成,但对复治患者的有效率低,预后差.近十年来,新型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衍生物、喜树碱类和紫杉类药物相继问世,并用于上消化道癌,使近期疗效有所提高.紫杉醇(paclitaxel)对多种肿瘤有效,属于广谱抗肿瘤药.我们自2002年起对上消化道癌复治患者应用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11):1488-1490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5种抗结核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临床采集耐多药结核(MDR-TB)菌株培养,分别测定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交叉耐药,得出实验室研究数据。结果: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出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株耐药率均>70%,耐药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氟喹诺酮药物之间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结论:临床医师在为患者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参照药敏试验结果、患者疾病史、用药史等,选择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MDR-TB。该体外试验可为进一步的体内试验及临床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MDR-TB中的交叉耐药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β-D-2′,3′-双脱氢双脱氧-5-氟胞苷(D-D4FC)是一种新型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苷类药物,可有效抑制HIV病毒株及其变异株。D-D4FC与大多数抗病毒抑制药联合用药无相互抑制作用,几乎无细胞毒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HIV药物。目前,D-D4FC正在美国,法国和德国进行Ⅱ期临床试验,其Ⅲ期临床试验也正计划启动。  相似文献   

18.
EGFR/HER-2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拉帕替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GFR/HER-2是理想的抗肿瘤分子靶点。拉帕替尼(lapatinib)是口服的小分子EGFR/HER-2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体内外的临床前试验证实了lapatinib的抗肿瘤活性,Ⅰ期临床研究显示了它的安全性,治疗侵袭、复发、炎性、脑转移乳癌的Ⅱ、Ⅲ期临床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对乳癌生物特性的理解,选择特异的肿瘤亚型(HER-2过表达),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例如lapatinib)正成为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Altana公司的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药物罗氟司特 (roflumilast)近期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它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4 (PDE 4 )抑制剂 ,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罗氟司特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当时的肺功能。一旦Altana公司完成了对 5 0 0名COPD患者进行的第二次关键性试验 ,2 0 0 2年将向酶学委员会申请注册。第二次试验结果将在 2 0 0 2年早期完成 ,同时Altana公司有关罗氟司特用于治疗哮喘病的作用是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公司计划2 0 0 3年在美国申请这两项使用权。在双盲试验中 ,将 6 5 7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视镜检出的0期乳癌施行保乳手术的中期效果。方法把乳腺导管内视镜检出的48例导管内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保乳手术和仿Ⅱ根治术(MRMⅡ),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随访7年到11年7个月(中位8年),两组均无复发及转移。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保乳手术组患者术后在乳房外观和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MRMⅡ组。结论对乳腺导管内视镜检出的0期乳癌施行保留乳房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