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永斌  周自桂  金春  秦勇 《中国药师》2011,14(7):1010-101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稀释剂,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临床使用方法,将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按比例配制的待测液,分别于避光(输液瓶用铝箔包裹)与不避光条件室温(25℃)放置0,2,4,6,8h,对其进行溶液外观、p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结果:避光条件下,在0~6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8h时有关物质增加;在不避光条件下,O-2h内混合液各检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4h时有关物质明显增加。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避光条件下6h、不避光奈件下2h内使用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量活性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吸附作用;探讨铁离子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颜色的影响。方法:按处方量配制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加入不同量活性炭并在不同温度恒温30min后滤过,测定氧氟沙星、葡萄糖含量。另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精密加入100mg/L标准铁溶液适量,于100℃,40min灭菌,在4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随活性炭用量的增加、温度升高,氧氟沙星含量明显降低,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颜色随Fe^3 浓度增加而加深,吸收度随Fe^3 浓度增加而加大。结论:在生产中要根据活性炭的量酌情增加氧氟沙星投入量,严格控制配制与灭菌温度及时间,限制外源性铁盐。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20℃)6 h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峰位和吸收度,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结果:6 h内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6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稀配法生产葡萄糖注射液,脱炭液(本文称中间品)经贮液桶后,再灌装。然而在对葡萄糖注射液检验中发现,其成品的含量往往比中间品要低,葡萄糖经灭菌后,其分解产物5一羟甲基糠醛增高。为此,笔者拟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灭菌过程及灌装瓶余水对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影响,特设计如下实验。1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结果1.1方法:在生产中,取5%葡萄糖注射液中间品于干燥瓶中;取500M干燥盐水瓶从灌装处接取5%葡萄糖注射液2瓶,三瓶进行灭菌处理,另一瓶不灭菌;同时取生产中已灌装完毕的5001葡萄糖注射液2瓶(本文科湿瓶装),1…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C18 (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2mol/L乙酸铵溶液-冰乙酸(70:30:1);检测波长:250nm。结果:有效的分离了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各杂质峰面积总和不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的20.0%,最大杂质不大于对照液主峰面积的10.0%;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敬荣 《海峡药学》2003,15(1):14-15
目的:配制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确立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配制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93nm测定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加投10%,活性炭按0.05%投料,适量添加EDTA-2Na,115℃高压灭菌30min,成品含量及色泽等指标可合格并节省了左氧氟沙星的投料。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的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中,在常温条件下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两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同时测定配伍液的pH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常温下6h以内,配伍液澄明度、pH及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规定。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葛根素注射液配伍在6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00ml葡萄糖11g和替硝唑0.4g)在配制环节上的最佳条件及中间体pH值控制范围.方法:在三种不同配制条件下配制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并将pH值分别调至4.0、4.2、4.4、4.6、4.8,经灭菌冷却后分别测定成品的有关物质.结果:煮沸时间长短及pH值大小对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成品有关物质有较大影响.结论:采用加完替硝唑后不再煮沸的配制方法,中间体pH值控制在4.0—4.2之间.  相似文献   

9.
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3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室温24h内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非诺多泮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24h内非诺多泮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同时考察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甲磺酸非诺多泮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24h后,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甲磺酸非诺多沣注射液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维生素K1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两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 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维生素K1的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结果:室温24h内,维生素K1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微粒、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避光条件下维生素K1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24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下,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将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观察6h内配伍液的外观,测定pH值,扫描紫外吸收图谱,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的吸收度,计算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含量。结果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图谱均无明显变化,依诺沙星和酚磺乙胺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下,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全方位的对比试验,优化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0.2g 0.9g)的配置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对注射液配置过程中的注射用水温度、pH值,加料顺序等项目的考察,同时对不同工艺所产成品的相关物质与该批氧氟沙星原料的有关物质进行比较,找出工艺稳定,适宜工业化大生产的制剂工艺。结果:氧氟沙星在酸性环境下溶解迅速,成品有关物质稳定,质量可靠。结论:加酸工艺可以解决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mL:0.2g 0.9g)成品有关物质偏高,不稳定的现象,工艺简单,能耗降低,适宜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锾注射液等6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异甘草酸镬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按临床常用的浓度配伍,室温下放置24 h,分别于0,1,3,6,12,24 h对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等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上述6种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的外观、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等无明显变化.结论:异甘草酸镘注射液可与上述6种注射液配伍静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磷霉素钠和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下(10℃)以分光光度法测定两者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2h内吸收曲线、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测定pH值。结果:2h内配伍液吸收曲线不变,吸收峰无位移,外观、pH值、含量基本稳定。结论:室温下(10℃)磷霉素钠和654-2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2h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吡柔比星浓度为1mg/ml溶液,室温下,于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经0、1、2、4、6、8、10h考察溶液外观及含量变化。结果光照或避光条件下,10h内盐酸吡柔比星的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含量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应即配即用。  相似文献   

16.
闫双银  蒋瑾  杨琳  刘元琳  张伟 《中国药业》2007,16(13):59-60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昔洛韦与临床常用23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综合文献,分析注射用阿昔洛韦与23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数和紫外吸收度。结果注射用阿昔洛韦与5%葡萄糖注射液、1/3张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平衡液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复方乳酸山梨醇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10%氟罗沙星注射液、氟哌酸葡萄糖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西米替丁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配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阿昔洛韦不宜与10%葡萄糖注射液、维持液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盐酸吡硫醇注射液配伍使用,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配伍使用有争议,可与其他16种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 ℃)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紫外光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室温下8 h内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值有所下降,尤其是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简称 GNS)下降明显,本文就其下降原因进行分析。一、pH 下降与5-HMF 的关系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下降是因为葡萄糖在弱酸性下热压灭菌时部分分解成5-HMF,后者又进一步分解成甲酸和乙酰丙酸等有机酸及有色物质,生成的5-HMF 越多进而分解成有机酸的可能也越多,因此  相似文献   

19.
任彩霞 《安徽医药》2010,14(8):892-894
目的确定银杏达莫氯化钠注射液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及用量进行选择,对中间体pH控制范围、活性碳对主药是否吸附、灭菌温度等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选择抗坏血酸作抗氧剂、中间体pH控制(4.0±0.2)、灭菌温度115℃30 min成品的外观色泽、含量及有关物质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制备工艺质量稳定可控,为大生产提供可行工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影响0.2%甲硝唑注射液(含5%葡萄糖)成品质量的诸因素:活性炭、PH、灭菌条件等。实验证明,先将葡萄糖溶液经活性炭吸附后再投入甲硝唑,可以保证甲硝唑的含量;半成品PH控制在5.7—6.3时,成品PH下降较小,5—HMF含量较低;严格控制115℃、30分钟的灭菌条件,成品质量稳定;采用成品1:1稀释液进行鲎试验,结果与家免法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