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理性海水喷雾洗鼻液对轻度间歇性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ntis,AR)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疗的轻度间歇性AR患儿共81例,所有病例按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理性海水喷雾洗鼻液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儿治疗前后AR症状、体征评分、纤毛传输速率、临床疗效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AR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2.908、t=11.340;P<0.05)。观察组纤毛传输速率提高显著大于对照组(t=4.119;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0%vs.80.49%;χ2=5.933,P<0.05)。结论生理性海水喷雾洗鼻液对轻度间歇性AR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联合生理性海水喷雾治疗间歇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口服,10 mg/d;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咪唑斯汀联合生理性海水喷雾治疗,其中咪唑斯汀口服,10 mg/d,生理性海水8喷/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AR症状、体征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评分(SF-3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指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4.17%、72.50%,治疗组分别为80.83%、99.1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R症状和体征积分分别为(4.35±0.85)分、(1.32±0.47)分,治疗组分别为(1.86±0.33)分、(0.64±0.21)分;两组患者治疗后AR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SF-36评分分别为(8.60±2.96)分、(659.74±130.48)分,治疗组分别为(5.31±2.77)分、(751.87±143.60)分,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生理性海水喷雾治疗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滴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A、治疗组B,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滴剂口服,治疗组A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B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治疗后其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时,治疗组A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时,治疗组A、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和B的症状体征评分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滴剂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均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疗效优于西替利嗪但起效稍慢,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用口服西替利嗪较单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疗效无明显差异,临床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应用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评估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总评分为(2.31±0.81) 分,低于对照组的(3.70±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低于对照组的 37.5%(1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能定期随访的变应性鼻炎患儿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患儿90.6%,P<0.05;试验组患儿变应性鼻炎的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门诊诊治变应性鼻炎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在此基础之上治疗组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辅助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5、OPN、IgE和EOS情况以及肺功能相关R5、R20和Fres。对比两组患者体征和症状评分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5、OPN、IgE、EOS、R5、R20和Fres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征评分和症状评分也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严重程度均显著改善,无症状人数比例显著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整体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10.20%,对照组为8.33%(P>0.05)。结论鼻腔冲洗辅助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中药口服;中药+外治组:中药口服+穴位敷贴+局部按揉+鼻腔涂药;对照组:西替利嗪口服+激素滴鼻。结果中医药组治愈率高,复发率底,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外治组优于中药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药内服外治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对儿童轻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门诊就诊的轻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且家长拒绝药物治疗的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停用抗组胺类、糖皮质激素类、抗白三烯类、色酮类等药物,暂停一切治疗措施,定期1周复诊1次,观察症状、体征变化;观察组患儿停止口服药物,单纯进行鼻腔冲洗,冲洗方法为生理盐水250 m L,冲洗鼻腔,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2周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达90.9%,对照组总有效率36.4%,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轻度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2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患儿清晨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剂,2喷/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芩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30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以及IL-10和IgE水平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5%、90.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水平显著升高,IgE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IL-10和IgE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HT6K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门诊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单独口服西替利嗪片,实验组采用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鼻炎症状、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鼻炎症状评分为2.36±0.98分,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67±0.87分(P<0.05);实验组中总体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替利嗪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可以有效的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复方鹅芪鼻腔冲洗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2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鹅芪鼻腔冲洗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鼻黏膜纤毛清除时间的比较均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病情评分及鼻黏膜纤毛清除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病情评分及鼻黏膜清除时间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较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复方鹅芪鼻腔冲洗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对鼻黏膜上皮的修复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变应性鼻炎应用贻贝粘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7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三组,实验A组(n=39)通过贻贝粘蛋白鼻腔喷雾治疗,实验B组(n=39)通过糠酸莫米松治疗,对照组(n=39)通过生理盐水喷剂治疗,对比三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儿治疗效果、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表(SRS)、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鼻炎相关生命质量量表(RQLQ)、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A组、实验B组SRS评分、VAS评分和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A组低于实验B组(P<0.05);实验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B组有2例鼻灼热感、1例鼻干,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变应性鼻炎应用贻贝粘蛋白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多种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7,(14):1952-1955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口服联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治疗间歇性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间歇性AR患者共300例,按抽签法分为A、B、C组,各100例。A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10 mg,po,qd;B组患者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进行鼻腔冲洗,早晚各冲洗1次;C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联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3组患者疗程均为28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呼吸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随访12个月期间的临床复发情况。结果:A、B、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8.00%、96.00%,C组显著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呼吸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最大呼气流速(PEF)昼夜变异率、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EF和IL-1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C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21.00%、23.00%、6.00%,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上述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口服联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治疗间歇性AR可有效减轻患者鼻部症状体征,改善患者呼气功能,下调机体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选用布地奈德鼻喷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氯雷他定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96%(P<0.05)。讨论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辅助常规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后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鼻塞、流涕及咳嗽)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鼻塞、流涕及咳嗽等症状评分分别为(0.62±0.21)、(0.61±0.26)、(0.63±0.21)分,对照组患儿的鼻塞、流涕及咳嗽等症状评分分别为(1.14±0.35)、(1.34±0.85)、(0.85±0.25)分,治疗组患儿的鼻塞、流涕及咳嗽等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辅助常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其鼻塞、流涕以及咳嗽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友伟 《江西医药》2014,(10):1097-1099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两组变异性鼻炎症状、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变异性鼻炎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陈慧芬 《海峡药学》2013,25(6):95-96
目的探讨伯克纳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伯克纳喷雾剂,连续应用4周。对两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症状、体征变化,血清IL-4、IL-8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及鼻痒症状评分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减少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9%VS 75.00%,P<0.05)。结论伯克纳喷雾剂可辅助酮替芬有效控制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IL-4、IL-8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培培 《北方药学》2019,16(2):28-29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应用匹多莫德辅助舌下免疫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方法联合舌下免疫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变应性鼻炎症状以及哮喘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变应性鼻炎症状以及哮喘症状评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过治疗,IgA、IgG、IgM、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IgA、IgG、IgM、CD3^+、CD4^+、CD4^+/CD8^+治疗后升高更加显著,CD8^+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舌下免疫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12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干预组,分别采用糖皮质激素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总疗程3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在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方面较治疗组有效,在哮喘症状和肺功能改善上较治疗组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症状,在治疗哮喘方面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联用优于单纯使用吸入激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2):215-2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术毕1周后给予生理盐水灌洗鼻腔;试验组患者术毕1周后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利用光镜和电镜对鼻腔黏膜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腔黏膜病理性腺体增生及黏膜水肿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鼻腔黏膜修复时间(3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修复鼻腔黏膜的超微结构,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