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省自然感染鼠疫菌宿主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云南省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宿主动物的分布规律.方法 整理核实1954~2006年间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有关鼠疫监测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动物有黄胸鼠、褐家鼠等17种和亚种,其中黄胸鼠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齐氏姬鼠、大绒鼠等27种,其中齐氏姬鼠和大绒鼠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宿主.结论 由于两块疫源地自然环境、宿主媒介、动物活动等差异和联系,形成染疫动物既有区别又相互交错的格局,两块疫源地分别具有相对独立的鼠疫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景观区域类型及分布,主要宿主动物的生存环境,重新规划动物鼠疫监测重点地区和有关指标,预测发生鼠疫的危险程度,建立鼠疫信息数据库。方法利用GIS和GPS对吉林省鼠疫疫源地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农田开垦、植树造林、水利建设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较发生了明显变化。结论疫源地空间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鼠疫主要宿主动物的数量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动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内自然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以探讨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本所1953~2003年间有关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疫源地共判定染疫动物6种,其中狭颅田鼠是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首次记录的疫鼠种类。结论 长爪沙鼠是该疫源地内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每次鼠疫流行是以长爪沙鼠为主要染疫动物的沙鼠型鼠疫,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动物鼠疫的保存延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鼠疫病原体的宿主,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稳定因素和基本条件。一定的地理景观条件下,必然具有特定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类型,并且构成一定的生物群落,形成一定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这是物种间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演化的结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特别是单宿主疫源地内,当动物鼠疫大流行时,某些小型啮齿类和食肉类动物也可以感染鼠疫病原体,并且可以出现猛烈的动物鼠疫流行,但是却不能长期保存鼠疫病原体,对鼠疫自然疫源性的保持只起辅助作用。可是即使是次要宿主,当其大量繁殖时,甚至在一般情况下,一旦卷入动物鼠疫流行,往往成为人间鼠疫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监测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染疫动物及其寄生蚤种类构成,探讨其宿主地位和保菌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近50年间阿拉善黄鼠自然疫源地有关鼠疫防治的调查与监测资料。结果 在该疫源地的3次动物间鼠疫流行中判定染疫动物7种,染疫蚤4种,分离出鼠疫菌159株。结论 阿拉善黄鼠是该疫源地染疫动物的绝对优势种群,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与其主要寄生蚤—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Ctm)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鼠疫传播与流行的主要因素。其他动物参与流行,对鼠疫菌的保存与延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达乌尔黄鼠鼠疫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1928年伍连德氏在通辽县从印鼠客蚤分离出鼠疫菌,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认为家鼠是其主要宿主。50年代中期证实,这块鼠疫疫源地鼠疫菌主要宿主动物为  相似文献   

7.
犬血清在鼠疫疫源监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洛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北纬32.5~35.5°,东经97~102°之间。平均海拔4100m左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在草甸草原和高山灌丛带中分布着鼠疫宿主喜马拉雅旱獭及主要媒介斧形盖蚤和长须山蚤,构成了鼠疫自然疫源存在的条件。 多年来,不少学者在鼠疫监测中,注视着非主要宿主动物的鼠疫流行病学作用,以寻找比宿主动物更易发现鼠疫的“指示动物”,提高监测鼠疫、控制人间鼠疫的水平。目前,以旱獭为传染源的人类  相似文献   

8.
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于1962年发现后,即开始了鼠疫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监测。30多年来,动物鼠疫有3次明显流行,即1963~1967年,1975~1978年和1991年。动物鼠疫流行与主要宿主的密度、蚤指数因素的关系等已有报道。但对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时间、主要染疫宿主的性别差异和媒介蚤染疫的时间等很少报道。笔者根据历年调查、监测资料和鼠疫菌株档案,对某些因素进行如下流行病学分析。1 材料和方法 对历年检出鼠疫菌的时间,接寄主类别、宿主的性别统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蚤类是温血动物的体外寄生虫,又是鼠疫的特异性媒介.蚤类在宿主动物种群内的转移或交换,是保存鼠疫自然疫源性动物疾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宿主或多宿主疫源地与次要宿主和偶然宿主之间蚤类的转移或交换,不仅对动物间鼠疫的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性质和鼠疫菌的长期保存亦起到补充和巩固的作用.为防制人间鼠疫的发生,除不接触病、死疫源动物外,尤应禁止剥食自毙草食动物(羊、马鹿、狍、兔等)及食肉动物(狐、艾鼬、虎鼬、猞猁等).一旦发生人间鼠疫,应就地扑灭.在处理疫区(点)时,必须同时灭鼠灭蚤,以防止疫蚤的转移和扩散,达到控制疫源蔓延,进而避免发生人间鼠疫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动物鼠疫流行规律的研究,主要是对疫源地内地理地貌、主要宿主和主要媒介数量及分布等综合流行指征进行分析,以此探讨河北动物鼠疫流行规律.可进一步预测预报鼠疫的发生与流行,科学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高监测效果,防止鼠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浅析偶然宿主与鼠间疫情流行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抗性偶然宿主作为动物鼠疫的一时性宿主,对动物鼠疫的发生与流行有一定关系,而且对疫区或可疑地区进行鼠疫流行病学“侦察”有“指示”作用,同时对疫情的预测预报,以及进行疫区回顾性研究有积极意义。1 材料与结果 2例偶然宿主来源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鱼儿红地区。该区系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旱獭为该地优势种,是鼠疫菌的主要贮存宿主。第1例于1975年7月从该地1只自毙狐狸体内分离出1株鼠疫菌,继而从自毙旱獭体内分离出目的菌,首次证实该地动物间有鼠疫流行,判定该地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第2例为1997年8月从该地1只自毙牧犬体中分离出1株鼠疫菌,这与该地当年鼠间鼠疫暴发  相似文献   

12.
1955~83年期间,在新疆12个县的山地发现了鼠疫疫源地。疫源地面积共9900平方公里。在疫源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现啮齿动物20余种,自然感染鼠疫的野生脊椎动物6种;发现蚤类30余种,蜱、螨类9种,自然感染鼠疫的节肢动物8种;共分离出鼠疫菌677株。动物鼠疫流行季节为5~9月。高峰为7月份,单峰型。动物鼠疫传染人类的途径,是通过人类接触鼠疫主要宿主旱獭而感染。根据生态地理特征,初步将新疆鼠疫疫源地划分为三片相对独立疫源地。 Ⅰ.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双宿主疫源地 鼠疫主要宿主是灰旱獭和长尾黄鼠。主要媒介是谢氏山蚤和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鼠疫菌属于4个生态形:北天山东段型,北天山西段A型与B型,以及帕米尔高原型。 Ⅱ.帕米尔高原红旱獭疫源地 主要宿主是红旱獭。主要媒介是谢氏山蚤。鼠疫菌属于帕米尔高原生态型。 Ⅲ.昆仑山山地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 主要宿主是喜马拉雅旱獭,主要媒介是谢氏山蚤。鼠疫菌属于昆仑山生态型。  相似文献   

13.
低山丘陵区达乌尔黄鼠的空间聚集性及与动物鼠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乌尔黄鼠(简称黄鼠)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空间聚集性,对于揭示黄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物鼠疫的空间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巫山县段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种类构成、数量分布以及宿主动物感染鼠疫菌的情况,判断当地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方法采用笼捕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63只,鼠密度为1.26%;共梳检鼠蚤132只,染蚤率49.21%,蚤指数2.10;布放粘蚤纸1 217张,未捕获地面蚤;对捕获的活体鼠形动物全部进行鼠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巫山县虽然未曾发生鼠疫,也不是鼠疫疫源地,但从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等方面分析,均存在鼠疫疫源地的条件,有发生鼠疫疫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鼠疫杆菌在一个宿主种群中引起动物流行,其首要的条件是该型鼠疫杆菌具有适合在这种宿主动物间传播的条件。为了了解云南的两型鼠疫杆菌是否适合于在另一类宿主中流行,我们进行了鼠疫菌在宿主机体内的传代实验。 云南的甘油阳性鼠疫菌循环于绒鼠型的自然疫源地中,而五十年代家鼠鼠疫流行时的菌株甘油阴性,我们的实验所要判断的,是剑川  相似文献   

16.
<正>鼠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其主要传染源为啮齿动物,主要传播媒介为蚤类。现已基本查明各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因素、流行季节,主要宿主和媒介,疫源地空间结构等流行病学关系。1疫源地概述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按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媒介昆虫、鼠疫菌生态型等特点划分,目前我国已经确认有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丽江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季节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群落结构特征,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丽江新发现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范围为调查样区,海拔2 040~3 160 m,选择农耕、居民和机场机坪3种生境进行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调查,运用群落生态学指标对宿主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进行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牧犬血清在动物间鼠疫监测中的流行病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北州地处青海省东北部,北纬36°40′~39°02′,东经98°10′~102°40′,平均海拔约3500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在草甸草原和高山灌丛带中分布着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喜马拉雅旱獭及主要传播媒介斧形盖蚤和长须山蚤,构成了鼠疫自然疫源存在的先决条件。 根据以往的调查,以旱獭为传染源的人类鼠疫病例逐渐下降,以非主要宿主为传染源的比例增加,这个问题引起了防疫部门的警惕和注意。在1978~1990年青海省发生的47起人间鼠疫中,非主要宿主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有12起,占25.53%。有些非啮齿动物如犬,在人类鼠疫流行中虽然不是直接传染源,但在动物间鼠疫流行中似起到促进鼠疫流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蚤体中鼠疫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疫菌主要感染啮齿动物,并通过蚤从感染的宿主传播给未感染的宿主,人可通过接触染疫动物或被疫蚤叮咬而感染鼠疫。因此,发现和判定鼠疫菌在这些动物和其寄生蚤中的存在是鼠疫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蚤体中分离鼠疫菌,通常采用的细菌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此法虽然可靠,但耗时长,检出率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PCR技术诊断鼠疫菌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2]。本文应用此技术,直接检测蚤体内鼠疫菌。1材料与方法1.1菌株 EV76p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保存。1.2实验动物和蚤 均为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动物室…  相似文献   

20.
尽管对鼠疫菌在自然界中长存之谜尚未揭开,但啮齿类动物作为主要的贮存宿主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目前已发现全世界有300多种啮齿类动物能自然感染鼠疫菌,我国有近170种,而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中作为鼠疫菌的主要储存宿主啮齿类动物不多,且因地而异,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动物对鼠疫菌的感受性及敏感性如何对确定其在自然疫源地循环中的角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试验目的是通过测试雷州半岛疫源地内几种主要啮齿类动物对有毒鼠疫菌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以进一步了解疫源地的性质从而分析推断这些动物在鼠疫流行及细菌保存中的作用,为提高今后鼠疫监控质量指导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