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艳虹 《中医教育》2003,22(3):47-47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小儿体属纯阳,为稚阴稚阳之体,不仅发病容易而且传变迅速,与成人迥然不同。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临床应用能力,是中医大学生能否学好中医儿科的关键。笔者在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工作中,逐步摸索出病案分析法,并在中医儿科实习前的教学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病案分析法通常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典型病案中医儿科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常见疾病、时行疾病、小儿杂病和新生儿疾病等章节,一般在某一章节学习结…  相似文献   

2.
尹蔚萍 《河北中医》2011,33(1):157-158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中医药院校医学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之一,整个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但目前各临床学科见习、实习教学中都存在示教难的问题,且儿科尤为突出。患儿易哭闹,不能准确地诉说病情,加之多是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3.
张淑香 《光明中医》2011,26(9):1937-1938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目前复杂的医疗形势,  相似文献   

4.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搞好《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医思维模式是中医从业人员最重要的素质,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中医教育的重要目的。学生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中医理论有了初步认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中医儿科,并通过《中医儿科学》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考虑。1阴阳五行与中医儿科1.1纯阳之体,稚阴稚阳阴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石,深入理解阴阳理论,有助于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中运用病  相似文献   

7.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理论体系研究小儿时期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疾病予防,医疗和护理的临床学科,学习内容较广,这就使初学者,尤其是以自学为主者感到困难。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体会,就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谈谈粗浅体会,供参考。一、明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特点中医儿科学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医学的  相似文献   

8.
何杨 《国医论坛》2012,27(3):52-52
笔者从事《中医儿科学》教学多年,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心得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创新教学法,详略应得当 《中医儿科学》属于临床学科,经过对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以往的知识来进行儿科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患儿家长进行中医儿科治疗认知度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中医治疗、发挥中医优势提供参考。方法:自制患儿家长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中、西医选择意向表,中医儿科优势了解情况表。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浙江省龙游县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526例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选择西医治疗的家长要多于中医治疗;但治疗满意度方面,中医治疗高于西医治疗;结合患儿病情的轻重发现,重症患儿的家长更倾向选择西医治疗;选择西医儿科的最主要原因为习惯因素(85.6%),选择中医儿科的主要原因为抗生素排斥(81.8%);学历水平高、中医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低是患儿家长认可中医儿科优势的保护因素,优势宣传不足、患儿病情重、中药煎药麻烦、患儿对中药的排斥和中药起效慢等是导致患儿家长认可中医儿科的危险因素。结论:患儿家长对中医儿科优势缺乏认知,说明中医儿科对自己的优势宣传不到位;此外,患儿家长对中医儿科优势的认知也受到一些因素干扰。对此应多渠道地加强对中医儿科的宣传,排除干扰因素,以使更多的家长认识中医儿科,选择中医儿科。  相似文献   

10.
张翼宙 《中医教育》2009,28(2):46-47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这是因为它最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特色;它还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有“内科不精,外科不明”之说。由此可见,中医内科学在临床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为基础,并对上述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临床学科,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培养合格的中医专业人才,是我们作为教师中医人的本分和义务,同时也是为我们所从事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为了探讨适合中医学临床课程的授课方法,提高中医儿科学的教学质量,我们中医儿科教研室2014年申报了新疆中医学院教改课题"中医儿科学CBL教学",决定针对2013~2014学年的本科2012级中医班的学生,在讲授中医儿科学肺系疾病部分采用CBL教学。按照教学进度表规定,肺系疾病有8个学时4次授课,2012中  相似文献   

12.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中医内科学作为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其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单独教师授课,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也难以培养出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毕业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意义重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改革,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中医内科学》的重要性《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整个课程设置来看,《中医内科学》是属于临床课。但是从与各个临床学科的关系来看,它又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从学校到独立临床作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学习既有别于在校期间的学历教育,又不同于进修教育,是强调"三基"教育偏重临床技能的培训.儿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综合性医学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的特点.中医儿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儿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如何突出中医儿科学科特点,使住院医师充分利用这个关键且特殊的继续教育时期,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疾病诊治规律有着深入认识,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显著提高其规范化培训质量,是中医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在天津实施已两年,我们初步建立并实践了"全方位、多形式"培养模式,在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介始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儿科常见病相关标准化诊疗方案的一致性。方法检索《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路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与中医儿科相关的标准化诊疗方案,采集疾病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分类、方剂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Jaccard系数对比相同疾病的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主方选择等方面的一致性。结果病名术语《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其他方案相似性一般(矫正后0.50~0.57),其余四类之间相似度较高(矫正后0.50~1.00)。中医诊断《中医临床路径》多引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这两类方案相似性约为0.40。证候《中医临床路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三者相似度矫正后在0.57~0.68之间。主方《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中医临床路径》相似性为0.26,矫正偏倚后为0.40,其中同证同方相似性为0.62。结论五类中医儿科标准化诊疗方案在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主方选择等方面的一致性不高,证候分类、主方选择历史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张玲 《河北中医》2011,33(6):960-960
中医儿科学是中医药院校的主要临床课程之一,在中医学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独自的基础理论和理法方药体系,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事业面临着严峻的萎缩状态,中医儿科学的生存也面临着挑战,中医儿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中医内科学学科多年经验,从学情分析、教学方案、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是在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它与今后从事的中医临床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我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医儿科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形成了明显的学科特色,文章对中医在儿科方面的理论见解进行阐释,简要概述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并探讨中医儿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是在掌握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学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各门基础课程之后进行.它与今后从事的中医临床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是我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