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小鼠受精卵染色体分析方法,对敌枯双、重铬酸钾、二硫化碳三种毒物的生殖细胞遗传物质诱变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阴性对照组染色体数目畸变细胞率为9.O%,与各染毒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敌枯双组为51.8%,(P<0.01);重铬酸钾组为33.8%,(P<0.01);二硫化碳(10mg/m3)组为22.8%,(P<0.01),(100mg/m3)组为2}8%,(P<0.01)。  相似文献   

2.
某些化学因子对生殖细胞所产生的突变效应,不仅可影响本代,而且可遗传给后代.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是一种以初级精母细胞为靶细胞的致突变实验.它以整体哺乳动物来检测化学物质对睾丸染色体可遗传的损伤,其方法简便,检测终点明确,因此,我们应用该方法对已知六种可引起生殖细胞突变的化合物进行了测试,旨在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并选择最佳阳性剂量.  相似文献   

3.
铅、镉对小鼠睾丸早期精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和镉是有毒重金属,能损伤睾丸.但它们是否作用于生殖细胞染色体,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采用简化Tates微核试验法,检测了铅,镉对小鼠睾九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将体重25-30g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4只,分别为:阴性对照(蒸馏水),阳性对照(0.5mg/kg丝裂霉素C和20mg/kg环磷酰胺),醋酸铅(10mg/kg和20mg/kg),氯化镉(0.5mg/kg和1.0mg/kg).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和大国发育毒性试验,对萘丁美酮的生殖毒性进行了研究,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分析试验设三个剂量组:1679、848.5、421,251mg/kg;和溶剂对照组。连续灌胃染毒5天,第六天取样分析。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隙率,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相的畸变细胞率和染色体早*分离军,以及多倍体细胞率,与熔剂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SD大凤的发育毒性试验设三个剂量组:250、62.5和15.625mg/kg,和一个敌枯双(1.6mg/kg)阳性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7—13天每日空腹灌胃染毒一次,并于妊娠第3、6、9、12、15.18、20和21天称体重调整灌胃量,第21天剖杀孕鼠取胎,观察并记录:孕鼠增重,死胎数,活胎数,胎重,胎鼠外观、内脏及骨骼畸形,以及胎鼠骨骼发育。结果表明:萘丁美酮对孕鼠增重,胎仔发育,胚胎及胎仔存活,胎仔骨骼发育均无影响;也未见引起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本研究表明,萘丁美酮对雌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对大鼠胚胎及胎仔无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动物实验模型的设计,研究了中药丹参对丝裂霉素C(MMC)诱发雄性小鼠过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防护效应。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5只,实验组分别注射高、中、低剂量丹参和MMC,观察动物的精子畸形率、早期精细胞微核率和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中药本身无诱变损伤作用,而对MMC有拮抗抑制作用。提出中药丹参具有抗MMC诱发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平衡易位12例临床资料分析(摘要)张海端,魏蓉裳,何春娜,王爱勤空军南京医院遗传实验室南京210002染色体平衡易位主要包括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12例患者中相互易位7例,罗伯逊易位5例。患者夫妇表型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体检未发现任何异常,否认毒物...  相似文献   

7.
睾丸染色体制片方法几点改进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是评价化学物质对生殖细胞遗传毒效应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制好片则是染色体镜检的基础.目前国内己形成了常规的制片方法.我们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对常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制得了比较理想的片子,这里愿作介绍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利哺乳动物小鼠测试了自来水中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及对细胞色素P448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在经口染毒条件下。相当于50L/kg自来求的有机事浓集物剂量量可引起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升高,在相当于200L/kg自来水剂量下。其有机浓集物还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高,说明自来水有机浓集物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和体细胞染色体均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化学物质对于生殖细胞的诱变作用的报道逐渐增多。研究表明,新生儿的染色体畸变早在妊娠初期就产生了。人类细胞的非整倍体主要产生于雌性生殖细胞(1,2),因此检测环境化学物质对雌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的诱变作用,对于评价诱变剂对后代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往辐照食品的遗传毒性研究多数采用体细胞为指标,并认为辐照食品是安全的,仅有少数学者提出辐照食品对生殖细胞有“辐射毒”,本研究是以3KGY辐照鱼为饲料(占饲料的30%左右)长期喂养Swiss雄性小鼠,并以睾丸生殖细胞中期Ⅰ的染色体畸变、精子畸变及生育能力为指标,观察辐照鱼对小鼠遗传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可诱发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单价体的明显增高(59.1%),并可诱发结构畸变;精子畸变率也明显增高(54.4‰),但对亲代小鼠生育能力无影响,放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畸变是不是辐照食品的一个敏感指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有一种稳定染色体的结构,即端粒(Telomere);缺乏端粒的染色体易于相互缠绕、断裂和降解,细胞衰老死亡.正常人类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这种端粒损耗现象可能是其有限存活的标志.而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化又可在染色体末端不断合成端粒DNA系列,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成为永生细胞或癌细胞.文献报道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存在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而良性肿瘤、正常体细胞(非生殖细胞)及有限细胞系存在低水平或缺乏端粒酶活性,提示端粒酶的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目前,端粒和端粒酶已成为肿瘤及生命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端粒、端粒酶及其与癌症关系和可能成为癌症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探讨端粒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用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五氧化二钒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钒及其化合物对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方法 :本研究选用雄性小鼠 ,用五氧化二钒溶液进行亚急性腹腔注射染毒。剂量为 0 .17mg/kg、2 .13mg/kg、6 .40mg/kg。观察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和早期精细胞微核率。 结果 :三受试组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依次为 1.4%、2 .6 % (P <0 .0 5 )、4.2 % (P <0 .0 5 ) ,有剂量反应关系 ,早期精细胞微核率依次为 2 .80‰、4.0 0‰、(P <0 .0 5 )、7.8‰ (P <0 .0 5 ) ,也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研究表明 ,五氧化二钒对哺乳动物雄性生殖细胞具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3.
荧光原位杂交法预测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预测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及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3种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肿瘤细胞株[鼻咽鳞癌(CNE)、肺腺癌(SPC)和乳腺癌(MCF-7)],常规克隆形成方法测定不同剂量照射后的存活分数和照射后24h经秋水仙素阻断细胞分裂周期,低渗、固定、常规染色体制片后,采用8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和FISH方法测定肿瘤细胞8号染色体诱导的畸变量。结果 2、4、6Gy照射后24h、CNE、SPC和MCF-7细胞诱导生成的残存染色体畸变能够反映细胞 的放射敏感性,所有细胞株诱导染色体畸变与细胞存活分数分别存在良好相关性(r=0.98),3种细胞株SF2和相应残存染色体畸变也存在良好相关性(r=0.96)。结论 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可以预测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辐射所致残存染色体易位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研究人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与染色体残存易位关系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种放射敏感性不同的人肿瘤细胞系:鼻咽鳞癌(CNE)、肺腺癌(SPC)和乳腺腺癌(MCF-7)。通过克隆形成方法测定2Gy,4Gy,6Gy和8GyX线照射剂量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常规染色体片过程和2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及FISH方法。测定2Gy,4Gy和6GyX线照射24h后,肿瘤细胞2号染色体内在和诱导的畸变量。结果:未照射的对照细胞2号染色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在畸变,2Gy,4Gy和6Gy照射后24h,CNE、SPC和MCF-7细胞诱导生成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剂量关系一致,能够反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所有细胞系诱导2号染色体生成的畸变与细胞存活率均存在良好相关性(rs=0.96)。结论: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采用FISH方法计数照射诱导的残存染色体畸变,可以预测肿瘤细胞间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癌药物Vm-26是一种拓朴异构酶(TopoisomeraseⅡ,TopoⅡ)及组蛋白Hl激酶的抑制剂。本文就其对Hela细胞染色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观察。不同浓度的Vm-26加入Hela细胞培养液后48小时,进行染色体制备,光镜观察。当Vm-26的培养浓度在0.5-1.0μg/ml时,染色体的形成被阻断于分裂前期。当药物培养浓度于0.25μg/ml时,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细胞处于分裂前期,其胞核内具有不规则的染色质凝缩。另外,尚可见极少的分裂中期染色体集簇形成,但大都伴有染色体的结构异常。结果提示:Vm-26可以通过抑制Hela细胞染色体的形成,而影响细胞正常的分裂、繁殖。  相似文献   

16.
诱导剂在肺癌患者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绍京  高锦声 《肿瘤》1995,15(2):76-79
作者检测了30例肺癌患者(包括腺癌、鳞癌、小细胞瘤各10例)和20例正常对照个体自发和阿糖胞苷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位点表达率。对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作这两种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自发状态下,三种类型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阿糖胞苷诱导后则表现出腺癌和其它两类癌患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说明自发状态下,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诱导剂阿糖胞苷的应用起到了"放大"作用,使染色体不稳定性得到充分体现,差别距离拉大而易于观察判断。同时,作者对如何确定诱导剂的浓度及染色体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大、小鼠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动物,在整体动物的遗传毒理测定中,以骨髓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脾细胞、腹膜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等染色体的制备技术,作为检测药物诱变活性的靶细胞。当今,在计划生育研究领域中,阴道药具避孕法世界卫生组织极为关注,对其安全性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引人注目的课题。所以直接研究药物对阴道细胞的诱变效应,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为此,我们对大、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染色体直接制备技术进行了探索,获得初步结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8.
威猛(Vm—26)对Hela细胞染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抗癌药物Vm-26是一种拓朴异构酶及组蛋白H1激酶的抑制剂。本文就其对Hela细胞染色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观察。不同浓度的Vm-26加入Hela细胞培养液后48小时,进行了染色体制备,光镜观察。当Vm-26的培养浓度在0.5-1.0μg/ml时,染色体的形成被阻断于分前期。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致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及其防护作用的研究金玉坷,蔡露,王献理,刘丽波(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130021)我们于1984─1992年系统地进行了低LET辐射对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作用的规律及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在0─1.0Gyx射...  相似文献   

20.
《癌变.畸变.突变》2006,18(4):309-309
易位和插入的命名,可用分号将涉及的两个染色体分开,如果是插入,则将插入部分所在染色体的序号排列在前,如:T(4;X)37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