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子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p53抑癌基因(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8F-FDG摄取的影响。方法:37例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18F-FDG PET/CT SUVmax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直径≥2.5cm、肿瘤高分化(III级)、淋巴结转移组平均SUVmax分别高于<2.5cm、低分化(I-II级)及淋巴结未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ER(﹣)组18F-FDG摄取程度高于ER(﹢)组(P<0.05),Ki67(﹢)组18F-FDG摄取程度高于Ki67(﹣)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R、C-erbB-2及p53对18F-FDG摄取影响不明显。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ER、Ki67的表达影响18F-FDG摄取,18F-FDG PET/CT鉴别诊断及初步分期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淋巴瘤病灶对18F-FDG摄取与不同病理亚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林峰  樊卫 《癌症》2009,28(4):425-430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恶性度越高的淋巴瘤对2-氟-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C)摄取也越高,本研究对不同病理亚型淋巴瘤患者全身浸润病灶对FDG的摄取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淋巴瘤FDG的摄取与亚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初诊淋巴瘤患者的影像与临床资料,在PET/CT图像上对每一个单独浸润病灶测量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再与纵隔血池最大SUV值相比,得出每例患者全身平均肿瘤/纵隔血池比值(tumor SUVmax/mediastinal SUVmax,T/MB),进而得出各病理亚型淋巴瘤全部患者T/MB平均值.然后分析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HL与惰性NHL、侵袭性NHL,NHL中B细胞性NHL与NK/T细胞性NH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无显著性.同时对4例全身大部分病灶无明显FDC摄取的淋巴瘤患者及对照组高摄取FDC的淋巴瘤患者活检淋巴结Ki67指标进行分析.结果:HL与NHLT/MB值分别为4.50±1.54、5.21±2.86(P=O.154);侵袭性NHL要远高于惰性NHL、HL(P<0.001);B细胞性NHL与NK/T细胞性NHL的T/MB值分别为5.29±3.00与4.91±2.30(P=0.5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临床分期之间T/M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无明显FDG摄取的淋巴瘤患者,活检淋巴结Ki67阳性率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淋巴瘤全身病灶摄取FDG的高低,与淋巴瘤侵袭性有关,与细胞学起源及临床分期无关.本研究中4例淋巴瘤患者全身大部分病灶无明显FDG摄取可能与Ki67阳性率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
影像学检查中的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从解剖结构的精细图像为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依据,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2-氟-18-氟-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glucose,18F-FDG)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且成熟的正电子核素显影剂,18F-FDG与PET/CT技术联合使用从分子水平反映肿瘤的功能和代谢信息为肿瘤的诊断比PET/CT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影像依据,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为今后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向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6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脑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男性4例,女性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其中5例为初诊患者,1例为可疑复发的复诊患者。[结果]6例患者共8个病灶,其中基底节区5个,丘脑1个,额叶2个。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多位于脑组织深部,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周围水肿较轻。18F—FDGPET/CT显像病灶多表现为稍高密度灶,对18F—FDG摄取明显增高。『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的18F—FDGPET/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肺病变患者(80个病灶)行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计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早期、延迟显像SUVmax的变化幅度(ΔSUVmax),并与病理及随访结果对比。利用ROC曲线计算SUVmax和ΔSUVmax诊断肺病变的最佳阈值。比较PET/CT与PET及CT的诊断效能。[结果](1)65例共计80个肺内结节中良性结节38个,恶性结节42个。恶性结节组早期相SUVmax值为5.35(4.6),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7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1)。恶性结节组双时相ΔSUVmax值为30.54(2.0),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6.8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1,P=0.0042)。(2)ROC分析显示早期显像SUVmax值〉2.45和双时相显像ΔSUVmax值〉24.66%是两者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时的最佳阈值。早期相SUVmax值〉2.45诊断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63.16%、76.25%、72.55%、82.76%,双时相ΔSUVmax值〉24.66%时,分别为64.29%、71.05%、67.50%、71.05%、64.29%。(3)PET/CT诊断肺病变的准确率优于PET和CT(P〈0.05),诊断灵敏度优于CT(P〈0.05)。[结论]18F-FDGPET/CT诊断肺恶性病变,早期相SUVmax值及双时相ΔSUVmax值的最佳阈值为〉2.45和〉24.66%;并需结合病灶CT形态学特征及临床病史进行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87例,将PET/CT显像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探究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所有18F-FDG PET/CT显像发现胰腺肿块的病例中,18F-FDGPET/CT显像诊断为胰腺癌76例,其中术后病理结果为胰腺癌72例,胰腺滤泡型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胰腺局限性炎症2例,胰岛素瘤1例:18F-FDG PET/CT诊断为良性肿瘤11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胰岛素瘤5例,实质性假乳头状瘤2例,囊腺瘤2例,胰腺粘液腺癌2例.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93.10%,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69.23%.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勇  张莹  林琳 《肿瘤学杂志》2017,23(6):483-488
摘 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拟诊断为骨髓瘤的30例患者,利用CT、PET及PET/CT 3种诊断方法分别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23例骨髓瘤,7例骨骼转移瘤)进行对照,分析不同方法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PET诊断的灵敏度为34.8%~47.8%,特异性为57.1%~71.4%,诊断符合率为40.0%~50.0%;CT诊断上述指标分别为73.9%~86.9%、71.4%~85.7%和80.0%~86.6%;PET/CT诊断分别为82.6%~100%、42.9%~71.4%和 80.0%~90.0%。PET/CT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PET和CT。本研究中观察到:(1)骨髓瘤与骨骼转移瘤均容易侵犯脊柱、骨盆,四肢及肋骨。骨髓瘤侵犯颅骨的几率高于骨骼转移瘤。(2)骨髓瘤病灶的SUVmax为3.46±1.52,骨转移瘤病灶为4.59±3.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216)。骨髓瘤病灶SUVmax与健康者不同部位骨骼(颅骨、脊柱、骨盆、四肢、肋骨)的SUV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颅骨“穿凿”样骨质破坏,肋骨膨胀性骨质破坏、脊柱骨质疏松样改变、18F-FDG的不均匀分布、轻微性分布等特征可以提高骨髓瘤的诊断率。(4)CT影像特征是PET/CT诊断骨髓瘤的的关键因素。[结论] 18F-FDG PET/CT在诊断骨髓瘤具有较高的价值,但需与其它多发骨骼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8.
郭坤  黄勇  李云波 《肿瘤学杂志》2017,23(6):479-482
摘 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与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入组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8F-FDG PET/CT显像考虑为淋巴瘤可能的74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33例),穿刺、手术病理明确最终诊断。分析18F-FDG PET/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同时探讨PET/CT显像特征如是否伴脾大、结外侵犯、浅表及深部淋巴结累及、SUVmax等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74例18F-FDG PET/CT考虑为淋巴瘤可能的患者中,最终病理明确为淋巴瘤者占70.27%(52/74),淋巴瘤SUVmax明显高于非淋巴瘤(10.68±4.49 vs 5.04±2.63,t=-5.490,P=0.001),其中HD占25.00%(13/52),NHL占75.00%(39/52)。HD组发病年龄小于NHL组(P=0.001);18F-FDG PET/CT 显像HD组累及深部淋巴结及结外器官与NH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13);浅表淋巴结累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HL组SUVmax高于HD组(11.47±4.86 vs 8.55±2.29,Z=-2.188,P=0.029)。[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征不同,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累及范围广泛,NK/T细胞淋巴瘤以累及鼻腔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多系统性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1月至2020年04月期间于我科行PET/CT检查,并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结节病患者38例。结果:38例患者均可见纵隔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合并颈部、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者21例,合并腹腔淋巴结增大者15例,伴有肺内病变者32例,肝脏受累3例,脾脏受累3例,心肌受累1例,2例伴有皮下结节,骨骼受累2例,肌肉受累3例,以上病变FDG摄取均增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够从代谢角度全面、无创的评价全身各器官受累情况,对多系统性结节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F-FDG PET/CT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判的价值。方法:对5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PET/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11例,胆管细胞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40例,白血病肝浸润1例,淋巴瘤肝浸润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均有明确肿瘤病史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全身PET/CT显像检查。结果:低分化PHC4例及胆管细胞癌1例,^18F—FDG异常高摄取,延迟后大部分病灶^18F—FDG摄取SUVmax上升;高分化原发性肝癌7例,其中^18F-FDG等摄取5例,相对肝本底为略低摄取2例;9例PHC及1例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低密度灶,2例PHC为等密度,7例患者有肝炎肝硬化基础,另外同时发现肝外病灶6例。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43例(含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中PET/CT上共发现109个病灶;其中99个肝内病灶表现为^18F-FDG高摄取,31个病灶CT未显示,另外有2例患者有4个病灶经手术证实有肝内微小病灶而PET/CT未检出;而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表现为大片状或弥漫性^18F—FDG明显异常高摄取;大部分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分期、评价分化程度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好的临床价值,PET/C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明显优于单纯PET。充分认识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有利于临床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治。  相似文献   

11.
卢霞  孟晶晶  柏江 《肿瘤学杂志》2017,23(6):474-478
摘 要:[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心脏肿瘤患者共27例,患者最终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依据。18F-FDG PET/CT影像心脏占位病变可见明显异常FDG浓聚灶,SUVmax≥5.7判断为恶性病变可能大,并与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18F-FDG PET/CT在心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能力。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27例心脏肿瘤患者中,恶性11例,良性占位16例。18F-FDG PET/CT显像,恶性占位(n=11)平均SUVmax 9.03±4.5(2.0~15.9)明显高于良性心脏占位性病变(n=16)平均SUVmax 3.25±2.51(0.6~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01)。将SUV≥5.7作为恶性诊断的阈值,18F-FDG PET/CT诊断心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81.8% (9/11),特异性93.8%(15/16),准确率88.9%(24/27)。[结论] 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对心脏肿瘤,特别是原发性心脏肿瘤良恶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良性肺结节的18F-FDG PET-CT的摄取特点,提高对良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良性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98例患者于病灶处行延迟扫描。所有病例均通过组织学、诊断性治疗或随诊证实。结果121例良性肺结节按照其病理类型分为炎性结节(46例)、肉芽肿结节(37例)、错构瘤(15例)和其他类型良性结节(23例),其SUVmax常规分别为(2.74±2.04)、(3.78±3.07)、(0.88±0.64)和(1.25±1.03)。行常规扫描时没有摄取、轻度摄取增高和明显摄取增高的肺结节分别为21、56和44例。炎性和肉芽肿结节多为轻度或明显摄取增高,错构瘤和其他类型良性结节多为没有摄取或轻度摄取增高(P<0.01)。98例患者行局部延迟扫描的结果为:摄取升高者有61例、不变或下降者有37例。炎性和肉芽肿结节行延迟扫描后的摄取多升高,而错构瘤延迟扫描后摄取多不变或下降(P<0.01)。良性肺结节的摄取与大小呈正相关(P<0.01)。结论炎性和肉芽肿结节在18F-FDG PET-CT上多为轻度或明显摄取增高,需要与肺癌相鉴别。而错构瘤和其他类型良性结节多为没有摄取或轻度摄取增高。对于摄取明显增高(SUVmax≥2.5)的肺结节行延迟显像无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评估18F-FDGPET/CT在无症状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6 月至2015年7 月间至少有一项肿瘤标志物升高后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PET/CT 检查的受检者183 例,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随访,分析肿瘤标志物升高与18F-FDGPET/CT 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18F-FDGPET/CT 在无症状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统计分析显示18F-FDGPET/CT 诊断阳性患者43例,其中真阳性患者34例,最常见的阳性部位为肺部,其次为肠道。18F-FDGPET/CT在CEA ,CA199 和(或)CA242 升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阳性诊断准确率,其中单项CEA 升高的18F-FDG PET/CT阳性诊断准确率为13.0% 、灵敏度为79.0% ;CEA 或CA242 单项高水平异常时,18F-FDGPET/CT 阳性诊断准确率与其升高水平相关。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如果包含CA242 或CA724,则18F-FDGPET/CT 阳性诊断准确率与升高肿瘤标志物的个数相关。结论:CEA或CA242 单项高水平异常时,推荐进行18F-FDGPET/CT 检查;当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时,若其中包含CA242 或CA724,倾向于推荐18F-FDGPET/CT应用;而对于CA199 和CA724 单项升高的人群,不推荐首选18F-FDGPET/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周海中  段钰  肖汉 《肿瘤学杂志》2015,21(4):285-287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升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血CA199水平升高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血CA199升高者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恶性病变仅1例,余皆为良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包括胆结石3例、胆囊炎2例、慢性胰腺炎1例、肝硬化2例、卵巢畸胎瘤2例和糖尿病4例。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6.7%。[结论]当患者血CA199水平升高时,应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和血糖检测,排除良性病变,必要时行18F-FDG PET/CT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并与增强CT、B超及MRI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8例临床疑似胆囊癌而在本院行PET/CT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2例; 年龄46~82岁, 中位年龄69岁。患者均行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 其中35例为原发胆囊癌, 3例为胆囊炎。分别统计4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   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的真阳性率分别为100.0%、74.3%、60.0%、71.4%;假阴性率分别为0、25.7%、40.0%、28.6%;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真阴性率分别为66.7%、33.3%、66.7%;假阳性率分别为33.3%、66.7%、33.3%。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1%、71.1%、60.5%、68.4%。PET/CT与增强CT、B超及MRI结果比较, P值分别为0.036、0.002、0.019, 均P < 0.05。   结论   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 PET/CT较其他3种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如将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 可使诊断正确率提高2.6%。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18F-FCH联合18F-FDG PET/CT显像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癌(AFP-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FP-N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AFP-NHCC患者250例为病例组,肝良性病变30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行18F-FCH联合18F-FDG PET/CT检查。图像分别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AFP-NHCC的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视觉分析法显示,18F-FCH PET/CT诊断AFP-NHCC的敏感性71. 20%,特异度86. 00%,准确性79. 27%;18F-FDG PET/CT诊断AFP-NHCC的敏感性74. 80%,特异度83. 00%,准确性为84. 36%;联合诊断的敏感性78. 75%,特异度80. 54%,准确性为79. 65%。半定量分析法显示,18F-FCH PET/CT诊断AFP-NHCC的敏感性93. 94%,特异度88. 08%,准确性91. 01%;18F-FDG PET/CT诊断AFP-NHCC的敏感性90. 94%,特异度87. 09%,准确性为89. 02%;联合诊断的敏感性95. 52%,特异度82. 08%,准确性为88. 80%。结论使用半定量分析法对18F-FCH联合18FFDG PET/CT显像诊断AFP-NHCC具有较高的价值,可考虑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郭坤  黄勇  魏熠鑫 《肿瘤学杂志》2017,23(2):116-120
摘 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中筛查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18F-FDG PET/CT显像考虑为淋巴瘤可能的36例FUO患者资料,分析比较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最终诊断。同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及发热持续时间;体格检查包括最高体温及热度;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血小板、血红蛋白、ESR、CRP、PCT等;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36例18F-FDG PET/CT考虑为淋巴瘤可能的患者中,最终病理明确为淋巴瘤者20例,占55.6%(20/36)。与非淋巴瘤组相比,淋巴瘤患者SUVmax显著升高(9.02±4.03 vs 4.94±2.71,t=3.466,P=0.001)。根据患者最高体温分为中度热、高热及超高热,组间发热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0.016)。与淋巴瘤组患者相比,非淋巴瘤组患者发热持续时间更长。而年龄、性别、伴随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淋巴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病灶SUVmax值、患者发热程度及发热持续时间对FUO中淋巴瘤的筛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18F-FDG PET/CT对于肺腺癌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术前PET/CT扫描及术后基因检测的肺腺癌患者117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肺内原发病灶SU? Vmax、SUVmean、SUVpeak及肺内原发病灶与纵隔血池SUVmax比值与EGFR突变状态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不同PET代谢参数对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能力。 结果: 117例患者中,EGFR突变型患者65例。未吸烟患者EGFR突变率高于吸烟患者(62.5% vs. 40.5%,P=0.026)。EGFR突变型肺内原发病灶SUVmax、SUVmean、SUVpeak及肺内原发病灶与纵隔血池SU? Vmax比值均明显低于野生型(SUVmax:8.02±3.96 vs. 10.31±5.80,P=0.017;SUVmean:4.97±2.51 vs. 6.45±3.68,P=0.015;SUVpeak:6.03±3.22 vs. 8.06±5.01,P=0.013;T/N:5.08±3.01 vs. 6.91±4.40,P=0.012)。不同诊断标准间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 结论: EGFR突变型患者肺内原发病灶FDG摄取值低于野生型患者,因此,18F-FDG PET/CT对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8F-FDG PET/CT评价TOMO刀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入组26例TOMO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研究治疗前后两次成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的最大值( SUVmax )及平均值(SUVmean)、PET/CT显示肿瘤大小、KPS评分、疼痛缓解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TOMO刀治疗前后,SUVmax分别为(3.35±1.84)和(1.71±0.69)(t=4.235,P=0.000),SUVmean分别为(2.02±0.98)和(1.23±0.38)(t=3.571,P=0.002),肿瘤大小分别为(7.18±10.01)cm2和(3.18±4.54)cm2(t=2.640,P=0.014),KPS评分分别为(79.23±4.40)和(83.83±9.41)(t=3.207,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但其中16例(16/26,61.5%)新发淋巴结转移和(或)肝、肺转移,以及腹膜种植转移,整体病情出现进展。结论18F-FDG PET/CT为评价TOMO刀治疗胰腺癌疗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无创性检查方法,TOMO刀治疗对胰腺癌局部病灶有效,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KPS评分,但对整体病情的控制欠佳。  相似文献   

20.
赵靖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7,23(6):464-469
摘 要:急性白血病治疗后首次缓解率很高,但其复发率及死亡率也不低,尤其髓外浸润灶的发现及诊断,仍然是临床上的一项重大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18F-FDGPET/CT应用于白血病诊治尚未系统研究,但18F-FDG PET/CT能在保持PET的高灵敏度探测的同时,通过多层螺旋CT的高分辨率,显示病变的精细结构特征,提高病变的检测能力和准确率。特别是在白血病髓外浸润灶的检出和复发监测方面,PET/CT展现出显著优势。全文旨在对近年国内外18F-FDG PET/CT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分期、再分期、治疗反应评估和监测复发等诊治过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