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8年李镐汪等首次分离出朝鲜出血热(KHF)病毒以来,我国于1981年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及人肺癌传代细胞(A_(549))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此后,国内各EHF疫区分离出的毒株数逐年增加,并且已对某些毒株进行了抗原性的分析。过去国内外用于抗原性分析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交互中和试验、交互阻断试验和交互免疫粘连血凝试验(IAHA)。  相似文献   

2.
1976年在南朝鲜首次分离到汉坦病毒和1981年我国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获得成功以来,其实验室检测技术发展迅速。EHF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制,病毒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都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实验室检验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就近年来EHF血清学检测技术的某些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南朝鲜李镐汪首次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国内外学者还用Vcro-Eb、A549、LLc-Mk_2传代细胞、乳小白鼠从鼠体及病人体内分离到许多EHFV。但自朱智勇等证实长爪沙鼠是EHFV敏感的实验动物以来,长爪沙鼠是否可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EHFV及分离效果如何,至今尚未见详细报告。本文作者在1991年1月至1992年4月,用长爪沙鼠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液进行了EHFV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从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和鼠中分离出28株能在Vero-E_6细胞上繁殖并适应于乳小白鼠稳定传代的病原因子。用分离株感染的鼠脑切片和参考株EHF病毒A16株感染的Vero-E_6细胞滴片,同时以IFAT法进行特异性血清学试验和排除试验,二者检测结果一致,说明分离株为EHF病毒;用HI对所分离的24株病毒的免疫血清分型表明,病毒株来源于黑线姬鼠的为野鼠型毒株,来源于褐家鼠的主要为家鼠型毒株。进一步研究来源于不同疫源地类型疫区和潜在疫区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将对EHF的防制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IFAT证实的EHF疫区黑线姬鼠肺标本,直接感染恒河猴肾传代细胞(LLc—Mk_2),能分离出一株稳定传代的EHFV相关因子,经血清学和理化性状鉴定证实是EHFV,这表明LLc—Mk_2细胞是分离EHFV的敏感细胞。  相似文献   

6.
1984年11月至1985年7月,我们进行了疫区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的检查,并从黑线姬鼠阳性脏器分离到病毒。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鼠类标本:1984年11月6—7日,在沔阳县郑场区毛湖村用鼠夹法和挖洞法捕鼠,取肺,放进含有青、红霉素的小瓶内,置保温包(-4℃)带到实验室待检。二、EHF阳性血清:采自确诊的出血热病  相似文献   

7.
山东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省自1962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以来,疫区不断蔓延,近年已成为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经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证实,认定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EHF主要传染源。为了对部队驻地EHF宿主动物进行调查,1988月3~6月,我们  相似文献   

8.
济宁地区是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重点疫区之一,近年来该地疫区不断扩大,至今发病几乎遍及所有乡镇。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证实,认定黑线姬鼠和裼家鼠是该地 EHF 主要传染源。1988年5月,我们采集该地室内鼠种和家兔等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家兔自然携带 EHF 病毒抗原。动物肺和肾组织标本来源于泗水县农村室内。EHF 单克隆25—1荧光抗体由北京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提供,批号87.10,使用1∶20,000伊文思兰液稀释,使用浓度为1∶6~1∶8。EHF 恢复期病人血清采自莒南县板泉1988年 EHF 恢复期病人。采用直接  相似文献   

9.
李镐汪等曾成功地分离出朝鲜出血热(KHF)病原体——汉坦病毒,确定黑线姬鼠朝鲜亚种(Apodemus agrarius coreae)是当地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并且证实一旦人接触这种鼠的有感染性尿液就会发病。随后对汉坦病毒的研究,开拓了汉坦病毒及其有关病毒生态学的知识领域。目前巳知在自然界存在着几种与汉坦病毒密切有关的病毒,但是在生化和抗原分析方面却有差  相似文献   

10.
黑线姬鼠是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该鼠自然感染EHF病毒后,其病毒可泛嗜多个脏器,并从尿、粪和唾液向外界排出病毒。本研究用黑线姬鼠实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实验感染黑线姬鼠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EHF 病毒气溶胶实验感染非疫区黑线姬鼠,结果 EHF 病毒气溶胶在230(±5)ID_(50)/m~3时黑线姬鼠吸入20min 可使其感染,但吸入少于20min 则未能感染,表明 EHF 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出血热疫情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通过筛选,建立了以黑线姬鼠带毒鼠密度预报11月至翌年2月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前瞻性验证,认为该公式适用于具有秋冬峰的EHF疫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突破性进展,不但充作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的小啮齿类动物种类骤增,而且家畜家禽中也检出EHF病毒抗原或抗体。1989年10月,我们在EHF疫区进行宿主动物调查时,发现羊自然携带EHF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4.
从临沂地区捕获5种鼠共341只,其中EHF疫区280只。经IFAT检测鼠肺携带EHF病毒抗原,黑线姬鼠带毒率9.5%(16/167),用该地区EHF患者血清与这种EHF病毒抗原进行IFAT检查特异性较高。认为黑线姬鼠为临沂地区EHF的主要传染源。首次从黑线仓鼠检出EHF病毒抗原,带毒率2.4%(1/42),并用10例典型EH F患者双份血清检查,抗体滴度均4倍或4倍以上增高。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疫区黑线姬鼠中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用Balb/c鼠在实验条件下进行研究,证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存在垂直传播。我们又从疫区捕获黑线姬鼠进行EHFV垂直传播的研究,结果①用IF法在2只孕鼠及其4只胎鼠和2窝乳鼠中检出了EHFV抗原和抗体;②从疫区捕捉的黑线姬鼠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6.
1979~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结果:野鼠密度与EHF发病率呈正相关,野外鼠带毒率为15.74%,显著高于室内鼠带毒率8.94%,其中黑线姬鼠病毒携带率最高,为16.17%,显著高于褐家鼠带毒率10.13%,并认为黑线姬鼠可能是动物间EHF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褐家鼠可能是鼠与人之间EHF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进行鼠间流行性出血热的调查。方法本调查在疫区监测点采用鼠密度调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EHF抗原和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EHF总抗体的方法进行。结果该疫区鼠类平均密度为9.88%,其中黑线姬鼠(31.65%)为野外优势鼠种,居民区以褐家鼠(46.01%)占主要优势;鼠肺标本的带毒率为3.30%,鼠血总抗体的阳性率为0.73%;病毒抗原阳性数最多的鼠种为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结论该疫区是混合型疫区,且鼠间普遍存在汉坦病毒自然感染。居民区有大量野鼠存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大疫情监测和防控力度,以监测数据为依据,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分离自1980年严玉辰、宋干等人从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相关因子。并适应于 A-549和 Vero E-6细胞后。相继何浩、李针锋、姜克俭等人先后报遭了用 A-549和 VeroE-6细胞,从 EHF 病人的急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涪陵段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从疫区9种4440只鼠类中,检出186只鼠类携带EHF病毒,平均带病毒率4.19%。从黑线姬鼠、褐家鼠、小泡巨鼠肺分离出5株EHF病毒。  相似文献   

20.
<正> 1982年6月下旬,我们在新野县 EHF发病较高的沙堰和溧河两个公社的病家及其野外进行捕鼠,检查各种鼠肺携带 EHF 病毒抗原情况,并对 EHF 病人的单,双份血清和疫区健康人血清检测 EHF 抗体,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典型 EHF 病人恢复期血清:系山东省齐河县朱××血清。二、抗原来源:系河南省新野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和黄胸鼠肺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