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高且不易疲劳?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多样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层教学是按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的不同,分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然后再按优、中、差重新组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按运动能力分层教学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许多高等学校的体育同行对如何搞好大学生体育教学进行了各种潜心研究和改革,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笔者对大学生运动能力分层教学进行了三年的实践,通过实践前后对比,体育教学质量大有提高,现谈谈我们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与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是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必修的医学理论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的一门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的生化理论知识,为其后续的临床知识学习打下基础,需要我们生化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针列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生物化学一门综合学科,知识面广,内容繁杂,学生学习时往往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化教学质量,基于这个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几项建议:巧妙设置课堂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正确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及时表扬,激发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郭启燕  刘瑛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29-130,139
目的研究改进生化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任课班级随机设为对照班和教改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1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教改班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即通过课前精心编制教案、设计问题链、课堂提问、病案教学、课后总结、课后练习等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结果通过两个班级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及期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教改班学习能力显著提高(P〈0.01),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结论生化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方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改进《传染病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传染病的流行新形势使传染病的疾病普遍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发现的传染病或原有已经被控制的传染病死恢复燃,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疯牛病、甲型H1N1型流感等.而人群对新传染病缺乏特效治疗和免疫预防等.所以传染病学教师应结合新形势下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医学模式、医学思维方式的改变,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加强传染病学课程建设,提高传染病学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学习传染病学基础知识,提高应对全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切实执行卫生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新计划”和“新大纲”。我校于今年正式在2003级新生班级实行模块教学试点。将过去基础医学中的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的单科教学模式改为正常人体学基础综合模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改革。目前不仅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中展开,也是高职教育正在探索的新路子。在此,笔者经一学期的教学和思考,谈谈对模块教学的体会和模块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生化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后面的物质代谢等章节上,这无疑是对的。《绪论》这一章虽不是重点,但它是生物化学的开篇,讲授效果如何,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绪论》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生化枯燥难懂,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绪论》如何讲,讲些什么,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下面提出我本人在《绪论》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看法,请同行们指教。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学经验,从3个方面提出改进《中医骨病学》教学的方法和体会:中西医并重,加强对骨伤理论的学习;调整考核方式,拓展学习思路;培养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1.
柳艳晖 《医学文选》2006,25(4):822-823
《正常人体学基础》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医学知识融为一体,改革力度较强,集三本教材之精华,对树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常人体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但是由于所涉及的内容多且课时较短,过去三本教材总学时为260-280(现仅164)学时,使众多的教师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传统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尝试在正常人体学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共同交流、学习,适应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开拓进取型的高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近一时期,中央和教育部领导,非常重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温家宝总理、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以及教育部周济部长和吴启迪副部长在多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更加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相似文献   

13.
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在条件之一 ,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 ,因为除了智力因素之外 ,还有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在近几年来生化课堂授课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一些体会。1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过程中一种推动力 ,研究表明 ,良好的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1.1 讲好第一堂课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下,由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修订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11个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配套教材,于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人体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融合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组织胚胎学4门学科的基本内容而建立的新课程犤1犦。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有违大纲和教材编辑者的初衷。笔者就“人体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些分析。1四合一教材《人体学》的特征1.1减少多学科内容的交叉重复、脱节“人体学”重点介绍了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专生源质量偏低,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重视学习,缺乏学习动力.为使学生学好医学基础知识,为医学临床课、临床实践、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生理学教学中,应尽量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以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梁志民 《医学文选》2005,24(1):107-107
近年来,随着本专科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批的文化基础好、素质较高的中学生流向了大专科院校,导致得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录取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较弱、素质较低已成为不争的现实。我校近年来入学的各专业的新生也是如此,新生中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素质较低、理解能力差、学习兴趣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正常人体学》的教学质量,把书本枯燥、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病原生物学是医学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两门课。在十余年教学实践中,为了提升病原生物学理论授课教学质量,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探讨、互励共勉。  相似文献   

18.
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应用CBS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体制正在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延伸至更深更广的领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是学生实行学校社会化最后阶段,学生一旦走出学校的大门,就会成为社会的角色而进入社会。由此不难看出,作  相似文献   

19.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展教学,教师在课程设计前到医院调研,根据护士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由教师针对问题、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学习理论,培养技能,最后再次回到实践岗位实习、工作。它的创造性在于把原来的“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发展为学生也参与实践,学生是行动者,也是学习过程的研究者,至少是学习过程的参与研究者。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是伤寒学教学的必备教材,是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