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4例,氨甲环酸1.0g/d,外用4%氢醌共12周;对照组42例,维生素C1.2g/d,外用4%氢醌12周,分别于治疗结束及结束后12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周及24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57.4%及51.9%,对照组有效率35.7%及28.6%,12周及24周时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氨甲环酸治疗面部黄褐斑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3月~ 1999年 3月 ,我们在门诊采用氨甲环酸片治疗面部黄褐斑 5 2例 ,疗效确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4例 ,女 48例 ,年龄 2 5~ 46岁 ,平均 3 2岁 ;病程 6个月~ 5a ,发病部位多见于两颊、颧部 ,其次为前额、鼻梁、口周等。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Ⅰ、Ⅱ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损面积、色度及基本病情方面 ,差异不显著(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Ⅰ组 2 5例 ,给予氨甲环酸片 0 .2 5g ,po ,tid ,连用 3个月。Ⅱ组 2 7例 ,在Ⅰ组基础上加服维生素C片 0 .2g ,po ,tid ,连服 3…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126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心脑血管及肢体血管疾病者、有血栓形成倾向者、肝肾功能全者以及孕妇不入选,共126例,其中女1 相似文献
4.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产后妇女及中年妇女,发病多数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其短期内难以治愈,笔者运用氨甲环酸结合中药的方法治疗黄褐斑患者30例,总有效率达80.00%,疗效显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褐斑是一种常发于面部的难治性皮肤疾病,以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为特征。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有对苯二酚、维A酸等,但其副作用较大。氨甲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剂,经FDA批准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和预防出血。另外,氨甲环酸具有治疗黄褐斑功效,它通过对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色素沉着症状。本文在PubMed、Web of Science、CNKI、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对氨甲环酸在治疗黄褐斑领域的制剂学研究和临床有效性研究进行了资料归纳与分析,为临床上应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褐斑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氨甲环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6、肌苷、维生素C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TXA)辅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3—9月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组和联合组,各60例。激光组患者采用Q开关755 nm皮秒激光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激光组基础上口服氨甲环酸片,持续治疗3~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ASI)、皮损颜色、皮损面积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血清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环氧合酶-2(COX-2)],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激光组的75.00%(χ2=6.000,P=0.014)。治疗3~6个月后,2组MASI、皮损颜色、皮损面积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激光组(P<0.01);2组血清α-MSH、MDA、COX-2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SOD、Nrf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高于激光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与激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口服氨甲环酸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2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口服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2组均联合外用氢醌乳膏,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00%和87.78%高于对照组的22.22%和6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停药后均消失。结论氨甲环酸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口服氨甲环酸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2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和对照组108例,治疗组口服氨甲环酸和维生素C,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2组均联合外用氢醌乳膏,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00%和87.78%高于对照组的22.22%和6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停药后均消失.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静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0例面部黄褐斑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氨甲环酸0.25g注射液+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对照组仅用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静滴治疗黄褐斑比单用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7,(4):743-747
目的:分析与评价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Pubmed、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以关键词氨甲环酸黄褐斑临床疗效安全性(检索日期为2016年11月底截止),检索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随机对照研究的偏倚风险,对同质性结果采用RevMan 5.3版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纳入9个RCTs,受试者929例,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氨甲环酸或氨甲环酸联合其他药物或措施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95% CI和P值分别为[OR=1.35,95%CI=(1.24,1.47),P<0.01]。结论:氨甲环酸用于治疗黄褐斑患者的疗效较确切,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质量低且样本量小,尚需高质量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静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00例面部黄褐斑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氨甲环酸0.25g注射液+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对照组仅用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 5g静脉滴注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静滴治疗黄褐斑比单用谷胱甘肽1.2g+维生素C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SunFireC18柱(4.6mm×150mm,3.5μm),流动相为O.2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18.3g,加水B00mL溶解,加三乙胺8.3mL混匀后,再加十二烷基硫酸钠2·3g,振摇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至2.5,加水至1000mL,摇匀)-甲醇(70:30);检测波长为210hm。结果氨甲环酸在0.5206-2.6031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0.5%(n=9)。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注射用氨甲环酸中氨甲环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氨甲环酸胶囊中氨甲环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Karomasil-C18ODS(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2.5)-甲醇(60∶30,V/V);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线性范围0.4~2.0 g·L-1,r=0.9994.回收率为100.7%,RSD=0.64%(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精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氨甲环酸胶囊中氨甲环酸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维生素C 0.2 mg,3次/d;维生素E 0.1 mg,3次/d;氨甲环酸250 mg,3次/d。治疗组30例,每周超声导入左旋维生素C 10~15 min,口服药物与对照组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氨甲环酸方法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确切,治疗后皮肤反应轻微,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氨甲环酸的制剂开发、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EM,IPA及CNKI等数据库中2013年5月前有关氨甲环酸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及专利,并进行分析。结果研制开发的氨甲环酸制剂有普通及缓释片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吸收性止血海绵、含漱液、复方制剂及乳剂、溶液剂、脂质体等外用制剂,氨甲环酸对治疗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月经过多、黄褐斑等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结论应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氨甲环酸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将86例黄褐斑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每次250mg,每天2次,共治疗24周。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和护理,加强与患者沟通,日常生活指导。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8%,对照组总有效率6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6.343,P=0.012)。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月经过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正常生活,可致缺铁性贫血和生活质量下降。氨甲环酸是一种抗纤溶蛋白溶解剂,通过可逆性阻断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分子上的赖氨酸结合位点,发挥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氨甲环酸主要通过肾脏消除,胃肠道内的食物不影响其药动学性质。与安慰剂、非甾体抗炎药、周期性黄体期口服孕激素或酚磺乙胺相比,氨甲环酸能更为有效地减少月经失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