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兴趣、中西医内容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比较归纳总结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做了详与略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儿科典籍宜强化、优势病种宜深讲、实践技能宜多练、考核重点宜侧重、重复内容宜简略。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在中医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病因病机教学的作用,并注重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的兴趣、中西医互补、理论结合临床、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使中医儿科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院校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介绍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和内在意涵、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及开展经验,分析中医儿科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讨中医儿科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儿科人才提供可行性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文字、图形、图像及多媒体资料的深加工,形成有利于推广并普及的融医疗、教学及科研于一体的新型教材、课件及多媒体软件。  相似文献   

7.
鉴于中医儿科学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包括病例导入和问题的提出,合理分组、人人参与,教师统筹管理3个环节,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指出PBL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教改实践,即确立"健脾助运法""宣肺降气法""平肝抑动法"3个专题开展儿科理论和实践教学.该教学法具体通过课时的调整、讲义的编写、考试方式的改进等教学措施来实现.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纠正课程内容与目前临床实际的脱节问题,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为以后儿科临床提供有益的记忆点.学生反馈信息显示,该教学法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医儿科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指出合理设置典型病案的重要性,通过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讲解,以达到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肯定了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儿科学》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着手,探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改革,构建《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中医临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医儿科学教学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使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中医儿科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在大专三年制医学专科学校培训并应用学生问诊标准化病人(SSP)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方法:在临床专业大二医学生中遴选并进行中医儿科问诊SSP的培训.将中医专业的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SSP进行问诊技能学习,对照组采用病例讨论法进行问诊技能学习.SSP再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问诊技能的考试中.结果:2组问诊技能、问诊内容及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对实验组教师问诊临床技能考试评分和SSP评分的相关性检验,呈高度相关.结论:SSP的应用能在有限的学制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诊临床技能.SSP培训模式和应用值得在三年制医学类学校的技能教学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近代中医流派与名医》课件尚属新的尝试。对于课件的设计原则,准备工作和步骤,确定课件类型,教学素材的收集及加工,课件结构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实习带教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方法.方法:将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对策. 结果:门诊中药房实习带教中还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从实验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规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5个方面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在中药制剂分析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6.
对历版《中医儿科学》本科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思路及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理论性、实践性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认为教材无论从框架结构、编写体例、编写内容、编写思路,还是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方面,均须作较大的原则性的修改。新版教材系在继承中医儿科学核心理论、丰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在继承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内容及诊疗经验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深化中医儿科理论、诊疗思路,最大限度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