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仑膦酸钠抑制骨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仑膦酸钠是第三代的二膦酸盐,它具有强力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等作用,其治疗剂量不引起矿化障碍.二膦酸盐能抑制各种药物引起的骨吸收,并在体内对钙代谢有显著的作用.阿仑膦酸钠的作用方式目前普遍认为是对破骨细胞具有直接性的抑制作用,同时它还可以作用于成骨细胞分泌抑制破骨细胞活化的因子,来阻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阿仑膦酸钠作用下,破骨细胞形态及骨小梁力学特性都有不同程度改变.本文对二膦酸盐的结构、作用机制,阿仑膦酸钠对破骨细胞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阿仑膦酸钠防治牙槽骨吸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用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评价阿仑膦酸盐对骨吸收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的动物模型,建模手术次日,给实验组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液,每周3次,共6周。用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股骨密度对照组(0.123g/cm2)与实验组(0.151g/cm2)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对照组(259.63U/L)与实验组(151.13U/L)相比明显升高(P<0.01);骨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组织形态学实验组牙龈轻度炎症,牙槽嵴顶未见明显吸收;对照组牙龈乳突炎症明显,上皮钉突增生,炎细胞浸润,牙槽嵴顶明显吸收。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减少骨质丢失从而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及病理性牙槽骨骨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力学评估研究全身应用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模型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27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单纯卵巢切除组(OVX组),伪手术组(S组),卵巢切除加阿仑膦酸钠组CALN组).卵巢摘除后12周,双侧股骨远心端、胫骨近心端植入4枚种植钉,ALN组腹腔给予阿仑膦酸钠,OVX...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骨质疏松状态下种植体骨结合的作用。方法4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伪手术组(S组)、卵巢切除组(O组)、OVX+雌激素组(E组)、OVX+阿仑膦酸钠组(A组)。S组伪手术12周后,O组、E组、A组卵巢切除12周后双侧股骨进行种植手术。种植术后E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A组阿仑膦酸钠灌胃。各组分别在种植术后6周、12周处死。取右侧胫骨QCT行骨密度测量;左侧带种植体股骨行硬组织切片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右侧带种植体股骨摄X线片和进行力学测试。结果①体重、血清雌二醇、碱性磷酸酶检测S组均与其余三组有统计学差异,且胫骨骨密度检测亦表明大鼠骨质疏松成功建立。②组织学观察:种植术后6周和12周,S组皮质骨区新生骨组织主要为编织骨和成熟的层板骨,并与种植体紧密结合;松质骨区骨小梁密集,粗细不均;种植体表面有一层较厚的新生骨板包绕,仅有少数区域与骨髓腔直接接触。E组和A组组织学改变与S组相似,而O组松质骨区骨小梁稀疏,结合骨板较薄,种植体表面与骨髓腔相通较多。③骨组织形态计量学:O组比S组、E组和A组骨结合率、松质骨区骨量明显下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E组、A组与S组未有统计学差异。④力学测试结果:A组拔出力虽低于S组,但明显高于O组和E组,与E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骨质疏松药物均能提高种植体骨结合。雌激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在组织学改变相似的情况下,阿仑膦酸钠由于抑制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其力学性能较雌激素替代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阿仑膦酸钠对延期再植干燥狗牙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溶液浸泡对延期再植干燥狗牙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狗2条,以上颌双侧第1、2、5牙和下颌双侧第2、3、5牙为受试牙,右侧受试牙归入实验组,左侧受试牙归入对照组。所有受试牙均先做根管处理。7d后拔牙,自然干燥60min;实验组牙再植前被置于1mmol/L的阿仑膦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对照组牙再植前不被作其他任何处理。再植12周后取出含牙骨块。经脱钙、切片、HE染色后,对牙根的愈合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结果实验组牙骨质愈合的百分比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者(P<0.01);实验组牙根炎症性吸收与替代性吸收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低于对照组者(P<0.05)。结论ALN能有效地改善延期再植干燥牙的愈合,增加牙骨质愈合,减少牙根炎症性吸收与替代性吸收。  相似文献   

6.
27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单纯卵巢切除组(OVX组),伪手术组(S组),卵巢切除加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卵巢摘除后12周,双侧股骨远心端、胫骨近心端植入4枚种植钉,ALN组腹腔给予阿仑膦酸钠,OVX组和S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种植后当日、4、8、12周测量骨密度,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立即旋出种植钉,测定旋出力矩值。结果:种植体植入8周后ALN组的胫骨密度接近S组,并且与OVX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2周时ALN组的胫骨和股骨密度都接近S组水平,与OVX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联合四环素(tetracycline,TET)局部应用对延期再植干燥狗牙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杂种狗3条,选择上颌双侧第1、2、5牙和下颌双侧第2、3、5牙为受试牙,共18对同名受试牙。随机将每对中的2颗同名受试牙分入实验组或对照组。所有受试牙均先接受根管处理。7d后拔牙,随即自然干燥60min;再植前实验组牙先被置于1mmol/L浓度的ALN溶液中浸泡5min,接着再被置于10ml/L TET溶液中浸泡5min;对照组牙仅被置于1mmol/L浓度的ALN溶液中浸泡5min。植后12周后取出含牙骨块,进行脱钙、制片、HE染色,对牙根的愈合情况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结果:实验组牙骨质愈合的百分比均值高于对照组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牙根炎症性吸收的百分比均值低于对照组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单纯ALN局部应用比较,ALN联合TET局部应用不能增加延期再植干燥牙的牙骨质愈合,但能减少牙根炎症性吸收,有利于延长牙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阿仑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32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三个实验组,使用40g力牵其左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实验中分别将生理盐水、0.02mmol/L、0.1mmol/L、0.5mmol/L的阿仑膦酸钠溶液注射入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侧的粘骨膜下,注射于实验前3d开始,每3天一次,每次50μl。分别在0、1、3、7、14、17、21d时取模法测量大鼠牙移动量。第21天取上颌组织块经固定、脱钙、脱水、包埋后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变化,TRAP染色观察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破牙骨质细胞数,比较各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①各实验组大鼠第一磨牙移动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并随药物浓度增高其抑制效果增强。②实验组压力区破骨细胞数和破牙骨质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注射不同浓度阿仑膦酸钠能获得不同的抑制牙齿移动的效果,可应用于临床中作为一种增强支抗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牙齿移动距离的差异、牙周组织中破牙骨质细胞数量的变化及牙根吸收面积的差异,研究伊班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牙根吸收的作用。方法:48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齿移动动物模型,设置自身对照,对照侧为对侧未注药侧。在大鼠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上切牙之间安置一0.012英寸镍钛拉簧,施力60 g左右,所有大鼠均于安装矫治器前3 d在实验侧(大鼠上颌左侧)移动牙齿近中腭侧黏骨膜下局部注射50μL伊班膦酸钠,对照侧(大鼠上颌右侧)注射50μL 0.9%氯化钠液。每3 d注射一次直至实验结束。实验第3、7、14 d随机选择8只大鼠处死。分离大鼠头颅骨,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 mm)测量上颌双侧第一磨牙移动的距离,并制备大鼠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两侧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两侧的牙根吸收指数进行分析。结果:①牙齿移动距离随实验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实验第3 d,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牙齿移动距离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第7 d和14 d,实验侧的牙齿移动距离均小于对照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侧第3 d、7 d和14 d大鼠第一磨牙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数量均小于对照侧,且第7 d和14 d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侧第3 d、7 d和14 d大鼠牙根吸收指数均小于对照侧,牙根吸收程度均比对照侧轻,且第7 d和14 d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可以减缓正畸牙齿移动的速度,减少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减少正畸源性牙根吸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指结构中含有两个磷酸基并同时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即以P—C—P键为特征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与钙离子有很高的亲和性,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二膦酸盐类药物现已成为肿瘤性恶性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其中唑来膦酸盐是最具潜力的第三代二膦酸盐类药物。近年的研究发现二膦酸盐类药物具有一定的促进成骨和增加种植体.骨接触率等作用。在种植体骨结合方面,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由破骨细胞引起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过度吸收,以及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以达到早期骨结合的目的。现就有关二膦酸盐类药物促进骨形成、种植体骨结合以及含药涂层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阿伦膦酸钠防治牙槽骨吸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评价阿伦膦酸盐对骨吸收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及牙槽骨吸收的动物模型,建模手术次日,给实验组皮下注射阿伦膦酸钠液,每周3次,共6周,用血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骨密度测量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股骨密度;对照组(0.123g/cm^2)与实验组(0.151g/cm^2)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对照组(259.63U/L)与实验组(151.13U/L)相比明显升高(P<0.01);骨生物力学各项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也有明显差异,组织形态学,实验组牙龈轻度炎症,牙槽嵴顶未见明显吸收;对照组牙龈乳突炎症明显,上皮钉突增生,炎细胞浸润,牙槽顶明显吸收。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减少骨质丢失从而可以防止骨质疏松及病理性牙槽骨骨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培养鼠颅骨成骨细胞,并与骨髓细胞建立OB-OC共培养体系;体系中加入10-6mol/L PGE2、10-8mol/L VitD3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实验分对照组和ALN(10-6mol/L)处理组。采用TRAP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及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所获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显著大于ALN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ALN组。结论:ALN在OB-OC共培养体系中可抑制OC的生成及其骨吸收功,并下调OC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二膦酸盐类药物作为一种骨吸收的有效抑制剂在临床上用来治疗骨代谢类疾病。在正畸治疗中因为其能够有效减少牙根吸收,减缓支抗牙移动等作用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使用,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但正畸医生对其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的不良反应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二膦酸盐类药物在口腔正畸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二膦酸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二膦酸盐对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其中3项为中等级质量,6项为低等级质量。药物剂量、作用力大小和方式、牙根吸收测量方法不同导致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二膦酸盐对正畸诱导的牙根吸收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二膦酸盐可能减轻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严重程度,但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该结果的临床推衍存在局限性,仍需统一研究方法的大样本、长时间的随机对照实验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海燕  王旭霞  曾婧  刘宛鑫  董瑞  张君 《口腔医学》2012,32(12):712-715,721
目的 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源性根吸收及牙移动的作用。 方法 选取48只6周龄SPF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在大鼠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0.5 mmol/L帕米膦酸钠50 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 μl,每3天注射1次。分别于实验第3、7、14天时分批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8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进行牙根吸收指数的测定,另外8只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实验侧与对照侧牙移动的距离均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增加,第3、7、14天时实验侧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均小于对照侧,第7、14天时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切片观察牙根吸收指数及电镜扫描结果都显示在第3、7、14天时实验侧相比对照侧牙根吸收少,在第7、14天时两侧牙根吸收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抑制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牙根吸收,减缓牙移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口腔医学》2017,(10):865-870
目的探讨第2代与第3代膦酸盐类在正畸过程中对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根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牙齿移动中预防牙根吸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只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级Wistar雌性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正畸牙齿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帕米膦酸钠组与伊班膦酸钠组各48只;分别于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50μL帕米膦酸钠、伊班膦酸钠,每3天1次。正畸加力第3、7、14天时每组分别处死16只大鼠,随机选择其中8只测定牙齿移动距离并制作牙周组织学切片测定牙根吸收指数,另外8只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根吸收情况。实验数据用PASW statistics18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第3、7、14天,两组牙齿移动距离均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帕米膦酸钠组牙根吸收指数在第3、7、14天比伊班膦酸钠组相对较大,但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注射第2代膦酸盐类与第3代膦酸盐类对大鼠正畸源性牙齿移动和根吸收的影响大致相同,两者均可减缓牙齿移动的速度和减轻牙根吸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模型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影响。方法:27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单纯卵巢切除组(OVX组),伪手术组(S组),卵巢切除+阿仑膦酸钠组(ALN组)。其中OVX组和ALN组摘除双侧卵巢,而S组去除卵巢旁等量的脂肪组织。卵巢摘除后12周,双侧股骨远心端、胫骨近心端植入两枚种植钉,AL组腹腔给予Alendronate,OVX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4、8、12周处死动物,制作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性结合率。结果:在种植钉植入4周后,3组的骨性结合率都未达到40%,在种植钉植入8周后,S组和ALN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60%以上,而OVX组的骨性结合率仍然未达到50%,在种植钉植入12周后,ALN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90%以上,S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95%,OVX组的骨性结合率达到63%。结论:Alendronate的全身应用对骨质疏松兔的种植体周围的骨性结合率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高发性已引起正畸医师的关注。双膦酸盐一类骨吸收抑制剂,能调节体内钙代谢。近年来,有研究证实双膦酸盐能有效缓解正畸导致的牙根吸收。本文就双膦酸盐的生物学性状和应用,以及对牙根吸收和修复相关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儒煌  蔡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97-1199,1202
二膦酸盐类药物是临床上重要的抗骨吸收药物之一,作用机理在于能够特异性的与骨质中羟磷灰石结合,破坏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临床应用包括治疗代谢性骨疾病、骨质疏松症、肿瘤骨转移以及关节成形术后骨溶解并发症等[1]。2003年Marx首次报道该药物应用导致颌骨坏死并发症[2],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并对该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回顾近几年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阿仑磷酸钠(alendronate,ALN)为第三代二磷酸盐化合物,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在骨矿化物的表面,并干扰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对骨的吸收。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