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6岁。因两耳闭塞感1年伴听力逐渐下降,于1987年12月2日就诊。检查:两耳鼓膜混浊、内陷。音叉检查示传导性耳聋。拟诊为“慢性卡他性中耳炎”。行捏鼻鼓气咽鼓管吹张疗法,示教时感觉良好。患者回家后自行捏鼻鼓气时眼部突发“咔嗒”声似爆炸声,即感眼部胀痛。尔后左侧眼睑、面部皮肤肿胀隆起,眼皮下垂。即送医院眼科急诊,经服药和滴眼药水无效。回家后仍行捏鼻鼓气吹张,再次鼓  相似文献   

2.
捏鼻鼓气吹张咽鼓管并发眼及面部皮下气肿者已有报道。但擤鼻引起眼及面部广泛性皮下气肿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我们遇见 2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39岁。用力擤鼻后右眼及右面部广泛肿胀14小时后,于1987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因感鼻内不适,似有鼻涕,而用力连续擤鼻 4次后,觉右眼内眦部有一似爆炸样“咔哒”声响,同时有气流从右眼内眦部下方向右眼冲击致右眼微痛,  相似文献   

3.
咽鼓管吹张术并发头颈部皮下气肿患者,临床上尚属少见。我科在1989年5月发现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并发一侧颈、面及颞部皮下气肿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因双耳闷、隐痛感7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双鼓膜内陷,活动差;声阻抗示:双鼓室曲线“B”型,声反射未引出;纯音测听:双耳均有气、骨导间距30dB;鼓室穿刺抽出粘稠分泌物。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双)。给以鼓室注药,咽鼓管吹张等综合治疗。5月27日行右侧咽鼓管吹张术时(导管法),患者初感仅有极微弱气体进入中耳,术者则用力吹张,此时患者虽感气体顺利进入中耳,但同时亦感有气体进入下颌角部,检查见右下颌角  相似文献   

4.
孕妇7例,23~33岁,平均28岁,妊娠4~9个月,平均7个月,产科定期检查结果正常.中耳腔积液右耳4例,左耳2例,双耳1例.7例患者鼻腔黏膜均充血肿胀,耳镜检查5耳鼓膜内陷表现积液征象,3耳鼓膜内陷充血.电测听检查示7例均为传导性聋,声阻抗检查7耳为B型曲线,示鼓室积液,1耳为C型曲线示咽鼓管功能不良.4例、4耳行鼓膜穿刺抽液证实.7例均用1%氯麻液滴鼻,口服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自行捏鼻鼓气,鼓膜按摩及饮水通气(Politzer吹张法)等治疗.4例同时行中耳腔穿刺抽液治疗.7例经治疗后声阻抗检查证实恢复正常7耳,1耳仍为C型曲线,产后症状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双侧耳闷、耳鸣10余年来诊。自幼感双耳闷、耳鸣,吸鼻后改善,否认耳流脓史。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干净、通畅,双鼓膜完整但明显内陷,自行捏鼻鼓气后双侧鼓膜向外膨出,吸鼻时鼓膜内陷且与砧镫关节相贴,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欠佳。双侧鼻腔黏膜光滑,淡红色,双下鼻甲不大,鼻腔干净,未见分泌物。鼻咽镜检查双侧咽鼓管口通畅,鼻咽顶未见腺样体残留。纯音听力测试吸鼻时双耳轻度传导性聋,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5 1岁。因右耳鸣、耳闷、耳堵塞感 2个月余 ,以“右卡他性中耳炎”于 2 0 0 2年 2月 2 7日收入院。耳部检查见右外耳道正常 ,鼓膜内陷、中央变薄 ,无明显鼓室积液征。纯音测听示右耳骨导听阈 2 0dB ,气导 5 0dB。鼻腔及鼻咽部未见占位性病变 ,但右咽鼓管咽口处粘膜轻度肿胀。行咽鼓管导管法吹张 ,每日 1次。于治疗后第 5天 ,在纤维内镜下用阿托品 0 .5mg、0 .2 5 %氯霉素眼液 3ml、地塞米松 5mg、糜蛋白酶0 .5mg之混合液用硬膜外麻醉用的硅胶管经右咽鼓管口注入鼓室 ,当时无出血。次日再次作咽鼓管导管法吹张。患者于…  相似文献   

7.
咽后气肿系指发生于咽后间隙的积气症状(不含因感染或脓肿形成的产气-气液平症状),临床少见。现报告2例。 例1 女,60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造成心跳骤停,经复苏气管插管后5天出现皮下气肿,口如含物状,咽后壁充血、隆起,会厌水肿、淤血。X线颈侧位片示咽喉后壁积气,咽、喉、气管向前移位,软组织积气。死于心脏病。 例2 女,30岁。因慢性卡他性中耳炎作咽鼓管导管吹张治疗,于第2次吹张后出现咽下疼痛,胸部憋胀感,并出现右耳下及颈部胸前的皮下气肿。颈部侧位片示咽后壁积气(图略)。经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8.
卡他性中耳炎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使患者复聪.有效的方法是调节中耳气压,使负压改为正压,终止渗出.调节中耳气压主要靠咽鼓管再通,咽鼓管吹张方法有吞咽试验,捏鼻鼓气(valsalva吹张法)、波氏法、导管法等,我们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用Politzer吹张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卡他性中耳炎987例,男674例,女313例,1.5~79岁.18~40岁者884例.病因:气压改变所致703例,均系由泰山顶坐索道车下山后耳闷听力下降来诊.慢性肥厚性鼻炎72例,上呼吸道感染194例,18例为鼻咽癌.一次治愈819例,占82.95%.  相似文献   

9.
咽鼓管吹张致面颈部皮下气肿一例甄莹,王芳,邢淑芬患者,女,38岁,采油工人。主诉:左耳内闷胀感伴轻度耳鸣20天。无耳内疼痛及发烧。既往无中耳炎病史。在我院就诊双耳道未见异常,左鼓膜内陷。遂行咽鼓管吹张术,术中病人咳嗽,觉咽鼓管吹张处轻度疼痛,尚能忍受...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和原因及对治疗的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分泌性中耳炎51耳的咽鼓管功能.用鼻内窥镜检查咽鼓管咽口,根据咽鼓管功能状态行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以及局部用药治疗.结果51耳中咽鼓管功能异常36耳,正常15耳.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8耳,异常组咽鼓管咽口充血狭窄或肿胀裂缝状32耳,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咽鼓管功能异常与咽鼓管咽口病变有关;咽鼓管吹张术或扩张术和局部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结论咽鼓管咽口病变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咽鼓管功能检查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中,砧骨畸形者约占15.9%。我们遇1例砧骨发育完整,但砧骨转位,以砧骨短突与镫骨头连接,砧骨长突过长,与鼓室壁骨性固定融合,实属罕见,报道如下。患者,男,15岁。因自幼右耳听力差伴小耳畸形入院。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专科情况:左外耳及鼓膜形态正常。右耳耳道正常,鼓膜形态正常,标志清,咽鼓管功能正常(捏鼻鼓气法)。音叉试验C256:RT:右阴性,左阳性;WT:偏右。颗骨CT平扫:右侧锤砧骨与上鼓室外侧壁融合,砧骨长脚与后鼓室外侧壁融合。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于全麻下行鼓室探查…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44岁 ,因右侧鼻阻 ,吞咽困难 7个月 ,咽部不适3个月于 2 0 0 2年 1 1月 1 0日以“右侧鼻后孔包块”收住院。入院前 7个月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阻 ,无鼻腔出血及流脓涕 ,偶有吞咽困难 ,无进食梗阻感 ,无消瘦、疼痛等症状。起初未引起重视 ,以后上述症状逐日加重。入院前 3个月 ,患者出现咽部不适伴有异物感 ,遂来我院诊治。查体 :一般情况可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阴性。鼻内镜下见 :右侧鼻后孔咽鼓管咽口处一舌状包块 ,表面光滑 ,质韧 ,有包膜 ,有蒂 ,无粘连 ,无触痛 ,余无特殊。入院后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及局部…  相似文献   

13.
鼻内窥镜引导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术(摘要)顾以瑾,朱家珠,田熙,周潮明我们对门诊120例曾多次行咽鼓管吹张未见好转的分泌性中耳炎等患者作了鼻内窥镜检查,观察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并在高分辩窥镜直视下置入导管吹张、注药,取得了较好疗效。实践证明,在咽鼓管阻塞的...  相似文献   

14.
分泌性中耳炎C型鼓室导抗图咽鼓管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鼓室导抗图为C型患者的咽鼓管功能。方法:检测捏鼻吞咽法和捏鼻鼓气法后的鼓室导抗图,峰压点的移动进行量化处理,评价30例SOM(42耳)的咽鼓管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咽鼓管功能障碍者52.3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是SOM的病因之一,但并非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30例由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以鼓膜内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行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并经导管吹人泼尼松龙和玻璃酸钠混合液体2ml,隔日1次,共7~lO次,检查咽鼓管功能及鼓膜形态,检测听力.评估耳鸣及耳闭塞感变化。结果30例咽鼓管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鼓膜内陷不同程度缓解,无粘连发生。纯音听阈(0.5,1.0,2.0,4.0kHz平均听阈)下降10-30dB28例,无变化2例;耳鸣消失19例,减轻7例,无效4例:耳闭塞感消失26例,明显减轻4例。结论 鼻内镜下导管法咽鼓管吹张及鼓室给药治疗由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的、以鼓膜内陷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能改善听力,缓解耳鸣及耳闭塞感症状。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鼻腔及具窦异物临床报告较多见,而鼻中隔异物很少报道,本文报告1例鼻子隔异物存留30年之病例。患者,王某,男性,45岁.因鼻塞、流脓涕、伴头痛两年余,右耳听力减退半年,于1999年元月23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正常,心肺(-),肝脾(一),鼻外观稍右偏,鼻腔粘膜慢性充血,中隔呈“C”型右偏;右侧鼻腔严重狭窄,右侧中鼻道内少许脓性分泌物,左下甲代偿性肥大、慢性充血。右耳鼓膜内陷,轻度充血、混浊,穿刺抽出少许淡黄色液体,咽鼓管导管吹张咽鼓管尚通畅。电测听示:右耳传导性聋,X线摄片:右上颌窦胶模糊,密度增高。临床诊…  相似文献   

17.
简易鼓膜按摩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鼓膜内陷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体征,多因咽鼓管功能不良,引起中耳腔负压所致.病情严重时,可引起鼓膜萎缩,鼓室粘连,形成粘连性中耳炎,使听力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鼓膜内陷这一体征应予以重视,积极进行治疗.过去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咽鼓管导管通气法,以上三种方法患者必须每周定时去医院治疗,受时间、地点限制,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天津市天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一种简易鼓膜按摩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4岁。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余,涕中带血3个月于2003年11月18日入院。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光滑,右侧鼻腔暗红色质软肿物,表面光滑,似从嗅裂向鼻腔内脱垂,占据右侧鼻腔中后部,下达鼻腔底,鼻中隔中后段受压偏向左侧,右侧咽鼓管不能窥及。鼻面部无隆起畸形。右眼球活动好,视力佳。右耳听力正常。颈部无肿大淋巴结。X线胸片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次日鼻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原因.方法为50例、78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手术前后检查咽鼓管功能,术后随访检查咽鼓管咽口,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50例、78侧手术中,术前咽鼓管功能正常70耳,异常8耳,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56耳,异常22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鼓管功能正常组中咽鼓管咽口肿胀8耳,咽鼓管功能异常组中咽鼓管咽口黏膜肿胀16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例、10耳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中,9耳咽鼓管咽口肿胀,1耳咽鼓管咽口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咽鼓管咽口炎性肿胀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至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因疗效欠佳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38例,均经3次以上门诊治疗,系统检查与病因分析后明确诊断存在漏诊相关疾病的患者6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8例患者中,男75例,女63例;年龄6~73岁,平均35岁。病程3~19年。就诊次数3~8次。所有患者均有前期药物及鼓膜穿刺治疗史,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1.2方法接诊患者后均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软腭及扁桃体,采用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鼻腔及咽部,了解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变化,观察咽鼓管咽口随吞咽开启情况,行咽鼓管吹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