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loychndritis,RP)是一种较少见的全身性炎性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的软骨,以呼吸道最为严重.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及图像无重叠的优点,因此能够清晰显示气道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kai珍  林哲章 《临床荟萃》1990,5(6):269-270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 driti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罕见疾病,多侵犯耳、鼻、呼吸道及关节软骨。多数学者认为系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依据基于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国内外多见个案报道,现将1986年收治1例介绍如下。 病历摘要 方某,男性,25岁,华裔新加坡籍,商人,未婚。以进行性全身软骨吸收消失,伴发热及双眼发红已一年,于1986年12月12日入院。1985年1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耳廓窝内长一花生仁大肿物,质  相似文献   

3.
颅内脂肪瘤为少见颅内肿瘤,其临床症状根据不同部位而异,在CT检查技术应用以前很少在术前或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多软骨炎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紊乱性疾病,近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986年Mechet综合文献已达1400例,我国自1981年以来已报道43例。本病因起始症状各异、发病程度不同及临床医师经...  相似文献   

5.
异位胰腺癌的CT表现(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异位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了1例经手术及病理资料证实为异位胰腺癌的CT片,复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的异位胰腺癌的所见。结果本例为发生于后腹膜的异位胰腺癌,免疫组化提示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CT平扫表现为囊实混合密度的肿块,增强后病灶实性成份有明显强化。结论异位胰腺癌术前CT确诊困难。多表现为胃肠道壁内粘膜下或胸、腹腔间隙内的肿块,呈囊实混合密度。增强后,如肿瘤有内分泌分化,其实性成份强化明显,如肿瘤无内分泌分化,则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及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就相关问题加以讨论。材料与方法:本组4例,男、女各2例。年龄29-56岁,CT平扫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一次性增强扫描2例,全部病例增经手术后病理实证。结果:本组4例均为单发病灶,双肺下叶、右肺中叶以及左肺上叶各1例。肿块直径2.5cm-4.0cm,边缘光滑,形态规则、不规则各2例。本组4例中,1例边缘有细长毛刺,1例肿块周围出现“晕征”。CT平扫2例密度均匀,增强3例有明显强化,其中1例中心有灶性坏死,1例呈环形强化。结论:肺野外带近胸膜下明显强化肿块性病变,边缘光滑,CT扫描示瘤内不周组织间密度分界清晰或肿块边缘空气半月征,为该病较为特征的CT表现。肿块周围“晕征”是否为其双一较特殊表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8.
海绵肾影像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海绵肾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例海绵肾的B超、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表现。结果:本组4例全部做过B超检查,其中2例做了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B超表现为肾髓质锥体部集合小管的小囊样扩张和/或囊腔内的强回声光点。X线平片,仅见双肾实质内呈簇状排列的致密微结石影,如绽开的礼花样。静脉尿路造影片见肾锥体内呈扇形、密丛状或葡萄串状扩张的集合小管。结论:B超、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对海绵肾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简便易行,可作首选,当B超疑有海绵肾时,应做X线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 of the pleura,SF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SFTP的CT表现,4例术前均接受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合文献资料就其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4例CT均表现为以胸膜为基底的单发实性肿块,病灶界限清晰,可呈圆形、椭圆形,3例见"胸膜蒂"征。肿瘤平均直径87 cm。平扫密度均匀(1例)或不均匀(3例),3例瘤内见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改变。结论胸膜孤立纤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硬纤维瘤(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硬纤维瘤是发生于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的一种良性肿瘤 ,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不多[1 ,2]。我们遇到4例 ,结合文献 ,讨论报告如下。1病例例1,男 ,11岁。发现右臀部肿物40天 ,走路跛行20天入院。不伴疼痛及发热 ,无外伤史。查体右臀部有一局限性隆起 ,表面无红肿 ,皮温不高。深压触及一鸭蛋大小肿物 ,质韧 ,活动度差。屈髋活动受限 ,Obers征阳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示右侧臀大肌内一CT值略低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肿物 ,累及肌间隙及臀中肌 ,形态不规则 ,内部有小片状略高密度影。CT值近似于肌肉(图1a)。增强…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白血病是一种极少见的疾病,发病率为存活新生儿的4.7/100万。它在先天性恶性肿瘤中占1/4,仅次于成神经细胞瘤,居第二位。国外自1959年Pierce首次报道以来,至今累积报道约200例。国内1957年俞氏首次报告1例后,分别有9例、28例和43例的综合报告。本院从1974年以来收治的新生儿病人中,发现本病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4例属同一家族的三代男性行X线及CT检查,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病变以手、足小骨、骨盆、长骨骨骺及骨端为好发部位,呈对称性,以松质骨为0.2-1.5cm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阴影为特征。结论:骨斑点症X线、CT表现具有特异性征象,可明确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随着心电图(ECG)的普及和心脏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ECG改变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掌握.但对具有特殊ECG变化的AMI容易漏诊和误诊.为提高AMI的诊治水平,现将6例诊断体会,结合国内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7例原发性骨外骨肉瘤均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其中4例行CT增强检查,2例行MRI增强。发病部位分别位于左侧股内侧肌、左侧膝部髌下软组织、前纵隔、乳腺、右肾、腹膜后间隙及膀胱各1例。患者均无骨的原发骨肉瘤病史,临床表现各不相同;CT上均表现为骨外的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5例肿瘤内伴有结片状钙化或瘤骨成分,4例CT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可见斑片状坏死,2例可见肿瘤供血动脉;4例MRI平扫均表现为一不规则软组织信号肿块影伴信号不均,2例MRI增强呈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外骨肉瘤。结论原发性骨外骨肉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其影像特点表现为骨外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伴有钙化或瘤骨成分,但诊断特异性低,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复习近期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25例60岁以上老年人鼻衄的发病原因、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加以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鼻衄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首位(占72%);鼻腔后部出血比例数增多,量多且凶猛;治疗上主要采用前后鼻孔填塞,其中单纯前鼻孔填塞16例(占64%),单纯后鼻孔填塞2例。(占8%),前后鼻孔同时填塞7例(占28%)。文中还提出由于老年人血管收缩能力及粘膜再生修复能差,需恰当延长鼻腔填塞时间。同时强调积极精神治疗及恰当降压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17.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慢性肉芽肿疾病,临床上本病少见,并且缺乏影像学特征,易与肾肿瘤混淆,我院发现2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例1男,24岁。右腰部隐痛1月余,无发烧、血尿及尿道刺激症状。内科抗炎治疗无效。体检:体温36-8℃,血压16/12kPa。右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分析及肝、肾功能正常。静脉尿路造影(IVU):右肾盂、肾盏略扩张,未见占位性病变,左肾正常。B超检查:右肾中下极可探及4-4cm×3-9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晰,肾盂受压,肾窦分离。考虑:右肾实质性占位。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及CT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CT表现.患者发病年龄32~68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行双肾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患者均为单侧肾脏发病,右侧7例,左侧2例.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9例中,局限型2例,1例平扫表现为肾一极增大变形,其中有囊状低密度区,增强后病灶周边明显强化;1例平扫表现为局限性肾肿块,突出于肾轮廓之外,略高密度,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局限性病变形态多呈类圆形.其中1例侵犯肾周间隙及结肠,并合并肾及输尿管结石.弥漫型7例,肾脏增大,轮廓不规整,5例合并肾或(和)输尿管结石,平扫肾实质内有多个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病灶强化,但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5例累及肾周筋膜,3例累及腰大肌,1例累及结肠.结论:XG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以加深对肾集合管癌的认识,提高肾集合管癌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两例病理确诊的肾脏集合管癌病人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病例1 CT表现为:左肾上极一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70 mm×62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另见左肾门旁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24 mm,增强后环形强化.病例2 CT表现为:右肾下极一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最大层面约53 mm×48 mm,其内多发钙化灶,增强三期病灶CT值稍有变化,考虑病灶有轻度强化,另见多发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最大直径约30 mm.结论:肾集合管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到这些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CT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