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TGFβ1变化。方法:4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微量蛋白尿组(MA)、临床蛋白尿组(ODN)。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TGFβ1、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肾功能(BUN、Cr、Ccr)。结果:3组糖尿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GFβ1有显著性差异,ODN与MA、NA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GFβ1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r、HbA1c、UAER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明显增高,且和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损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橄榄苦苷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两步顺序消化法消化SD大鼠关节软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阿尔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法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橄榄苦苷对软骨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CCK-8实验进行评估。取第3代软骨细胞,分别用浓度为10、50或100μmol/L的橄榄苦苷预先处理,随后用IL-1β刺激细胞24 h,所生成的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量分别用格里斯重氮化反应和酶联反应吸附实验进行评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实验分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活化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培养24 h后,其生存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橄榄苦苷可以显著降低IL-1β刺激下软骨细胞MMP-1和MMP-13 mRNA的表达及NO、PGE2的生成。橄榄苦苷通过减少IκB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IL-1β介导的NF-κB通路的活化。结论:橄榄苦苷可通过NF-κB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炎症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橄榄苦苷对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骨关节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升压联合化疗方法,观察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白介素-1β-转化酶(ICE)活性的变化,说明凋亡基因ICE在胶质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利用体外胶质瘤细胞培养,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接种法,复制动物模型,通过变压化疗治疗大鼠脑胶质瘤,治疗前后作比较,观察肿瘤大小,大鼠生存期,脑血流及瘤组织ICE活性的变化。结果:升压联合化疗后,肿瘤局部脑血流和药物浓度均增加,大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联合化疗升压组瘤组织ICE活性高于未升压组,联合化疗组高于单化组及对照组,肿瘤体积变小。结论:升压联合化疗使大鼠脑胶质瘤组织ICE活性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白介素-6的水平,为进一步探讨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提供资料。方法:2型糖尿病69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在20-200 μg/min的21例患者为DN1组,UAE>200 μg/min 22例患者为DN2组,UAE<20 μg/min的26例为DM组,正常对照组20例,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IL-1、IL-6水平。结果:DN2组血清IL-1含量为(31.23±6.69) ng/L,高于正常对照组[(21.37±8.24) ng/L]及DM组[(26.45±7.19) ng/L)], P<0.01, P<0.05。DM组血清IL-6含量为(1.50±0.79)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1组含量(1.02±0.77) μg/L,DN2组为(0.97±0.67) μg/L,均低于DM组(两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血清IL-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及DM组,血清IL-6低于DM组提示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对椎间盘髓核细胞中退行性变相关分解代谢基因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培养SD大鼠髓核细胞,行cytokeratin 19和II型胶原免疫组化进行鉴定。使用瘦素和(或)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用于髓核细胞,real-time PCR分析MMP-1、MMP-3、MMP-9、MMP-13、ADAMTS-4、ADAMTS-5、aggrecan和COL2A1的表达水平。阿利辛蓝染色和免疫组化分析II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生成。Western blot分析激活的信号通路,并使用不同通路的抑制剂来分析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Real-time PCR显示单用瘦素可以提高MMP-1、MMP-13、ADAMTS-4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IL-1β和瘦素可以协同提高MMP-1、MMP-3和ADAMTS-5的表达水平;瘦素降低髓核细胞II型胶原的表达,PI3K/Akt通路和JAK2/STAT3通路均被激活,但使用抑制剂后显示只有JAK2/STAT3信号通路参与瘦素对髓核细胞的作用。结论:瘦素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分解代谢,可能是肥胖与椎间盘退变相互关联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LFA-1/ICAM-1在柯萨奇B组病毒播散感染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oxB3感染大鼠单个核细胞,诱导细胞表面LFA-1表达的变化,以及LFA-1/ICAM-1在CoxB3从单个核细胞向心肌细胞播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和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和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病毒感染;制备和纯化分泌抗大鼠LFA-1(CD11a)和抗大鼠ICAM-1(CD54)的单克隆抗体;在Wish细胞上进行病毒感染性滴定,并观察细胞病变;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单个核细胞LFA-1的表达情况;观察抗-LFA-1和抗-ICAM-1单克隆抗体在CoxB3复制和播散感染中的作用。结果CoxB3感染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18~24小时可以诱导细胞膜LFA-1表达增多,同时释放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正常大鼠心肌细胞;加入抗-LFA-1或抗-ICAM-1的单克隆抗体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向心肌细胞播散感染,并显著降低培养上清液中病毒滴度。结论CoxB3感染增加白细胞表面LFA-1表达可能是病毒病理作用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并检测IL-13、TGF-β2在气道重塑中的表达。方法: 建立气道重塑模型,光镜、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L-13、TGF-β2 mRNA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 气道重塑模型表现为明显的上皮增生,粘液产生增加,平滑肌细胞增生、上皮下大量胶原沉积,同时伴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显著表达IL-13,TGF-β2 mRNA及p38MAPK蛋白。结论: 气道重塑肺组织显著表达IL-13、TGF-β2 mRNA、p38MAPK,表明Th2细胞因子、TGF-β在气道重塑中可能起一定作用,提示p38MAPK可能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气道重塑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GF-β1检测,并与48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L-2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L-6、TGF-β1水平又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2个月后则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2、IL-6和TGF-β1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牛磺酸锌(taurine-zinc,TZC)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及TZC 50 mg/kg组、100 mg/kg和200 mg/kg给药组。给药组每天按10 m L/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4 d后,利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合并尾静脉放血法制备小鼠VD模型。ELISA检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利用跳台和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TZC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i NOS和NO水平均降低。在水迷宫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TZC 100 mg/kg和200 mg/kg组的潜伏期缩短,TZC 50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的错误次数减少;在跳台实验中,TZC 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组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5)。结论:TZC对VD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TNF-α、IL-1β、i NOS和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IL-17在小鼠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不同时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01);(2)VMC小鼠在2-8周时脾细胞IL-23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6周和8周时脾细胞IL-23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2周和4周时(P<0.01);(3)VMC小鼠在2周时心室肌组织无IL-17表达,4周时心室肌组织IL-17表达最高,6-8周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结论 小鼠CVB心肌炎4周时,心肌组织中出现IL-17表达,同时脾组织IL-17 mRNA以及IL-23 mRNA水平升高,可能与Th17细胞亚群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脑组织学及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1个月大鼠脑组织学改变,并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光镜下可见脑水肿、脑软化、白质脱髓鞘,透射电镜下见到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变短、神经纤维脱髓鞘,血脑屏障受损;SOD、GSH-PX活性下降,NOS活性、MDA、NO含量增加。结论:糖尿病可引起明显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其中以线粒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血一氧化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早期诊断糖尿病中枢神经病变(DCN)中的作用及血一氧化氮(NO)与DC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在体糖尿病动物模型从成模开始动态观测BAEP变化,用硝酸还原酶法测血NO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建模后4周实验性糖尿病(ED)组BAEPI、II、IV、V波PL和I-III、III-VIPL延长(P<0.05),成模6周后,ED组BAEP各波PL、IPL均出现明显延长(P<0.01)。ED组血NO在成模2周升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与BAEP各PL、IPL变化呈负相关。结论:BAEP是早期诊断DCN的客观灵敏指标,糖尿病时血NO的减少在DCN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抗氧化酶活力变化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新西兰兔,建立一种新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新西兰兔出现大量蛋白尿(P<0.05);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脏组织中NO2-水平和NOS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肾脏组织中NO2-水平和NOS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糖及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中的NO2-水平和NOS活力异常,抗氧化酶活力明显降低,糖尿病的心、肾并发症可能与它们的异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DC)晶状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变化及葛根素对DC的治疗作用。方法: 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大鼠DC模型。实验分为STZ组(STZ,45 mg/kg bw,ip)、葛根素组(STZ+葛根素,140 mg/kg bw ip)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ip),分别于实验第20、40、60 d摘取大鼠晶状体,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生化方法检测晶状体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及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观察晶状体损伤的宏观和微观病理变化。 结果:对照组大鼠晶状体透明,iNOS mRNA未见明显表达,蛋白呈微弱表达,NOS活性较低,NO含量较少。在DC形成过程中,晶状体出现混浊、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有明显病变,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晶状体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NOS活性增强、NO生成增加,并呈现时间依赖性。用药40-60 d时葛根素组前述晶状体病理变化轻于STZ组,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TZ组,NOS活性及NO 生成低于STZ组。结论: 在大鼠DC形成过程中晶状体iNOS 基因表达上调、NO含量增加;葛根素可减轻晶状体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 基因表达、减少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睾丸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1个月大鼠睾丸的形态学改变,并测定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光镜下主要表现为睾丸曲细精管萎缩及生精阻滞;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支持细胞线粒体与内质网扩张、胞浆内内含物形成;睾丸组织的SOD、GSH-PX活性实验组低于对照组,NOS活性及NO、MDA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主要为支持细胞受损及生精障碍,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及NO所致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8周病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用器官浴槽方法检测海绵体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反映其勃起功能;检测血清ADMA含量;检测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海绵体ADMA信号通路蛋白和磷酸二酯酶5(PDE5)的表达;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以评价氧化应激。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表明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海绵体舒张功能明显降低,血清ADMA浓度升高,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NO和c GMP含量降低,ADMA生成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ADMA代谢酶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2及ADMA靶酶内皮型NOS和神经元型NOS表达下调,PDE5蛋白表达上调,氧化应激增加;体外用ADMA孵育正常大鼠离体海绵体,亦可产生与糖尿病大鼠海绵体相似的舒张功能障碍及NO和c GMP含量减少。结论: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是导致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与减少NO生成、增加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与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通过相关临床并发症检查排除糖尿病伴视网膜、肾脏及神经病变,并取同期53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对每位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判断是否存在听力损害。分别以放射免疫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所有对象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结果: 糖尿病伴听力损害患者血浆ET-1显著增高(P<0.01),血清NO水平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4.525,P<0.05)、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OR:2.381,P<0.05)、高血浆ET-1(OR:6.207,P<0.01)和低血清NO(OR:0.862,P<0.05)是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相关听力损害发生可能早于其它并发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浆ET-1及低血清NO水平与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体重160 ~ 18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后的糖尿病大鼠14只(D组),随机分为两组(n=7):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DC组).年龄匹配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4只作为对照(C组),随机分为两组(n=7):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I组)和假手术组(CC组).DI组和C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测定基础状态、再灌注120 min时血清NO、ET-1的含量.结果 与基础状态时比较,CI组、DI组在缺血再灌注120 min时血清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4.96、4.69、19.04和3.35,P<0.05).与CC组比较,C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18.07、11.97,P<0.05);与DC组比较,D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F=4.15、8.04,P<0.05).DC组基础状态时血清ET-1水平高于C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9.47,P<0.05).结论 血清中NO、ET-1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模型,研究一氧化氮(NO)、构建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与NIDDM早期心肌病关系。方法:给大鼠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尿佐菌素,使大鼠糖耐量异常,然后加喂高热量食物,引起大鼠肥胖,饲养8周,可形成类似NIDDM模型。观察实验性NIDDM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心肌NO产物NO2-/NO3-、cNOS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透射电镜观察发现,NIDDM大鼠心肌有超微结构改变,例如:线粒体肿胀、心肌闰盘间隙增宽。②NIDDM大鼠心肌组织NO2-/NO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大鼠(P<0.01),L-精氨酸组心肌组织NO2-/NO3-显著高于NIDDM组(P<0.01)。③NIDDM大鼠心肌组织cNOS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大鼠(P<0.01)。结论:NIDDM早期存在心肌病变,NO与其发生机制有关,L-精氨酸对NIDDM大鼠心肌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观察肝移植围术期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3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术。用放免法、比色法分别测定肝移植围术期5个时点血浆NO2-/NO3-水平和NOS活性,观察其动态变化。同步抽取桡动脉和肺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期的PO2、PCO2、SO2、Hb,根据肺内分流标准模型公式计算(Qs/Qt)。并监测围术期心输出量(CO)、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BP)、体循环阻力(SVR)。 结果: (1) 无肝前10 min NO2-/NO3-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 min NO2-/NO3-显著低于无肝前10 min。新肝期30 min NO2-/NO3-显著高于麻醉后术前、无肝期30 min。(2)TNOS活性各时点无显著差异。无肝前10 min、新肝30 min时iNOS活性明显高于麻醉后术前。与无肝30 min值比较,新肝期30 min iNOS活性显著升高。(3)MABP在开放下腔静脉后1 min明显下降,CO和CVP在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增高。SVR在无肝期增高,新肝期明显下降。(4)Qs/Qt在无肝期下降,新肝期30 min升高。 结论: 在肝移植围术期各个时段,NO水平及iNOS活性各不相同。高NO水平可能是新肝期低阻力、肺内分流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