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虽少见,但在颈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上必须列为一项内容,警惕手术前误诊和避免手术中临时处理困难,本文对我院15年(1976-1992)9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院外和院内误诊,经手术探查得出正确诊断。术前超声学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5例施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均采用了手法颈动脉压迫训练,促使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3例行颈动脉外膜下肿瘤完全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 Z  Tang P  Zhang Z  Xu Z  Xu W  Xin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24-1126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68-2001年收治的4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2例,抽出物均为血液;血池扫描检查12例,10例(83%)诊断为颈动脉体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5例,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B超检查15例,14例(93%)诊断为颈动脉体瘤;CT检查7例,5例(71%)诊断为颈动脉体瘤:MRI检查4例,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其中MRA2例。46例均行手术治疗,5例接受放射治疗,随诊其中肿瘤无复发。结论:B超足以诊断颈动脉体瘤,MRI/MRA能够为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首选的治疗措施。术中耐心细致的解剖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3年1月-200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的41个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98%。手术切除肿瘤38个,其中12例行颈外动脉切断、颈内动脉部分缺损修补、动脉体瘤切除术;11例行颈外动脉切断、动脉体瘤切除术;8例行单纯瘤体切除术;6例行颈外动脉切断、颈内动脉重建术;1例行动脉体瘤切除,颈内、颈外、颈总动脉部分切除术。结论 对于可疑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应常规行B超及颈部血管影像重建。早期、一次手术切除及术中颈内动脉血供重建是治疗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虽少见.但在颈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上必须列为一项内容,警惕手术前误诊和避免手术中临时处理困难.本文对我院15年(1976~1992)9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4例院外和院内误诊,经手术探查得出正确诊断.术前超声学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5例施行手术治疗者术前均采用手了法颈动脉压迫训练,促使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3例行颈动脉外膜下肿瘤完全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满意.2例切断拮扎颈总动脉,1例再结扎颈内、外动脉,肿瘤切除术;1例再结扎切断动脉分歧部,颈内、外动脉远心端端一端吻合,切除肿瘤.前者术后顺利恢复,无永久性后遗症;后者术后14天合并患侧侧脑室体旁脑梗塞,遗留有健侧轻度偏瘫,2年后随访恢复较好.作者认为术前超声检查与选择性颈动脉造影对确定诊断与颈动脉压迫锻炼准确建立大脑侧支循环是对一部分必须切除颈动脉分歧部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颈动脉体瘤5例,其中4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无1例死亡。诊治体会:(1)颈动脉三角区搏动性肿块,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移动,应考虑本病可能;(2)动脉影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3)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4)术前颈动脉压迫是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关键;(5)颈动脉是否切除可根据术中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6.
陈宇 《广西医学》2010,32(8):960-962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15例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前行B超、CT、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AS)等检查确诊。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15例患者中行单纯剥离术11例,颈外动脉+瘤体切除术3例,颈内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瘤体切除1例;15例均好转出院,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 CT、MRI或DAS可作为CBT的术前诊断,外科手术是CBT的首选治疗手段,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8.
张彦龙 《吉林医学》2010,31(18):2891-2891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3例,2例抽出血性液体,1例误诊;血池扫描检查4例,2例(50%)诊断为颈动脉体瘤,2例不能确诊;DSA检查7例,均诊断为颈动脉体瘤;B超检查13例,12例(92%)诊断为劲动脉体瘤,1例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CT检查8例,6例(75%)诊断为劲动脉体瘤,2例不能确诊;MRI检查7例,均诊断为劲动脉动体瘤,其中MRA 2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手术后接受放射治疗,随诊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B超检查足以诊断颈动脉体瘤,MRI/MRA检查可为手术提供良好临床资料,利于拟订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CBT)的诊治经验,以提高CBT的诊治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6例CBT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疑为CBT,后经64排螺旋CT(64-MSCTA)检查证实,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8例同时行瘤体主要营养血管的栓塞)均明确诊断。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无手术死亡,无肿瘤复发,1例发生术后脑栓塞、偏瘫,8例发生术后神经并发症。结论:对CBT,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A检查均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64排螺旋CT与DSA检查是诊断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治疗CBT的首选治疗措施。术前应常规行Matas训练,术中精细地解剖可明显减少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其他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临床少见,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所以往往为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上忽视.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将近期相关文献综述以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随访情况。结果:1例术前行B超检查,疑为颈动脉体瘤,经双源CT检查证实;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明确诊断。6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单纯肿瘤切除者1例,肿瘤及颈外动脉节段切除5例,其中2例行颈总动脉分叉部缝合修补。术后1例出现舌下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征象及癫痫,1例出现短期的交感神经受损征象(Horner征),余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2个月至7年,均无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MRI检查均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双源CT和DSA检查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手段。手术切除是颈动脉体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认真准备,术中细心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和脑神经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的生物学特征、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7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9例CBT诊治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均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颈侧部肿块且伴有传导性搏动,结合彩超、CT或血管造影确诊。17例接受手术,CBT剥离式切除8例;CBT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4例;CBT与颈内动脉部分切除,颈内动脉对端吻合2例,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对端吻合2例,CBT与颈动脉分叉切除,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1例。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CBT诊断并不困难。CBT剥离术是理想安全的手术方式,必要时行颈动脉重建,需预防脑缺血和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10例颈动脉体瘤的诊治潘扬1冯昌宗1胥天禄1周怀文1马思星1包刚1许绍雄2唐家祥2(1贵阳医学院附院外科贵阳5500042贵阳医学院附院放射科)颈动脉体瘤临床上较少见,因此易误诊,导致术中处理错误,出现神经损伤,甚至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我院从1977...  相似文献   

14.
巨大颈动脉体瘤一例报告中国长城铝业公司中铝医院口腔科张予宝,史建生,宁桂兰,刘冬英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外科崔文光(指导)颈动脉体瘤又称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我院收治一例,成功手术摘除7cm×4.5cm×2c...  相似文献   

15.
16.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左侧颈部较大椭圆形肿块,手术完整切除,最后病理诊断为颈动脉体瘤。本文结合文献复习,从病因学、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回顾。  相似文献   

17.
总结颈动脉体瘤5例,其中4例行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无1例死亡。诊治体会:①颈动脉三角区搏动性肿块,垂直方向固定,水平方向可移动,应考虑本病可能;②颈动脉造影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③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④术前颈动脉压迫是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关键;⑤颈动脉是否切除可根据术中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建辉 《广东医学》1989,10(6):39-41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arotid body paraganglima)。与颈静脉球瘤、主动脉弓瘤等都归属于化学感受器瘤。严格地说,它们都不是来源于血管,而是来源于与血管密切相关的副神经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18例颈动脉体瘤全部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其中10 例行血管外膜下剥离切除,5例行肿瘤并颈外动脉切除,3例行肿瘤并颈内、外动脉切除.结果 18例手术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DSA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金标准,确诊后通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式选择手术治疗能获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5例36侧颈动脉体瘤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动脉体瘤单纯剥离20例(21侧),颈动脉体瘤及颈外动脉切除3例,肿瘤及颈内动脉切除颈外替代颈内动脉2例,动脉对端吻合2例,血管移植6例,补片修复1例,动脉结扎1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12例采用冰帽头部局部低温。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亡率2.8%,术后发生霍纳综合征2例,迷走神经、面神经下颌支及喉上神经损伤各1例。29例随访1-25年,全部随访患者没有复发。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失访。结论:手术是治疗颈动脉体瘤的最佳方法,延误反使手术增加困难。脑保护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完整的保留或重建颈内动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