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单用抗生系滴耳液疗效不佳,若长期直接作用于中耳,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1-3],自制出复方苦参滴耳剂,试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疗效.1处方苦参200g、黄连100g、黄柏100g、枯矾10g、冰片5g、甘油500ml,95%乙醇100ml,蒸馏水加至1000ml.2制备方法取苦参、黄连、黄柏水煮2次,每次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状(生药:药液为1:1).缓缓加入95%乙醇,边加边搅拌,使含醇量达65%,醉沉24h.说过,德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生药:药液为2:1),加人甘油为…  相似文献   

2.
珠黄软膏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红星  韩莹 《中成药》1997,19(9):46-47
珠黄软膏是以珍珠、大黄、青黛为主的中药复方经提取精制后,融合在水包油型的乳化基质中制成的中药外用软膏;是我院外科临床治疗多种疮疡病的常用外敷药物。1制备工艺1.1处方组成珍珠6g、大黄1009、青黛12.5g、黄柏50g、苦参50g、乳香12.5g、冰片0.6g、苯甲酸钠0.4g.凡士林18g、十八醇8g、液体石蜡10g、羊毛脂3g、平平加O25g、甘油5g、尼泊金乙酯0.1g、氮酮4.5g、蒸馏水50g。1.2药物细粉的制备根据处方中珍珠、青黛、乳香,冰片4味药物的功效和理化性质,分别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制成极细粉,入膏基中使用。将珍珠以文火煅至有爆…  相似文献   

3.
洁阴肤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康如  饶双超  姜卫中  段淑敏 《中成药》2000,22(11):813-814
洁阴肤洗剂是我院药剂科和妇产科根据中医药理论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纯中药制剂 ,近年来在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病人19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1 处方及制备1.1 处方组成 蛇床子 10kg ,地肤子 5kg ,百部5kg ,花椒 4kg ,鹤虱 4kg ,雄黄 3kg ,苦参 4kg ,黄柏4kg ,苍术 4kg。1.2 制备 按处方称取蛇床子、地肤子、百部、花椒、鹤虱、苦参、黄柏、苍术饮片、洗净 ,水煎提取 2次 ,每次 1h。合并煎液 ,滤过 ,滤液静置 2 4h。取上清液 ,浓缩。加 95%医用乙醇 ,静置 2 4h ,过滤。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备…  相似文献   

4.
熊胆痔疮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毅  张振家  陈慧敏 《中药材》2002,25(3):223-223
我院采用熊胆痔疮霜治疗痔疮70例,并设有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处方与配制1.1 处方 硬脂酸150g,氢氧化钾7g,甘油50ml,熊胆15g,冰片5g,大黄35g,尼泊金乙酯1g,蒸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2月24日的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收录的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构建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类别,并进行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处方156首,涉及中药123味,药物累计使用1 344次。苦参、蛇床子、黄柏、百部、白鲜皮、地肤子等23味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高频药物;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获得高频核心药对组合为蛇床子-苦参,3味药组合为蛇床子-黄柏-苦参,4味药组合为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苦参,5味药组合为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黄柏-苦参,6味药组合为白鲜皮-地肤子-百部-黄柏-蛇床子-苦参。聚类分析获得3组具有关联性的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分析获得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百部等7味中药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核心处方。结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以清热药、补虚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以...  相似文献   

6.
我院制备的中药烧伤涂膜剂,经临床疗效观察,认为治疗烧伤效果较理想。临床使用未发现不良反应。[处方] 虎仗500g 大黄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甘油5ml 冰片5g 75%乙醇300ml PVA-124 50g [制法] 虎仗粗粉用乙醇浸渍48小时。浸液减压回收乙醇。加蒸馏水至200ml,用氯仿萃取,分离水层,并浓缩到100ml。静置过夜,用双层纱布滤去沉淀物。大黄、黄芩、黄柏用水浸渍半小时后,用文火煎煮两次。每次1个小时。合并二次滤液。滤液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后过滤。滤液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腮腺炎是非化脓性肿胀 ,疼痛伴有发热 ,有延及各种组织和各种脏器的倾向。尤其好发于儿童 ,而且易感染。为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制了腮糊膏 ,经临床近一年的实践证明 ,其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处方黄连 12 0 g,板蓝根 12 0 g,大黄 6 0 g,蒲公英 12 0 g,白芷 6 0 g,冰片 15 g,乙醇 14 0 ml,羧甲基纤维素钠 40 g,甘油 12 0 g,氮酮 15g,尼泊金乙酯 1g,蒸馏水加至 10 0 0 g。2 制备方法2 .1 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用 6 0 ml的乙醇分散 ,加甘油研磨均匀。2 .2 取 80 ml乙醇加入冰片 ,尼泊金乙酯溶解 ,再加入氮酮搅匀。2 .3 取板…  相似文献   

8.
基本处方: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各30g。具体加减:霉菌性阴道炎,加龙胆草10g,川椒15g,防风10g,忍冬藤20g;滴虫性阴道炎,加百部15g,马齿苋25g,败酱草20g,白鲜皮15g;老年性阴道炎加黄柏、黄芩各10g,土茯苓20g。  相似文献   

9.
药物组成:苦参、土茯苓、蛇床子、生百部各20g,龙胆草、紫槿皮、川黄柏、川花椒、苍术各15g,地肤子24g.  相似文献   

10.
<正> 中药外用药是我院制剂室1990年开始配制的常用药剂。经过六年的临床验证,该药液确具燥湿杀虫、止痒润肤的功效。临床对夏季皮炎、神经性皮炎、体癣、脚气及蚊虫叮咬有很好的疗效,无副作用且使用方便,受到患者欢迎。 1 处方组成 苦参1.5Kg 黄柏1.5Kg 地肤子1.5Kg 百部1.5Kg 苍耳子1.5Kg 薄荷0.75Kg 冰片0.375Kg 甘油1000ml  相似文献   

11.
陈瑞云  赵波  王碧辉 《陕西中医》2002,23(9):842-842
妇科常见病为滴虫性、细菌性、霉菌性、老年性阴道炎 ,宫颈糜烂等。我们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研制了妇炎宁栓剂 ,此药杀菌范围广 ,有效浓度高 ,对人体无副作用 ,工艺简单 ,应用方便 ,经临床1 41例病人观察 ,疗效明显 ,总有效率达 91 .5 % ,深受患者的欢迎 ,现介绍如下。   1处方、制备及用法1 .1 处方 :黄柏、苦参各 2 5 0 g,替硝唑 2 0 g,葡萄糖粉 40 g,冰片 5 g,青黛 7g,明胶 83.75 g,甘油 1 2 5 g,蒸馏水 1 5 0 ml共制成栓剂 1 0 0枚 ,每枚重 4.6g。1 .2 制备及用法 :称取黄柏、苦参各 2 5 0 g,加蒸馏水 80 0 ml提取 ,浓缩至流浸膏状…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药:Ⅰ号疥疮洗剂:硫磺、生百部、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苍术、苦参、五倍子、冰片各10克,川椒、薄荷各6克,枯矾20克。此方适用于轻、中度单纯性疥疮皮肤损害者。Ⅱ号疥疮洗剂:硫磺、生百部、白藓皮、蛇床子、地肤子各30克、苦参15克,川椒、薄荷、黄连各6克,黄柏、生大黄、公英、银花、五倍子、冰片各10克,生地榆、枯矾各20克,此方适用于重度及继发化脓性感染者。用药前先用硫磺香皂全身洗澡1次,然后将上药加水适量,煎熬滤渣后,趁热浸泡或搽洗全身,每d1剂,每d2次,每次30min,5d 1疗程。药物剂量可随症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肤子方外洗治疗外阴瘙痒疗效。[方法]对60例门诊患者使用地肤子方(苦参10g,花椒15g,白癣皮、百部、蛇床子各10g,龙胆草、白芷、黄柏各9g),1剂/d,水煎600mL,浸泡后擦洗,30~60min/次;外阴破损溃败加徐长卿14g;慢性湿疹过敏外阴炎加蛇床子14g;霉菌性阴道炎加野菊花29g;子宫颈炎加千里光、艾叶各30g。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地肤子方外洗治疗外阴瘙痒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外阴白色病变”即“白斑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好发于中老年妇女 ,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药物治疗。我们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需要自制白斑乳膏 ,用于治疗该病 ,疗效较好 ,现将白斑乳膏的制备、主要成分分析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1处方淫羊藿260g,覆盆子130g,蛇床子130g,雄黄4g,枯矾8g,冰片2g,薄荷脑2g,硬脂酸48g,单甘酯16g,石蜡油12g,白凡士林16g,吐温 -8024ml ,甘油40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400g。2制法淫羊藿、覆盆子、蛇床子3味中药煎煮两次 ,每次1.5h ,合并煎液 ,过滤 ,…  相似文献   

15.
洁肤爽洗剂为我院研制的将外洗汤剂改变为方便患者使用的水包油型浓缩洗剂 ,具有杀菌消炎、去湿止痒、洁阴护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阴道炎、阴痒带下、生殖器疱疹等妇科病和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等皮肤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 苦参、黄柏、蛇床子各 12 0 0 g,白鲜皮、百部、花椒、,炒苍术、延胡索 90 0 g,土荆皮 6 0 0 g,冰片 80 g,薄荷脑 10 0 g,丁香油 90 m l,大叶桉油 34 0 m l,洗必泰 30 g,吐温 - 80370 g,司盘 38g,制成 15 0 0 0 ml。1.2 制法 称取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土荆皮、延胡索、…  相似文献   

16.
1982~1989年,我们自拟中药胶囊剂雄黄散,临床用于治疗子宫颈糜烂和各种阴道炎(霉菌或滴虫性),收效较满意,现将制备方法与临床疗效观察简介如下。1 处方 雄黄50g、硫黄50g、冰片20g、薄荷脑20g、轻粉20g、枯矾50g、血竭30g、青黛30g、煅石膏50g、炉甘石50g、苦参50g、地肤子50g、蛇床子50g等。共制1000个胶囊。  相似文献   

17.
<正> 养颜抗皱霜是一种纯中药霜剂,是以人参为主的中药复方经提取精制后,融合在护肤基质中的美容型化妆品,具有恢复皮肤弹性,保持和调节水份以及抗皱作用。 1 处方与制备 处方:人参10g,枸杞子、当归各20g,三乙醇胺、十六醇各10g,凡士林100g,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各93g,尼泊金乙酯1g,平平加23g,甘油250g,蒸馏水440ml。 制法 先将人参清炖取参汤,将参渣再与枸杞子、当  相似文献   

18.
消炎洗散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燕  李希  张嵩  冯建安  邹俊波  黄嫣 《中成药》2011,33(4):629-633
目的 建立消炎洗散(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苦参、黄柏、蛇床子、紫草、冰片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苦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以及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结果 薄层色谱均检出苦参、黄柏、蛇床子、紫草、冰片;苦参碱在0.2008~2.008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1.氧化苦参碱在0.2084~2.08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85;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408%.盐酸小檗碱在0.2048~1.02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2;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2.660%.结论 该方法 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藿黄洗剂为医院自制制剂 ,皮肤科用之治疗各种癣证或皮炎、皮肤瘙痒等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 处方及制备工艺1 .1 处方生大黄 ,藿香 ,土荆皮 ,黄柏 ,龙胆草 ,土茯苓 ,苦参 ,冰片 ,金银花。1 .2 制备工艺以上 9味药除冰片外 ,加水浸泡 30 min,煎煮两次 ,第 1次加水 80 0 0 ml,第 2次加水 6 0 0 0 ml。每次沸后 1 h,合并两次煎液 ,浓缩至约 95 0 ml,加苯甲酸钠 5 g,尼泊金乙酯 0 .5 g,搅匀 ,另将冰片用 95 %乙醇适量研溶后加入 ,搅匀 ,静置沉淀 1 2h,滤取上清液 ,调整至 1 0 0 0 ml,分装 ,灭菌 ,即得。2 …  相似文献   

20.
<正> 黄褐斑与雀斑这两种色素性皮肤病,是影响着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根据黄褐斑和雀斑的发病机理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了活血化瘀、行气消散、清热祛风等中药,按照现代制剂方法研制了中药祛斑霜,自1992年以来经60例实际应用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处方组成及方法 白芷30g,川芎25g,白附子30g,茯苓30g,玉竹20g,当归25g,珍珠粉20g,硬脂酸单甘油酯30g,甘油70g,三乙醇胺12g,2.6二叔丁醇对甲酚5g,尼泊金乙酯1g,硬脂酸130g,橄榄油130g,液体石腊40g,壬烷基酚聚乙醇醚10g,蒸馏水适量,全量为1000g。 制备方法:取处方中前6味中药,加约10倍的水,用水煮约60分钟,滤出药液600毫升做为水相与三乙醇胺、甘油、硬脂酸原甘油酯,2.6二叔丁醇对甲酚,尼泊金乙酯等做为A液。以硬脂酸、橄榄油、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