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两种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微观结构、骨矿及骨负荷改变情况及潜在机制.为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护理干预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32只1月龄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同等条件下饲养,饲养至4个月按体重随机分成青年去势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16只、老龄雌性及对照组大鼠16只,进行去势及老龄骨质疏松造模。比较青年去势组(Ovariectomized rats.8只,OVX组)和老龄骨质疏松组(Senile Female Osteoporotic Rats.8只.SF组)大鼠骨质改变情况。结果OVX组大鼠去卵巢8周出现骨质疏松改变,SF组大鼠22月龄自然衰老出现骨质疏松改变。OVX组骨小梁宽度显著大于SF组(P〈0.05);两组模型之间腰椎及股骨密度差异不显著(均P〉0.05),但OVX组股骨最大负荷显著高于SF组(P〈0.01);OVX组骨钙水平显著高于SF组(P〈0.01).但两组血钙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月龄大鼠去卵巢8周以及自然饲养22月龄雌性大鼠可分别作为女性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模型。老龄骨质疏松模型在骨微观结构、骨生物力学特性、骨矿水平含量方面的负性改变更甚于青年去势模型。提示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不同年龄阶段及骨代谢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2.
中药骨康对去卵巢大鼠腰椎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药骨康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6m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模型组(Sham)、手术模型组(OVX)、尼尔雌醇组(E2)、中药骨康组。切除大鼠卵巢3m后。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制备成功,分别给予尼尔雌醇、中药骨康灌胃治疗,并与Sham组和OVX组对照。治疗3m后,体内双荧光标记,取第2腰椎包埋切片。全自动图像分析及松质骨骨形态计量学软件处理。观察中药对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卵巢切除后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下降35.84%,骨小梁数量(Tb.N)下降16.60%,骨小梁宽度(Tb.Th)下降25.79%,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成立。骨康治疗3个月后,与OVX组相比,Oc.N/mm^2下降42.80%,有显著性差异(P〈0.01);%Tb.Ar、Tb.Th、Tb.N和MAR有上升趋势(P〉0.05);15.Sp,%L.Pm、BFR/BS、BFR/TV和Oc.N/mm,BFR/BV有下降趋势(P〉0.05)。结论 中药骨康具有降低骨转换以及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说明中药骨康对骨质疏松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BEMF对OVX—OP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BEMF对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鹿瓜多肽(松梅乐)注射液肌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股骨生物力学及松质骨中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月龄未经产雌性二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去势组(OVX)、去势+鹿瓜多肽(OVX+CCP)组。OVX+CCP组大鼠术后第1天开始给药,术后20周处死各组大鼠.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EXA)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粗隆、股骨干中点及第3~5腰椎中点的骨密度(BMD);应用INSTRON1195电子拉伸试验机检测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各组大鼠松质骨切片图像进行灰度分析,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OVX大鼠松质骨中BMP2表达的影响。结果(1)OVX与SHAM组比较,灰度值降低明显(P〈0.01),而OVX+CCP组灰度值较去势组降低(P〈0.01),表明OVX大鼠松质骨中骨小梁周围及髓腔中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SHAM组;而OVX+CCP组骨小梁周围及髓腔内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多于去势组,且染色加深。(2)与SHAM组相比,OVX组股骨近端、股骨干、腰椎BMD明显降低(P〈0.01);OVX+CCP各部位BMD高于去势组(P〈0.01),但未达到SHAM组水平(P〈0.01);(3)与SHAM比较,去势组大鼠股骨最大载荷、桡度、最大应力、弹性模量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去势组(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可以抑制和延缓骨质疏松的形成,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骨代谢指标检测: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于术后 12w和24w各处死10只兔,取其右侧股骨行生物力学测定及取腰椎,制成不脱钙的骨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势6 m后,OVX组全身BMD明显低于SHAM(P<0.01):在骨代谢指标TRAP-5b、BALP及BGP,OVX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弯曲强度、比例载荷、最大挠度和弯曲破坏载荷OVX组均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显示,OVX组的骨质丢失明显增加(BV/TV%下降,Tb.N减少,Tb.Sp变宽),骨小梁形成明显减少(OS/BS及MAR均增多),骨吸收明显升高(ES/BS、Oc.No/Tb.Pm 升高),这些指标与SHAM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5月龄雌兔,造模6月。本模型为探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及临床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孕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作用。方法:50只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和卵巢除组、卵巢切除后分别加官宫黄体酮2mg组、安宫黄体酮20mg组和倍美力组。手术后7d喂药,用药后3个月处死。测定各组大鼠子宫 湿重、全身及股骨骨密度并取大鼠椎骨、胫骨组织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两组孕激素组子宫湿重与卵巢切除组相同,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与倍美力组(P<0.001)。假手术、雌、孕激素组全身骨密度测定均大于卵巢切除组(P<0.05)。各组股骨骨密度无显著差异。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假手术与倍美力组骨小梁粗壮、饱满、结构完整;卵巢切除组则纤细、断裂、完整性差。孕激素组与骨小梁结构优于卵巢切除组但不及假手术及倍美力组。计量分析显示孕激素组椎骨骨小梁面积明显大于卵巢切除组(P<0.05),但低于倍美力组(P<0.05)。胫骨骨小梁面积与卵巢切除组相仿,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和倍美力组(P<0.05)。孕激素2mg与20mg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组剂量的安宫黄体酮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均有一定防治作用,但从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其作用较弱,与结合雌激素相比,尚不足以维持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阿仑膦酸钠、埃本膦酸钠、酪蛋白磷酸肽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59周龄去势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阿仑膦酸钠组、埃本磷酸钠组、酪蛋白磷酸肽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干预药物持续处理6个月后测定骨密度及灰重,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及骨生物力学研究。结果 连续给药6个月后,全身、腰椎和股骨头骨密度分析显示埃本膦酸钠组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胸椎、颈骨骨小梁面积测量也以埃本膦酸钠组为优(P<0.01,P<0.01);股骨灰重检测表明埃本磷酸钠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阿仑磷酸钠组的骨小梁面积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1),但消化道毒性反应较重。酪蛋白磷酸肽组除全身骨密度外(P<0.05),其它所测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埃本磷酸钠是一种较好的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对于阿仑膦酸钠的使用,建议可通过改变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来完善。酪蛋白磷酸肽作为骨质 疏松症的单一预防用药尚有局限性,可以辅剂形式参与预防。  相似文献   

8.
Tu GJ  An GF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48-1351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KBP50、NF-KBP65在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用4个月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CON组)和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OVX组),术后第12周测量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下端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测定骨组织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定位。结果OVX组与CON组相比,骨密度下降,股骨骨小梁稀疏、成骨细胞数目减少而破骨细胞数目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kB P50、NF-kB P65蛋白在模型组和对照组均有阳性表达,主要位于骨小梁周边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细胞胞浆中,OVX组蛋白含量均高于CON组,且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原位杂交结果表明,OVX组NF-kB P50 mRNA、NF-kB P65 mRNA表达显著高于CON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组织及骨髓中核因子的蛋白含量及表达水平升高,在骨质疏松骨微环境中的表达异常并与骨密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去卵巢对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大鼠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20只3.5月龄SD雌性大鼠分别除双侧卵巢(OVX)或假性去卵巢(Sham),术后14周处死,应用QDR-4500A型扇形束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全身、离体股骨、胫骨、腰维及兴趣区的BMD。结果:①术后6周OVX组全身BMD显低Sham组(P=0.048),术后14周两组无显性差异;②术后14周OVX组离体股骨BMD显低于Sham组(P<0.01),股骨远侧干骺端平均降低11.6%(P<0.001);③术后14周右侧离体胫骨BMD两组间差异无显性,但OVX组胫骨的端干骺端BMD显低于Sham组(P<0.001);④术后14周OVX组腰椎(L4-L6)的BMD显低于Sham组(P=0.014),第六腰椎降低明显,平均降低8.1%(P=0.005)。结论:去卵巢所致骨丢失以松质骨含量丰富的兴趣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赵卓杰  胡雅茜  杨柳  罗卓荆 《骨科》2016,7(2):109-115
目的:通过蛋白芯片筛选血清中反映早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标志性分子。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 OVX)组和假手术(sham operation, Sham)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卵巢去势手术和假手术处理。术后2、4、6、8周对两组大鼠进行活体显微CT扫描,测量股骨远端骨密度及相关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同时经内眦静脉取血,利用蛋白芯片检测血清中不同蛋白因子的含量。结果显微CT检测结果显示OVX组大鼠骨密度(BMD)、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从第4周开始下降,骨小梁分离度(Tb.Sp)开始上升, Sham组未见明显变化;到第8周各指标在OVX组与Sham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芯片检测结果显示OVX组中干扰素?γ(IFN?γ)、β神经生长因子(b?NGF)分别从术后4周和6周后开始升高,同Sham组比较均至第8周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IFN?γ和b?NGF水平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早期开始增高,可考虑作为诊断早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新型蛋白分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孕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作用。方法  5 0只 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5组 :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组、卵巢切除后分别加安宫黄体酮 2mg组、安宫黄体酮 2 0mg组和倍美力组。手术后 7d喂药 ,用药后 3个月处死。测定各组大鼠子宫湿重、全身及股骨骨密度并取大鼠椎骨、胫骨组织切片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两组孕激素组子宫湿重与卵巢切除组相同 ,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与倍美力组 (P <0 0 0 1)。假手术、雌、孕激素组全身骨密度测定均大于卵巢切除组 (P <0 0 5 )。各组股骨骨密度无显著差异。组织切片观察显示 ,假手术与倍美力组骨小梁粗壮、饱满、结构完整 ;卵巢切除组则纤细、断裂、完整性差。孕激素组骨小梁结构优于卵巢切除组但不及假手术及倍美力组。计量分析显示孕激素组椎骨骨小梁面积明显大于卵巢切除组(P <0 0 5 ) ,但低于倍美力组 (P <0 0 5 )。胫骨骨小梁面积与卵巢切除组相仿 ,均明显低于假手术和倍美力组 (P <0 0 5 )。孕激素 2mg与 2 0mg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剂量的安宫黄体酮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均有一定防治作用 ,但从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 ,其作用较弱 ,与结合雌激素相比 ,尚不足以维持骨量  相似文献   

12.
龟地散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实验对龟地散在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 实验显示,龟地散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大鼠尿羟脯氨酸和尿钙含量(P<0.01,P<0.05),并可明显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P<0.01)和骨钙素水平(P<0.05)。结果还显示,龟地散对血清钙水平有显升高作用(P<0.05),但对血清磷水平的影响却不明显。结论 提示龟地散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所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组织蛋白S-100在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大鼠(OVX-0P)腺垂体滤泡星形细胞(FS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适龄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卵巢切除(OVX)组和假性手术对照(Sham组),于术前和术后6周末测量大鼠全身及腰椎骨密度(BMD)。取垂体,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析技术,检测FS细胞中S-100表达。结果:术后6周末OVX组大鼠全身及腰椎BMD均明显低于Sham组值(P<0.01,P<0.01)。S-100阳性荧光标记物定位于FS细胞的胞浆中。FS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突结构、与腺垂体中丰富的血窦直接相邻、结成了腺垂体中发达的活性细胞网络、在结构上与多种腺垂体内分泌细胞密切相连。两组间S-100荧光强度和表达阳性率无显(P>0.05)。结论:SD大鼠OVX术后6周出现骨质疏松变化,FS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定位上的特征及其在数量上的稳定性可能是中枢调节骨代谢因素作用的一个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卵巢切除对大鼠皮质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卵巢切除大鼠皮质骨的几何学改变和力学性能改变,探讨雌激素缺乏时皮质骨改变的发生机理。方法:选雌性SD大鼠56只,分为Sham组和OVX组,动物分别在4、12、20和28周时处死7只,取其胫骨备用。左侧于近3/5和远2/5交界部切断,在电镜下摄片,计测截面总面积、皮质骨面积、骨外径周长、骨髓腔面积和骨内径周长。右侧以近3/5与远2/5交界点为加载点进行三点弯曲力学实验。结果:Sham组术后4周至28周胫骨截面总面积和骨外径周长逐渐增加。(P<0.005),而髓腔面积和内径周长变化不明显。OVX组截面总面积和外径周长也有逐渐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性。而内径周长和髓腔面积都明显增加,在相同时期显大于Sham组(P<0.005),而皮质骨面积却与Sham组差异无显性。三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从4-28周实验对照两组抗弯强度和刚度均逐渐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显性。在各时期骨组织材料力学性能也无显性差异。结论:卵巢切除对皮质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骨髓控扩大,对骨外膜的影响较小,在短期内皮质骨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电磁场(PEMFs)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OP)的预防作用,以寻求防治OP的新途径。方法 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去卵巢组(O)、去卵巢加苯甲酸雌二醇处理组(E)及去卵巢加PEMFs处理组(EM),治疗8周后测定骨生物力学、骨密度、骨形态学。结果 生物力学性能测定显示,经PEMFs治疗后股骨最大抗拉强度和椎骨最大抗压强度明显提高,较O组分别增加39.2%、37.9%(P<0.01),并超过N组和E组(P<0.01);EM组骨密度(BMD)尽管未恢复至正常(P<0.05),但与0组相比仍有明显改善(P<0.01),且已基本达到E组水平;骨形态学分析发现EM组骨小梁增宽、致密,分布有序,结构优于O组和E组。结论 PEMFs能够增加骱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鉴于其对OP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骨质量来实现的,我们认为在PEMFs一定程度上优于苯甲酸雌二醇,是颇具潜力的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磁技术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系统地研究了电磁场对卵巢切除诱导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实验中,8月龄的SD雌性大鼠被施以卵巢切除术或伪手术,卵巢切除的大鼠被分为2组;对照组和电磁场组;采用的电磁场频率是2Hz,15.3Hz和75Hz。结果显示经电磁场治疗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改善了其生物力学性能,透射电子显微镜给出了脱钙后骨基质的超微结构,另外,我们还比较了不同骨组织的力学特性和微结构,并讨论了对这种基于电磁技术的治疗方式的可能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icro-CT和骨生物力学技术,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的下颌骨显微结构及最大载荷的影响。方法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去卵巢模型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high-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H)、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low-dose drynaria total flavonoids group,GB-L)和戊酸雌二醇组(Estradiol Valerate group,EV),建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2 w。实验结束后,取下颌骨进行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然后进行最大载荷测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骨密度、相对骨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小(P0.05),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明显增高(P0.05);下颌骨的最大载荷明显减少(P0.05)。与OVX组相比,EV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获得良好修复,最大载荷也明显修复。骨碎补总黄酮低剂量组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目较OVX组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间隙显著减小(P0.05)。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大鼠下颌骨的相对骨体积、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间隙、骨小梁数目以及下颌骨骨密度均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下颌骨最大载荷也较OVX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修复去卵巢大鼠下颌骨微结构,提高下颌骨骨密度和最大载荷,这将可能为颌骨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成方四君子汤对大鼠去卵巢90天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方法2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假手术组、去巢组和四君子汤药物组。实验90天,处死大鼠心室取血,离心血清检测骨钙素。结果去卵巢组与假手术组比,BGP显升高(P〈0.01),四君子汤组与假手术组基本在同一水平,较去卵巢组低30%(P〈0.01)。结论本结果显示四君子汤能抑制大鼠去卵巢90天血清骨钙升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血清IL-6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女性骨质疏松病人的IL-6、OC和E2与骨代谢的关系。留晨尿测PYD。方法:空腹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分别测血清中IL-6、OC和E2的含量,比较其变化的显著性意义。结果:实验组的IL-6、OC、PYD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0.01和0.05。而E2明显降低P<0.0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IL-6、OC、PYD和E2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Raloxifene对去卵巢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EVISTA(Raloxifene)和Livial用于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32只4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Raloxifene组及Livial组,每组8只,用药实验60d,处死大鼠取子宫,对大鼠子宫内膜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 模型组、Raloxifene组和Livial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数目均比假手术组少,P<0.01;Raloxifene组与模型组子宫内膜形态相似:子宫内膜腺体缩小,内膜上皮较薄;Livial组子宫内膜上皮有增宽趋势,少数可见轻至中度鳞状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结论 在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过程中,Raloxifene对子宫内膜无明显作用,Livial对大鼠可能有促进子宫内膜上皮生长趋势和不典型增生,提示临床应用中需注意定期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