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儿童55个月后的免疫效果。小剂量组98人,剂量5ug×3次;对照组136人,剂量30ug、10ug、10ug。于0、1、6月三角肌部位注射。同时观察未接种乙肝疫苗儿童176人HBV感染情况。结果;首剂接种8、18、55个月后,抗-HBs≥10mIuu/ml的人数,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0/54对57/58(P>0.05);52/53及54/55(P>0.05);36/41对73/78p<0.05)。两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34±0.27对55.4±0.42(p<0.01);42.0对55.0(p<0.05);76.14对139.5(p>0.05)。55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接种儿童,不论抗-HRs滴度是否达到有效保护水平,HB、Ag均阴性。未按种儿童HBsAg(+)为11/176(6.25%)。结论:与正规剂量一样,小剂量乙肝疫苗同样产生有效的保护作平,接种后机-HBs低滴度儿童仍可防止HB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V血清标志物(HBV-M)在益阳市电力系统人群中的表达特点,及考察注射乙肝疫苗的防护效果。方法将局机关等10个单位2410例标本分成A、B两组:A组曾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B组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分别测定两组的HBV-M,并对A组中未产生抗.HBs的人员用体外核酸扩增技术(PCR)检测其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结果在接种了乙肝疫苗的人群中HBV感染率为4.32%;在未接种人群中HBV感染率为15.90%,p〈0.01(x^2=71.327)。在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产生抗-HBs的人群中HBsAg(+)性率为33.04%。结论我局是一涉外型单位,在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HBV感染应引起重视,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应加强卫生防护,更广泛的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产生抗.HBs的人群为高危人群,仍应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3.
给61例正常人和33例HBV慢性携带者接种乙肝疫苗,后半年内检测了一些血清学指标。正常人接种疫苗后1,3,6个月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7.8%,85.2%和90.1%。HBV携带者接种疫苗后6个月HBsAg滴度上升者8例,下降者4例,仅有1例抗—HBs阳性,12例HBeAg阳性者中仅有1例抗—HBe阳性。所有病例接种疫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说明本疫苗抗原性良好,但对HBsAg携带者无效。  相似文献   

4.
应用SPRIA检测464名青少年外周血HBV标志,对74名HBV感染标志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作免疫预防。HBV感染率77.37%,其中HBsAg、抗-HBs与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11.21%、59.05%和36.42%。接种一剂乙肝疫苗一个月后和三剂一个月后抗HBs阳转率各达97.3%和98.6%,其S/N均值分别为31.31和71.5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200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阴性的中专学生作为试验组,按0、1、6方案接种,接种后7、12、24、36个月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抗-HBs和HBsAg.同时抽取200名未接种疫苗的HBV感染阴性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全程免疫后,200名学生中有179人HBV抗HBs阳性,3年中HBV感染率1%(2/200),抗HBs阳转率达89.5%.对照组HBV感染率4.50%(9/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性免疫效果,能有效阻断HBV感染,预防乙型肝炎发生,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是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郧西县现阶段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开展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①郧西县3—12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感染流行率经调整后分别为5.03%、29.10%;疫苗免疫人群分别为3.63%、26.88%;未接种疫苗人群分别为11.19%、47.03%。②郧西县城关镇、其它农村乡镇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r7%、8.17%;疫苗免疫人群分别为1.96%、6.65%;未接种疫苗人群分别为2.39%、10.84%。结论我县3—12岁儿童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明显下降,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 笔者对某技校未接种乙肝疫苗的896名新生的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HBsAg阳性率为3.12%,抗—HBs阳性率为5.58%。本结果HBsAg阳性率低于本地区一般人群水平,男生HBV感染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8.
对单项抗-HBc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7个月.抗-HBs应答率为61.2%.首次疫苗接种后的无应答者,不对第二、三次接种产生抗-HBs应答。应答者的抗-HBs滴度随接种次数而逐渐升高.抗—HBs阳性者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是原发反应。从抗—HBc阳性的无应答者血清中检出HBV—DNA和HBsAg,提示无应答者可能处于一种轻微的慢性染感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 为了解决幼龄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我们于1988年4月—1989年11月抽取0—7岁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儿童的血标本、进行 HBV 感染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HBsAg: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冻干血球,批号8961,RPHA 法。滴度>1∶32的不做中和试验,判为阳性。≤1∶32的做中和试验,测定排高于中和排2孔判为阳性。2、抗—HBs:用上海市科华生化试剂实验所冻干血球,批号871219,PHA 法,操作和结果判断与 HBsAg 检测相同。3、抗—HBC:用重庆医学试剂研究所生产的酶标试剂药合,均按要求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严格实验设计,按0、1、6月程序,以5、10μg乙肝疫苗接种于278名无HBV血清感染标志的小学生,进行了8年追踪观察。免后8年两组的抗—HBs阳性率和GMT分别为51.7%、66.0%及45.2mIU/ml、58.4mIU/ml。初免后抗—HBs峰值滴度愈高,下降至10mIU/ml以下的时间愈长。免后8年对86例抗—HBs不同滴度者给予10μg1针再免,接种后1个月抗—HBs升高了6.5~51.5倍。研究结果表明,免后8年其免疫记忆细胞依然保存抗原信息,初免时抗—HBs应答良好者免后8年内不必再免,需要再免者10μg1针即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463例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的统计分析,探讨医务人员通过注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与被动感染乙肝病毒(HBV)产生抗HBs阳性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体检的医务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中抗HBs阳性的463例,根据是否注射乙肝疫苗将其分组,分为注射乙肝疫苗组及被动感染HBV组,观察其肝功能、B超等检查差异。结果:被动感染HBV组其肝功能、B超明显异常,其中ALT升高者占11.96%(11/92)、ALT和γ-GT两项同时升高者占10.87%(10/92)、肝回声异常者占38.04%(35/92)、脾脏肿大者占14.13%(13/92),明显高于注射乙肝疫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抗HBs阳性的临床意义不同,注射乙肝疫苗组能有效保护机体,不再被HBV感染。而被动感染HBV组仍有一定比例的肝功能异常、肝脾结构异常。表明医务人员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12.
1990年5月在武汉市调查1200人的抗-HBs水平。结果提示:调查人群的平均抗-HBs阳性率为62.42%。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明显高于成人(分别为72.35%、72.23%与51.72%,P<0.01)。根据儿童计划免疫卡记录史,发现接种针次与抗-HBs升高有明显联系,全程免疫后的抗体阳性率在1~4年内差异不大,但抗-HBs的滴度逐渐下降。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效果明显优于成人,其接种组HBsAg的阳转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4%及17.86%,P<0.05),而成人接种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17%及11.94%,P>0.05),提示成人不经筛选而推广使用乙肝疫苗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HBsAg携带率的关系及海南农垦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制定海南垦区乙肝疫苗免疫应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接种史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HBsAg和抗-HBs用ELISA检测法。结果:调查1-18岁人群6669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为41.2%,HBsAg携带率为9.2%。其中全程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2.4%,未接种者HBsAg携带率为14.0%,两者差别有显著性,疫苗接种保护率为82.9%。HBsAg携带率随着接种率的而降低。抗-HBs检测843人,抗-HBs阳性率为62.8%,其中全 程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85.7%,未接种者抗-HBs阳性率为36.9%。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降低了人群HBsAg的携带率,削平了5岁以下儿童的高峰。说明海南垦区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取得显著成果,但因大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不同, 目前仍处于高HBsAg携带率范围。本区应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加强青少年中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 ,我科在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 ,用以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研究中发现 ,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接种同等剂量的乙肝疫苗 ,其产生抗—HBs滴度较母亲抗—HBs阴性所生婴儿为高。为了增加小儿抗乙肝免疫力 ,我科对此进行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全部是本院传染科观察对象。分两组 ,第 1组 :抗—HBs阳性孕妇 76例 ,新生儿 76例。第 2组 :为抗—HBs阴性孕妇 6 6例 ,新生儿 6 6例 ,此组作为对照。两组孕妇年龄均分布在 2 4~ 38岁之间。全部孕妇均在妊娠 3~ 8个月查…  相似文献   

15.
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树鼩,9只血清出现抗-HBs。注射含HBV的人血清后,其中只有1只血清出现短暂的HBsAg,保护率为88.88%;其血清抗-HBc始终阴性。未接种乙肝疫苗的10只对照树鼩注射HBV人血清后,5只血清HBsAg阳性;8只抗-HBc阳性。接种疫苗组HBV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前所有树鼩血清HBsAg、抗-HBs及抗-HBc均阴性。实验结果表明:1)乙肝疫苗能阻断树鼩感染HBV,进一步确证树鼩能感染HBV,是用于研究HBV的有用的动物模型;2)树鼩可能代替黑猩猩进行乙肝疫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鉴定之用。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全国人群病毒性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海南省现阶段人群乙型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感染状况,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推广接种和2002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5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乙肝感染标识物。结果海南省1—59岁人群HBV感染率为40.8%,HBsAg携带率为8.4%,分另0较1992年前自然感染期下降了43.6个和9.4百分点。人群中有乙肝疫苗免疫史者占45.4%。1—4岁和5~14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7.3%和65.4%,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0%和41.1%,HBV感染率为3.7%和20.6%,HBsAg携带率分别为1.1%和4.04%。15~59岁人群HBV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分别为65.9%和13.5%,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4岁组外,城市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农村,人群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远低于农村。农民、工人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人群感染率和HBsAg携带率有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下降趋势。人群乙肝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聚集率为44.1%。结论海南省自1992年推广应用乙肝疫苗后,特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后,有效控制了乙肝的传播,15岁以下儿童乙肝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大幅提高,HBV感染率、HBsAg携带率大幅下降,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感染是海南省人群乙肝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吴限  高夕雷  孙文  吴凤会  钱雷 《海南医学》2012,23(21):11-13
目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经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双剂量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后产生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20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出生后联合接种10mg乙肝疫苗(0、1、6个月)和双剂量200IU HBIG(0、2周),出生后第7个月检测婴儿血液HBsAg和抗HBs浓度。结果 2.8%的婴儿(9/320)乙肝免疫预防失败(HBsAg阳性),2.5%的婴儿(8/320)呈免疫应答无反应(抗HBs浓度<10IU/L),94.7%的婴儿(303/320)免疫应答有反应(抗HBs≥10IU/L)。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免疫接种失败率分别为0%和5.17%(P<0.05),HBV DNA阴性和HBV DNA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免疫接种失败率分别为0%和4.41%(P<0.05),但母亲HBeAg和HBV DNA阳性与婴儿对乙肝疫苗无免疫应答不相关(P>0.05)。结论通过联合乙肝疫苗和双剂量200IUHBIG接种,绝大多数婴儿(94.7%)在出生后第7个月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母亲HBeAg和HBV DNA可影响婴儿的乙肝免疫预防失败率,但与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无反应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自然和接种乙肝疫苗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方法 对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出生后分成接种乙肝疫苗组(A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组(B组),和未接种乙肝疫苗(C组),用EIA法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 A、B、C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8.66%、7.56%、43.98%;HBsAg、HBeAg双阳母亲其子女接种和未接种乙肝疫苗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15%、62.11%。结论 A和B组两种接种方法免疫效果无差异性,两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差异非常显,表明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子间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五华县现阶段1~29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后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华县1~29岁常住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调查1~29岁人群200人,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分别为7.50%、63.00%、18.00%和25.50%。1~岁组、5~岁组HBs 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阳性率低于15~29岁年龄组,1~岁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15~29岁年龄组。与2006年五华县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15岁人群HBs Ag阳性率、抗-HBc Ag阳性率下降明显。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HBV阳性率(12.66%)低于无乙肝疫苗免疫史(84.62%)和免疫史不详人群(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7,P0.05)。调查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9.00%,1~岁组、5~岁组、15~29岁组接种率分别为100.00%、80.00%、48.28%,各年龄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8,P0.05)。结论五华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HBs Ag携带率和HBV流行率持续下降;持续保持较高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以有效降低乙肝流行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对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小儿抽血检测肝功能、抗 HAVIgM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包括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BcIgM ) ,并与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重叠感染组HBsAg阴转率为 18.2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2 %(P <0 .0 5 )。阴转组HBsAg滴度 (41.5± 2 .7)明显低于非阴转组 (188.1± 3.3) ,P <0 .0 1,两组HBeAg阳性率分别是 16 .7%和 6 5 .7% (P <0 .0 1)。结论  重叠感染组HBs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且部分非阴转病例可见到HBsAg滴度下降 ,说明肝炎病毒间存在着干扰现象 ,HBV的复制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