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七年六月四日市区某小学发生一起因进食未煮熟豆浆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食豆浆共462人,发病57例,发病率12.39%。中毒病人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2小时,95%的人在半小时内发病。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部分病例有轻微头晕、头痛。症状轻重与进食量多少有关。全部病人经治疗后当天下午就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豆浆尿酶阳性,未检出致病菌。生豆浆中含有尿酶、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素和皂毒素等有害物质。但这些有害物质煮沸后易被破坏分解,而未经煮沸的豆浆进入消化道  相似文献   

2.
由于食用未煮熟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一直是预防专业关注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生熟豆浆的国家标准。利用豆浆中脲酶作为豆浆生熟指标早已有报道[1 2 ] ,但由于市售豆浆稠稀度无法判定 ,因此利用每毫升豆浆中脲酶定性强弱或每升所含脲酶毫克数以及用豆浆中pH值的变化[3 ] ,来判定不同浓度豆浆的生熟显然是欠妥的 ,况且GB/T14 93 2 2 -94脲酶活性测定方法适用范围为以大豆为原料 ,以预压———浸提或浸提法取油后所得饲料用大豆粕。本次我们引用GB862 2 -88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4] ,经实验获得较为理想的前处理方法 ,解决了以上学…  相似文献   

3.
韦桂琼 《长寿》2012,(9):33
随着家庭食物搅拌器的普及,许多家庭轻而易举就能"生产"出新鲜的豆浆。但有些家庭在烧煮豆浆时,盛得太满,不加锅盖,当烧煮到80℃左右时,形成泡沫上浮,造成"假沸"现象。此时,豆浆内皂毒素等有害成分尚未被破坏,吃了这种半生不  相似文献   

4.
豆浆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但制作豆浆和饮用豆浆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要煮开很多家庭经常自己磨制豆浆。自制豆浆需注意的是,未经煮开的豆浆是有毒的。这是因为生豆浆里含有一种皂毒素,可使人中毒,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此外,生豆浆里还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可降低胃液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因此,豆浆必  相似文献   

5.
1.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嗝气和肾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浆。另外,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所以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2.豆浆里不能加红糖,因为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3.有人喜欢用暖瓶装豆浆来保温,这种方法不足取,因为暖瓶温湿的内环境极有利于细菌繁殖。另外豆浆里的皂毒素还能够溶解暖瓶里的水垢,喝了会危害人体健康。4.由于豆浆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属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风症状、乏力、体虚、精神疲倦等症…  相似文献   

6.
陈大夫:我非常喜欢早餐时喝豆浆,但有时喝完后会觉得不舒服,这是为什么?天津陈燕陈燕朋友:常喝豆浆好处很多,但喝了未煮透的豆浆会引起恶心、头晕、呕吐、腹泻。这是因为生豆浆中含有可以使人中毒的皂角素和难以消化的抗胰蛋白酶等物质,皂角素能破坏血球,引起溶血。所以豆浆必须煮沸几分钟后再食用,这样才不会让你感到不适。另外告诉你,豆浆是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的饮料,但如果空腹喝豆浆,仅能代替淀粉作为热量被消耗,其中的蛋白质不会被吸收。喝豆浆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在吃一些淀粉食品的同时饮用,这样才能使豆浆在胃中停留…  相似文献   

7.
豆浆,又称豆腐浆,是以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制成的浆汁,味甘、微苦、性平,是物美价廉,营养丰富人们喜爱的早点饮料,具有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等功能,可治疗虚喘咳嗽、痰火哮喘、便秘等多种疾病。但必须煮沸后才能饮用。未煮沸的生豆浆里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和皂毒素,饮用后不仅能影响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还有中  相似文献   

8.
高峰 《健康生活》2014,(4):46-46
<正>生豆浆致命毒素:皂素致使机理:生大豆中含有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浆未煮熟时就食用,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别是将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皂素受热膨胀,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现象,其实此时存在于豆浆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并没有完全破坏,如果饮用这种豆浆即会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出现胃肠炎  相似文献   

9.
棕曲霉毒素A(OA)是由各种曲霉和青霉所产生的棕曲霉毒素中最强烈的一种肾毒素。虽然OA引起的病理改变已用各种动物进行了研究,但对其在体内的代谢尚不完全了解,仅报导了给予毒素后的大鼠血液、肝脏、尿和粪便中有OA的存在。另外,在给予毒素74小时后大鼠的尿和粪便中发现了有OA的水解产物——棕曲霉毒素α。最近,发现喂饲被OA污染了的谷物的肉猪器官和组织中也有OA存在。因此,本文作者给大鼠一次腹腔注射~(14)C-OA 1mg而后研究其在体内的转归。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豆浆营养丰富,味美可口,但是您知道在哪些情况下不宜饮用豆浆吗?不宜空腹饮用空腹饮用,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起到补益作用。在饮豆浆时吃些馒头、糕点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里的蛋白质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充分地发生酶解作用,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地吸收利用。不宜生饮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时就饮用,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因此,生豆浆必须放入锅内先用旺火烧煮,等泡沫上涌时除去泡沫,并改以文火煮沸,维持5分钟左右。这时其中的有害物质已被分解破坏掉,再饮用就不会…  相似文献   

11.
高莹莹 《家庭健康》2004,(11):24-25
营养分析:油条搭配豆浆的吃法,摄入的蛋白质、水分比较充分,但油条含油脂偏高,每100克能量为1615干焦耳,并且含铝较多,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同时维生素B族也大量被破坏,因此油条最好少吃。豆浆最好是未加糖的白豆浆,然后自己酌量放糖。另外.由于此类早餐维生素较欠缺,应多补充蔬菜,水果。  相似文献   

12.
豆浆中脲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浆营养丰富 ,但必须煮沸后才可食用。煮沸可防止豆浆中毒 ,但也破坏了多种营养物质。由于豆浆有“假沸”现象 ,目前多以豆浆脲酶活性来表示抗营养物质的去除情况 ,因为该酶在 90℃以上才能完全被灭活。曾有报道用氨气敏电极法、电导法 [1]等测定豆浆中脲酶活性 ,但这些方法繁琐 ,测定条件要求高 ,不易开展。本文以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脲酶活性的高低 ,旨在建立一种操作较为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的豆浆脲酶测定方法。1 原理与方法1 .1 基本原理 脲酶在一定条件下 ,可水解尿素生成铵 ,在碱性条件下 ,铵盐转化成为氨 ,其与纳氏试剂反应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探索化学物质对肾脏的损害指标中,尿酶测定日益受到重视,而且普遍认为尿酶比其它肾功能指标更敏感。尤其是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被认为是反映早期肾损伤很有前途的敏感指标。国内有人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长期接触丙烯腈(acrylonitrile,AN)没有引起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某校师生食用豆浆、油条、半小时后有59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未吃食堂豆浆的师生30余人无发病。剩余豆浆化验结果尿酶呈强阳性,证明该起中毒事故及不熟豆浆引起。  相似文献   

15.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肾脏含量最高,经组织化学方法定位,证明此酶含于肾近曲管上皮刷状缘及部分亨利氏襻。当肾脏实质遭受炎症或创伤等破坏时,尿酶排出量增加,但当肾单位被破坏一定程度时,尿酶排出量可减少。我们采用重氮试剂比色法进行了尿γ-GT活力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表皮剥脱性毒素(原称皮肤坏死毒素)是化妆品中致病性球菌对皮肤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应用化妆品所致的皮肤色素沉着、皮炎及红疹时有发生,但表皮剥脱性毒素的检测尚无简便易行的方法。我们观察了可致皮肤发生烫伤综合征〔1〕病变的革兰阳性球菌与常用致病性葡萄球菌诊断指标血浆凝固酶、甘露醇、溶血毒素及卵磷脂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表皮剥脱性毒素的检测,为直接、准确地检测各种致病性球菌对皮肤的致病作用提供参考依据。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 选用3000~3500g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13只(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适应性饲养10天,实…  相似文献   

17.
三硝基甲苯(TNT)对人及实验大鼠都具有明显的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但至今未见尿中代谢产物是否仍具诱变性的报道。由于尿致突变试验可作为评价环境与职业致癌物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因此对 TNT 染毒大鼠进行尿致突变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慢性镉接触者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尿酶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γ-谷胺酰转肽酶(γ-GT)、尿镉(Cd)、尿低分子蛋白(β2-MG)、尿总蛋白(TP)、尿钙(Ca)为检测项目,分析、评价其作为镉致肾损伤早期效应指标的实用价值。研究表明尿NAG和尿Cd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当尿Cd在0.05μmol/L(5μg/L)时尿NAG异常率增高,其反应比β2-MG敏感,表明肾小管细胞损伤先于功能损伤。因此,推荐二联指标尿Cd+NAG作为镉致肾损伤早期筛检指标。三联指标Cd+NAG+β2-MG特异度高、误诊率低,作为镉致肾损伤早期诊断指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尿粘康酸作为苯接触人群生物学监测的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粘康酸作为苯接触人群生物学监测的指标曾年华,彭桂福,杨爱初,周炯亮,吴春刚通常认为尿酚是苯暴露者最方便的生物监测指标,但在空气苯浓度较低时,尿酚则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难以准确反映人体对苯的内吸收情况。因此,有必要应用新的、敏感的指标替代尿酚作为低浓...  相似文献   

20.
羟脯氨酸是胶原代谢中特有氨基酸,以其尿中排出量多少作为衡量胶原代谢的标志,在尘肺等疾病普查和作为疗效观察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实践,该项指标的优点是收集尿样品易于被受试者接受和推广使用。基于尿羟脯氨酸排出量个体差异较大,且受年龄、饮食性质、运动等因素影响,因此,各地报道结果有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