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规范化静脉输液治疗操作培训,分析青海省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操作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3月青海省5所医院中119名护士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571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培训时间前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培训前为对照组(n=261),培训后为观察组(n=31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静脉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规范化静脉输液治疗,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操作情况。结果:经规范化静脉输液治疗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对患者正确执行七步洗手法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冲管与封管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是否接受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方面,观察组中对留置针/导管、接头、输液器、穿刺部位、输注液、输液速度、导管是否移位、穿刺部位有无异常的观察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对穿刺部位敷贴是否已污染的观察执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操作规范化培训对提升青海省临床护士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操作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输液时使用避光式输液器能否减低光敏反应。方法:将520例喹诺酮类药物静滴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一般输液器,实验组使用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避光式输液器。结果:两组患者输液反应比较,实验组皮肤瘙痒、皮疹、静脉炎、肿痛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避光式输液器能降低药物的光敏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速读     
苹果走进医疗系统日前,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新开发的苹果iTouch、iPhone护理移动查房系统在妇科病区试行。图为一名护士正在给一位住院病人输液,输液前用苹果iTouch、iPhone在病人的腕带和输液袋上进行扫描核对。  相似文献   

4.
临床静脉输液引用系统理论指导操作管理的实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引用系统理论操作管理的实效。方法:对58例行静脉输液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所有操作由两名护士完成。观察组双日采用系统理论指导操作,一人专职插输液管和排气操作,另一人专职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单日采用常规操作法由一人完成:以一个病人为一个单元,插管、排气、穿刺由一名护士单独操作完成,每次对一个单元操作完毕再行第二个单元的操作。结果:观察组完成时间为(59±6)s,对照组完成时间为(91±5)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人对两组操作方法满意度调查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临床静脉输液引用系统理论来指导操作管理较常规操作方法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且得到了病人的充分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素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50-1650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缺点,寻找更优越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183例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并与5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全部时间平均缩短22.9min(P<0.01),出血量平均减少37ml(P<0.05);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平均减少2.9min(P<0.01);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11.9h(P<0.01),术后进食时间平均早10.8h(P<0.01)、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疼痛轻、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1促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生长的状况。方法21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例和对照组13例。当化疗后血小板数<10×109/L时,治疗组采用rhIL-11促血小板生长,对照组让其自然生长。当有出血时均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如有严重出血,两组患者均需输注血小板悬液。结果血小板≥50×109/L的时间:治疗组为(10.4±4.9)d,对照组为(19.4±8.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输注血小板袋数:治疗组(0.5±0.76)袋,对照组(1.54±1.05)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在观察期内感染、出血并发症: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7.50%(3/8),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46.15%(6/1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为37.50%(3/8),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61.54%(8/1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严重减低的患者,采用rhIL-11治疗,缩短了血小板恢复时间,对减少出血并发症,按期进行下一疗程的化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曲婷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22-1022
目的通过静脉输液操作比赛,发现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筛选28名护士分别完成50例静脉输液操作,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操作前后未洗手及操作过程中违反无菌原则为3年以下护龄护士的主要失误。结论临床护士应加强对静脉输液这一基本护理操作的训练,还应注重自身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佛格逊氏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7例病人分两组,试验组采用佛格逊氏改良术式;对照组采用网片修补法。分别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费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5.47±3.52)mL,对照组(30±4.19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44.32±4.27)min,对照组(105.32±3.18)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率为5.09%,对照组为4.6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1例,对照组术后复发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费用平均890元,对照组平均费用1690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佛格逊氏疝修补术,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损伤轻,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疗效确切,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妇科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出院后观察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日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住院费用2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能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如何通过培训提高新护士的氧气吸入操作技能。方法:对新招聘进院三批共50名护士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并考核。结果:新护士氧气吸入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抢救意识增加。结论:新护士岗前进行氧气吸入操作等培训可提高护士的相关意识和临床护理操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在ICU中的住院费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我院2003年5月至6月住ICU的41例重症SARS患者与同期的179例住院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将41例重症患者中分别住ICU1与住ICU2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1例重症SARS患者中,男性21人,女性20人,年龄24~82岁,平均年龄(47.00±14.60)岁;其住院总费用为1902190元,平均(47117.51±33316.89)元;其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48.27%),其他依次为治疗费、检查费、其他费用和床位费。ICU1组与ICU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及5种费用的平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1例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179例患者(P<0.05);发生并发症的人数(占73.2%)明显增多(P<0.01);使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的分别占58.5%及17.1%,明显增多(P<0.01)。ICU1组患者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人数(占78.3%)明显多于ICU2组(P<0.01)。提示重症SARS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增高,药费所占比例最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药物及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并能有效地控制SARS患者住院费用,降低药费比例。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研究目的:在英国,由医生进行常规诊断性上消化道内镜操作已不能满足该操作日益增加的需求。一个解决办法是培训护士执行这项操作,但目前仍不知护士是否能像医生那样胜任常规诊断性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与方法:用随机、对照、非等级试验比较5名医生和2名护士实行诊断性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视野和准确性。让1名对内镜操作者身份设盲的胃肠病学专家来评估操作录像。结果:64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给1名医生或1名护士行内镜检查(在参与和同意检查之前)。在这些患者中,有412例患者参加,并且367例(89%)患者被用于结果分析。53.4%(93/177例)医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单纯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实验组45例,行根治手术前先给予新辅助化疗伊立替康+奈达铂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1年和3年远期存活率、局控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性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力状况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治疗有助于缩小病灶,方便手术操作,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医院护士焦虑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护士焦虑状况及诱因,寻找减轻焦虑程度的手段。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39名护士进行调查,数据应用SPSS11.1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39名护士SAS得分为41.39±9.05,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具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本调查中助理护士与护师、主管护师间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工作<1年组与工作4~10年组、11~20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特区工作年限<1年组与3~5年组、>5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自评健康状况“好”与“一般”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士为焦虑情绪发生的高危人群,管理层及全社会应予高度关注,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此类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门诊输液室工作流程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金 《广西医学》2010,32(2):245-246
目的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差错的发生。方法将2008年6月和2009年4月各月连续15天输液的前100例次(各1 500例次)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选派7名输液室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来完成。传统组在配药室前设接待窗口连续接单,病人交单后自己找空位坐好等候注射护士前往输液,由2名护士负责接单和配药;4名护士负责推车至病人座位前输液,其间或协助巡视班接瓶、拔针等;1名护士负责巡视等。改进组则尝试应用电脑排队系统,病人在门口自动取号排队,接待班在门口根据配药进度分批接单,接单后病人即可进入"静脉穿刺区"等候输液,输上液体的病人由巡视护士护送到座位上继续输液;接待、配药、注射和巡视各班人员配置是1∶2∶2∶2。比较两组每天各完成100例次静脉输液(输上液体为准)所用的平均时间、差错失误次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改进组完成100例次所用平均时间(78.2±7.5)min,少于传统组的(108.2±8.6)min(P〈0.05);总差错失误率0.4%,低于传统组的3.2%(P〈0.01);患者满意度95.6%,高于传统组的91.3%(P〈0.01)。结论改进门诊输液室操作流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输液等候时间及差错失误,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使用一次性头皮针采血再连接输液器输液和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和输液分开的方法进行比较.方法:用随机法将12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抽取所需血量后,直接换接排完气的输液管输液;对照组按常规采取血液量,再按周围静脉输液法给病人输液.比较疼痛率、满意率和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1);而观察组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采血时输液,减少病人的痛苦,病人家属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取石术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共141例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72例,MPCNL69例.对手术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成功率99%,MPCNL组100%;输尿管镜检取石组一期结石清除率61%,MPCNL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MPCNL组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时间(7±4.0)d,MPCNL组(11±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取石组平均住院费用(6 558±860)元,MPCNL组(11 230±2 0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期结石清除率低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短的住院时间及更少的住院费用,有利于患者,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统计高血压病各期患者60例,设正常对照组.测量舒张早期E波峰值血流速度(VE)和舒张晚期A波峰值血流速度(VA)及E/A比值.结果:正常对照组VE、VA分别为(82土13)cm/s及(51士12)cm/s,E/A>1.高血压病1期患者VE、VA各为(80士13)cm/s及(50士11)cm/s,E/A>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病Ⅱ期患者VE、VA各为(58±13)cm/s及(52±12)cm/s,14例E/A>1(70%),6例<1(30%),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病Ⅲ期患者,VE、VA各为(40±11)cm/s及(42士12)cm/s,3例E/A>1(15%),17例E/A<1(85%),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期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改变不明显,Ⅱ期患者常有舒张功能变化,Ⅲ期患者舒张功能改变常明显.通过测量VE、VA及E/A比值对了解高血压病人舒张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2年7月间,收治的233例因慢性胆囊炎或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路径组114例,对照组119例。路径组是按制定的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是进行常规传统的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术后腹腔和伤口感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路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腹腔和伤口感染情况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临床路径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和术前住院日,减少抗生素使用时间,并无增加感染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的实施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