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洪 《贵州医药》2001,25(12):1086-1087
茎突综合征可引起咽颈部、耳部及头面部疼痛等异常感觉症状。主要治疗手段是施行茎突截短术。现将我科 1995~ 1999年临床收治的 2 6例 (32侧 )茎突综合征报告如下 ,并讨论分析。1 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经口咽径路茎突截短术 2 6例 (32侧 ) ,其中男 16例 (2 0侧 ) ,女 10例 (12侧 )。年龄 2 2~ 5 8岁 ,平均 36 8岁。茎突X线摄片示长度 3 6~6 .4cm ,平均 4 6 1cm ;手术截除长度 0 6~ 3 1cm ,平均 1 5 8cm。1 2 方法 取半坐位 ,常规消毒铺敷 ,局麻下常规行扁桃体摘除。扪清茎突位置 ,切开咽缩肌肌膜 ,钝性分离咽缩肌 ,…  相似文献   

2.
齐少恒  孙涛 《淮海医药》2006,24(2):116-117
目的探讨茎突截短术在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8~2005年30例茎突截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茎突截去长度为0.5~3.5 cm.平均长为1.8 cm,术后随访2~3年,症状完全消失25例(83.3%),部分消失1例(3.3%),无效4例(13.3%).术后复诊有2例患者,2年后再次复发,经第2次茎突截短术,症状缓解,再随访3年无再次复发.结论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茎突综合征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74例行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口内径路或颈外径路行茎突截短术,其中口内径路19例,颈外径路55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口内径路及颈外径路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0.9%;术后发生较严重并发症者3例,其中口内径路组1例发生术后扁桃体窝出血,颈外径路组发生面神经下颌缘支与舌下神经损伤各1例.结论 两种径路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从总体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良好途径,临床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径路,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茎突过长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 ,从而引起治疗不当。本文系统回顾临床 9例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5月至 1996年 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 9例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的资料 ,男 3例 ,女 6例 ,9例 13侧 ,年龄 15~ 65岁 ,平均年龄 40岁。1.2 临床表现 :1病程 :3~ 10 a,平均 6.5 a。 2症状 :9例患者均有咽干 ,咽异物感 ,转头刺激性咳嗽 2例 ,咽间段性痛 3例。其中 2例作扁桃体摘除时粘连紧 ,术后同侧颈部疼痛达 3个月余 ,用消炎药无效 ,后做茎突 X线检查发现其增长、增粗。 3体征 :9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茎突过长症的诊治。方法:对9例茎突过长症实施茎突截短术。结果:术后咽部症状全部消失。结论: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茎突过长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5-10~2002-10共收治11例无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并坚决要求保留扁桃体的茎突过长症患者,行保留扁桃体的改良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男7例,女4例;年龄23~35岁.单侧8例,双侧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头颈痛,咽异物感及反射性耳痛等多种症状.  相似文献   

7.
徐俊祥  张立红  赵丽芬  杨长东 《河北医药》2012,34(21):3351-3352
茎突综合征(elongated styloidproces ssyndrome),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致使其与临近的肌肉、血管、神经、黏膜相抵触,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成年人。该病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手术截短过长的茎突是最有效的方法[1]。我市第一医院于2003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茎突综合征13例,全部是全麻下经口进路保留扁桃体的茎突截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茎突综合征患者7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麻醉方法同全麻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组采用经口咽径路,对照组采用经颈外径路.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8%,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茎突截短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胡红蓉  李菊琴 《贵州医药》2001,25(11):1032-1033
本科自 1992年开始采用改良颈外径路行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 ,现将资料完整的 35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病例 35例 (6 2侧 ) ,其中男 16例 (30侧 ) ,女 19例 (32侧 ) ,年龄 2 1~ 6 0岁 ,以 2 0~4 0岁最多 ,占 2 5例。病程 1月至 7年 ,其中 1月至 1年 2 7例。临床症状 :咽异物感、咽痛 2 4例 ,伴有颈侧胀痛 5例 ,伴耳闷塞感、耳痛 2例 ,以颈部酸痛或咽部刺激性咳嗽为单一症状的各 2例。检查 :全部病例中除 3例能在扁桃体及其周围触及由外上方斜向内下的硬的刺状突起外 ,作鼻、鼻咽、口咽、喉咽、喉部及颈部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下咽癌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2例下咽癌临床资料分析和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下咽癌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典型,与茎突过长综合征、慢性咽炎、咽神经官能症症状相似。结论对茎突过长综合征、慢性咽炎,咽神经官能症的诊断要慎重,加强下咽癌知识的普及,积极寻找下咽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减少下咽癌的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12.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和方位、形态异常、茎突舌骨韧带骨化等引起的咽喉部、耳部和头颈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总称。经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一般先摘除扁桃体。我科2006年11月~2009年12月共为22例患者行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旭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0-201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1年我院确诊茎突综合症的患者60例,分析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术后症状好转,无效4例。结论茎突综合征为复杂的疾病,应通过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经口内径路行茎突截短术为茎突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23例,采用腓骨截骨入路,对骨折部进行复位Pilon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并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随访所有患者,随防时间12~24个月,平均时间18.2个月。术后未出现关节不稳、肢体麻木等并发症。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愈合时间9~13周,平均时间为10.8周;随访期间未发现关节面丢失、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随访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获18~30分,平均28.2分;其中优18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1.3%。结论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手术操作科学简便,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颅骨板的后份内侧有细长的茎突,伸向前下方,一般长度为2~3 cm,超过此长度,即为茎突过长.其过长容易引起咽部异物感、舌根疼痛不适、不典型颌下疼痛、咽部疼痛、头颈部痛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极易误诊、漏诊.我们2000年1月~2005年8月治疗2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及两种手术方式的的疗效比较。方法:可随访病例14例15侧,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1例,可在扁桃体窝后触摸到骨刺样物10例,不能触到的4例。均据临床症状及X线或CT扫描证实茎突过长而确诊为茎突综合征;主要症状有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转颈或低颌时异物感变明显、失眠等。手术方式,①口咽径路:1例在气管插管下全麻,5例局麻;截出茎突最长3.2cm,最短1.0cm,平均2.0cm。②颈外径路:1例在气管插管下全麻,7例局麻;截出茎突最长3.6cm,最短1.6cm,平均2.4cm。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相关症状均能渐进性消失,但术后患者在局部疼痛、讲话、吞咽、发热、手术时间的对比上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茎突综合征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后患者在局部疼痛、讲话、吞咽、截出茎突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对比上,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胼胝体入路治疗15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未有死亡病例,2例术后出现无动性缄默,术后2个月恢复,5例术后有偏瘫.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具有直视下操作,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是治疗脑室出血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头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及疗效.方法 对29例股骨头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Pipkin分型,其中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2例,Ⅳ型11例.采用Smith-Petersen入路:Ⅰ型5例,Ⅱ型3例,Ⅲ型2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合大粗隆截骨治疗:Ⅰ型4例,Ⅱ型4例,Ⅳ型8例;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Ⅳ型3例.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按照采用Thompson-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0例;可6例.差4例.结论 对于不同类型股骨头骨折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在尽可能保护股骨头血运的情况下显露骨折,可取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20侧)茎突综合征患者施行了茎突截短术,19侧采用口咽径路,1侧为颈外径路。截除的茎突长度为14~32mm。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咽痛全部消失,无并发症。对按照以上手术方法治疗的16例茎突综合征患者随访1—3年,均取得满意疗效,无复发。结论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茎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口咽径路的优点是寻找茎突方便,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